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比亞迪宋dm是防爆胎嗎

比亞迪宋dm是防爆胎嗎

發布時間:2022-09-20 19:00:01

❶ 比亞迪宋PLUS DM-i這款車的安全性怎麼樣

在今年3月份,比亞迪新推出了宋PLUS DM-i超級混動SUV車型,這款王牌產品主打省油混動系統,定價14.68-16.98萬元。不錯的整車實力,以及較低的定價,引發了消費市場的高度關注。
那麼,宋PLUS DM-i開起來究竟怎樣?
筆者通過宋PLUS DM-i領航勁擎之旅天津站深度體驗了一番。

「龍魂」美學設計,從沒讓人失望
自從比亞迪王朝車系誕生以來,強烈的中式設計風格以及這一大膽的命名想法深受人們的追捧。而王朝車系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融入了「龍顏」的設計理念。
全新的比亞迪宋PLUS DM-i延續了DRAGONFACE的龍顏設計,在傳承經典美學基因的基礎上實現了再進化。
宋PLUS DM-i採用了如宋PLUS一樣是大嘴式進氣格柵,上方還有銀色金屬飾板。兩側造型犀利的大燈通過貫穿式的鍍鉻裝飾條與格柵相連接,還有比亞迪全新的LOGO位置設計,創意十足。

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為4705×1890×1680mm,軸距為2765mm,與燃油版車型保持一致,同屬於緊湊級SUV。

整體來看,它更具備東風韻味的同時,整車線條更利落、整體造型更具備當代審美。

內飾更有質感,入門即享高配
來到車內,宋PLUS DM-i的整體視覺效果要「柔和」一些;中控區採用大量鋼琴烤漆材質,豪華感與品質感非常突出。
從新車配置來看,比亞迪宋PLUS DM-i配置方面誠意十足,真正做到了什麼叫「入門即高配」。新車搭載了12.8英寸8核自適應旋轉懸浮Pad、9枚高保真音響、手機NFC車鑰匙、Dirac智能音樂座艙、OTA遠程升級墩號胎壓顯示、360°高清全息透明影像等功能,可以說主流配置統統都安排上了。
此外,宋PLUS DM-i全系配備了前排及前風擋雙層隔音隔熱玻璃,高配車型新增主副駕駛座椅通風/加熱配置。而且,全系車型搭載了與比亞迪漢一致的DiLink3.0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車上還有K歌功能,如果你長途旅行、需要活躍氣氛,完全可以滿足你的小需求。
不過,筆者對日蝕藍+蒼穹灰的專屬內飾配色印象深刻,它在視覺上也同時突顯了新能源車的身份。

刀片電池加持,性能媲美合資
作為首款搭載比亞迪超級混動系統的SUV車型,其特性可謂遠超眾多消費者的用車期待,這也是筆者試駕最為期待的環節之一。
本次筆者拿到的試駕車為51km續航版本(刀片電池)的宋PLUS DM-i尊榮版車型。早上9點半,車隊一行從天津的海河悅榕庄酒店出發,經過五大道、五大院、國家海洋博物館再到天津生態城世貿希爾頓酒店,沿途經過了市區、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毫不誇張的說宋PLUS DM-i的全程表現相當優秀。
當然,宋PLUS DM-i的出色源自於它的質感,而這份質感來自超級混動、底盤調教以及NVH的表現。
宋PLUS DM-i與之前專注於性能的DM模型不同,DM-i的主要優點在於燃油經濟性。它配備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組合,發動機最大扭矩135N·m,電機最大扭矩325N·m,綜合最大功率173Kw。

這款車共有 ECO(節油)、NORMAL(標准)、SPORT(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只需要通過檔桿邊上的撥桿鍵去做切換即可,不同的駕駛模式會直接顯示在儀表盤上,非常鮮明實用。
在實際的駕駛中,ECO與NORMAL模式都可以。因為Eco模式,車輛的電力恢復將調整到最大水平。當您需要放慢速度時,它的好處可以釋放油門,拖放電源回收可以有效地降低車速,減少制動系統的磨損;而正常模式則有良好的駕駛可調節性,前端加速性能適中,但是後段能感受加速推進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用車需求。
而進入SPORT模式,車輛的「性能」被徹底喚醒,當你踩下油門踏板,發動機與電動機同時發力,車隨心動的操控感油然而生。
雖然,我們本次駕駛的是純電續航51km公里版本的車型,但是根據實測成績下來,其綜合續航里程依然可以達到1100km以上,大寫的「好評」。

本次的路況相對來說比較平坦,但是宋PLUS DM-i在過減速帶及顛簸路段時,其懸架的韌性及濾震效果讓人印象深刻,車內人員的乘坐舒適性得到了有效保障,此外整車的NVH表現可與純電車型相比,得到了同行人員一致的稱贊。

寫在最後:
綜合來看,比亞迪宋PLUS DM-i版本是一款特點非常鮮明的產品,搭載自家最新的混動系統,且將整車調教的很有質感;此外,不到15萬起步,高顏值、大空間以及低油耗的特點形成了獨有的優勢,有了與合資車型掰手腕的實力。
可以說,比亞迪宋PLUS DM-i比我想像中更加「好開」!

❷ 從合資車換到國產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我感覺很不錯

2011年我爸爸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輛自己的車,雪佛蘭科魯茲。抗造,有勁,奈何小毛病比較多,尤其是變速箱。

2015年,爸媽出三十萬我出二十萬,買了第二輛車,奧迪tt,美規的。作為bba級別跑車讓我收割了太多的目光與青睞。

2019年,我花了29萬買了唐大媽,本打算當個玩具的,結果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倒是不少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問我為什麼不買漢蘭達。還有不少風言風語實在令人喜聞樂見。後來奧迪也賣了,畢竟除了跑跑婚慶一點用處都沒有。我也不需要一個提速比SUV還慢的跑車。不過奧迪的 科技 感在15年絕對冠絕bba。(科魯茲置換唐大媽用了)。

買車這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從來沒有覺得一個車就成了身份的象徵,地位的代表。

得多沒實力才去靠一個代步工具去撐門面啊。

感覺還不錯啊,國產車進步太大了,行駛質感已經不相上下了,第一台車睿翼轎跑,馬自達的車很好開,也很省油,現在差不多17萬公里了,沒什麼毛病。今年新添了一台代步車吉利繽越,老實說感覺比原來的馬自達更好開,配置也是該有的都有,完全超出想像。大家不要用傳統眼光看國產車

第一輛國產皮卡,小問題多,但發動機和變速箱沒動過,但這輛車是我創業的功勞車。用的時間也最長,自己開了三年,剩下的都是工人乒乒乓乓七八年,始終沒大修過。本來想留下做記念,但沒地方放,最後送朋友了。第二輛CRV,用了4年質量不錯,除了正常保養,沒修過,但操控沒有,駕駛質感一般。剎車軟,底盤不行。用了4年賣了,主要高速穩定性一般,幾次緊急剎車導致險象環生,再加上那段時間經常跑高速,所以賣了換了台寶馬530i旅行版,直列六缸。加速好,操控好,剎車好。但舒適性一般,防爆胎胎噪大,啃胎,水箱設計缺陷,老漏水換了三個水箱,點火線圈會燒掉導致失去動力,也用了4年,去年賣掉今年換了台吉利星越,目前開了1200公里,操控不錯,底盤較扎實,外觀喜歡,內飾 科技 感強,節能模式非常適合城市開,運動模式有點急噪。總之現在國產車進步巨大,值得表揚。

作為一個十幾年老司機,開過的車不下數十輛,包括很多 豪華車、 合資車、國產車,SUV、三廂車、兩廂車甚至微型車都有,最貴的是一百多萬的賓士GL450,最便宜的是某迪的F0,當然開的最多的還是十幾二十萬左右價位的普通家轎,從個人駕乘感受來說,開高速最舒服的還是奧迪A6L,如果是城市路況則體驗相差不大。擁堵路段最痛苦的是F0,因為排量小又是手動擋,檔位很模糊,明明很確定掛的是一檔,一起步就熄火,後來才摸索出來可能默認進了三檔,要掛好幾次才能准確進一檔,要麼索性掛二檔加油門,這種情況在合資車上還沒碰到過,當然以F0的售價來看調教的欠缺也是情有可原。

回到正題,隨著國產品牌迅猛發展,配置更高價格更低的國產車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而曾經不可一世的合資車們面對本土品牌的層層壓力也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不得不自降身段來穩定市場,除了個別車型(比如某漢、比如某雷)扔秉持加價銷售政策外,絕大多數合資品牌目前都有不錯的終端優惠,這在前幾年是不可想像的。

盡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堅持棄坑投入國產車懷抱,個人覺得不外乎有一下幾方面原因:

近幾年整個世界經濟都不景氣,加上房價高居不下,人們收入卻止步不前,每個月除去各種貸款信用卡花唄所剩無幾,還要養家糊口,再打腫臉充胖子去花大價錢搞個合資車沒有很大的必要性,純粹家用國產車完全足夠,至於靠車來撐面子這種事也就見仁見智了

同樣十萬預算,合資品牌除了三大件一無所有,「買發動機送車」更是家常便飯,甚至連收音機都省了,用一塊塑料板遮醜;相對的這個價位的國產車已經可以做到將配置武裝到牙齒,雖然說買車買的是三大件,但以目前家庭6~10年的換車周期來看,國產車除了有時候小毛病會多點外開個八年十年的完全沒問題,既然如此為何不選擇配置更高的那個呢?

曾經家裡有一輛車是多麼值得炫耀的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普桑就是土豪的代名詞,開到街上回頭率100%。可惜時過境遷,成也蕭何敗蕭何,幾十年的順風順水也養成了合資品牌的驕縱之心,國內國外政策區別對待,國內消費者永遠低人家一等的現象屢見不鮮,加上減配成風,對消費者述求置若罔聞等等行為徹底傷了很多消費者的心,恰逢國產品牌適時崛起,相當一部分人轉而投向國產車也就見怪不怪了

當然合資品牌發展了幾十年上百年,各方面都是起步不久的國產品牌無法相提並論的,目前國內 汽車 市場還是合資品牌的天下,即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信任國產車,國產車要真正崛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終有一天國產車也會像華為一樣實現超越

第一輛車,怕薩特B5,操控精準剎車線性隨叫隨到。但動力不足毛病多。換過ABS泵,二套冷卻水箱,節溫閥……到後期燒機油,加滿機油在高速上跑一百多公里,機油報警燈就亮了。於是換了本田思域,基本上沒出什麼大毛病,僅換過一次發動機機腳(橡膠製品)。但下雨天提心吊膽,本田思域閹割了ESP(無ESP),使得安全性受到了威脅。後來乾脆出了思域賣了藍牌(上海牌照),換成了比亞迪宋DM(送綠牌)。反正家裡和學校里都有充電樁,之間往返只用電。跑長途又有汽油發動機,沒有後顧之憂。宋還有個方便的地方,車內有220V電源插座,家中病人去醫院看病途中,可隨車攜帶制氧機(300VA)供氧。國產車現已堪用,至於買豪車開名車,那隻是 社會 上一部分人的訴求,對大多數人來說,車僅僅是代步工具而已,安全省油耐用足矣。

這個問題主要是看你換車是從貴車換到便宜車,還是便宜的合資車換到貴的國產車。

我上一台車是起亞K2,手動擋的,可以說是合資車里最便宜那一檔了,除了代步也談不上什麼配置,安全。後來媳婦生了雙胞胎,想換個大點的車。買了傳祺GS8,感覺開起來哪哪都比以前的車好,畢竟一個落地八萬,一個落地二十多萬。配置就不用說了,國產車優勢,可以說主流配置都有了,用車很便捷。油耗一開始准備買傳祺的時候比較糾結,覺得會很費油。現在表顯示不到11個油,以前K2還將近8個油呢,所以還是挺滿意的。再就是安全方面,有一次一個現代倒車,撞我車門上了,我車車門稍微有一點變形,現代悅動的後保險杠都裂了,後來去修理廠,修理工都說我這個車鈑金確實硬。

以後換車肯定還是首選合資車,畢竟技術成熟,不考慮空間的話,想換個邁騰或者亞洲龍,到時候再看看開慣國產車,再開合資車是什麼感覺。

我剛剛換了一個國產車長安cs55,自動炫動,落地12萬不到,現在一個月,感覺非常好。原來是一輛標致307,08年買的,當時落地13萬多,現在也在開,但僅限於上下班用,不上高速,不出遠門。

車價是長安便宜,但無論哪方面長安遠勝於11年前的標致,包括超控,空間,音響,安全,油耗等等,我買的時候就覺得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 汽車 其實已經不是什麼高 科技 了,中國一定能做好了,本來還想買眾泰,坐過幾次眾泰滴滴車,感覺不錯,師傅也說可以,但是我一定買自動擋的,考慮自動變速箱還是愛信可靠,所以選擇長安。

開過朋友20多萬的合資車,感覺沒有什麼差別,配置還不如我高,合資 汽車 真是暴利。相信國產車會越來越好。

以前在神州租車上班,開過的車型不少,多錢都是合資車,後來自己買的也是合資車,區別大概就是合資車開起來覺得發動機波箱匹配得比較好,底盤比較整,但是配置有點低,想要配置高的就得加不少錢,國產車有些看起來發動機馬力很不錯,但是開起來好像沒和波箱匹配好,反應慢半拍,當然配置高,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越級也給你整上,底盤比較鬆散,油耗稍微高點

從合資車換到國產車是什麼樣的感覺?

一個字,高端大氣上檔次。

我們的 汽車 品牌發展時間比較短,剛開始的時候質量確實要比合資車企的質量差了許多,但隨著自主品牌 汽車 的飛速發展,有些原先裝配上的問題現在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了,而尖端技術也有部分能與合資車企一爭高下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認為合資車就是好,不管第一輛車是不是國產車,但換車絕不會選擇國產。

但我就是從合資車換的國產車,體驗非常好,如果自主品牌能再出更高端的車供大家選擇,我下一輛車還會買國產,畢竟,對比合資車,自主品牌 汽車 的性價比,太高了。

我第一輛車是我爸淘汰下來給我的豐田威馳,不得不承認,豐田出品確實是很不錯,威馳確實是很優秀的一款車。十來年下來,發動機和變速箱等 汽車 主體還是杠杠的,奕非常省油。

只是 汽車 也像人一樣,用多了,用老了,零件一個個接連著出問題,由於壽命將近,原先用著好好的,突然說壞就壞,最後兩年把我丟路上好幾次了,所以決定換掉它。

選來選去挑花了眼,最後相信老司機,買了部跟表哥同款的吉利博瑞。對比原先的威馳,真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差距,不管是用料,配置,動力,空間,操控,都是秒殺式的存在。

近一年實操下來,不但沒有任何毛病,而且各種配置操作也很方便,實用,很是喜歡!

所以就我個人具體車型「換代」來說,我認為非常值,十分喜歡,慶幸當初的決定,相信老司機還是正確的選擇。

❸ 宋DM這車具體介紹有嗎

宋DM是比亞迪「542」戰略的重點車型,是一款擁有純電、油電混合兩種模式的新能源SUV。在純電模式下,宋DM的續航可達80km,業內領先。在混動模式下,宋DM可輸出333千瓦的總功率,740牛米的總扭矩,相當於一台5.5升排量燃油車的動力輸出,百公里加速達4.9s,媲美百萬級豪華SUV的速度表現。

❹ 如何評價比亞迪宋PLUS DM-i這款車適合女生開嗎

比亞迪宋PLUS DM-i,這款車適合女生開,PLUSDM-i主打的是動力性能,因此這一套混合動力系統中配備的是一台1.5L更高效的自吸汽車發動機,官方網得出這款車的缺電耗油量在3.8L/100km上下,而百公里時長但可以跑到8秒,也有110km的純電續航。比亞迪宋PLUSDM-i車系精確定位為密切級插電式混合推動力SUV,其外觀產品造型設計沿用了家族設計概念——DragonFace3.0。進氣口的進風口寬闊霸氣外露,車身則按照上低頭線提升肌肉感。宋PLUSDM-i的規格分別是為4705mm/1890mm/1680mm,其汽車軸距為2765mm。

❺ 比亞迪宋PLUS DM-i比燃油版貴幾萬,值得入手嗎

了解這款車的朋友都知道,深耕電池領域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今年比亞迪DM-I智能混動技術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歌曲DM-I已經上市,售價14.68-16.98萬。新車搭載ineprifeature-uniform-fight 1.5L高效發動機和DM-I智能混動技術,不僅實現了4.4L/100km的超低油耗,還提供了足夠的動力。綜合無盡里程1200km,競爭力很強。不管值不值得,我這個老司機不得不告訴你,宋加DM-i是比亞迪的混動車型,油耗可以說是相當低了。

當然,在配置上,比亞迪是很厚實的,很多都是全系標配,比如主座椅電動調節、360°全景影像、電動裁縫等等。另外,歌加dm-i的造型也是一樣的。作為燃油版,空間非常舒適。從新車配置來看,比亞迪宋加DM-i配置誠意滿滿,真正的意思是“高配入門”。新車配備了12.8英寸8核自適應旋轉浮動墊、9個hi-fi音響、手機NFC車鑰匙、Dirac智能音樂駕駛艙、OTA遠程升級pier胎壓顯示、360°高清全息透明影像等功能。可以說主流配置都有安排。

❻ 全新一代宋DM輪胎是什麼牌子

全新一代宋DM配備了是兩種尺寸的輪胎。智聯銳尚型和智聯銳動型配備了18英寸佳通輪胎;智聯銳享型和智聯銳耀型配備了19英寸固特異輪胎。

適用於2019款車型。

❼ 全新一代宋DM新車提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比亞迪宋DM新車提車時需注意如下幾點:

1、檢查車架號與登記證、合格證、出廠證明是否一致,玻璃上的標示出廠時間有沒有差別

2、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仔細查看車身有沒有劃痕

3、檢查引擎里各種油液(機油、冷卻液、剎車油、玻璃水等)是否正常

4、測試雨刷、車窗升降、音響、燈光、空調出風口、收音機、導航、中控控制按鈕、方向盤按鈕等等,盡量檢驗測試一下設備工作情況

5、檢驗隨車工具是否齊全(千斤頂、拆卸工具、警示三腳架等),備胎情況是否正常

6、關鍵部位發動機油門、剎車、變速箱掛檔、方向盤,這都要仔細檢查,條件允許情況能可在4s店內慢速跑一圈

適用於2019款車型。

❽ 試完比亞迪宋PLUS DM-i,燃油車突然不香了

作者:陳曦

從路線圖上來說,目前的新能源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根正苗紅的純電動車,另闢蹊徑的插電混動車和增程式電動車,以及有著無限可能的燃料電池電動車。

如果非要在這四者之間選其一的話,我會首推插電混動車。原因很簡單,一是使用模式和燃油車大致相仿,無需重新適應;二是既擁有純電動車的通勤成本優勢,又沒有里程焦慮;三是在許多限購城市無需搖號便可以上綠牌,享受不限行甚至免購置稅的新能源政策。

只是,由於市場上的大多數插電混動車存在「滿電一條龍,虧電一根蟲」的問題,其在虧電狀態下會出現動力降,油耗升的現象,所以實際體驗並沒有想像中完美。不過,今年1月11日比亞迪發布的DM-i超級混動技術,則是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前幾日我們試駕了宋PLUS DM-i,結束後同事也突然感慨到,燃油車好像沒那麼香了。

什麼是DM-i?

在談試駕感受前,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DM-i。

2008年的時候,比亞迪推出了一台搭載同軸雙電機的F3DM,其使用的便是第一代DM技術。該技術以節能為導向,具備純電、增程和混動三種驅動方式,F3DM也藉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台量產的插電混動車。

到了2013年,比亞迪以性能為導向,發布了第二代DM技術,並將其搭載到了同年底上市的2014款秦DM。通過該技術,秦DM實現了零百加速5.9s的成績,震驚了當時的業界。

隨後到了2015年,著名的「唐大媽」,也就是唐DM,憑借搭載的改良版第二代DM技術,達成了零百加速4.9s的成績,秒殺了市場上一眾同級豪華SUV,一時間街頭巷尾熱議不斷,比亞迪最著名的技術標簽之一「542」就此奠定。

2018年,第三代DM技術發布,作為第二代DM技術的升級,它所採用的創新高壓3合1和驅動3合1系統在幫助其提高性能的同時,還大幅縮減了體積以及重量。搭載該技術的全新一代唐DM也藉此將零百加速成績提高到了4.3秒,並使用更強力的後軸電機提升了脫困能力。

2020年夏,比亞迪發布了雙模(DM)技術平台戰略,推出了DM-p和DM-i。其中,DM-p作為第三代DM系統的升級延續,將進一步強化性能。DM-i則是在第一代DM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打磨,主攻高效、節能。

作為插電混動系統,DM-i首次定義了以電為主導的設計思路,是一套以大功率驅動電機和大容量動力電池為主,專用發動機為輔的混動系統。比亞迪也為此開發了專為插電混動設計,熱效率達到43.04%的驍雲1.5L高效發動機;開發了由2個大功率電機等組成的EHS電混系統,也是DM-i高效、節能的核心;採用了更安全、容量更大的刀片電池。

忘記燃油車吧

先說結論,宋PLUS DM-i是一台油耗極低,動力出色,靜謐性和平順性極佳的插電混動SUV。在這台車上,已經近乎完美地實現了性能和經濟性的兼得,同時還擁有非常出色的駕乘感受,包括靜謐性、平順性,並且配置豐富,品質出色。

首先關於經濟性,在試駕前的溝通會上,比亞迪的工程師便特意囑咐我們,不要去刻意關注油耗。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信心,恰恰相反,是信心十足。

作為DM-i系統的優勢之一,油耗或者說經濟性也確實是最不需要關注的部分。滿電狀態下自然無需多說,但凡是個插電混動車都可以達到1.XL甚至0.XL左右的油耗表現,很多誇張的宣傳數據就是這樣來的,但是在虧電狀態下,宋PLUS DM-i依然可以做到4.6L左右,這就非常厲害了。可以說,DM-i系統徹底丟掉了插電混動「虧電蟲」的帽子。

其次是動力表現,宋PLUS DM-i無論是滿電狀態還是虧電狀態,加速幾乎不受影響,其7.9s的零百加速性能,按照它的級別來看,實際上已經可以媲美不少2.0T的同級燃油車了,而且憑借HEV並聯模式,中後段的加速也相當給力,絲毫不用擔心動力儲備。

更難能可貴的是,別看它擁有EV模式、HEV並聯模式、HEV串聯模式、發動機直驅模式,似乎使用起來非常復雜,但在實際駕駛中,你只管踩油門,剩下的就交給EHS電混系統就好,它可以非常非常高效地根據當前車輛狀況進行模式切換,整個過程極其順暢,如德芙般絲滑,同時動力的輸出曲線也非常線性,即使深踩油門,也沒有純電動車那種突兀的爆發,舒適度極佳。

然後是駕控感受,這一點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其底盤調校風格趨近於德系,整體感很強,懸掛韌而不硬,濾震干凈利落,這應該是前賓士底盤調校工程師漢斯·柯克加入後,比亞迪全系車型的最大改變,如今也體現到了宋PLUS DM-i身上。

在此基礎上,宋PLUS DM-i轉向半徑只有5.5米,兩條標准車道就可以實現調頭,算是同級別SUV中非常靈活的存在了,加上較為精準的轉向,且具備「舒適」和「運動」兩檔可調,同時車輛還具備「運動模式」,實際體驗下來,完全可以支持一定程度的激烈駕駛。

最後由於DM-i系統是以電為主的插電混動系統,因此無論是行駛過程還是怠速狀態,都擁有純電動車才具備的靜謐優勢,用車過程幾乎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再加上前擋和前車窗均採用雙層隔音玻璃,並且應用了主動降噪技術,因此質感極好。

結尾還是要吐槽兩個地方。其一是DiLink系統,功能非常豐富,但是UI設計和菜單邏輯有待優化,千萬不要學習SONY的迷宮菜單。其二是剎車/油門踏板的位置有些偏左,正常坐姿下,右腳是踏在油門上,而非剎車上,這會影響使用感受。

侃車說:

試完宋PLUS DM-i後,我個人對於比亞迪已經是由路轉粉了。平心而論,DM-i已經不僅僅是比亞迪自己的巔峰之作了,更是整個行業的顛峰之作。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完全是建立在比亞迪100%的自主研發之上,得益於其除了橡膠和玻璃之外掌握的全產業鏈體系。

大家可以想一下,只需14萬出頭,你就能得到一台零百加速7.9s,有著純電動車的大部分優勢,但卻沒有里程焦慮,享受新能源政策,開起來和燃油車沒有什麼區別,並且配置豐富,做工出色,尺寸堪比中型SUV的新能源車,還要燃油車干什麼?

❾ 國貨之光,比亞迪宋Pro DM-i全車解析

隨著3月18號的第一聲鍾聲敲響,全國各地的油價正式再次上調,這也是近期內的第二次上調油價,最近的油價持續走高更是堪稱史上幅度最大的一次上調,可以看到目前全國各地的油價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區間,以河南省為例,92號汽油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升8.66元,而95號汽油更是達到了9.24元,連續走高的油價著實讓廣大車主頭疼不已,同時也不得以只能尋求一種新的出行方式,那麼新能源就這樣出現在了人們的選項中。<img src="https://image.bitautoimg.com/appima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行途境,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閱讀全文

與比亞迪宋dm是防爆胎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v儀表多少錢 瀏覽:813
htcvr設備如何更新 瀏覽:969
克正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機床污漬怎麼去除 瀏覽:916
水管單向流動的閥門叫做什麼意思 瀏覽:663
機械損耗包含哪些 瀏覽:574
地下暖通需要哪些消防器材 瀏覽:14
在哪裡打開我的設備 瀏覽:67
自動准同期裝置KD2000 瀏覽:941
泛音電動工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750
機械進排風速度怎麼計算 瀏覽:857
軸承型號怎麼看錐度 瀏覽:942
智弧空調遙控器怎麼製冷 瀏覽:631
卡羅拉車輪軸承壞了什麼症狀 瀏覽:203
閥門端面是什麼意思 瀏覽:90
河北滾針軸承多少錢 瀏覽:89
照明設計儀器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882
怎麼選擇加工模具的數控機床 瀏覽:752
沒有機械怎麼練腿 瀏覽:192
江南五金機電城幾點閉店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