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享我與我的黑色紳士,謳歌TLX-L真迷人
今天隨便寫寫用車心得,順便分享一下愛車的狀況,為買了車的沒買車的朋友有個參考!我是沖著TLX-L的沉穩大氣才買的這款車。在傳統的觀念中,汽車就應該像這樣四平八穩,前凸後翹,寬大舒適,沉穩大氣。謳歌TLX-L很好的滿足了我這一點。小買白,大買黑,不大不小買銀灰。這是一句順口溜,像TLX-L這款車買黑色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TLX-L配了245/45r18的輪胎,抓地力非常好,操控性也很好。TLX-L,在一個溫柔平和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運動的心,在居家、商務、運動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② 謳歌配套是不是防爆胎
不是的 有備胎
③ 謳歌cdx能換馬牌防爆輪胎嗎
可以換。換防爆胎,有利有弊,安全性是提高了,但靜音、避震性能肯定會大受影響。德國馬牌輪胎為歐洲最大的原配輪胎供應商,每4輛新出廠的汽車中就有一輛裝配有德國馬牌輪胎。寶馬新3系和新X5採用德國馬牌進口防爆輪胎。德國馬牌輪胎是世界上最好的輪胎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及很高的品牌聲譽。
④ 開完英菲尼迪Q50L後,再換到謳歌TLXL,車主道出實在話!
大家好,這期分享的是《開完英菲尼迪Q50L後,再換到謳歌TLXL,車主道出實在話》。
汽車市場就如戰場,不是你死是我活,如果車型只有這一項特長,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所淘汰。「五星安全」沃爾沃S60L,在市場力壓群雄。「豪車中的銷量王」寶馬5系,堪稱同級別車型的典範。在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汽車世界,了解市場信息才能更有效地迎合市場需求。謳歌TLXL是當今的明星車型,是謳歌是王牌之作,因為其別出心裁的外觀設計格調,充分兼顧到用戶對高顏值的車型的極力熱愛的要求,從而,謳歌TLXL得到車主們的由衷贊譽。
趙先生是圈內知名的老司機,他曾開了2年的英菲尼迪Q50L,為了方便,他最近花32萬提謳歌TLXL,他用車已有1個月,表顯里程1700公里,他說:比較之後,差距一目瞭然。到底是什麼支持謳歌TLXL在市場中久盛不衰?和英菲尼迪Q50L相比有哪些長處?接下來就讓他詳細分析使用體驗。
外觀設計挺好看的,構型很時髦,一路上揚的腰身設計營造出了一個立體的感覺。大燈感覺像眼睛,進氣格柵像鼻子,整體外觀看上去是比較大氣穩重。外觀和英菲尼迪Q50L比起來,著實不一樣,我更傾向於謳歌TLXL。內飾的檔次感來說,中控屏雖然看起來不大,但是功能一應俱全,而且用起來很順手。慷慨大方的內飾用料給人以溫馨感,做工方面,細節處處置得不錯,鍍鉻裝飾條不多不少剛剛好,自己沒有想加的打算。和英菲尼迪Q50L相較,謳歌TLXL的內飾更讓我滿意。
從心裡講,動力及操控是我對它傾心的原因之一,「謳歌TLX-L 2018款 2.4L AT暢享版」是我最後的選擇,由於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加持,爬坡能力強勁,在坡道半坡起步的時候感覺一下子就能起得來。由於採用8擋雙離合變速箱的加持,在動力方面我覺得可以滿足日常的駕駛。變向時力度比較輕巧、指向性也挺好,剎車腳感有些奇怪,開起來不夠自然,其他方面沒有什麼大問題。轉彎時懸架的支撐足夠,底盤很結實。跟英菲尼迪Q50L比照旗鼓相當,但總體而言都很好開。
在空間這方面,長度還有軸距和高度都很卓越。自己是180cm的個頭,身材也是屬於偏胖類型的,但是在謳歌TLXL裡面完全感覺不到擁擠。後一排對於我180cm的身高來說也還算充足,不會覺得壓抑。一個180厘米的乘客坐在後一排,頭頂也有一拳半左右的空間。過一些低窪不平整的路段時,基本上感受不到顛簸感,座包相對來說比較寬大,而且就舒適度來看,可以較好地提升車子的舒適度。現在天氣冷了,空調開起來給孩子暖暖,味道也不大。車子優異的隔音降噪功能讓車內外有效隔離,車中靜謐性較高。因此,在舒適和空間這兩方面,英菲尼迪Q50L比較謳歌TLXL有差距是不可置否的。
油耗表現上,我跑街市跑山區,出去自駕游釣魚什麼的,油耗還是很低的,在市區的綜合油耗不到11.7L,高速油耗是百公里7.5L上下。有這個油耗的表現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說到選車理由,選這款謳歌TLXL主要是被外形吸引,但其實也是綜合了許多方面的因素。了解之後,我感覺謳歌TLXL還是相當符合我的要求,價格還合適,綜合來講各方面都可以讓我滿足,所以最後還是把它提回了家。現在很多高收入人才都開謳歌TLXL,基本上月薪20000以上就能開它。這款車我提的是「謳歌TLX-L 2018款 2.4L AT暢享版」,4S店給出28萬的價位,一位老司機同事說我買貴了,大家看看價格合適嗎?
歸納而言,在汽車製造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汽車廠商只有發現自身品牌特點,才有可能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正如謳歌TLXL。我對謳歌TLXL非常滿意,尤其是它的質量和安全性。雖然在某些方面確實比不上英菲尼迪Q50L,但謳歌TLXL才是我的最愛。現在謳歌TLXL的名氣愈來愈火爆,我認為開謳歌TLXL還是很有面子的,使用過之後,只有五個字可以表達我的體驗:買它不失望!
聽完用車者的分享,我覺得,謳歌TLXL之所以在而今成績非凡,不僅僅是依託外觀這一項單一亮點,它在舒適度、內飾、空間方面同樣得天獨厚的閃光點,與車友購車需求完美結合。深得車友喜愛的「謳歌TLX-L 2018款 2.4L AT暢享版」,官方建議價僅有27.98萬,後視鏡記憶功效、無鑰匙進入、倒車攝像頭等科技配置和ABS防抱死體系、胎壓監測等安全配置加在它的身上。比起它的對手,謳歌TLXL的綜合性價比看上去更有誠意。那麼對於表現較佳的謳歌TLXL,不知各位有什麼想法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聽了家人建議,不久前拿下一台謳歌TLXL,車主曬出真實油耗
當今車界市場血海廝殺,現在市場上的好車越來越多,消費者需求由粗糙變得精細。「日產誠意之作」日產奇駿,一路扶搖而上,勢不可擋。「山路利器」馬自達CX-5,地位仍舊不能被撼動。如果車型只有這一項特長,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所淘汰。今天分享的這款謳歌TLXL,它略帶圓潤卻不失犀利的外觀設計的閃光點非常傑出,切實以用戶把外觀當作必不可少的選車條件之一的要求為中心,因此得到了不少忠實粉絲。
蔣先生是我的一位朋友,他是我的表弟,也是一位10年老司機,他的寶馬3系已經開了很久。聽了家人建議,因手頭寬裕,不甘於現狀,所以不久前提了謳歌TLXL,沒選寶馬3系。他用車有4個月了,表顯里程4400公里,他說:兩車一比,差距顯而易見。究竟謳歌TLXL有哪些吸引他的地方?他為何在寶馬3系和謳歌TLXL之間選擇謳歌TLXL?下面就請車主聊聊自己的切身感受!聽了家人建議,不久前拿下一台謳歌TLXL,車主曬出真實油耗。
外觀方面還是相當滿意的,設計不錯,線條分明,車身也挺長的,夠大氣。車頭的確有美感,開上它讓我信心滿滿,風格迥異的大燈是車友最稱贊的地方。車體線條飽滿流暢,車尾收的比較利索,後尾燈向整車側面延伸,輪轂雖然沒有進行過專門的勾勒,但是很穩扎穩打。整體而言,謳歌TLXL的外觀很有流線型,按著年輕人的審美來設計的。
我喜歡簡約美,這款車的內飾簡約,有質感,中控屏幕也比較大,反應也比較靈敏,操作比較順暢。車內材料讓人感覺比較高檔,層次感隨之提升,座包看上去檔次不低,綜合起來看內飾還算可圈可點。可能由於是新車的原因,車內有一些異味,不過提回來在家晾了幾天就好了。總的來看,因設計感與檔次感完美呈現在謳歌TLXL讓我傾心。
之所以看中這台車,大部分源自於它的動力表現,我最終拿下的是「謳歌TLXL 2018款 2.4L AT暢享版」,謳歌TLXL搭載了2.4自然吸氣發動機,提速很滿意,家用相當不錯。因為謳歌TLXL有成熟的8擋雙離合變速箱支持,使得兼顧穩定的同時,帶來了一定的駕駛趣味,方向盤是最大的特點,方向盤很輕,即便是女士開車也會覺得很輕松。油門輸出及時,加速隨叫隨到,路感清晰,剎車無延緩,高速行駛不會有輕飄之感。
空間我很滿意,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謳歌TLXL簡直太棒了,超大的頭部空間。長寬高這三圍參數達到了4981*1854*1447毫米,車內座椅的位置都很好,不論是駕駛還是乘坐都很舒服。謳歌TLXL的軸距為2900mm,寬敞的最後排能夠在滿座的情景下給予乘坐者足夠的空間。關於儲物空間,車內的儲物格還是多的,可以放很多小東西,後備箱更是功效全面,能裝很大件的東西。
在舒適方面,謳歌TLXL的乘坐體驗在橫向對比中表現上乘。懸掛系統在濾震方面處置得很好,通過起伏不定的路面時,車輛的舒適性方面比較不錯,謳歌TLXL的座椅有不錯的包圍性,坐上去特別舒服,音響效果很好,高音準、低音沉,整體上看一句話,是通透,隔音體系表現傑出,快速行駛也體驗不到明顯的噪音。同時腰部支撐自動調節、最後排空調出風口、空調溫度分區控制、真皮座包等配置的加持,用車者在車內就可享受如在家中一樣的舒適性。
說到這款車的油耗,我真的要好好誇一下。行駛1236公里,謳歌TLXL的實際油耗為7.5L/百公里。我現在的城區油耗基本上都在9.0L浮動,堵車時還會有一定增加。高速我也使用過,平均速度100碼,如果勻速大概在6.2L上下,對我來說,謳歌TLXL油耗表現完全讓我喜出望外。
我覺得謳歌TLXL非常對我的口味,特別是它在youdian上有著突出表現。如今大多數城市精英都喜歡開它,基本上年薪30萬以上就能開它。我認為它著實是有格調的好車,比照兩台車之後,我想說的只有三個字:很滿意!我選的車型是「謳歌TLXL 2018款 2.4L AT暢享版」,懂車人說我人傻錢多,大家看看買對了嗎?
感謝駕駛者的分享,讓我們懂得,"不只是仰仗大家所熟知的外觀優點,同樣具備動力、油耗、空間等多項優點,可以滿足用戶日漸增多的購車要求,比較其它中型車後,可以發現謳歌TLXL是性價比確實比較高。我想說的是,在琳琅滿目且花樣繁多的汽車國度,懂得傾聽、了解購車者的車型才會越走越遠,正如謳歌TLXL。那麼對於謳歌力推的這款謳歌TLXL,閣下怎麼看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