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儀器儀表 > 殘損幣鑒別儀器有哪些

殘損幣鑒別儀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1-03 05:37:40

A. 國家文物局鑒定文物的科學儀器有哪些

國家文物局鑒定文物的科學儀器有熒光光譜、熱釋光分析檢測儀、脫玻化結構分析測試儀、X射線衍射儀。

國家文物局科技鑒定有以下幾種:

1、熒光光譜

物體經過較短波長的光照,把能量儲存起來,然後緩慢放出較長波長的光,放出的這種光就叫熒光。如果把熒光的能量--波長關系圖作出來,那麼這個關系圖就是熒光光譜。熒光光譜當然要靠光譜檢測才能獲得。

高強度激光能夠使吸收物質中相當數量的分子提升到激發量子態。因此極大地提高了熒光光譜的靈敏度。

以激光為光源的熒光光譜適用於超低濃度樣品的檢測,例如用氮分子激光泵浦的可調染料激光器對熒光素鈉的單脈沖檢測限已達到10-10摩爾/升,比用普通光源得到的最高靈敏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熒光光譜有很多,如原子光譜1905年,Wood首先報道了用含有NaCl的火焰來激發盛有鈉蒸氣的玻璃管,並得到了D線的熒光,被Wood稱為共振熒光。在Mitchell及Zemansky和Pringsheim的著作里討論了某些揮發性元素的原子熒光。

火焰中的原子熒光則是Nichols和Howes於1923年最先報道的,他們在Bunsen焰中做了Ca、Sr、Ba、Li及Na的原子熒光測定。

從1956年開始,Alkenmade利用原子熒光量子效率和原子熒光輻射強度的測定方法,以及用於測量不同火焰中鈉D雙線共陣熒光量子效率的裝置,預言原子熒光可用於化學分析。

1964年,美國的Winefordner和Vickers提出並論證了原子熒光火焰光譜法可作為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同年,Winefordner等首次成功地用原子熒光光譜測定了Zn、Cd、Hg。有色散原子熒光儀和無色散原子熒光儀的商品化,極大地推動了原子熒光分析的應用和發展,使其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熒光光譜包括激發譜和發射譜兩種。激發譜是熒光物質在不同波長的激發光作用下測得的某一波長處的熒光強度的變化情況。

也就是不同波長的激發光的相對效率;發射譜則是某一固定波長的激發光作用下熒光強度在不同波長處的分布情況,也就是熒光中不同波長的光成分的相對強度。

2、C14測年

C14測年:又稱放射性碳素斷代法(Radiocarbondating):含C物質的C14含量在C元素中所含的比例幾乎是保持恆定的,如果含C物質一旦停止與大氣的交換關系,則該物質的C14含量不在得到新的補充。

而原有的C14按照衰變規律減少,每隔5730年減少一半,因此只要測出含C物質中C14的減少的程度,就可以計算出它停止與大氣進行交換的年代,這就是C14測年的原理。

3、脫玻化

古陶瓷的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這是一種玻璃,而經研究發現,二氧化硅的均質體一直是處在亞穩定狀態,有均質體向晶體轉變,我們稱這種過程為釉質的脫玻化轉變,脫玻化技術,又稱釉質脫玻化技術。

它的原理是,在同一種成分、同一個溫度的前提下,燒成的釉,在自然狀況下,時間越長,它的脫玻化程度越高。

通過光譜來分析,從而測算出陶瓷的年代。目前脫玻化是最好的物理鑒定方法,但是疑點:過量的消光劑,像氧化鋅、氧化鋇、氧化鋯這類的,那麼就可以斷定這個瓶子肯定是假的。古瓷器的釉面肯定沒有氧化鋅氧化鋇嘛?這點兒還是比較值得商榷的。

另外一個疑點,國家博物館的樣本量也是有限,比如宣德寶石紅等也就一兩件,以此作為鑒定依據還是有些局限。

4、拉曼光譜

是一種散射光譜。拉曼光譜原理:拉曼效應起源於分子振動(和點陣振動)與轉動,因此從拉曼光譜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動能級(點陣振動能級)與轉動能級結構的知識。用虛的上能級概念可以說明了喇曼效應。

通過對拉曼光譜的分析可以知道物質的振動轉動能級情況,從而可以鑒別物質,分析物質的性質。天然雞血石和仿造雞血石的拉曼光譜有本質的區別,前者主要是地開石和辰砂的拉曼光譜,後者主要是有機物的拉曼光譜,利用拉曼光譜可以區別二者。

5、熱釋光測年法

熱釋光測年法():物質具有受熱發光的性質,是電子在晶格問移動時釋放儲存能量的結果;在一定的時距內,放射性元素U、Th和K每年提供給晶體的核輻射總劑量是一個定量,釋放的光子數,即熱釋光強度與貯能電子累積的時間成正比。

因此,通過測定晶體的熱釋光強度和每年接受的輻射總劑量,可計算樣品的年齡。這種測年技術稱熱釋光測年法,測年范圍介於數百年到100萬年。主要適用於受過燒灼或加熱後的物質,被廣泛應用於考古研究中。

在地質上對於測定因風化作用,分解和再沉積而形成的各種自然岩石,礦物的混合物也有效,特別是其中的石英,長石都能作為試樣。在研究黃土地層的年齡方面,也取得了較理想的結果。

6、光釋光測年法

光釋光測年法():在熱釋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測年技術。石英等礦物晶體里存在著「光敏陷阱」,當礦物受到電離輻射而產生的激發態電子被其捕獲時就成「光敏陷獲電子」。

它們可以再次被光激發逃逸出「光敏陷阱」,重新與發光中心結合再發射出光,這種光就是光釋光信號;利用這種信號進行測年的技術即光釋光法。測年范圍介於數百年到100萬年。

(1)殘損幣鑒別儀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文物局鑒定文物的主要內容:

辨別文物真偽、判明文物年代、評定文物價值和等級幾個方面。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在鑒定過程中,應辯證地對待,不可將它們孤立起來。

1、辨偽

在文物藏品中,特別是傳世品,往往夾雜著偽品。在保管、研究、陳列時,首先要把混入文物的偽品辨別出來。辨別真偽主要是對館藏文物和流散文物而言。對文物史跡,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辨偽。

建築物上的附屬品石雕、木雕等毀壞之後,又按原狀重新雕刻,與建築物並非同時之物,其他構件的更換亦如此,如不辨別,把它定為原件,會引起混亂。

2、斷代

辨別文物的年代,是文物鑒定的主要內容之一。確定了文物年代,就可將其置於當時的時空環境中進行研究。文物的真偽,最根本的是時代不同,還有所用材料、工藝的差別。

文物斷代對一切文物來說,都是必須的。在文物的斷代研究中,除由於作偽而造成的一些文物年代混亂,需要鑒定辨別外,還有大量文物本身並無紀年,需要鑒定,判明年代。

一些傳世文物在歷史流傳中,由於自然損壞,有意挖損等,給確定年代帶來了困難,還有一些文物史跡如古建築,不同朝代屢次重修,更換構件,使一座建築物具有多時代的構件,另有一些碑刻的紀年或關鍵字被砸去等,這些都需要通過鑒定,去判明年代。

3、評定價值

文物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化遺存,沒有價值的遺存,不能稱其為文物。在歷史遺存被確定為文物之前,就需要對其進行研究,評定其是否有價值。在確定某歷史遺存為文物之後,要研究它所具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高低。

在研究文物的過程中,應將它置於一定的歷史環境之中,分析它的內容,鑒定它的製作工藝,揭示它的內涵及其在歷史的地位與作用。從而確定它的價值高低,或它的價值的主要表現。

4、評定等級

評定等級是鑒定的主要任務之一。按照中國文物法規的規定,根據文物價值的高低,把館藏文物和流散文物劃分為一、二、三級,把文物史跡區分為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大科鑒文物鑒定中心

B. 鑒定古董的儀器有哪些

儀器鑒定經常用到的是放大鏡、碳十四、熱釋光、核磁共振儀器等。
通過放大鏡觀察古董的老化狀態、工藝痕跡,可斷新老;碳十四年代測定法可以確定生物起源在約5萬年內的考古文物的年代,用於對骨骼、衣物、木材、植物纖維等古代人類行為相關產物進行年代測定。
熱釋光通過測量古董內部的輻射能,從而確定燒成時間的長短,但需要在器物上打孔取樣;核磁共振儀器通過年代波長分析比對原理,尤其對青銅器、古陶瓷、古玉器,木器,漆器,翡翠,金銀器,材質和年代無損檢測效果明顯。總體而言,儀器鑒定只能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其鑒定結果只具有參考性。其最大的問題是頭疼醫頭,過於局部和微觀,無法仿偽,有的會損傷古董,且誤差較大,很多機構利用藏友們相信儀器的心理進行蒙騙活動,要小心,建議盡量以目鑒為主的方法。

C. 什麼是人民幣探測儀

人民幣探測儀,是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的原理,精確捕捉到放射性同位素鐳釋放出的穿透力極強的r射線研製的,據稱可以准確探測出人民幣的位置的一種儀器。人民幣探測器是根據面值50,100元人民幣內含有具防偽作用的鐳,而鐳具有放射性的特點。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的原理,精確捕捉到放射性同位素鐳釋放出的穿透力極強的r射線,從而准確探測出人民幣的位置。它的特點是,靈敏度高,定位準確,操作簡單,快捷,體積小,攜帶方便。
拓展資料:
人民幣鑒別儀(Counterfeit RMB banknote discriminating device)是一種自動清點鈔票數目的機電一體化裝置,一般帶有偽鈔識別功能,集計數和辨偽鈔票的機器。人民幣鑒別儀(Counterfeit RMB banknote discriminating device)是一種自動清點鈔票數目的機電一體化裝置,一般帶有偽鈔識別功能,集計數和辨偽鈔票的機器。由於現金流通規模龐大,銀行出納櫃台現金處理工作繁重,人民幣鑒別儀已成為不可缺少的設備。隨著印刷技術、復印技術和電子掃描技術的發展,偽鈔製造水平越來越高,必須不斷提高人民幣鑒別儀的辨偽性能 。人民幣鑒別儀是組由捻鈔、出鈔、接鈔、機架和電子電路等六部分成。主要由滑鈔板、送鈔舌、阻力橡皮、落鈔板、調節螺絲、捻鈔膠圈等組成。將要清點的鈔票逐張捻出是保證計數准確的前提。該機採用面出鈔連續分級的:捻鈔膠圈捻走處於表面的一張鈔票,下面的鈔票被阻力橡皮粘住,使表面的鈔票與下的鈔票分開,實現分張。
這個過程不斷重復進行,直到捻完最後一張鈔票。由於更換麻煩,捻鈔膠圈和阻力橡皮的磨損一直是困擾人們的兩大難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外是:
1、提高使用壽命;
2、更換方便。對捻鈔膠圈,我們可以採用加大外徑,在外圓中間開一圈凹槽,來提高捻鈔膠圈的耐磨性,並將膠圈軸向向截面改為鋸齒形,使膠圈齒面相對鈔票的接觸面加大,提高膠圈齒面對鈔票的附著力。
對附圖橡皮,比較簡單方法是採用阻力橡皮快換結構,用手壓下滑鈔板的後端,可很容易取出阻力橡皮進行更換。主要由出鈔膠輪、出鈔對轉輪組成。其作用是出鈔膠圈以捻鈔膠圈兩倍的線速度把連續送過來先到的鈔票與後面的鈔票有效地分開,送往計數器與檢測感測器進行計數和辨偽。鈔票離開捻鈔膠圈進入出鈔膠圈。TD系列點鈔機由於捻鈔軸與出鈔軸之間提距離(60mm)小於被清點鈔票的寬度(最大77mm),鈔票的剩餘寬度會導致捻鈔膠圈與鈔票間的相對磨擦,降低捻鈔膠圈的使用壽命。我所3EC系列點鈔機採用加寬出鈔與捻鈔軸之間距離的方式(出鈔軸與捻鈔軸之間距離為80mm)來避免這一系磨擦現象的發生。
由於捻鈔軸與出鈔軸之間的距離加寬,為了確保鈔票從捻鈔輪順利運動到出鈔輪,增加了一對過輪,過輪外緣的線速度等於捻鈔膠圈外緣的線速度,出鈔膠圈外緣的線速度是捻鈔膠圈外緣線速度的兩倍。當出鈔膠圈外緣捻到鈔票後,鈔票即以原來速度的兩倍運動,這樣就將捻鈔膠圈的磨損轉移到過輪上,而過輪採用耐磨材料,初中證明,捻鈔膠圈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幾倍。雖然增加一對過輪可以提高捻鈔膠圈的使用壽命,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成本增加,結構復雜,維修不方便。如果在不增加一對過輪的情況下,而採用的捻鈔軸上裝一個超越離合器(俗稱單向軸承),可起到相同的作用,原理如下:單向軸承裝在捻鈔傳動輪內,可以相對於捻鈔軸逆時針轉動。
捻鈔時,捻鈔傳動輪順時針轉動,單向軸承不轉動,起傳遞動力的作用,當鈔票去到出鈔膠輪時,即以兩倍於原來的速度運動,在鈔票的拖動下,由於單向軸承的作用,捻鈔膠圈外緣以和鈔票相同的速度運動,鈔票和捻鈔膠圈間沒有相對滑動,因而可延長捻鈔膠圈的使用壽命。

閱讀全文

與殘損幣鑒別儀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山五金機電城在哪 瀏覽:571
深圳福田區五金機電城 瀏覽:673
浦東新區專業機電設備哪裡買 瀏覽:121
如何判斷變速箱是不是軸承壞了 瀏覽:104
格力變手動頻強制製冷模式怎麼開 瀏覽:3
煙台石油機械公司怎麼樣 瀏覽:106
輸入裝置的作用 瀏覽:393
硬碟初始化設備錯誤怎麼回事 瀏覽:771
大品牌電動車用什麼牌子的軸承 瀏覽:304
本田八代雅閣製冷液壺在什麼位置 瀏覽:255
用戶天然氣閥門關閉了怎麼辦 瀏覽:201
海市香洲峰盈五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71
廣聯達中立管閥門怎麼識別 瀏覽:224
工程機械設備維修有哪些職位 瀏覽:521
識別不了usb設備怎麼辦 瀏覽:917
零下40度用什麼製冷劑最好 瀏覽:23
陽曲豪德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937
做今日頭條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391
東莞市康成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959
等離子體儀器怎麼沖不上電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