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力儀器儀表都包括什麼
電流表,電壓表,瓦特表,功率因數表,電度表,同期表,有功表,無功表,兆歐表,鉗形電流表,萬用表,等。
㈡ ABB 儀器儀表
各種各樣的方面
只要是自動化方面的都可以用
我所在的電廠到處都可以看見abb的產品,主要是變頻器。還有一些應用在氣動門上的儀器
㈢ 儀器儀錶行業有發展前景嗎
儀器儀表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之前做技術,非常好轉銷售的,銷售也會得心應手內,我是之前做客戶維護容,現在做銷售,一點一點來,銷售也是有很多樂趣的。我們公司在行業內十幾年了,很多老客戶,你可可以考慮下。大連通產儀器儀表有限公司。進口主要做德國科隆儀表,和美國VIEKLE 儀表,自己也生產沖板和雷達~希望可以聯系~
㈣ 2010儀器儀表市場
1)加工類儀表比較賺錢,大型的機床控制儀表,高精度儀表
2)控溫類儀表適合生產企業比如醫療設備、食品加工、
3)汽車的車後市場利潤很大,但是要做好不容易。因為這塊沒有受到保護可以說是暴利,但是裡面混雜了很多買家,缺乏正規化。
您做的是哪塊的?
比較穩定的還是做醫療器械類的,只要口碑好。還有你們公司出產的儀表質量過的去,在同行中又有自己的賣點就不怕沒客戶。
「比如說人家的儀表是數顯的,你們做液晶的,別人也做了液晶的,你們就坐觸摸屏的」我覺得儀表這塊相對其它銷售比較好做
㈤ 儀器儀表的儀錶行
我國從1953年起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對象之一為儀器儀表,從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國的儀器儀表不斷的發展,不斷地呈現出新的趨勢,取得了很多良好的成果。相關專家指出,在十二五期間儀器儀錶行業進入蛻變期。
五年計劃是我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我國從1953起進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至今已經進入了十二五規劃期間。
盡管我國儀器儀表由於起步較晚,但經過九五期間的迅速發展,已經形成為了較為全面的產、研、銷體系。十五期間,我國重點發展了八大類儀器儀表以調整產品結構,包括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科學測試儀器、環保儀器儀表、儀器儀表元器件、醫療儀器、信息技術電測儀器、尖端測量儀器。這使得我國儀器儀表有了長足的發展。
隨著十五期間我國成功加入WTO,我國儀器儀錶行業進出口額都有了大幅度增長,尤其是出口數量有了顯著增加,在2003年年我國成為了亞洲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家,僅次於日本。在進入十五晚期,我國儀器儀表更加註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幅明顯。
進入十一五時期,我國儀器儀表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品種更加齊全,實現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而且利潤率也呈現快速增長。盡管期間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儀器儀錶行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進出口逆差突破了百億美元。但是2009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復合增長率就達到了8.88%,2010年更是實現了8085億元工業總產值。
十一五時期儀器儀表的告訴發展主要是由於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隨著兩化融合的加深,為儀器儀表帶來了極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此外,我國儀器儀錶行業自身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本土企業實力開始顯現,也推動儀器儀錶行業的高速發展。
進入十二五新時期,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面臨著眾多機遇,如風電、核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展,物聯網、智能電網以及高鐵和軌道交通業的建設,以及節能降低、低碳減排等新理念趨勢,都讓儀器儀表有了更廣闊的應用和市場需求。隨著微電子、計算機、網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因此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重點發展智能儀器儀表,向高端領域進軍,推動行業的整體水平提升。
綜上所述,我國的儀器儀錶行業在十二五期間處於蛻變時期,成熟的時期即將到來。十二五期間的儀器儀錶行業面臨著很多的機遇,抓住重點,努力發展,使儀器儀錶行業早日脫離蛻變進入更為成熟更為廣闊的市場。
㈥ 工業自動化儀表是什麼
工業自動化儀表在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地方 尤其大型的工廠應用的很多 比如在物專質計量 溫度控制屬 壓力控制 液位控制 等等 它可以做到減少人工 增加控制的精確性 學好工業自動化儀表控制 對將來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㈦ 儀器儀錶行業有哪些政策
近期,國家出台的一系列關於工業經濟發展的調整戰略政策中,儀器儀錶行業的爆光率似乎到了令人受寵若驚的程度,前有去年年底不予免稅進口商品目錄中儀器儀表類別的大調整,後有四部委發布的《加快推進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對儀器儀錶行業發展的明確闡述。在近期出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關於組織實施2013年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項的通知》中儀器儀表類別都有明確的闡述。這樣隆重待遇,作為在自動化學科與電子學科的夾縫中生存的在儀器儀錶行業似乎鮮少遇見。政策發力,儀器儀錶行業發展是否將給力?
中國儀器儀表發展之現狀
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源頭,對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防設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業裝備中,感測器、智能化儀器儀表及其所構成的測控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和裝備核心,直接影響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發達工業國家都把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技術列為國家發展戰略。
我國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2011年儀器儀錶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152億元,進口各類儀器儀表產品362億美元,國內儀器儀表市場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元。但產業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關鍵共性技術缺乏,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致使產業化和市場推廣應用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我國儀器儀錶行業是一個高速、平穩發展的行業,但在機械工業13個行業里,儀器儀表不屬於增長最高的行業,四年來增長率在20%~27%之間。
儀器儀錶行業的另一個特徵就是進出口逆差比較大,是機械工業13個行業里逆差最大的一個。2005年,我國儀器儀錶行業進出口總額193.59億美元,其中進口14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出口52.45億美元,同比增長30.8%。
儀器儀錶行業在整個機電行業內屬於改制和轉制進展比較快的行業,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已經轉為民營,三資企業也非常活躍,國外許多著名的儀器儀表跨國公司都在我國投資或者擴大生產。按經濟結構類型統計,行業銷售收入中我國企業(包括國有、國有控股和民營企業)約佔55.12%,利潤佔54.59%,其餘為三資企業。
中國儀器儀表發展之技術發展
儀器儀表產品品種門類繁多,覆蓋面很廣。按照國家新的國民經濟分類標准,儀器儀表產品有20小類,可歸納為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常用儀器儀表和專用儀器儀表4類。其中,對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重大裝備影響最大、代錶行業水平的是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主幹現場儀表、關鍵精密測試儀器兩大部分。
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主幹現場儀表:按產品技術水平、來源和市場狀況,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主幹現場儀表大致可分成以下四類。
第一類,一般常用的測溫、測壓、流量、顯示和控制調節儀表產品。此類產品以中低檔居多,產品的改進提高和市場適應性研發,我國企業已有能力承擔。
第二類,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引進技術並已國產化的產品。這類產品我國企業已掌握核心製造技術,能夠穩定生產,產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但由於國外新一代產品已經成熟並大量進入市場,因此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中小工程項目。
第三類,我國自行研發的高中檔產品,代表性產品如分散型控制系統(DCS)和電磁流量計。這些產品的基本性能和功能已與國外產品接近,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並在不斷上升。但應用對象仍以中小工程項目為主,用於大型工程項目的主要是非主要裝置、非主要控制系統和非關鍵工位。
第四類,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主的大型工程項目採用的高中檔產品。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項目採用三資企業生產和進口的產品,例如大型DCS系統、PLC、核電數字控制系統及儀表、高精度壓力/差壓變送器、大壓差/耐磨/耐沖擊調節閥、質量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產品,以及用量少、技術難度大、專用性強的品種。
精密測試儀器:我國現階段研製生產的精密測試儀器,整體達到國際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技術水平,主要包括色譜儀器、光譜儀器、電化學儀器、研究型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天平、離心機、電子萬能試驗機、超聲波探傷機、X射線探傷機、電子經緯儀、精密電測儀器等。一些產品的技術水平接近、達到當前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例如微波等離子光譜儀、攜帶型光離子化氣相色譜儀、全自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激光干涉計量儀器、全站儀、全自動智能超聲波探傷機、全自動遠程診斷光學顯微鏡等。
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產品能夠滿足科研、生產和社會各個方面的一般性需求,但是高端需要主要依賴進口。
我國歷年來關於儀器儀表的政策支持
2001年3月舉行的七屆四次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把發展儀器儀表放到重要位置」。國家發展綱要提到儀器儀表,而且放到重要位置,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緊接著,國家計委、經貿委、科技部等許多部委都列了若干專項,動用了大筆資金支持儀器儀表的發展。
2005年,國家發改委正式下達了「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在各個行業中選出16項重點發展領域立專項支持發展,其中第11項就是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精密測試儀器。
2006年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涉及到了多項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發展項目。
2008年4月,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和中國科協聯合發出了「關於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啟動創新方法工作在全國開展。這份文件中,明確提出創新方法包括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和創新工具三個要素,創新工具主要就是指推動科技創新的科學儀器。科學儀器的重要作用被進一步提升,開發研究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此外,在863計劃,特別是航天計劃等國家科技發展計劃中,支持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的發展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就是在這樣一個十分有利的形勢下,近些年來我國儀器儀表與測量控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關於近期頒布的儀器儀表的相關政策
2012年12月28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在廣泛收集、整理各地方、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意見的基礎上,針對《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08年調整)》(以下簡稱《2008年目錄》)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2008年目錄》中的部分條目進行了調整,形成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12年調整)》,其中目錄中儀器儀表商品調整內容較多。
2013年2月28日,為貫徹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增強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創新、持續、協調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了《加快推進感測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該計劃實施期為2013-2025年。
與此同時,更好地指導各部門、各地區開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智能測控裝置等儀器儀表明確在列。
近日出台的《關於組織實施2013年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項的通知》提到,加強智能測控系統與裝置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建立重大智能成套裝備與關鍵智能測控部件的協調發展機制,著重提高以感測器、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精密傳動裝置、伺服控制機構為代表的體現感知、決策(控制)、執行三大功能的基礎零部件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化能力,促進關鍵智能測控部件在重大智能製造成套裝備的集成應用,務實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基礎。
2013年3月2日,中國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儀器專業領域課題組啟動會召開,「製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由中國工程院立項,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提出判斷製造強國的指標體系;對比國內外製造業發展現狀,分析我國製造業不強的原因;提出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措施與建議等。
㈧ 儀器儀表的適應范圍
適應范圍要看具體是什麼儀器了。
比如說氣體檢測類儀器:適用於燃氣站、燃氣泵房(站)、車間、塑料溫室、賓館、酒店、化工廠、冶金等氣體使用或貯存的場所,也廣泛應用到工業及民用的各個場所!
測量儀器測距測高等儀器:主要用於電力電信部門測量、建築施工勘測設計、電線桿間距、消防系統、高爾夫球場、網路規劃、戶外勘測設計、測繪、軍警、動物調查等。
等等,具體的適應范圍。看看具體的儀器類別了。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網路 jan1718 在~線客~服人員也會解答您的。
㈨ 什麼是環保設備
環保設備是指用於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而由生產單位或版建築安裝單位製造權和建造出來的機械產品、構築物及系統。也有人認為,環保設備是指治理環境污染的機械加工產品,如除塵器、焊煙凈化器、單體水處理設備、雜訊控制器等。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環保設備還應包括輸送含污染物流體物質的動力設備,如水泵、風機、輸送機等;同時還包括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的監測控制儀表儀器,如檢測儀器、壓力表、流量監測裝置等環保設備可以分五大類,分別是:水污染治理設備、空氣污染治理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備、雜訊與振動控制設備、放射性與電磁波污染防護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