Ⅰ 機械手操作流程
機械手的操作流程:
1、先接好氣管,讓機械手氣壓表的氣壓在4kg-8kg之間。
2 、打開機械手內電源開關,並在注塑機控制容板上打開機械手功能鍵。
3 、注塑機開模完成後,先手動放下機械手臂,並調節好手臂下降的位置。在調試機械手的各行程位置時,首先模開到足夠寬的位置,再把機械手氣缸里的氣放掉,用手慢慢地托下主臂,再逐一進行調試,以免機械手下降時損壞模具及治具
4 、按「手動」鍵,即可進入手動操作畫面,依所須動作,先按「選擇」鍵,再 按「動作」鍵,依次調節好各動作的延時時間,檢查安全報警裝置,機械手取出異常時能否發生報警,開機之前必須調好檢測,以免壓模 。
5、按產品的要求設定或選擇所需要的程式合理進行取物, 然後在注塑機自動狀態下,按「全自動」鍵即可進入自動生產。
6、如要修改動作程式:按「停止」鍵和「修改」鍵,進入程式修改畫面。
7、技術人員可依據不同的模具,輸入動作程式「0-99」,確定後按「輸入」鍵 確認,再按「停止」鍵,然後按「全自動」鍵進入自動生產。
8、其它設定參照設備使用說明書。
Ⅱ 單軸機械手取物位置變動怎麼調
使用: 開模機械手下降取物, 會檢測中模板信號。 .型內下降姿勢: 垂直下降: 機械手... 第15頁/共39頁單軸機械手使用說明書V1.0 15 .X模內負/正位置:設定伺服X軸下降到模內...
Ⅲ 注塑機機械手取產品時,位置如何調整
親,很榮幸我能為你解答!
首先,在循環時間的意思你清楚了嗎?機械手工作的原理你真正的明白了嗎?
【名詞解釋】再循環時間——注塑機在全自動模式下完成一個循環周期後的延遲等待下一次循環指令的時間。
為什麼我們機械手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機械手本身也是一個閉環工作過程。
如果這時候注塑機本身的周期為50秒,而機械手的再循環時間需要49秒,則需要增加1秒注塑機的再循環時間來補償機械手在49秒時給出的允許閉模信號,因為這個時候注塑機還在進行其它與合模指令相沖突的任務。
不同品牌的機械手通常會出現
【機械手失敗】【循環異常】等報警,有些機械手雖然會報警但不影響正常使用。具體原因是機械手在注塑機開模前的循環時間是一致,而差異點主要出現在注塑機給出開模信號後,機械手主臂下行後因為零件抓件步驟簡單很快完成上行並給出允許合模的指令,而模具又因為頂進太慢或設置延遲頂回時間,所以造成上述原因。
改善的對策:減少模具取件後減少頂回時間或頂回延遲時間。
Ⅳ 機械手顯示吸著確認夾取失誤怎麼調
先把機器停下,在安全的操作條件下,檢查一下接線是否正確,手動操作機器專手作吸的動作屬,找到真空開關(也就是吸的開關),看看吸到了物品後開關能不能閉合,它是可以調節的,有個小螺絲調整的,確定可以後,再調整手臂上升的力度,如果上升太快,手臂或有輕微的撞擊後的振動,這也會導致吸盤松動漏氣,開關由閉合變成了分開,產品沒有掉落,開關再次閉合,從而,機器手控制系統發出警報,強制性停止動作。以上這些是我的一點小見解,你試試看,有什麼好的方法我們互相討教
Ⅳ 注塑機機械手參數如何設置使用說明書
確認電源及空壓源等動力源都妥善接好,檢查機械手空氣調壓閥壓力至0.4mpa-0.6mpa。
打開機械手電筒源,進行機械手原點復歸動作。
設定機械手的各動作模式,(按照具體產品所需選擇)。
根據機械手夾具上的標貼參數,輸入機械手待機位置和夾取位置。
根據標貼上參數設定注塑機開模行程。
檢驗夾具螺釘是否有松動,抱夾夾片是否有損壞,氣缸伸縮是否正常,是否漏氣,吸盤是否完好,金具是否有卡死等不良現象。
夾具安裝OK後,觀察夾具所有金具是否在同一個垂直面上,若不在,則調整連接快上的阻擋螺釘使夾具處於同一垂直面上。
半自動微調夾取位置,調整OK後,保存參數。
然後依次設定機械手的姿勢位置,途中開放位置,產品開放位置等。
進入機械手定時器模塊,對各個動作時間進行初步設置。並初步設定注塑機頂針頂出延時(2s)與後退延時(5s)。
進行注塑機及機械手的全自動運行操作。
首次全自動狀態下,因為了使機械手與注塑機之間能有最好的配合,請仔細觀察全自動狀態下兩個設備的運行情況,然後微調機械手的各項時間與注塑機的各項時間(頂針頂出延時、頂針後退延時、中間循環時間等),以便機械手做到最迅速穩定的動作反應。
調整完畢,進行全自動生產。觀察20模或半小時以上且無故障報警後方可離開。
Ⅵ 機械手顯示無取物或置物信號怎麼回事啊
是燃氣泄露報警器吧,說明沒加電,控制器沒給機械手輸出電壓,機械手不工作。
Ⅶ 機械手怎麼夾取不規則擺放的工件
建議採用高頻振動方式
加
工件方向軌道
,這樣螺栓就會按照一定的方向
落到指定的地點擺放整齊。高頻振動樣子
,你可以參考現在流行的小型自動車,上面有這種設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Ⅷ 機械手拿料位置叫什麼如何調他們我間距
電氣上一般叫「取料位」,間距取決於出料位置的誤差和機械手的定位精度,一般有10-20mm足夠了(伺服控制)。
Ⅸ 機械手是如何操作的,運行時的步驟復雜嗎
確認電源及空壓源等動力源都妥善接好,檢查機械手空氣調壓閥壓力至0.4mpa-0.6mpa。
打開機械手電筒源,進行機械手原點復歸動作。
設定機械手的各動作模式,(按照具體產品所需選擇)。
根據機械手夾具上的標貼參數,輸入機械手待機位置和夾取位置。
根據標貼上參數設定注塑機開模行程。
檢驗夾具螺釘是否有松動,抱夾夾片是否有損壞,氣缸伸縮是否正常,是否漏氣,吸盤是否完好,金具是否有卡死等不良現象。
夾具安裝OK後,觀察夾具所有金具是否在同一個垂直面上,若不在,則調整連接快上的阻擋螺釘使夾具處於同一垂直面上。
半自動微調夾取位置,調整OK後,保存參數。
然後依次設定機械手的姿勢位置,途中開放位置,產品開放位置等。
進入機械手定時器模塊,對各個動作時間進行初步設置。並初步設定注塑機頂針頂出延時(2s)與後退延時(5s)。
進行注塑機及機械手的全自動運行操作。
首次全自動狀態下,因為了使機械手與注塑機之間能有最好的配合,請仔細觀察全自動狀態下兩個設備的運行情況,然後微調機械手的各項時間與注塑機的各項時間(頂針頂出延時、頂針後退延時、中間循環時間等),以便機械手做到最迅速穩定的動作反應。
調整完畢,進行全自動生產。觀察20模或半小時以上且無故障報警後方可離開。
Ⅹ 注塑機機械手怎麼調試
注塑機專用機械手的手部是用來直接抓取注塑製品的部件。
由於注塑製品的形狀,大小,重量及表面特徵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注塑機械手的手部有多種形式,一般可分為夾持式和吸附式兩種。
夾持式手部的主要形式為夾鉗式,常用於抓取不易破碎或變形的製品,它對所抓取的製品的形狀有較大的適應性。
夾持式手部由手指,傳動機構和驅動裝置組成。
對於夾持式手部,進行設計選用時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1) 手部應具有適應的夾緊力和驅動。
(2)手指應具有足夠的開關范圍。
(3)手指對製品應具有一定的夾持精度。
(4)手部對製品應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且要求手部能耐受注塑製品剛從模腔中取出時的高溫及腐蝕性。
注塑用機械手的驅動系統一般可分為氣壓驅動和電力驅動等兩類,也可以根據工作要求採用上述兩種類型的組合系統來完成驅動。
在設計選用驅動系統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根據機械手的負載量來確定驅動系統的類型,一般來說,重負載的可選擇電力驅動系統,輕負載的可選擇氣壓驅動系統。
(2) 對於作點位控制的注塑機械手多採用氣壓驅動系統。
(3) 對於需要採用伺服控制的機械手多採用電力驅動系統。
注塑用機械手的所有動作都在控制系統的指揮下完成,尤其是機械手與注塑機的協調工作關系,更是要依賴控制系統來達到。
在控制系統的指揮下,機械手按照預定的工作程序完成各個動作,從而將注塑生產出的製品從模具中取出並傳送到指定地點或下一個生產工序中,並向模腔中噴灑脫模劑。
在設計時,應根據注塑機的性能,機械手的作業條件和要求,製品的形狀和重量等來確定控制系統。
一般來說,設計或選用控制系統應遵循以下一些要點。
(1) 應確保機械手有足夠的定位精度;
(2) 應注意機械手與注塑機的動作配合協調,確保機械手抓取製品離開模具後,注塑機和機械手能夠各自繼續進行動作,從而減少時間浪費;
(3) 應注意控制機械手的運行速度,即要使機械手能夠滿足注塑成型最短周期的要求,有要考慮是否會產生慣性沖擊和振動;
(4) 應考慮控制系統的費用與實際工作要求之前的平衡關系。
(10)伯朗機械手取物位置怎麼調設置擴展閱讀:
注塑用機械手的技術參數確定機械手的規格和工作性能,主要的技術參數有以下幾點。
抓重:機械手抓取製品的額定重量或載荷。
手臂的運動參數包括手臂的伸縮,升降,回轉等運動速度和范圍。
手部的抓取范圍及抓取力的大小。
定位精度:位置的設定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
定位方式:點位控制或連續軌跡控制方式。
驅動系統參數:
控制系統參數;
機械手的工作循環時間;
自由度數目和坐標形式等。
資料來源:注塑機專用機械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