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多功能電力儀表的使用方法
多功能電力儀表可測量電網中的電力參數有:Ua、Ub、Uc(相電壓);Uab、Ubc、Uea(線電壓)Ia、Ib、Ic(電流);Pa、Pb、Pc、Ps(每相有功功率和總有功功率);Qa、Qb、Qc、Qs(每相無功功率和總無功功率);PFs(總功率因數);Ss(總視在功率);FR(頻率)以及有功(無功)電能,所有的測量電量參數全部保存儀表內部的電量信息表中,通過儀表的數字通訊介面可訪問採集這些數據。而對於不同的型號的儀表,其顯示內容和方式卻可能不一致,請參考具體的說明。
顯示方式:
可設置XS1控制字用來編程設置通常狀態下顯示內容,XS1=0表示自動循環顯示,1(三相電壓),2(三相電流),3(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4(頻率),5(有功電能信息),6(無功電能信息)。 在編程操作下,儀表提供了設置(SET)、輸入(INPT)、通訊(CONN)三大類輸入設置菜單項目,採用LED顯示的分層菜單結構管理方式:第1排LED顯示第1層菜單信息;第2排LED顯示第2層菜單信息,第3排LED提供第3層菜單信息。
鍵盤的編程操作採用四個按鍵的操作方式,即:左右移動鍵「←」、「→」,菜單進入或上回退「MENU」鍵、選擇確定「 」 來完成上述功能的的有操作。
MENU:在儀表測量顯示的情況下,按該鍵盤進入編程模式,儀表提示密碼:CODE,輸入正確密碼後,可對儀表進行編程、設置,儀表出廠時密碼初始為0001;「MENU」另一個作用是在編程操作過程中,起上退作用。例如,在編程模式下,INPT-I.SCL-5下按「MENU」,儀表會顯示INPT-I.SCL。
「→」、「←」,切換移動鍵實現菜單項目的切換或者數字量的增加或減少。例如,在菜單項目INPT-T.U-0001下按動「→」會變成INPT-T.U-0002,按住「→」、「←」不放可實現快速增/減功能。
「」選擇後確認,並返回到上次菜單。
在編程方式退回到測量模式的情況下,儀表會提示「SAVE-YES」,選擇「MENU」表示不保存退出,選擇「 」保存退出。
菜單的組織結構如下,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編程設置參數。 第1層 第2層 第3層 描述 密碼CODE —— 密碼數據9999 當輸入的密碼正確時才可以進入編程 系統設置SET 顯示DISP 0-6 選擇顯示項目分別為自動和顯示項目 清電能CLR.E —— 確認後,電能清0. 信號輸入
INPT 網路NET N.3.4和N.3.3 選擇測量信號的輸入網路 編程設置字元含義對照表
使用要求:所有的儀表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請檢查儀表的參數周所在配電系統中需要的參數的一致性。例如,對於AC380V、200A/5A的線路中需要配置AC400V、200A/5A的儀表。用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儀表重新進行編程設置。同樣一個表,對於400A/5A的線路中,只需要將儀表的CT變比「T.I」修改為80就可以了。在一般情況下,儀表後面的標簽中都表注了儀表的類型參數和出廠設置參數。
在正確的配置儀表後,按照實際的要求對儀表進行正確的接線,對輔助電源、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按說明書操作說明中進行。
⑵ 將儀表上的數據顯示在電腦上
大概說說吧,這個不是簡單就能說清楚的。首先預算決定方案,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你可以選擇有線的數據採集也可以使用無線的。有線的可以採用匯流排的和非匯流排的設計。還要考慮擴展性、兼容性和施工的方便,當然你的露點儀要支持數據輸出功能,比如有匯流排輸出功能,實在沒有就要加個模數轉換單元了。數據接收一般直接采購,要保持通訊協議一致,還有根據你數據需要保存的時間來選擇存儲空間的大小。顯示直接使用液晶電視即可。基本流程是這樣。我做了一套儲罐的液位監視報警系統,9個油罐分布比較散,使用的無線系統,大約4.3萬人民幣,預留了一些擴展的餘地。希望對你有幫助!網上相關的資料還是比較多的,有些產品的廠家也能提供一些方案,可以多問問。
⑶ 儀表測溫點到DCS畫面顯示數據,具體的工作步驟有哪些
說個大概的通用過程:如果是4-20ma的2線制儀表,接入系統AI端子板,如果是3線的RTD點,接入系統RTD端子板,接入後可用系統軟體觀測現場溫度信號是否正常,若正常,組態PID迴路,迴路輸入源選擇該反應釜底溫度點(位號),輸出選擇導熱油調節閥(位號),組態完成後下裝程序即可
⑷ Excel製作儀表盤圖表
大家肯定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上圖儀表盤類的圖表,在一些數據面板中起到直觀的指示作用,比如一年預算的完成度之類的。那如何製作呢?今天就向大家分享如何製作儀表盤圖表。
示例數據:利用一個項目的完工進度,則數值0-100。
step1:
准備輔助數據,從上圖可以儀表寬哪盤主要包含三部分,儀表刻度數,指針還有外圈的環,因此我們輔助數據為三部分,如下圖。
環: 是利用圓環圖製作完成,也就是儀表盤外圈圓環,因此我們設置輔助數據270和90,就是為了將整個圓環分為大小不一的圓環。
刻度: 同樣是利用圓環圖製作完成,因此數據分為兩部分,首先我們將270度十等分,每份為27按上圖排列,最後加上差額90。第二部分就是十等分每一等份對應的類別根據指針的數值完成,讓其每一個27對應指標值,如果上圖。
指針: 指針是利用圓餅圖製作,其實就是人為的將一個圓餅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佔了很小面枝野積,差不多為一條線(=2),剩餘的兩部分的面積是根據完成度計算的,因此第二部分相當於完工進度百分比乘以外環最大的半圈的度數( =C3/C2*B7),第三部分部分就是上述兩部分之後剩餘的部分(360-2-C3/C2*B7)。
step2:繪圖
利用「插入—圖表—圓環圖」初步繪制圖表,如下圖。
step3:修改圖表類型
利用「圖表設計—更改圖表類型—組合圖」將指針變為餅狀圖,如下圖:
step4:調整指針的顏色
雙擊圓餅圖,彈出彈出數據系列格式,將餅圖分離調整為合適的值,然後利用填充將兩大部分的圖形無色填充,將細小的第三部按照指針的顏色填充。
step4:調整外圈環的顏色和位置
雙擊外圈圓環,彈出數據系列格式,然後將第一扇區起始角度調整為224,圓環大小調整為50,這兩數字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即可,讓圓環圖大圓部分在上部並位置端正即可,見下圖。
在填充中將下半部分調整為無色填充和無線條,然後將上部分原色調整為需要展示的顏色即可,見下圖。
step5:調整刻度的顏色和標簽系列
右鍵刻度圓環彈出「數據系列標簽」,讓其顯示類別,並用「無填充」,如下圖:
然後將整個刻度圓環用「無填充和猛巧喊無線條」讓其他變成白色,如下圖:
step6:
調整指針的起始扇區角度,讓其和實際完工度對正,則完成了儀表盤的圖表製作。
step7:
插入文本框並讓數值等於實際完工度,讓其儀表盤下方顯示實際完工數值,如下圖:
最終的成型效果如下圖:
感興趣的話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數據處理和工作效率:Big_Data-",查看其他文章。
⑸ 什麼是DCS系統,DCS有哪些組成部分
分散控制系統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採用控制功能分散、顯示操作集中、兼顧分而自治和綜合協調的設計原則的新一代儀表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簡稱DCS,也可直譯為「分散控制系統」或「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
從結構上劃分,DCS包括過程級、操作級和管理級。過程級主要由過程式控制制站、I/O單元和現場儀表組成,是系統控制功能的主要實施部分。
先進控制技術
DCS在控制上的最大特點是依靠各種控制、運算模塊的靈活組態,可實現多樣化的控制策略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使得在單元組合儀表實現起來相當繁瑣與復雜的命題變得簡單。
隨著企業提出的高柔性、高效益的要求,以經典控制理論為基礎的控制方案已經不能適應,以多變數預測控制為代表的先進控制策略的提出和成功應用之後,先進過程式控制制受到了過程工業界的普遍關注。
需要強調的是,廣泛應用各種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是挖掘並提升DCS綜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價值的發展方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分散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