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準測量的校核方法
1.掌握水準測量的原理。
2.掌握水準儀、水準尺的結構及用法。
3.學會高差測量及高程計算的方法,掌握水準路線測量的方法。
4.學會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重點:1、水準測量原理
2、路線校核
3、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難點:1、路線校核
2、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資料:測量學教材、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
講授新課:
第二章 水準測量
高程是確定地面點位置的一個要素,水準測量是測定地面點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節 水準測量原理
一、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的原理是藉助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配合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的高程來推求未知點的高程。
如右圖所示,已知A點高程為HA,要測出B點高程HB,在A、B兩點間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並在A、B兩點各豎立水準尺,利用水平視線分別讀出A點尺子上的讀數α及B點尺子上的讀數b,則A、B兩點間的高差為
HAB= a-b (2—1)
如果測量是由A→B的方向前進,則A點稱為後視點,B點稱為前視點,a及b分別為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兩點間的高差就等於後視讀數減去前視讀數。如果B點高於A點,則高差為正,反之,高差為負。
二、計算高程的方法
(一)由高差計算高程
B點(未知點)的高程等於A點(已知點)的高程加上兩點間的高差,即
HB=HA+HAB=HA+(a-b) (2—2)
(二)由視線高程計算高程
由圖可知,A點高程加後視讀數等於儀器視線的高程,設視線高程為Hi,即Hi=HA+a
則B點高程等於視線高程減去前視讀數,即
HB=Hi-b=(HA+a)-b (2—3)
(備註:利用課件採取啟發式教學手段,調動同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節水準儀和水準尺
Ⅱ 全站儀怎麼校核
檢校儀器 需要嚴格要求儀器安平 且測量環境沒有大的震動。
確保儀器是整平的。補償器開關出於打開狀態。
儀器與目標架設距離需要一定距離,詳情查看說明書 好像是要求100米 切水平方向垂直角無限接近於90°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