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儀表盤出現 T 是什麼意思
T是牽引力控制系統,能提高車輛的通過性,當ABS防抱死系統檢測到有的車輪在打滑時,它就會對打滑的車輪實施制動,以免牽引力損失在打滑的車輪上。當系統工作時 ,儀表上黃色的T指示燈閃爍,給駕駛員提示。
相關如下
牽引力控制系統,又稱循跡控制系統。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車輪會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樣,汽車在起步或急加速時,驅動輪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還會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險。牽引力控制系統就是針對此問題而設計的。
牽引力控制系統依靠電子感測器探測到從動輪速度低於驅動輪時(這是打滑的特徵),就會發出一個信號,調節點火時間、減小氣門開度、減小油門、降擋或制動車輪,從而使車輪不再打滑。
牽引力控制系統不但可以提高汽車行駛穩定性,而且能夠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那個如果是單獨亮起,應該是你誤操作了,按到了牽引力控制開關,這個燈是牽引力控制燈,按鍵的標志是一個車滑動的標志。
B. 汽車儀表盤出現了一個圓圈裡面有個T,圈外有個感嘆號 這是什麼意思
圖案是圓圈內有一個 「!」符號的是制動器警報燈,如果燈亮(紅色)說明汽車發出了制動器警報,存在以下情況:
1. 制動器的摩擦片嚴重磨損;
2. 制動液液面過低;
3. 駐車制動器已經拉緊(駐車制動開關閉合);
4. 在一般情況下,若紅色制動器警報燈點亮,ABS警報燈會同時亮起,因為在常規制動系統有故障的情況下,ABS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2)車輛儀表盤顯示tow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汽車儀表盤
汽車儀表盤是反映車輛各系統工作狀況的裝置。常見的有燃油指示燈、清洗液指示燈、電子油門指示燈、前後霧燈指示燈及報警燈。
汽車儀表盤上的指示燈和警報燈
1. 正時齒形帶指示燈
某些採用正時齒形帶傳動和上置式凸輪軸的進口汽車,一般都限制發動機正時齒形帶的使用期限(大約 l0萬km),到時候必須更換。
2. 排氣溫度警報燈
現代轎車由於在排氣管上安裝了三效催化轉化器,所以排氣溫度有所提高,但是過高的排氣溫度容易造成三效催化轉化器損壞,因此此類汽車又安裝了排氣溫度警報裝置。
3. 制動器警報燈
呈現紅色,圖案是圓圈內有一個 「!」符號。
4. 制動防抱死警報燈
呈現黃色(或琥珀色),圖案是圓圈內有「ABS」字樣。
5. 驅動防滑控制指示燈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ASR)指示燈的圖案是圓圈內有一個「△」符號。例如一汽寶來1.8T轎車具有驅動防滑控制功能,當汽車加速時,若ASR檢測到車輪有滑轉的趨勢,就通過間歇關閉噴油和推遲點火提前角來降低發動機的輸出轉矩,以調節牽引力,防止驅動輪打滑。
6. 安全氣囊指示燈
安全氣囊系統(SRS)指示燈有3種顯示方法,一是 「SRS」字樣,二是「AIR BAG」字樣(1992年8月以前生產的豐田汽車),三是「氣囊保護乘員」圖形。SRS指示燈的主要功用是指示安全氣囊系統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同時具有故障自診斷功能。
7. 危險警報燈
危險警報燈用於汽車出現重大故障或緊急情況時向其他車輛和行人發出警示。危險警報信號的表示方式是前、後、左、右轉向燈同時閃爍。
8. 電瓶指示燈
顯示蓄電池工作狀態的指示燈。接通電門後亮起,發動機啟動後熄滅。如果不亮或長亮不滅應立即檢查發電機及電路。
9. 燃油指示燈
提示燃油不足的指示燈,該燈亮起時,表示燃油即將耗盡,一般從該燈亮起到燃油耗盡之前,車輛還能行駛約50公里左右。
10. 清洗液指示燈
顯示風擋清洗
C. 儀表盤total是什麼意思
這是說總里程的意思,顯示的里程數,當然還顯示其他的信息。,電瓶指示燈
顯示蓄電池工作狀態的指示燈。接通電門後亮起,發動機啟動後熄滅。如果不亮或長亮不滅應立即檢查發電機及電路。
燃油指示燈
提示燃油不足的指示燈,該燈亮起時,表示燃油即將耗盡,一般從該燈亮起到燃油耗盡之前,車輛還能行駛約50公里左右。
清洗液指示燈
顯示風擋清洗液存量的指示燈。如果清洗液即將耗盡,該燈點亮,提示車主及時添加清洗液。添加清潔液後,指示燈熄滅。
電子油門指示燈
本燈多見於大眾公司的車型中,車輛開始自檢時,EPC燈會點亮數秒,隨後熄滅,出現故障,本燈亮起,應及時進行檢修。
前後霧燈指示燈
該指示燈是用來顯示前後霧燈的工作狀況,前後霧燈接通時,兩燈點亮,圖中左側的是前霧燈顯示,右側為後霧燈顯示。
轉向指示燈
轉向燈亮時,相應的轉向燈按一定頻率閃爍。按下雙閃警示燈按鍵時,兩燈同時亮起,轉向燈熄滅後,指示燈自動熄滅。
遠光指示燈
顯示大燈是否處於遠光狀態,通常的情況下該指示燈為熄滅狀態。
D. 車儀表盤上顯示TOS正在工作什麼意思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簡稱ESP),是博世(Bosch)公司的專利。
ESP系統實際是一種牽引力控制系統,與其他牽引力控制系統比較,ESP不但控制驅動輪,而且可控制從動輪。如後輪驅動汽車常出現的轉向過多情況,此時後輪失控而甩尾,ESP便會剎慢外側的前輪來穩定車子;在轉向過少時,為了校正循跡方向,ESP則會剎慢內後輪,從而校正行駛方向。
ESP系統是汽車上一個重要的系統,通常是支援ABS及ASR的功能。它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然後向ABS、ASR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ESP可以使車輛在各種狀況下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在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顯。ESP一般需要安裝轉向感測器、車輪感測器、側滑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等[1] 。
ESP除用到了ABS和TCS的輪速感測器和液壓調節器之外,還包含了一個集成有側向加速感測器的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方向感測器,這兩只感測器主要負責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輪速感測器用來測量車輪的即時轉速;轉向角感測器:用於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橫擺角速度感測器和側向加速度感測器用來測量汽車圍繞其縱軸的回轉運動和離心力。
這些感測器很好支撐了ESP系統的運行,目前ESP系統只在一些高檔車中有使用,一些代步車中還沒有應用,這主要是因為ESP系統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所以作為感測器廠家我們應該積極開放這上面的感測器,爭取讓感測器的價格能夠降下來,讓ESP系統應用於每輛車上,保障駕駛安全。
ESP系統包含ABS(防抱死剎車系統)及ASR(驅動防滑轉系統),是這兩種系統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稱得上是當前汽車防滑裝置的最高級形式。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控制單元通過這些感測器的信號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判斷,進而發出控制指令。有ESP與只有ABS及ASR的汽車,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ABS及ASR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並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於未然。ESP對過度轉向或不足轉向特別敏感,例如汽車在路滑時左拐過度轉向(轉彎太急)時會產生向右側甩尾,感測器感覺到滑動就會迅速制動右前輪使其恢復附著力,產生一種相反的轉矩而使汽車保持在原來的車道上。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的范圍,如果駕車者盲目開快車,現在的任何安全裝置都難以保全。
E. 儀表盤上各個圖標意思
圖標意思見下面:
日常指示燈:常見的有遠近光燈光指示燈、安全帶未系提示、轉向信號燈、駐車手剎指示燈,作用是提醒車輛各功能的開關情況;警示指示燈:常見的有燃油指示燈、機油指示燈、冷卻液指示燈,作用是告知駕駛員車輛的狀況,一般都是用來指示各油液的存儲量;故障指示燈:常見的有燈泡損壞指示燈、巡航控制指示燈、換擋指示燈、剎車片磨損指示燈,作用是用來告知駕駛員汽車目前出現故障的部位。
F. 汽車儀表盤上的英文縮寫及含義是什麼必好評,急!
VT-i:這是豐田最慣用的,不過80年代就已經普及了,現在基本已經算是標准配置了,參考伊蘭特之類的....含義是可變氣門正時,這里單指的是進氣可變。什麼意思呢,就是當發動機以不同的工況運轉時,進氣門的開閉時刻是可以變的,意思是當需要大扭矩時(深油門),氣門的開啟時刻會提前,關閉時刻會滯後,用以獲得更多的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雙VVT-i就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排氣們的開閉時刻控制(可變),原理同上。i-VTEC:此相技術目前由本田公司所掌握(其他廠家也有,叫法不同而已),這個要比剛才的VVT-i在技術性上先進很多,它是在VVT-i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對氣門升程的控制(可變),簡單說就是不光能調節進氣門的開閉時刻,而且能夠調整進氣門的開啟時長(VVT-i一般是不會延長開啟時間的,相當於強制提前,開啟時長不變),距離還是需要大扭矩時(深油門),氣門的開啟時刻提前,同時會根據實際情況相應延長開啟時間(也就是進氣門關閉時刻的滯後),以取得更大的動力。註:本田等一線廠家現已經發展至連續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這也是i-VTEC的中文意思。VCM:汽缸關閉技術。此技術為本田所推崇(很多高檔多缸發動機汽車都有),僅限本田3.5 V6機型。顧名思意,就是在適當的環境採用適當的汽缸來工作,但僅有3種模式:A.3缸(低速省油模式,V6發動機一側的3個缸工作)。B.4缸(中速巡航模式,V6發動機的頭端4個缸工作)。C.6缸(高速大功率模式,汽缸全開)。ABS:電子剎車防抱死系統。制動過程中,當某一車輪出現抱死(固定不轉)趨勢時,針對此車輪放鬆制動力,再制動,反復。目的就是防止車輪發生抱死現象,致使車輛側滑翻轉。註:有此設備會大大提高安全性,而且已經普及,據說新的規定要求所有車輛必須擁有此設備..據說啊。有此設備後可能會延長剎車距離。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會針對每個車輪的附著力情況實施不同的制動力,以求車輛平穩減速,不會發生側滑和翻轉。ESP:電子車身動態穩定防側滑系統。我個人感覺此配置為被動式的主動安全系統....因為只有當車輛發生側滑後,此系統才會主動介入和干擾。原理是當車輛發生側滑後,迅速對某一車輪實施制動力,以求以該輪為軸心,根據車輛慣性將車輛矯正回正確的行駛軌跡(直線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