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菲尼迪QX50遲到的作業與一年用車感受
從買車到現在,轉眼一年多了,當時提車的時候,因為工作比較忙,就一直沒有分享提車作業,等忙完了,過年了,然後疫情開始肆虐了,一直沒有機會分享給大家,兜兜轉轉,都已經提車一年了,就此機會和大家分享我的愛車[微笑]去年一直打算要入手一輛車,裸車車價定位在25萬左右。備選車型是A4L,雅閣混動,凱美瑞混動,寶馬3系(因為用車在新疆,要考慮冬天的安全性,所以3系一直是最後備選的狀態)基本都是卧車。最心儀雅閣混動23.68的次頂配(試駕感受真的太太太太太順滑了!)但是無奈還要加價,還要等車15-30天,最受不了4S那種愛買不買的態度,轉頭開始看別的車。轉頭看到了英菲尼迪,想著進去看看唄(因為在路上留意過Q50L)進去之後正中間擺了一台灰色QX50,一下就吸引我了,我開始上上下下的試車空間,舒適性,內飾等等,一切都比較滿意,我讓4S銷售幫我辦了個試駕,試駕了四驅頂配,整體感覺比較滿意(全系都是日產的黑科技VC-Turbo可變壓縮比,四驅是272馬力,380扭米但是配的CVT變速箱),動力初段0-40感覺不是很猛,但40以後是真的強,最高開到100km/h,後勁還很足,走走停停也沒有感受到頓挫,(好希望它是個7AT或者其他AT呀,但也算是各有好處吧,CVT平順,所以說也沒有十全十美的車)主動安全配置豐富,試駕中試了自適應巡航和主動剎車,很不錯,本人跑高速路況多,這個還是很重要的。四驅智能版是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款式,Bose音響,360環影,座椅加熱和冬天四驅的容錯率(新疆車友明白的),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比兩驅更好的動力,打孔真皮座椅,選裝的20寸熏黑輪轂等等。外觀是家族式的前臉,因為本人比較年輕,選了海浪藍,有個性。引擎蓋的線條和他的幾個大兄弟(QX60,QX80等)也是類似,很有辨識度。買車過程是一直跟銷售在談,他告訴我四驅智能要訂車,(2019年)4月22之前保證到車,但我看到門口擺了一輛海浪藍,就多嘴問了一句,他說是315車展訂出去的車,我堅持說你查一查,結果說是這車剛退單,原訂單車主因為資金周轉問題沒有提車,就順理成章的改成我的單子了,這也算緣分吧!價格優惠接近5萬,優惠完是36.98萬,(送的東西都在下面圖上),我辦了按揭,兩年免息,首付了60%,我看外地車友優惠都比我大,但是很多人都等車,我也算是早買早享受吧!之前真沒考慮這輛車,所有SUV都沒考慮,之前的車是前驅轎車,這次正好提了個四驅的SUV,也算兩全其美~
連接處這里有個印子沒辦法拋掉,可惜
Ⅱ 越野車更換哪種防爆胎比較好
1.可以改裝防爆胎的SUV有菲尼迪、MINI、寶馬、賓士、沃爾沃等。
2.以英國菲尼迪的2020款2.0t四驅智能qx50l為例。是一款5門5座的中型suv。其長寬高分別為4705mm、1903mm、1678mm,軸距為2798mm。它配備了cvt無級變速器。
3.菲尼迪2020款2.0t四驅智能版qx50l採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00kW,最大功率轉速5,600rpm。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Ⅲ 屬於中年人的倔強,寫在英菲尼迪QX50三萬公里後
本人70後,天秤座,在論壇混跡許久,按以往慣例,在提車貼之後就會在三萬多公里的時候發一個用車貼。每個人的都有自己的命運,車也一樣,所說只代表我現在所正在駕駛的這輛英菲,不代表別人的車也是這個樣。我只是在用一個真實車主的使用實際體驗來訴說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這個貼子里,不會有什麼動力表現究竟如何的內容,因為我平時連油門的一半都沒有踩過,不知道它的潛力如何。上班下班,外出商旅,一切都是那麼的隨意自然,如同一個和你聊家長里短的人,不會有那些風雲際會的驚人經歷。畢竟,這只是一輛陪我過日子的車而已。也請各位不要在我的貼子下面爭論什麼VCT發動機如何,CVT如何,對於它們的表現,我在貼內會准確表達出我自己的意見,切莫互噴攻擊。
千帆過盡有點誇張,但行駛過三萬多公里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選擇,我發現如果再給我一個選擇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它。一年多的時間,盡管中型SUV又有很多車出現,但看過實車或看資料之後,發現它依然會說服我去選擇它。不過這只針對我,因為我的用車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品質要穩,在這一點上日系的確無論從市場口碑和實際使用感受上來說都佔了上風。這一點無論身邊朋友聊天時如何討論,始終沒能動搖我的觀點。光這一點就會讓一大部分車型從我心中被Kick Out。另外當然是我對於BBA的審美疲勞,在溫州這個城市,BBA不是爛大街,快爛進小巷了,真的太多了。雖然作為一個70後的大叔,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倔強,小資或小眾的心理註定我想選擇中帶有一定的個人情緒或風格,就這兩點一看,基本就什麼可選了。凌志或英菲,二選一。那最終選擇英菲的原因就簡單了,錢!雷車好,好似心口那顆硃砂痣,但奈何人家不愁賣,加價之風盛行,還好,英菲不是那抹蚊子血,自然就是它了。有得就會有失,這在下文會有交待。
1.駕駛感受:我會把動力、操控這些常常出現在車評或用車達人貼中的選項一並放入這個項目中論述,很主觀。畢竟我沒開過那麼多車。所謂黑科技的VCT發動機,各位,我真心沒覺得有多少牛B的體會,這樣說不是噴它差,而是它給我的感覺是中規中矩,動力完全可以滿足我的要求。起步偏慢主要是因為CVT變速箱的性格所致,但完全不會像網上有部分人說得那麼不堪。正常行駛中會不知不覺地達到法定速度,可見其動力整體水平不差,但真不適合喜歡激烈駕駛的人,如何你開慣了寶馬之類的車,開這車會讓你煎熬。但對於我來說,剛剛好,不急不徐,平順合我心意。底盤略顯硬朗,20寸的防爆胎也是其中原因之一,通行性不錯,底盤高度在同類型車型中算很高了,沒記錯的話應該比Q5L還高,在過一些爛路的時候挺讓人放心的。至於四驅性能,我所知道的是三滑輪組脫困失敗,不管水平如何,一個用CVT的城市SUV是如何也讓我激不起去越野的興趣的。網上大家所談及的NVH水平有失水準,底盤的雜訊主要來源於胎噪,如果不開音響,這噪音會影響你開車的心情。 2.舒適配置水平:由於我買的是豪華四驅,在整個車系內屬於次頂配的水平,所以舒適水平還基本讓我滿意。坐椅通風為我的硬性需求,加熱我在蘇州過年時用過,那爽的呀,讓我這南方人淚流滿面!為什麼我說基本呢,是因為座椅。不是說座椅不舒服,而是與我之前的天籟相比,明顯感覺偏硬!但注意,是與天籟比,標準定得高了點哈。空調很給力,但前期風扇雜訊過大,去4S刷過程序解決。 3.多媒體配置:本車最大的槽點來了!這車機!這車機!這車機!要什麼雙屏!要什麼聯動!從屏幕解析度到反應速度,從界面美觀度到操作邏輯,都是槽點!妥妥的國產十萬級別水準,國產十萬級別車主別噴我,可能還不如你們的[嘻嘻]也只有BOSS音響算一個加分項。不過這車藍牙連接速度很快,上機自動聯上手機藍牙音樂的感覺不錯。至於導航[挖鼻]車機導航誰用誰知道!車機穩定性不知道算好算壞,三萬多公里,黑屏過4次,重啟後消失。 4.空間:這車不算大,但內部空間還是挺有料的。後排座椅可以前後調整加角度調整,挺好的。由於沒有後備胎,後備廂下面還有儲物格。整體空間表現對於我這個只有170的小個子來說,足矣! 5.安全性能:有人說這有啥好聊的。這個方面我只想說一句,車子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當初看上英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這車安全配置很全面,已經幫我主動剎停了好幾次。但有利也有弊,到現在為止已經誤剎了三次了,原因很大可能是對於前方斜坡的判斷有誤,判斷成障礙物了,這也使得我上斜坡時都養成了減速的習慣。另外,那個行人保護裝置呀,太敏感了,撞只狗,狗是跑了,行人保護氣囊出來了,幾萬修理費。 6.服務:也是前面我說的有得有失的地方。車價是比雷車便宜劃算,但服務也比雷車顯得廉價。首先是網點少,就比謳歌多一點。服務水平嘛,呵呵了,在買車時雷車的銷售員對於自家的產品了如指掌,英菲嘛,冷門的Q60之類我就不說了,主打車型的參數性能功能都記得不全,還不如我一個消費者。我不止一次對英菲的服務提出過不滿,但總體水平與日系三強之首的雷車甚有差距。當然又是一個標準定得比較高的情況,我是太矯情了[疑問]
該對於這輛車下一個總結性的感言了。等等,你漏了最重要的一點,顏值!是的,我為什麼不說這個了,這個三萬公里之後的用車貼,就像結婚N年過後,顏值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一樣。如果硬是要說,結論就一個字:浪!線條和配色都浪,尤其那藍色,太浪了,我HOLD不住。回到正題,優點:這是一輛很有性格的車,外觀和品牌註定就是會引人注目的那種,英菲車主接觸下來都挺喜歡自黑加調侃的。如果你和我一樣不那麼激進但還求一點小個性,那麼英菲真的很適合你。缺點:這真是一輛很有性格的車,動力不差的情況下加一台CVT變速箱,硬是將一身的九陽真經化為太極拳給打出來,原來你的浪只是表面,骨子裡已不是FX35時代的那個追風少年,已然是一個愛用枸杞泡茶的中年暖男了。英菲QX50,你好,往後的日子,請多關照! 最後附圖,全程手機P40隨性拍照,我也已過了用三角架和單反拍車的年紀了,挺好!
Ⅳ 英菲尼迪qx50輪胎氣壓怎樣復位
首先要將輪胎補充至正常的壓力范圍;啟動車輛,點擊中控下方的菜單按鍵menu,隨後在下方屏幕中找到設置選項;進入設置選項後,在裡面找到胎壓監測設置並點擊進入,進入菜單後點擊重置胎壓監測即可完成復位。
英菲尼迪QX50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更換輪胎步驟如下:
1、先將車輛停放在水平的路面,假如是在道路上出問題,還需要在後方放置安全警告裝置。然後將輪胎的螺母全部擰出來,螺母的拆卸要按照對角的順序拆卸,否則有可能傷害輪轂。
2、千斤頂對准汽車底部的支撐點,然後慢速升起底盤,直到升至安全高度即可拆卸輪胎。貼合緊密而無法直接拿下時,可適當力度踹一下輪胎。
3、將車輛放下前,將螺母先手動初步固定。最後將螺絲對角安裝,擰螺絲的時候不用太大力,擰緊螺母操作需在車輪接觸到地面時進行。
根據輪胎磨損程度判斷是否進行更換
1、車輪如果發生老化,主要體現在胎面花紋和胎邊。
2、輪胎表面磨損已經觸及最低限定指示,甚至低於該標記。
3、輪胎發生鼓包現象,此時受力不均,極易發生爆炸。
4、依據輪胎扎釘的深度或磨損面積,判斷是否需要補胎或者直接更換。
5、胎側如果破損,通常只能直接更換。
6、修補次數過多時,不宜繼續修補,更不能上路。(圖/文/攝: 郭珊珊-兼職) @2019
Ⅳ 英菲尼迪qx50備胎怎麼換
到4S店就可以更換備胎
Ⅵ 看完了賓士寶馬奧迪之後,我選擇了英菲QX50
問大家一個問題,預算40w,有什麼SUV推薦?我猜,大部分人都會推薦BBA,沒錯,在朋友的推薦下,先後去看了賓士GLC-L,寶馬X3和奧迪Q5L。不過這一圈下來,感受並不怎麼好!對了,本人坐標呼市,下邊講一講我的選車過程。首先去看了賓士GLC-L
語音說出目的地,一下就識別出來了,還有路況分析,更多的功能等我在用一段時間再和大家分享。反正我就覺得,買車其實不一定非要買BBA,雖然德系三駕馬車品牌好,但是性價比來講真的不怎麼樣,至少在呼市的我是這么認為的,而且英菲不是街車,在路上看見同品牌的就感覺特別親戚,好了,就說這么多吧。
Ⅶ 是心動啊!短裙女神攜英菲尼迪QX50賺足了回頭率!
大家好!不知不覺之中就五月了,伴隨著初夏到來的,除了小姐姐們的小短裙,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新款英菲尼迪QX50
作為日系豪華品牌之一的英菲尼迪,在車界的形象一直是特立獨行的,打造出了多款非常優秀的車型,也包括今天帶大家體驗的QX50。來,慣例先看預覽啦
這次還是可愛的瘦瘦帶大家體驗QX50,為了這次拍攝,又出去逛街買了好多新衣服…出了不少血…男同胞都懂的
英菲尼迪的品牌對於很多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在港台它的中文名直接是用的英文翻譯:無限,代表著永無止境的追求。從調性上就是一台徹徹底底的豪華車,細節上更是體現著一貫的嚴謹和用心。
慵懶的午後,明媚的陽光,買上一杯咖啡,開著車享受著清涼和難得的一絲清凈,這似乎就是我想像中的車主應該有的生活節奏,不會被這個物慾的世界沖昏頭腦,疲於應付種種應酬
QX50的外觀設計非常加分,將俊朗和柔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成熟中帶有一些侵略性。
可是等等,說好的拿咖啡做道具呀,瘦瘦你怎麼又買的飲料?
凹了半天造型啦,開出去兜兜風!
第一次看到QX50,我就覺得非常喜歡,這種乍看圓潤細節中卻稜角分明的設計,像極了一個成熟男性的形象,力量感藏於內心。
燈組的線條直接延伸出來,銜接了腰線一直到後門,產生了明顯的視覺拉伸感
車尾也延續了這種動感的設計
LED大燈做得比較修長,顯得十分犀利
20英寸輪胎使用了規格為255/45 RF20的防爆胎
QX50的輪轂設計是我覺得現在市面上廠家提供的輪轂中最有設計感的一款,彎曲的造型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現的光影效果也不一樣,帶來的層次感變化非常酷炫
車頭進氣格柵周圍採用了鍍鉻條裝飾,波浪狀的格柵也非常簡潔大方
英菲尼迪的logo銘牌也是一個特殊的設計,裡面藏有為自適應巡航提供前方車輛信息的毫米波雷達,為了不影響雷達工作採用了特殊的材質,並且做了特殊的效果讓logo看似一個立體的造型,其實是完全平面的哦
兇悍的LED大燈也配備了隨動轉向,顏值與實力並存
日行燈分成了兩條,一條是曲線,另一條沿著發動機蓋,像是一隻兇狠的眼睛,讓整個車的氣質在柔和中融入了一絲凶
沒有霧燈,但是碩大的進氣口用於導流及散熱,運動感十足
後視鏡是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存在的,但是也是所有廠家設計中的難點,最大的問題就是風阻和風噪,細心的日本人在這個位置一個特殊的設計引導風道,降低風阻和風噪
雖然是一台中型suv,開在城市中絲毫不覺得臃腫
座椅頭枕設計的很精巧
尾燈並不像很多車型一樣做的很誇張,簡單但是動感十足
鉑金灰的漆面質感很好
總不能忘了還有個剛喝完果汁的小仙女,趕緊來幾
家族化前臉識別度很高,但是QX50這個誇張的大嘴顯得沖擊力更強一些
粗壯的C柱搭配了閃電形鍍鉻條裝飾,很好的把車頂線條做了一個收尾,
車身長度是4705mm,寬度為1903mm,車身高度1678mm,軸距2798mm,最小離地間隙220mm,這些數據應付城市中大部分用車需求都游刃有餘了
車尾右下角就是車輛的型號
尾部的logo銘牌是立體鏤空的了
後視鏡下方也有一顆攝像頭,用於360°環繞影像
外觀設計精巧犀利,不過英菲尼迪的內飾才是精髓,讓我們到車里看看
環繞式布局,三屏設計,物理按鍵,科技感和實用性都齊活了!
英菲尼迪並沒有隨大流的採用全液晶儀表盤,依舊是機械儀表加液晶儀表相結合,保留機械指針的動感同時也帶來了液晶儀表的便利
真皮多功能三幅方向盤握感舒適
左側是多媒體按鍵,右側為全速自適應巡航功能,也提供了換擋撥片哦,偶爾在路上還可以小釋放一把
英菲尼迪經典的雙屏中控設計,上面的屏幕用於顯示詳細的導航、多媒體信息,下方的屏幕更多用於車輛設置等功能呢,分工明確
細節才是整個中控儀表盤的亮點,早就耳聞英菲尼迪做工精湛,拿到實車才發現任何誇獎之詞都可以送給它,內扣式的設計讓這部分儀表盤層次感十足,真皮包裹質感強烈,縫線整齊任何挑剔的人都沒辦法挑出刺了吧,飾條從中控一直延伸到了門板,形成一個環抱式的設計,也彰顯了英菲尼迪強大的設計底蘊
皮質與飾板形成了明暗對比,層次強烈
精細的縫線
飾板延伸到了門板上,整個座艙好似一個被環抱的效果
常用的空調及座椅加熱燈功能依舊使用了物理按鍵,駕駛過程中就不會在屏幕上找的手忙腳亂
全屏顯示藍牙音樂的歌詞信息
新款QX50還支持CarPlay及網路Carlife,蘋果手機通過USB-C介面連接就可以激活CarPlay
激活後上方的小屏幕就會出現CarPlay 界面替換掉原來的界面
防眩後視鏡也沒有缺席,應付一些沒有素質的司機這項配置太有必要了
動力方面英菲尼迪QX50採用了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00kw,272匹馬力,搭配了一台XTRONIC CVT無級變速箱,可以模擬8檔變速,相應靈敏,兼顧了運動和經濟性
檔把設計的短小精悍,藏在其中的一台可以模擬8個檔位的CVT無級變速箱
檔把下方可以調節駕駛模式,調成運動模式的話得慢著點開…不然這台發動機爆發起來可能會嚇著副駕駛的美女的[嘻嘻]
新款QX50更新的細節之一就是數據線介面,從雙USB-A升級成一個C口一個A口,方便越來越多的C口手機使用
燈光控制在儀表盤的左下角,日常撥到AUTO省心省力
打開遮陽簾一塊巨大的天窗出現在我們眼前,英菲尼迪這部分設計還很討巧,把可開啟的部分做的很大,整個分割部分後移,在視覺上和實際使用上都會更舒適
後備廂的標准容積是565L,後排放倒後最大能擁有1139L的空間,居家拉貨都沒問題了
SUV的特性使得開口很大,配上這么大的容積,逢年過節帶大件禮物就很方便了
打開後備廂里的蓋板下面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儲物格,一些車輛工具可以放在裡面很規整,這個空間設計的非常實用
尾箱側面各有一個按鍵可以放倒後排座椅
總結一下瘦瘦試駕新款英菲尼迪QX50體驗 英菲尼迪的產品力依舊滿滿,高顏值的外觀搭配做工精湛的內飾,澎湃的動力搭配優秀的變速箱,動力匹配做的非常個,空間優異也不會過於臃腫,是一台在細節上不會出錯的完美車型,在這個價格區間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實力派。
太陽快落山了,暖黃色的陽光照射在銀灰色的車漆上,產生了一種非常漂亮的變化
好啦,這期的體驗又要結束啦,再放上幾張QX50的夜景大片,我們下期見啦!
Ⅷ 不買後悔,買了更後悔,英菲尼迪QX50三個月有感
原貼《不買後悔,買了更後悔-說說我的QX50》不知什麼原因在上周被封貼了,自認為原帖中所表達的觀點不黑不託,對於准備入手此車的准車主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為此,再次原帖怒發第二次經過一番看車-試駕-對比,在12月初提了這台QX50兩驅時尚版。既然說到個人對新車的使用感受,就必須介紹一下本人的駕車經歷:60後油膩理工大叔一枚,二十幾年駕齡,早年都是開羊城、五十鈴、長城皮卡之類的貨車,從普桑2000開始,在手上連續超過半年的車有豐田大霸王、3.0L別克GL8、3.5L起亞嘉華等無一不是排量稍大的自吸車,再到後來換的2.3L天籟、2.5L奇駿,除了中間開了一年就送人的令我後悔不已的路虎發現神行,自吸車起步的迅捷給我養成了擁堵路上「見縫插針」,紅燈口「一馬當先」的壞習慣,特別是上一台開了九年的老駿,陪我走了小半個中國,幾乎已經到了人車合一的程度,所以在評價小Q的時候難免會以老駿為參照物進行對比。
Ⅸ 英菲尼迪qx50前剎車片不裝消音片可以嗎
這個不裝消音片是可以的
Ⅹ 新英菲尼迪QX50在產品力方面都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底盤方面,全新英倫菲尼迪QX50採用前驅和前置四驅。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輪轂尺寸有19寸和20寸兩種,輪轂尺寸可選2022英制finidi QX50。全新英倫菲尼迪QX50動力不錯,動力十足。同時配合無級變速箱,車輛的乘坐舒適性不錯,值得繼承日產的大沙發。配置也很豐富,別的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