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於新手來說烤箱有沒有內置照明燈重要嗎
還是挺重要的。
有燈照明,可以全程觀察烘烤的狀態,積累經驗。
烘烤制內品的烘烤時間容並不是絕對的,有時會有提早或延遲,有燈照明就可以在不開爐門的情況下做合理判斷和相應的措施。
當遺忘定時,或定時失效時,照明燈也有起到提示作用,不必靠近就可以大致判斷成熟情況。
⑵ 烤箱帶照明燈的好還是不帶照明燈的好
一般的烤箱在裡面都帶有照明燈 可以隨時更清楚地觀看烤制的情況 及時調控溫度 而不帶燈的烤箱效果就差 不能及時的看清烤制的情況 就不能及時的調溫
⑶ 我看好了一個烤箱,就是裡面沒燈,是不是有燈好
有燈肯定好一些,便於觀察烘烤的食物狀況,不過沒燈也沒關系,可以把門打開看看,或者用手電筒照一下。
⑷ 烤箱帶照明燈的好還是不帶照明燈的好
有沒有照明燈和烤箱質量沒有直接關系,有照明燈當然使用銀頌更方便些。烤箱好壞主要看兩個方面:
1、保溫效果,夾層有沒有保溫棉(玻璃纖維棉或其他耐高溫保溫材料),保溫效果好的烤箱,在加熱時外銀基殼不會很燙,耗電量也少。2、看溫控器和操作是否方便,好一些的烤箱一般採用電子溫控器,和觸摸面板,鋒搏鄭菜單式選擇按鍵,類似微波爐一樣的操作方式,低檔的烤箱一般用機械式定時器和溫控器。
⑸ 烤箱買帶燈的還是不帶的
最好選擇帶有照明燈的。這樣可以讓你觀察內部食物是否烤好?如果是沒有帶燈的話其實也可以。但是有一些點心,不能開門查看!
小知識:電烤箱是可以在工作的時候開門查看內部!不像微波爐不能打開。但是帶一個燈更好更方便一些。
http://www.kaodexiang.com/2134.html 推薦你看看這一個烤箱。
⑹ 烤箱的這些細節你了解嗎海氏C40選購心得和使用體驗分享
有了娃之後,家裡的添置了不少廚房小家電。有的小電器,買對了使用率非常高;有的小電器,選錯了基本閑置吃灰。舉2個例子:一是購買麵包機時,老前粗看中松下的雙溫控設計做麵包成功率極高,一周要用好幾次,使用頻率相當高。二是買烤箱時,因家裡廚房沒地方安裝嵌入式,就隨便買了款入門級的機械式烤箱,沒有爐燈沒有預熱使用非常不便,用了幾次後也就閑置了。
前段時間老婆終於忍受不了家中那台烤箱,重新入手了一款電子溫控的海氏C40烤箱。雖然是入門級烤箱,可使用後感覺挺不錯的,現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以及說說自己總結的烤箱選購注意事項。
海氏C40電烤箱的顏值不用多說,漂亮!40L的容量大小合適。這款有粉、藍、綠多種配色,我最鍾意藍色。淺藍色的箱體+黑色前面板,有點小清新的感覺,也很精緻。
面板下半部分是海氏的英文名Hauswirt和機器型號C40,紅色的LOGO是點睛之筆,多了幾分靈動。
這款烤箱不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不錯,細節處理很到位。在側面和背部都有海氏的LOGO圖案,頂部和側面的鏤空紋路也不一樣。烤箱放置時需要預留一 定的散熱空間,海氏C40背面貼心地設置了2個厚實的距離棒。烤箱內的熱量是往上升的,上升後的熱量積聚在烤箱內膽與外殼之間,烤箱頂部的散熱孔有利於積聚的熱量及時散出,避免長時間高溫影響烤箱內部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
開門的把手內側做了防滑處理。
C40有單門和雙門可選,價格差了幾十元。雙門是採用了雙層密封玻璃,厚度達22mm左右,內層玻璃由內門框固定無裸漏。玻璃裸露在外面易被磕碰造成損傷,門體的厚度對保溫性影響較大,門體比較薄保溫性會相對差一些,熱量流失快、耗電多、食物靠玻璃門處上色不均勻。
鉸鏈的數量關繫到門的使用壽命,單鉸鏈承重小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變形從而出現門歪、門關不嚴、開關門異響等問題。海氏C40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門鉸鏈,門有好幾個打開檔位,可根據需求打開,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流失。
海氏C40內膽門框處有隔熱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升的熱量自烤箱門頂部縫隙溢出,熱量利用率更高,且可阻擋烤肉過程中的油煙自門縫頂部溢出。
烤箱內部是烤搪瓷防沾油材質,聚熱效能更高、更均勻,底部還有個可取出的接渣盤,使用後也更容易清侍鎮理。烤箱上下各三根加熱管,內置雙NTC感溫探頭反饋溫差值,再通過PID溫控晶元自動調整溫差,實現精準控溫。內置有防爆爐燈,方便查看食品狀態。
機器內置戚風、吐司、餅干、蛋撻、溶豆、披薩、烤雞、發酵、果乾9個菜單,菜單是中文顯示的。 比起用圖標顯示還要對著序號選菜單的烤箱,海氏C40的操作更直觀易懂,容易選擇。選擇菜單 後還可任意調節上下管溫度,還可開啟熱風功能。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全部通過按鍵來調節的烤箱,像調節時間、溫度等范圍比較大的參數時,需要按很多下。海氏C40通過無級旋鈕來調節設置,旋鈕功能一一對應,屏幕中菜單功能一直可見,最小1 微調整,用戶通過LED屏了解精確的參數,操控體驗非常棒。
烤箱除了配有烤盤、烤叉、烤網、取架器等配件,還贈送有 美食 食譜。特別喜歡這本海氏烘焙師定製的食譜,圖文並茂、簡單易懂。食譜里有不少製作簡單但又好吃的西式糕點的做法,只是有很多材料家裡還沒有,只能以後再嘗試。
喜歡這個取架器,用來取烤網非常方便,取烤盤也是可以的。
以前用家裡的機械式烤箱烤過紅薯,不是生了就是過火了。看到海氏C40有烤紅薯功能,就想試試。先把烤網用錫紙鋪好,再把洗凈的紅薯擦乾水漬放上去。
菜單上沒有烤紅薯功能,但贈送的食譜里有,調整溫度到200 、時間25分鍾,不需要翻中途動,只要靜候時間到就可以了。紅薯大溫度就稍微調低點,時間調久點。
烤好的紅薯表皮是乾的但又不黑,說明烤的火候正合適,剝開後香氣四溢,好吃!如果喜歡吃流糖油的悔亂,可以烤前在紅薯上用牙簽扎些小孔。
烤雞翅用的也是烤網+錫紙,把腌制好的雞翅擺到錫紙上。如果是用烤叉燒東西,最好在底部的接渣盤上鋪層錫紙,清理省事。
腌制雞翅的時候在每面劃上二、三刀,這樣更入味。
海氏C40有爐燈,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食物的狀態,製作不熟悉的 美食 時非常有用。
香噴噴的烤雞翅出爐了!如果想要烤得比較干,可以開啟熱風功能,把烤的時間稍微延長點。
在超市買了一袋冷凍蛋撻皮,蛋撻液自己配,配方:牛奶200g,砂糖34g,雞蛋2個。我看到不少方子只用蛋清,我圖省事用的全蛋。用烤箱配的打蛋器把蛋撻液攪勻,每個蛋撻皮里放至8-9分滿即可。以前用的30L烤箱的烤盤只能放9個蛋撻皮,海氏C40的可以放得下12個,正好能一次烤完。
選擇蛋撻菜單,可以看到上管溫度是175 ,下管225攝氏度。這是因為蛋撻皮下部分是金屬包裹的,這樣可以讓蛋撻表面和底部烤的效果都差不多。
拍了一組不同時間下蛋撻的狀態,看著裡面的蛋撻液慢慢膨脹起來,是不是很有意思。
烤蛋撻的默認時間是22分鍾,喜歡嫩一點的烤20分鍾就是這種效果了。
老婆說喜歡吃焦一點的,就繼續烤2分鍾,這個時候的蛋撻皮是有一點焦了。中間為何會有點小焦點呢?這是我偷懶蛋撻液沒有充分拌勻造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烤箱的分享食譜里都會提到烤箱預熱,海氏C40默認是開啟自動預熱功能的,不用自己費心去計算時間。
電烤箱是是一種密封的、利用電熱元件所發出的熱量來烘烤食品的電器。食物吸收熱量後便由表及裡逐漸熟透,從而產生外焦里嫩的效果。烤箱分為台式烤箱和嵌入式烤箱,前者好處在於使用靈活使用條件沒有多少限制,後者各方面都更強但需要有合適安裝條件。電烤箱原理很簡單,但一些細節地方是很影響使用體驗的。看了上面的內容,大家知道台式電烤箱要怎麼選了嗎?我就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幾點。
一、容量
現在家用的台式烤箱容量一般在20~40L之間,家庭用戶我建議選擇40L的。烤箱大能同時烤制多個食物,也能放得下體積較大的食材。
二、溫控
烤箱好不好用,溫控是重點。溫控又分以下幾個方面:
1、溫控范圍
溫控范圍就是溫度調節范圍,烤箱覆蓋的溫度的幅度越大,烤箱就能製作的食物越多。比如,海氏C40溫控可以低至20多度,可以用來做酸奶、給麵包發酵,而那些最低溫度在60 的就做不了這些。
2、發熱管
現在烤箱的發熱管材質基本都採用不銹鋼管,發熱管數一般是4根(上2+下2)或者6根(上3+下3)分布,發熱管數量越多越好,發熱管數量越多溫度分布越均勻,烹飪效果越好。最好選擇6根上下分布、可獨立溫控的。
3、溫控方式
烤箱的溫控方式一般分為機械溫控和電子溫控。電子式的溫度變化波動比較的小,機械式的溫度變化波動比較大。現在電子溫控烤箱內部還會配置溫度感測器實時監控溫度,能夠通過晶元運算自動調節溫度。
三、內膽材質
烤箱內膽材質一般分為搪瓷和鍍鋅板,搪瓷材質最大特點就是易清理,鍍鋅板的沾上油污後非常難清理,不建議選擇。
四、參數調節方式
電子溫控的烤箱都有數字面板,但有的調節時間和溫度都是按鍵的,純按鍵在設定時很鬧心,像烤箱溫度的調節數字跨度很大,一個個按非常麻煩。旋轉按鈕就很方便,操控體驗更好。
台式電烤箱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都有,海氏C40平時購買價格在500元左右,雖然價格不是最低的,但在門體、鉸鏈以及產品細節處的用料更為扎實,整機的壽命性能會更優越。海氏C40不論是做工用料,還是使用體驗,都是一款值得入手的入門級烤箱。
⑺ 烤箱內使用防爆照明燈
一般不行,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