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儀器儀表該如何保溫
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尤其北方的冬天,隨著氣溫的降低,當被測介質通過測量管線傳送到變送器時,常出現環境溫度過低發生凍結、凝固、析出結晶等現象,因環境溫度過低而超出所使用儀表的正常工作溫度區間,直接影響到儀表測量顯示的准確性。
余熱發電系統測點多為壓力、流量、水位計、溫度等各類儀表點,其測量介質多為液體或氣體。隨著外界溫度的不斷降低,由於測量管道的長度相對較短,當介質充 滿測量管道時,即使有保溫層的保護,也會造成測量介質的結晶,甚至凍結,嚴重影響儀表的准確測量。儀表的偏差和失靈對機組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影響,所以冬 季儀表防凍工作至關重要。
因此對儀器儀表的生產設備及使用進行防寒防凍措施越發重要。為提前做好設備冬季防寒防凍工作,確保系統設備冬季的穩定運行,湖北儀天成提前謀劃,對各類儀表儀器生產設備及庫存儀器儀表實施全面保養措施,把設備防凍工作列入日常維護的首要任務中,做好對儀表做好冬季保溫防護。
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1、做好室外儀表管道的表面保溫工作,即用保溫材料將儀器儀表易凍或怕凍的部位包起來,可用棉布、錫紙或鐵絲進行包裹。
2、採用蒸汽伴熱措施,使用蒸汽暖氣保溫。銅管導熱性較好,利用銅管將極少部分的蒸汽由蒸汽母管引出,與儀表測量管道進行捆綁,伴熱管好比保護箱內的「暖 氣」一樣,利用散發出來的熱量來給儀表「取暖」,對儀表進行防寒、防凍。這也是避免儀表防凍最為主要的方法。
3、做好現有保溫層的維護工作。隨著氣溫的下降,通過日常點檢做好管道外部保溫層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修復,防止包裝的保溫材料破損影響設備運行
備註:各種類型儀器儀表設備的具體保溫措施
1、對一次元件、一次閥、調節閥需加固熱、保溫。
低溫對一次元件、一次閥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兩點:
(1)介質結凍,使設備脹裂。
(2)介質出現凝固,引壓管,一次元件出現堵塞。
以上情況都會使介質參數無法檢測,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必須予以解決,解決方法:對易凍的設備及一次元件和調節閥進行保溫和伴熱。一次元件和調節閥直接安裝在設備管道上,對它們的伴熱管從工展藝伴熱管上直接串接即可。
2、對現場安裝表(室外)加保溫伴熱
對現場變送器加保溫箱技術要求如下:
(1)表箱密封要嚴,箱門要鑲有橡膠密封條,提高密封性。
(2)現場多數變送器應工作在 5 ℃ 以上,這就要求高寒地區在儀表箱內必須加伴熱系統。
(3)表箱體積要適中,應利於變送器和伴熱系統的維護。
引壓管線、變送器施加伴熱
設計要求有專門的伴熱管,與工藝伴管分開,原因是工藝伴熱停氣檢修時,不導致儀表伴熱停氣。伴熱用低壓蒸汽可從低壓蒸汽總管單獨引出,下設備分支,保分支 上裝有截止閥接到各伴熱部位上,最後接到疏水器和加水截止閥,然後再接到回水管道上,各分支的最低點必須設有排放閥,整個伴熱系統還需接儀表空氣,目的是 用儀表空氣吹除伴管內保存的冷凝液。
伴熱管一般用 Ф 4.2 的鋼管,集中排放的數量增多時,鋼管的直徑加粗,不能集中安裝的變送器,要單獨引出伴熱管,遠距離伴熱管線在深冷時易出現結凍,所以伴熱管通常採用 Ф 18 鋼管,以提高蒸汽量。
集中安裝的儀表存在的兩個問題
(1)導壓管和蒸汽伴管直接接觸,會導致引壓管內的介質沸騰,產生氣泡,無法對被測參數實現正常監測,解決方法:
對引壓管,伴熱管進行隔離。
加隔離缶,內灌有高沸點的重密度油質,可防止波動。
(2)防凍問題。為避免回水管線結凍而導致群體結凍現象,要加厚保溫層。
3、對易凝固和產生沉積介質測量儀表的維護
(1)加隔離缶,缶內加比重比測量介質大的液體進行隔離,防止引壓管線凝結堵塞。
(2)對灌充隔離液引壓管線採用水伴熱,電伴熱,保證溫度在凝固點以上,不致產生凝結沉積。
(3)對易沉積引壓管線必須經常排放沉積物。
(4)加反沖洗裝置用以除去附在管壁上的沉積物,保證測量准確。
(5)在高寒地區受溫度影響變送器產生波動,一方面通過改變伴熱溫度減小波動程序,另一方面採取一些措施加強整個控制系統的抗干擾能力以達到准確測量。
❷ 冬天儀表防凍防寒措施怎麼做
要做好儀器儀表的防凍,產品的選型是一個關鍵,在前期安裝儀表時,儀表用戶就應該考慮儀表所在的工況條件,選帶保溫裝置型儀表。根據儀表的類別用途及擬安裝地理位置,提出該儀表的保溫防凍需求,再提交與廠家來處理。
以下是用戶網友給出的幾點選型意見:
1)信號遠傳儀表、顯示表頭要考慮耐環境溫度要求,帶隔離液要考慮隔離液耐環境溫度要求。
2)質量流量計、金屬轉子流量計、電動靶式流量計、容積式流量計等一般不需要單獨伴熱。
3)首先,選型時一般考慮的是儀表的實用性與經濟性,實用性是指維修方便、測量准確,經濟性說白了就是便宜。二者要相互結合,不能只為了方便、免維護都選用質量流量計、金屬轉子、電靶等。因此我認為正確選型只是防凍防凝的一種措施。 安裝儀表時應充分考慮儀表的防凍防凝,如導壓管盡可能短,勤巡檢排污,要便於伴熱等等,否則再好的選型也不管用。
4) 北方有的地方晝夜溫差太大,夜間可以到達-20多度,若從選型上解決則性價比相當大不合算.而選擇保溫伴熱,維護(點巡檢、排污)等方法則是防凍最佳的解決辦法。
❸ 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規則有哪些
實驗室設備日常保養與維護方法
實驗儀器的保養與維護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儀器的保養與維護,關繫到儀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實驗教學的開出率,關繫到實驗成功率。因此,作為實驗教師應懂得教學儀器保養與維護的一般知識,掌握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技能。
儀器一旦吸附灰塵、污垢,不僅影響儀器的性能,縮短使用壽命,直接影響實驗效果,而且影響美觀和實驗者的身心健康。儀器在使用或貯藏中都會沾上灰塵和污垢,做到以防塵防污為主,經常地除塵清洗是搞好儀器保養與維護的重要環節。
(一)除塵
灰塵多為帶有微量靜電的微小塵粒,常飄浮於空氣中,隨氣流而動,遇物便附著其上,幾乎無孔不入。灰塵附著在模型標本上會影響其色澤,運動部件上有灰塵會增大磨損,電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造成短路、漏電,貴重精密儀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使儀器報廢。
清除灰塵的方法很多,主要應依灰塵附著表面的狀況及其灰塵附著的程度而定。在乾燥的空氣中,若灰塵較少或灰塵尚未受潮結成塊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儀器上的灰塵;對儀器內部的灰塵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氣筒吹氣除塵,也可用吸塵器吸塵;對角、縫中的灰塵可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除塵。不過對貴重精密儀器,如光學儀器、儀表表頭等,用上述方法除塵也會損壞儀器,此時應採用特殊除塵工具除塵,如用鏡頭紙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氣潮濕,灰塵已結成垢塊時,除塵應採用濕布拭擦,對角、縫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軟大條剔除,再用濕布試擦,但是對掉色表面、電器不宜用濕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乾凈,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進行拭擦,或進行清洗。
(二)清洗
儀器在使用中會沾上油膩、膠液、汗漬等污垢,在貯藏保管不慎時會產生銹蝕、霉斑,這些污垢對儀器的壽命、性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清洗的目的就在於除去儀器上的污垢。通常儀器的清洗有兩類方法,一是機械清洗方法,即用鏟、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學清洗方法,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具體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著表面的狀況以及污垢的性質決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儀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著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凈的,另一類則是必須使用清洗劑或特殊洗滌劑才能清洗干凈的。在實驗中,無論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屬哪一類,用過的器皿都應立即清洗。
盛過糖、鹽、澱粉、泥砂、酒精等物質的玻璃器皿,用水沖洗即可達到清洗目的。應注意,若附著污物已干硬,可將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毛刷邊沖邊刷,直至洗凈。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過動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潔精等與配製成的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時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滌劑也可清洗附有機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滌劑清洗後,還應用清水沖凈。
對附有焦油、瀝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機物的玻璃器皿,應採用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進行清洗。若還難以洗凈,可將玻璃器皿放入鹼性洗滌劑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濃度為5%以上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或磷酸鈉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熱清洗。
在化學反應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凈的玻璃器皿,最後應用毛巾將其上沾附的水擦乾。
2. 光學玻璃的清洗
光學玻璃用於儀器的鏡頭、鏡片、棱鏡、玻片等,在製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濕性污物、指紋等,影響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學玻璃,應根據污垢的特點、不同結構,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如照相機、幻燈機、顯微鏡的鏡頭,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製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從鏡頭中心向外作圓運動。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清洗鏡頭不得用力拭擦,否則會劃傷增透膜,損壞鏡頭。
清洗棱鏡、平面鏡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
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其清洗方法與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仿。
3. 橡膠件的清洗
實驗儀器中用橡膠製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在沾有油膩或有機溶劑後會老化,使零部件產生形變,發軟變粘;用橡膠製成的傳動帶,若沾有油污會使摩擦系數減小,產生打滑現象。
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為清洗劑,而不能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清洗劑。清洗時,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拭擦,待清洗劑自然揮發干凈後即可。應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清洗時應在較好通風條件下進行,注意安全。
4. 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種類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龍、有機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對有機溶劑很敏感,清洗污垢時,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清潔劑。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製的洗滌劑洗擦為宜。
5. 鋼鐵零部件除銹
鋼鐵零部件極易銹蝕,為防止銹蝕,教學儀器產品中的鋼鐵件常塗有油層、油漆等防護層,但即使如此,銹蝕仍常發生。清除鋼鐵零部件的銹蝕,應根據銹蝕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對尺寸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機械方法除銹不易除凈鋼鐵零部件,可採用化學方法除銹,如用濃度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銹的部件,浸泡時加溫至40~80℃為宜,待銹蝕除凈後,其表層會形成一層防護膜,再將部件取出浸泡在濃度為0.5~2%的磷酸溶液中約一小時,最後取出烘乾即可。
在實驗室使用這類化學方法除銹中若操作稍有不當,反會損壞零部件,特別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實驗室,除銹不宜多用化學方法,而應採用機械除銹方法,即先用鏟、剔、刮等方式將零部件上的銹蝕層塊除去,再用砂紙砂磨、打光,最後塗上保護層。
對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材料構成的零部件,其除銹方法可參照鋼鐵零部件的除銹方法進行。但應注意兩點,其一,採用化學方法除銹時,應根據零部件材料的化學特性配製和使用不同的化學除銹劑;其二,除去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構成的零部件的銹蝕,一般採用機械除銹方法為宜。
❹ 冬天如何做好設備防凍
如果機器使用液體(如柴油),請加防凍液,門窗有縫隙請把它塞好,如有條件配置空調,尤其是電子設備,不配空調容易損壞
❺ 儀器儀表防凍小常識有哪些
儀器冬季的防凍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保持儀器安裝的地點乾燥,無漏雨漏雪等現象。
2.設計巡視路線,定時派人按預定巡檢路線定時巡檢保溫管線閥門是否正常、保溫箱是否正常、疏水裝置是否正常、保溫材料包裝是否完好、電伴熱供電元器件是否正常等,並做好記錄。
3.加裝蒸汽泄露或斷電狀態的聲光報警小裝置,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點檢措施由專人每日對保溫材料的是否破損、蒸汽管路的是否堵塞進行技術確認與技術處置。
5.用保溫材料保溫,即用保溫材料將儀表易凍或怕凍的部位包起來。冬季來臨時要檢查、經常排污,防止包裝的保溫材料破損。
6.蒸汽伴熱措施:即使用管蒸汽暖氣保溫。冬季保溫送汽之前要檢查一下蒸汽保溫管路是否暢通或堵塞。最好蒸汽是24小時通的,不要太熱,有時還要根據天氣溫度變化來調整供保溫汽量,以防止溫度太高使變送器引壓管內冷凝液汽化影響變送器工作或因溫度太低使變送器引壓管內冷凝液冷凍影響變送器工作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