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儀器儀表 > 郭守敬製造出的儀器有哪些

郭守敬製造出的儀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8-27 06:44:01

❶ 郭守敬發明了什麼

郭守敬(發明了)為修歷而設計和監制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己、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為末一種或為星晷與定時儀兩種)。

❷ 郭守敬研製的天文儀器有哪些種

郭守敬研製的天文儀器,除上面已介紹的高表、景符、窺幾、簡儀、仰儀5種外,還有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立運儀、證理儀、日月食儀、星晷定時儀等7種,以及專供野外觀測用的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座正儀等4種。在此不作一一介紹。總的說來,郭守敬研製的各種天文儀器都具有精確、靈巧、簡便等優點,無怪乎明代初年修成的《元史》中,稱譽郭守敬研製的儀器「皆臻於精妙,卓見絕識,蓋有古人所未及者。」

❸ 郭守敬製作的天文儀器有哪些

郭守敬研製的天文儀器,除高表、景符、窺幾、簡儀、仰儀5種外,還有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立運儀、證理儀、日月食儀、星晷定時儀等7種,以及專供野外觀測用的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座正儀等4種。

❹ 為了提高精密度,郭守敬都發明了什麼儀器

在觀測天象的活動中,為了提高精密度,郭守敬在三年之內製成了簡儀、高表、仰儀等13種天文儀器。為了在外地觀測,他又創制了一套攜帶方便的天文儀器,還製作了仰規變距圖、導方渾蓋圖等五種圖,與儀器互相參照使用。

❺ 為後代人們做了非常大科技貢獻的郭守敬,發明了什麼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代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發明了高表、景符、簡儀、仰儀、正方案等10多種天文儀器.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工作,編算和制訂了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授時歷》。

古代中國人對世界天文學的貢獻很多。總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句話:卓越不凡的古典天文儀器,不斷更新的古代天文歷法,豐富而系統的古代天象記錄。

一、卓越不凡的古典天文儀器

距今3000 多年前,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儀器圭表就已誕生。它一般由直立放置的高8尺的表和沿正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圭構成。冬至日正午時,表在圭面上的日影最長,利用這點可以精確確定冬至日。將某年的冬至日與上千年前的冬至日比較,以相隔的日數除以年數,可以獲得十分精確的回歸年長度。

古代的天球儀,裝有齒輪,由動力裝置驅動每天旋轉一周;下層前部是報時機構,有巧妙的木偶小人出入報時,後部是水力驅動機構。水運儀象台的驅動機構有一個直徑約3米的大樞輪,上面有等間距的36個水斗。漏壺中漏出的水注人水斗,注滿後樞輪轉動,樞輪頂部的擒縱裝置控制它一次只能轉過一個水斗,讓新的空水斗繼續注水,從而形成等間隙轉動。樞輪轉動帶動貫通上中下三層的傳動軸,使各部分同步運轉。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後,水運儀象台被損壞再也未能修復。

到了元代初期,郭守敬研製出高4丈的高表和很長的圭面。為使太陽照射高表頂端的橫梁影子清晰可見,他又發明了景符(一個裝在坐架上可移動的中間有小孔的銅葉),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能把橫梁平分太陽像的影子留在圭面上,從而能精確定出中午時太陽的地平高度。利用這種高表、景符的原理,郭守敬還建成了留存至今的登封測景台。

除高表、景符外,郭守敬還發明了簡儀等多種天文儀器。簡儀有上下兩套環圈,分別是赤道經瑋儀和地平經緯儀,另外還有一個測量時間的日晷。每個環的一側都設有使用肉眼瞄準天體的裝置,由兩位觀測者在夜晚觀測同一顆星,便可立即測得它的赤道坐標和地平坐標。郭守敬簡儀的測量精度可與300年後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古典天文儀器相媲美,而郭守敬發明的高表、景符利用了針孔成像原理,使太陽的定位精度達到了0.5',比第谷的定位精度要高好幾倍,這是中國人為世界天文學作出的一大貢獻。

二、不斷更新的古代天文歷法

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它與其他文明古國的歷法有一個重要不同。後者以推算民用歷譜、安排歷日為基本內容,中國古代歷法不僅包含這些基本內容,而且還涉及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日食和月食的預報等多方面的內容。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歷法編算工作,其性質有些類似於現代編算天文年歷的工作。

中國古代,每個新王朝都要頒布自己的新歷法。此外,當發現歷法不準時也要改歷。因此中國古代的歷法一直在不斷更新之中。中國古代先後制定的歷法有上百部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大明歷》、《大衍歷》和《授時歷》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宋大明六年(462年),祖沖之編制的《大明歷》是第一部引進了歲差(春分點每年在天空中緩慢移動)的歷法。唐代天文學家一行領導了中國首次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並在此基礎上於開元十五年(727年)編成著名的《大衍歷》, 該歷的回歸年長度取為365.2444日,朔望月長度取為29.53059日,在當時堪稱精確。元代初期,郭守敬和王恂等人領導了更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在此基礎上創制了中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授時歷》,至元十八年(1281年)頒行,明代的《大統歷》本質上就是《授時歷》,這兩種歷法加起來行用達364年,是中國古代行用最久的歷法。《授時歷》定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和真實的回歸年長度只差20餘秒,它和國際通用的公歷——格里歷的回歸年長度完全一樣,但問世早300年,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❻ 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郭守敬的科技成就有:改制、發明了簡儀和十二件天文台上用的儀器,分別是簡儀、高表、侯極儀、混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星晷定時儀。其中簡儀就是測量天體位置的,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先進的技術。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縣(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

❼ 郭守敬創制了那些天文儀器

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制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

閱讀全文

與郭守敬製造出的儀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送片料裝置 瀏覽:136
開個小型製冷廠需要多少錢 瀏覽:294
半自動節電開關裝置 瀏覽:347
樓房進水閥門用什麼材質的好 瀏覽:833
高基配電室都有什麼設備 瀏覽:419
空調製冷為什麼有氣霧 瀏覽:716
自動末端試水裝置系統 瀏覽:936
閥門墊圈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555
怎麼重新設置機床原點 瀏覽:730
砂光機自動定厚裝置 瀏覽:291
皮帶輪卸荷裝置的作用 瀏覽:647
刪除工具箱 瀏覽:586
怎麼確定網關設備是哪個 瀏覽:881
除了氟利昂製冷還有什麼辦法 瀏覽:35
蘋果手機如何找回忽略設備 瀏覽:92
廣東臭氣處理設備哪個質量好 瀏覽:663
360手機工具箱 瀏覽:197
汽車輪軸用什麼數控機床好 瀏覽:952
南海遠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25
安裝分離軸承的時候用什麼油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