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測量風速的儀器叫什麼
測量風速的儀器叫做風速計(anemometer)。
氣象台站最常用的為風杯風速計,它由3個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拋物
錐空杯組成感應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順向一個方向。整個感應部分安裝在一根垂直旋轉軸上,在風力的作用下,風杯繞軸以正比於風速的轉速旋轉。
另一種旋轉式風速計為旋槳式風速計,由一個三葉或四葉螺旋槳組成感應部分,將其安裝在一個風向標的前端,使它隨時對准風的來向。槳葉繞水平軸以正比於風速的轉速旋轉。
『貳』 什麼是測量風向的儀器
風速計是測量風向的儀器。它的種類較多,氣象台站最常用的為風杯風速計,它由3個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拋物錐空杯組成感應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順向一個方向。整個感應部分安裝在一根垂直旋轉軸上,在風力的作用下,風杯繞軸以正比於風速的轉速旋轉。
風速計將流速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的一種測速儀器,也可測量流體溫度或密度。其原理是,將一根通電加熱的細金屬絲(稱熱線)置於氣流中,熱線在氣流中的散熱量與流速有關,而散熱量導致熱線溫度變化而引起電阻變化,流速信號即轉變成電信號。
(2)風速儀是測量什麼的儀器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風速計其基本原理是將一根細的金屬絲放在流體中,通電流加熱金屬絲,使其溫度高於流體的溫度,因此將金屬絲風速計稱為「熱線」。當流體沿垂直方向流過金屬絲時,將帶走金屬絲的一部分熱量,使金屬絲溫度下降。
根據強迫對流熱交換理論,可導出熱線散失的熱量Q與流體的速度v之間存在關系式。標準的熱線探頭由兩根支架張緊一根短而細的金屬絲組成。
金屬絲通常用鉑、銠、鎢等熔點高、延展性好的金屬製成。常用的絲直徑為5μm,長為2 mm;最小的探頭直徑僅1μm,長為0.2 mm。根據不同的用途,熱線探頭還做成雙絲、三絲、斜絲及V形、X形等。
『叄』 什麼是測量風速的儀器風速的單位是什麼
測量風速的大小和方向的設備,叫風速風向儀,一般有超聲波和機械式的。單位一般為米每秒
『肆』 測量風速的叫什麼儀器
測量風速有哪幾種方法-風速儀
風速的測試方法
風速(流速)測試有平均風速的測試和紊流成分(風的亂流1~150KHz、與變動不同)的測試。熱式風速計是測試平均風速的。測試平均風速的方法有熱式、音波式、葉輪式、及皮拖管式等,但在這些方式中,熱線式風速計是利用熱耗散的原理。
風和風速測量:
空氣流通過濾網後會產生一個壓差,這個壓差和氣流的速度成正比,風速越大,壓差就越大,根據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來標定風速;還有一種就是類似於流體力學中的文丘力管,氣流沖擊到測力板上,沖擊力和風速成正比,根據沖擊力來標定風速。
地面風的測量:風即空氣的水平運動。氣象中風的觀測包括風向觀測和風速觀測兩個部分。風向幾水平氣流的來向,在地面氣象觀測中常用16個地理方位來表示。風速即單位時間內空氣所經過的距離,單位m/s。風的測量除瞬時風速、風向外,主要是用算術平均法或矢量平均法計算平均風速、風向,或用多風向代替平均風向。平均風一般指瞬時風的時間平均值,而瞬時風與平均風之間的差別即脈動風。風向測量用風向標,並用機械傳送、電傳送及光電轉換等自記方式實時記錄風向變化。
風速的測量用風速儀(或風速計)。
常用的風速儀(風速計)有以下幾種:
(1)旋轉式風速儀(風速計);
(2)壓力式風速儀:利用風的壓力效應(風壓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來
測量風速;
(3)熱力式風速表:利用被加熱物體散熱速率與周圍空氣流速有關的特
性測量風速;
(4)聲學風速表:利用聲波在大氣中傳播速度與風速之間的函數關系測
量風速。
風速測量的誤差較大,這主要是由風速儀(風速計)的滯後效應所造成的。
風速儀,測量空氣流速的儀器,其可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如電力、鋼鐵、石化、節能等行業,日常生活中,很多行業都需要用到風速計,如風扇製造業、出海捕撈業、抽風排氣供暖系統等,都需要用到風速計進行風速、風溫、風量測量,以確保正常運作。
我公司是國內專業的儀器儀表,已成為行業中專業的風速計製造商之一,其銷售的CEM風速計性能穩定、堅固耐用,具有快速響應、高穩定性、高測試精度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廣泛用於採暖通風、空氣調節、氣象、環保、體育、科研、公共場所及勞動衛生等方面。
『伍』 想找一款測量風速的儀器用什麼儀器儀表啊
風速儀即可。各個行業都可以用這個測量
風速
。
我們公司就生產這個。ZRQF系列
熱球式風速儀
。
『陸』 測量風速的儀器叫風速儀我們也可以用什麼測量風速
用超聲波來測量風速
『柒』 什麼是風速儀
地面風的測量
風即空氣的水平運動。
氣象中風的觀測包括風向觀測和風速觀測兩個部分。風向幾水平氣流的來向,在地面氣象觀測中常用16個地理方位來表示。風速即單位時間內空氣所經過的距離,單位m/s。
風的測量除瞬時風速、風向外,主要是用算術平均法或矢量平均法計算平均風速、風向,或用最多風向代替平均風向。平均風一般指瞬時風的時間平均值,而瞬時風與平均風之間的差別即脈動風。
風向測量用風向標,並用機械傳送、電傳送及光電轉換等自記方式實時記錄風向變化。
風速的測量用風速表(或風速計)。常用的風速表(風速計)有以下幾種:
(1)旋轉式風速表(風速計);
(2)壓力式風速儀:利用風的壓力效應(風壓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來測量風速;
(3)熱力式風速表:利用被加熱物體散熱速率與周圍空氣流速有關的特性測量風速;
(4)聲學風速表:利用聲波在大氣中傳播速度與風速之間的函數關系測量風速。
風速測量的誤差較大,這主要是由風速表(風速計)的滯後效應所造成的。
『捌』 什麼是測量風向的儀器
測量風向的儀器就是風速儀的一種,在風杯風速計上增加個風向標即可實現風速、風向同時顯示。氣象上用的多。
『玖』 測量風力的儀器叫什麼
風速計。
通常分為風葉型(風車型)和風杯型。氣象站使用的是風杯型的,一般安裝在離地10米高的桿子上,四周應空曠。根據一定時間內風杯的轉速,可算出平均速度。
風速計其基本原理是將一根細的金屬絲放在流體中,通電流加熱金屬絲,使其溫度高於流體的溫度,因此將金屬絲風速計稱為「熱線」。當流體沿垂直方向流過金屬絲時,將帶走金屬絲的一部分熱量,使金屬絲溫度下降。
根據強迫對流熱交換理論,可導出熱線散失的熱量Q與流體的速度v之間存在關系式。標準的熱線探頭由兩根支架張緊一根短而細的金屬絲組成。金屬絲通常用鉑、銠、鎢等熔點高、延展性好的金屬製成。
常用的絲直徑為5μm,長為2mm;最小的探頭直徑僅1μm,長為0.2mm。根據不同的用途,熱線探頭還做成雙絲、三絲、斜絲及V形、X形等。為了增加強度,有時用金屬膜代替金屬絲,通常在一熱絕緣的基體上噴鍍一層薄金屬膜,稱為熱膜探頭。
熱線探頭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準。靜態校準是在專門的標准風洞里進行的,測量流速與輸出電壓之間的關系並畫成標准曲線;動態校準是在已知的脈動流場中進行的,或在風速儀加熱電路中加上一脈動電信號,校驗熱線風速儀的頻率響應,若頻率響應不佳可用相應的補償線路加以改善。
0至100m/s的流速測量范圍可以分為三個區段:低速:0至5m/s;中速:5至40m/s;高速:40至100m/s。風速儀的熱敏式探頭用於0至5m/s的精確測量;風速儀的轉輪式探頭測量5至40m/s的流速效果最理想;而利用皮託管則可在高速范圍內得到最佳結果。
正確選擇風速儀的流速探頭的一個附加標準是溫度,通常風速儀的熱敏式感測器的使用溫度約達+-70C。特製風速儀的轉輪探頭可達350C。皮託管用於+350C以上。
類型
1、杯形風速計
1845年,阿馬天文台的約翰·托馬斯·羅姆尼·羅賓遜博士發明了一種簡單類型的風速計。它由四個安裝在水平臂上的半球形杯組成,這些杯安裝在垂直軸上。沿任何水平方向流過杯子的氣流以大致與風速成比例的速度轉動軸。
因此,在設定的時間間隔內計算軸的轉數會產生一個與廣泛速度范圍內的平均風速成比例的值。它也被稱為旋轉風速計。
2、葉片風速計
其他形式的機械速度風速計之一是葉片式風速計。它可以被描述為風車或螺旋槳風速計。與旋轉軸垂直的Robinson風速計不同,葉片式風速計的軸必須與風向平行,因此是水平的。此外,由於風的方向會發生變化,並且軸必須跟隨其變化,因此必須採用風向標或其他一些裝置來實現相同的目的。
因此,葉片風速計將螺旋槳和尾翼組合在同一軸上,從而從同一儀器獲得准確和精確的風速和風向測量值。風扇的速度由轉速計數器測量,並由電子晶元轉換為風速。因此,如果橫截面積已知,則可以計算體積流量。
3、板式風速計
這是第一款現代風速計。它們由一個從頂部懸掛的平板組成,以便風使平板偏轉。1450年,義大利藝術建築師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發明了第一台機械風速計;1664年,它被羅伯特胡克(他經常被誤認為是第一個風速計的發明者)重新發明。
這種形式的後來版本由一個平板組成,無論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通過風向標保持垂直於風。它臉上的風壓由彈簧平衡。
彈簧的壓縮決定了風施加在板上的實際力,這可以在合適的儀表上讀取,也可以在記錄儀上讀取。這種儀器對小風沒有反應,對大風讀數不準確,對多變風的反應很慢。
『拾』 測量風速的儀器有哪些種類
於井巷中的風速,一般都用風速計(簡稱風表)進行測定.風表按照測風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為三大類型:機械翼式風表、電子翼式風表和熱效式風表.按照風表的測量范圍可分為高速風表(大於10m/s),中速風表(0.5—10
m/s),低速風表(0.3—0.5
m/s)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