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gis設備防爆膜破裂圖片

gis設備防爆膜破裂圖片

發布時間:2022-09-05 12:41:59

① 運行中的GIS六氟化硫氣體泄漏緊急事故處理

在電力系統配電裝置中,全封閉式SF6組合絕緣電器因其能量空間密度大、安全可靠性高、絕緣性能優越及其便於實現室內配電等優點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在電力設備的運行過程中,完善的繼電保護裝置和設備的狀態狀態檢測是必不可少的。此處將結合2009年山東濰坊奎文220KV變電站的春檢經歷對全封閉式SF6組合絕緣電器運行的一些故障狀態和處理方法進行敘述。

奎文變電站結構及其設備簡介:室內配電,220KV高壓室(樓上):平頂山高壓開關廠GIS,110KV高壓室設備(樓下中間):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產品,10KV高壓室(樓下南側):五洲ABB產品,1主變及通風室(樓下北側)。

2009春檢內容概述:110KV GIS內部氣體壓力下降,設備低壓報警,說明氣體年泄露率不達標;110KV GIS,220KV GIS氣室微水超標;1主變本體滲油。檢修報告有濰坊市供電公司修驗場給出。檢修任務由濰坊送變電工程公司(未出工程項目保修期,屬消缺范疇),廠家和濰坊電業局修驗場共同承擔。

(一)全封閉式SF6組合絕緣電器內部氣室氣體壓力下降故障分析與預防措施

1、問題:該問題全部出現在由西高所生產的全封閉式SF6組合絕緣電器上,包括多處出線間隔,PT間隔。主要集中在設備上的進線氣室和隔離開關氣室。

2、故障檢測手段:奎文站設備的氣體密度標准為斷路器氣室0.52MPa,其他無斷弧功能的氣室0.42MPa。當氣室氣體壓力下降時,一方面設備上的氣體壓力表會出現不合理的下降,即超過國標的氣體年泄露率(檢測可信度低,主要在於量測誤差大,且受到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設備可以通過繼電保護裝置(氣體密度繼電器)發出遙測和遙信等保護信號,通過後台機可及時監測氣體密度。當儀表等機械強度較弱的設備部件損壞導致大量SF6氣體泄露時,裝設在高壓室內的氣體報警裝置將動作發出報警信號。

3、GIS氣體壓力不正常可能帶來的後果:

(1)SF6氣體作為一種高電氣絕緣強度的絕緣介質,是設備絕緣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氣體壓力下降時,設備的絕緣強度將隨之下降。造成GIS承受過電壓的能力下降。當氣體壓力下降超過一定的閾值後,GIS甚至不能保障工頻電壓的絕緣強度(由於自動保護裝置的作用,除非極端情況,否則不會出現此情況),設備的內部導體將會對設備外殼放電造成接地短路故障。若繼電保護裝置沒有動作及時切除故障部分,則故障可能會發展成為相間故障,造成系統內部震盪和巨大的電動力毀壞電氣設備。

(2)SF6氣體不僅是設備絕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GIS斷路器氣室的主要滅弧介質。當斷路器氣室氣體壓力下降時,其滅弧能力隨之下降、如果斷路器氣室的氣體壓力下降超過一定的閾值,氣體的滅弧能力嚴重下降。繼電保護裝置此時將會閉鎖斷路器分合功能,造成開關電路能力消失。如果保護裝置未閉鎖斷路器分合功能而此時又發生分合斷路器的操作,由於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里切斷電弧,若電弧接觸設備外殼,將會造成相應的電氣設備故障。

4、相關理論分析:(1)關於SF6氣體高氣壓的分析:,由帕邢定律曲線可知,採用高氣壓的情況下,氣體的密度增大,電子的平均自由程縮短,相鄰兩次碰撞之間,電子積聚起足夠能量的概率減小,即增大了電離的難度使得放電電壓升高。(2)採用SF6作為絕緣介質的原因分析:SF6具有很強的電負性,容易吸附活動性較強的電子形成穩定的負性分子,削弱氣體的電力過程,提高放電電壓;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高的電氣絕緣強度;SF6氣體擁有優良的滅弧性能,其滅弧能力是空氣的100倍。

5、處理的基本方法:由於採用的策略仍然是預防性的檢修。所以方法也比較傳統,就是將GIS外殼的漏點找出來,然後將漏點修復即可。在檢修過程中,採用傳統的包紮法對組合電器漏氣氣室進行漏點的區域確定,確定區域後用SF6檢漏儀探頭對出現漏氣的區域進行掃描,找出漏點(在基本確認漏點位置的大體情況下,可採用塗抹肥皂泡的方法進一步確認)。漏點主要分布在氣室的連接處,用綠色膠帶標示(兩相通氣室的連接處)比較容易發生泄漏。這點從物理上也比較融容易理解,此處金屬貼合面出在安裝時採用密封圈和密封膠密封,如果密封圈質量不好或密封膠沒有塗勻,在或者緊固螺絲所上力矩不均勻,都可能引發漏點的產生和發展。而另一個比較容易發現漏點的地方在於儀表的介面,自封閥的管體連接處。這是由機械結構造成的。另外,在檢修過程中,發現在一個氣室的電纜終端存在漏點,而又一個氣室得筒壁上發現了漏點。發現漏點漏後,對於介面處的漏點往往採用重新緊固,換密封圈等措施即可消除漏點;電纜終端處漏點由於是110KV高壓電纜,故要求廠家重新製作電纜終端;對於筒壁上的漏點則找專門的廠家對漏點進行了焊接修復(焊接由專人完成,防止GIS筒壁內側因高溫產生理性變化,造成筒內分解出雜質,嚴重損壞氣室內部絕緣環境)。

6對GIS 漏氣故障監測方法及其防止此類故障發生措施的認識和見解。

採用氣體密度繼電器,將氣體密度信號傳送到繼電保護設備可以視作是一種監測方法。但是這種監測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是因為氣體的密度和活動性受溫度或震動的影響。特別是斷路器氣室,動作機構在分合脫扣的瞬間會引發斷路器很大的震動;而溫度不同時,氣體的活動性和膨脹系數也不同。有人指出氣體密度繼電器的安裝位置對測量精確度有一定的影響。我認為,對於氣體泄漏的監測,應當著重從以下方面著種種考慮:

(1)考慮外界震動或分合對於測量誤差的影響及其糾正這種干擾的方法。最基本的如採用多台斷路器下,未動作斷路器的相關參量比較。

(2)考慮溫度不同時,氣體密度和壓力的變化,考慮斷路器內部氣體的在不同位置的溫度分布;季節和天氣變化時,考慮氣體密度分布。

(3)綜合其他的信號對漏氣進行判斷:比如導體通過的電流大小(電阻發熱)作為考慮因素;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情況下,局部放電信號和氣體密度信號的綜合。當然,這些依賴於信號的處理及其智能化的分析過程。

(4)檢測和監測並舉的方法:現在已經存在激光攝像式SF6氣體泄露檢測儀,據說存在很高的靈敏性。從經濟性角度,可以作為在線監測的補充。另外,氣室的薄弱點也有一定的特點,這就為這種檢測手段提供了快速處理的方法。

(5)最為重要的我認為應當是氣體快速泄漏可能導致嚴重故障的情況的診斷,這種診斷必須快速,精確。例如:氣體發生快速泄露,導體已經發生放電(溫度的變化),而設備又不裝備高靈敏性快速動作保護(比如縱連差動保護)的情況。

關於此類故障的預防,我認為集中在以下2個方面:

(1)提高電力系統設備的加工精度,改善GIS設備所採用的材料。如採用超低溫度進行電氣組裝。

(2)提高電氣建設和運行人員的作業水準,嚴格按照完善的規程作業。

(二)全封閉式SF6組合絕緣電器內部氣室氣體微水超標故障分析及預防措施

1、問題:該問題在西高所所產的110KV GIS中比較嚴重,而平頂山高壓開關廠也有一個間隔的PT氣室微水超標。

2、故障監測手段:微水的標准在不同類型的氣室有不同的規定,可以參考相關規程。本站由修驗場進行檢測,通過微水測試儀獲得氣室的微水情況。從繼電保護遙信的配置來看,沒有微水量的遙信信號。因此,在本次檢修和本站的平常運行中,微水的監測一直採用的是離線的監測方法。(注意:按照規程規定,新注入氣體的微水檢測應在充氣完成後24小時進行)

3、微水超標的危害:常態下,SF6氣體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和滅弧性能,而當大氣中的水分侵入氣室內部或氣室筒壁介質中的水分逸出時,SF6氣體中的水分會增加。隨之帶來的後果是氣體電氣強度顯著下降。尤其是斷路器這種有電弧存在的氣室里, SF6氣體在電弧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下會產生理化反應,最終生成腐蝕性很強的氫氟酸、硫酸和其他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等,對斷路器的絕緣材料或金屬材料造成腐蝕,使絕緣劣化。另外,當微水嚴重超標時,甚至會造成導體對筒壁放電,筒壁內側的沿面閃絡。在得不到及時處理的情況下,最終導致電氣事故發生。

4、相關理論分析

從設計絕緣的角度考慮,我們希望主設備的絕緣盡量的均勻。而對於SF6氣體而言,其優良絕緣性能的充分發揮更是只有在均勻電場中才能得以實現。當氣體中含有水分時,由電弧和局部放電激發,SF6熱離解產生硫和氟,這些雜質和水分裂解產生的氧氣和氫氣發生一系列理化反應生成氫氟酸、硫酸和金屬氟化物等。這些雜質會腐蝕內側的筒壁,破壞電場的均勻性,毀壞絕緣。因此,GIS對水分及雜質的控制要求非常嚴格。

個人的理解:SF6中含有水分時的分析可以借鑒液體電介質的擊穿的相關理論,如「小橋理論」分析。水分在內部導致的雜質會在原先近乎均勻絕緣的絕緣結構中構建絕緣的不均勻區域,看起來就像是通向絕緣水平降低的「小橋」,而這個「小橋」區域就是「木桶短板」中的那塊短板。

5、微水超標的原因分析:

(1)SF6氣體產品質量不合格。即注入設備的新氣不合格,這主要是由制氣廠對新氣檢測不嚴,運輸過程中和存放環境不符合要求,存儲時間過長等原因造成的。

(2)斷路器充入SF6氣體時帶進水分,這主要是工作人員不按規程和檢修操作要求進行操作導致的。

(3)絕緣件帶入的水分。廠家在裝配前對絕緣未作乾燥處理或乾燥處理不合格。檢修過程中,絕緣件暴露在空氣中受潮。

(4)透過密封連接處滲入水分。外界的水分壓力比氣室內部高。水分從管壁連接等處滲入。
(5)泄漏點滲入水分。充氣口、管路接頭、法蘭處滲漏、鋁鑄件砂孔等泄漏點,是水份滲入斷路器內部的通道,空氣中的水蒸氣逐漸滲透到設備的內部。

(6)電氣安裝過程沒有按照規程規定的溫度和濕度進行。

(7)氣體水分吸附劑受潮。這個一般影響較少,因為完好的吸附劑是真空包裝的,當發現真空包裝發生異常時,這帶吸附劑將不在使用。

6、微水超標處理基本方法:將測得微水超標的氣室內的氣體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去(按照規程規定,應當通過SF6回收裝置回收,但限於回收提純成本過高而違規操作);更換吸附

劑(新的完好的吸附劑用真空包裝,更換前最好用烤箱加熱後再更換);通過真空泵提取真空直至氣室內部負壓達到規程標准(由於採用麥氏真空計測真空度,所以不太精準,而真空泵上的真空度儀表示數也不太可信。因此,真空度相對規程規定裕度要大一些。另外,用麥氏真空計測量真空度時,操作要規范,要防止真空計中的水銀通過自封閥進入筒內造成絕緣事故);通過注入乾燥氮氣的方法對氣室進行進一步乾燥;再提取真空至達標;注入新的SF6氣體(注氣時要注意氣體品牌,不同廠家的氣體盡量不要混充,新氣和舊氣盡量不要混充)。

7、對GIS 微水超標故障監測方法及其防止此類故障發生措施的認識和見解。

限於自身認識及實踐,對GIS 微水超標故障監測方法了解甚淺。而我認:為對GIS微水的在線監測也不過是借鑒類似於變壓器油水分檢測或者氫冷發電機氫氣濕度的檢測方法。微水檢測,平時的離線檢測手段也不過是採用露點儀。將儀器中的檢測露點的感測器即濕度感測器裝設到設備內部即可實現監測,但是這也存在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考慮。這些同樣依賴於更新的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進步。

關於此類故障的防範,我認為集中做好以下兩點:

(1)提高電器產品及相關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技術,例如GIS上採用自封充氣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提升電力建設人員的作業水平,這點很關鍵。

(3)提升電網的自動化水平,著重發展電氣設備的在線監測技術。

結語:從這次春檢過程來看,電力系統的建設與運行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合理的選擇電氣產品,在這次檢修和運行中,西高所的產品質量相對於四大高壓開關廠(沈開,西開。平開,泰開)的產品質量較差;2、提高電力系統作業人員的素質水平,嚴格管理,很多故障的原因都是由於建設或運行中作業人員違規操作釀成的後果;3、研究電力系統運行過程的故障檢測技術,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自動化水平。

② SF6氣體有哪些化學和物理性質

六氟化硫知識

六氟化硫,分子式SF6,相對分子質量為146.06,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無毒、無腐蝕性、不燃、不爆炸的氣體。密度約為空氣的5倍,標准狀態下密度為6.0886kg/立米.在低溫和加壓情況下呈液態,冷凍後變成白色固體。升華溫度為-63.9℃,熔點-50.8℃,臨界溫度45.55℃,臨界壓力為3.759MPa。
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在500℃以上赤熱狀態下也不分解,在800℃以下很穩定。在250℃時與金屬鈉反應。沒有腐蝕性,可以用通用材料,不腐蝕玻璃。卓越的電絕緣性和滅弧性能,相同條件下,其絕緣能力為空氣、氮氣的2.5倍以上,滅弧能力為空氣的100倍,而且氣體壓力越大,絕緣性能越增高。
六氟化硫的熔點為-50.8℃,可作為-45~0℃溫度范圍內的特殊製冷劑,又因其耐熱性好,是一種穩定的高溫熱載體。六氟化硫沒有毒。微溶於水,在酒精和醚中溶解的比在水中多一些。不溶於鹽酸和氨。水中的溶解度為:5.4cm3SF4/kgH2O(SF6分壓101.325kPa,25℃)。介電常數為:1002049(氣體,101.325kPa,25℃)。在21.1℃時S.P.為2308kPa。 六氟化硫因上述及其它優良特性,
近年來被廣泛用於電力、電子、電氣行業和激光、醫療、氣象、製冷、消防、化工、軍事、宇航、有色冶金、物理研究等。六氟化硫用作電氣設備的絕緣介質和滅弧介質。主要用於變壓器、開關、組合電器。此外,還有避雷器、管道電纜、蓄電器等電氣設備也用六氟化硫作絕緣介質
六氟化硫負荷開關是一種開斷能力比較強的開關.普通的負荷開關採用的是空氣滅弧,而六氟化硫負荷開關觸頭密封於六氟化硫氣倉內,利用六氟化硫的高絕緣性能滅弧.多用於35kV電壓等級以下的不重要負荷的配電
六氟化硫SF6
1.別名•英文名
Sulfur hexafluoride、Sulfur fluoride.
2.用途
電子設備、雷達波導、粒子加速器、變壓器、避雷器等的氣絕緣體,製冷劑,示蹤裝置,醫療,半導體製造中的蝕刻、化學相淀積、標准氣,檢漏氣體,色譜儀的載氣。
3.製法
在高溫下硫和氟反應製得。
S+3F2→SF6
4.理化特性
分子量: 146.054
熔點(224kPa): -50.8℃
升化點(101.325kPa): -63.7℃
液體密度(-50.8℃): 1880kg/m3
氣體密度(0℃,101.325kPa): 6.52kg/m3
相對密度(氣體,空氣=1,20℃,101.325kPa):5.114
比容(21.1℃,101.325kPa):0.1516m3/kg
臨界溫度: 45.5℃
臨界壓力: 3759kPa
臨界密度: 736kg/m3
熔化熱(222.35K,224kPa): 34.38kJ/kg
氣化熱(-63.8℃,101.325kPa): 161.61kJ/kg
比熱容(氣體,25℃,101.325kPa):CP=665.18J/(kg•K)
(液體,225K): C=759.14J/(kg•K)
蒸氣壓(-20℃): 680kpa。
(0℃): 1250kPa
(30℃): 2680kPa
粘度(101.325kPa,0℃):0.0142mPa•S
(液體,229.85K):0.500mPa•S
表面張力(-50℃): 11.63mN/m
導熱系數(101.325kPa,0℃):0.01206W/(m•K)
折射率(氣體,0℃,101.325kPa): 1.000783
5.毒性
最高容許濃度:10ppm(12mg/m3)
六氟化硫在生理學上是不活潑的,在葯理學上認為是惰性氣體。但是當含有SF4等雜質時便變成有毒物質。當吸入高濃度SF6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喘息、皮膚和粘膜變藍、全身痙攣等窒息症狀。
6.安全防護
用氣裝置可用肥皂液檢漏。SF6無腐蝕性,可以使用不銹鋼、銅、鋁等通用材料。發生火災時可用水和砂土滅火。泄漏的氣體,可導入苛性鈉和消石灰的混合溶液中處理,或者把泄漏的氣瓶放入通風櫥內。

環保行業
六氟化硫目前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測定大氣污染的示蹤劑,示蹤距離可達100公里。同時六氟化硫作致冷劑替代氟利昂,對臭氧層完全沒有破壞作用,符合環保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致冷劑。
但是:
六氟化硫(SF6)氣體是目前發現的六種溫室氣體之一。在高壓電器製造行業使用著大量的SF6氣體,由於使用、管理不當或沒有按正確的方法對其進行回收、再生處理,導致SF6氣體及在高溫電弧作用下產生的有毒分解物排放到大氣中,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污染和破壞,同時給電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人們 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健康危害:
純品基本無毒。但產品中如混雜低氟化硫、氟化氫,特別是十氟化硫時,則毒性增強。
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2 類不燃氣體;車間空氣中六氟化硫衛生標准(GB 8777-88),規定了車間空氣中該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及檢測方法。
SF6分析應用報告
六氟化硫(SF6)作為一種示蹤氣體,廣泛應用於通風場壓防滅火技術中檢測采空區或火區漏風通道、漏風量以及確定火區內的火源位置等方面。示蹤氣體SF6的分析,主要是利用色譜法,選用一台具有電子捕獲檢測器(ECD)的色譜儀完成測定,我們選用東西電子的4011B氣相色譜儀進行測試。
基本原理:電子捕獲檢測器是一種有選擇性的高靈敏度的檢測器,因其只對具有電負性(指分子或原子捕獲電子生成負離子的幾率)的組份產生的信號,適用於分析含鹵素分子的物質以及含O、S、N、P等原子的物質,靈敏度隨物質電負性的增強而增強,因此廣泛應用於多鹵,多硫化合物的分析。

六氟化硫氣體絕緣電氣設備應用中問題分析
來源:工業電器網 時間:2007-08-05
摘要:文中簡介了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闡述了六氟化硫氣體絕緣介質的缺點和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六氟化硫氣體的監測和事故處理措施。
關鍵詞:六氟化硫 應用問題 事故處理
1六氟化硫絕緣設備
六氟化硫氣體具有優良的理化性能、滅弧絕緣性能,抗電強度是空氣的2.5倍,在0.29兆帕壓力時的抗電強度就與變壓器油相近,並且六氟化硫氣體中不含氧氣,不存在觸頭等部位的氧化問題;六氟化硫設備的觸頭即使在大電流下遮斷,其磨損也極少。六氟化硫電氣設備適用范圍廣,六氟化硫電氣設備檢修周期長,維護方便,佔用地面和空間體積小。用六氟化硫氣體作為絕緣介質製成的全封閉組合電氣設備,可以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互感器、母線、避雷器等元件,並且高壓帶電部分全部密封於鋼殼之中,無觸電危險,提高了運行的安全性。同時,由於密閉組合,避免了外界環境的影響,適合於大城市、工業密集區、嚴重污穢地區的變電所安裝使用。六氟化硫氣體作為絕緣介質仍然存在一些缺點:
①六氟化硫氣體本身雖無毒,但它的比重大,比空氣重5倍,往往積聚在地面附近,不易稀釋和擴散,是一種窒息性物質,有故障泄漏時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缺氧,中毒窒息。
②六氟化硫氣體在電場中產生電暈放電時會分解出氟化亞硫酸、氟化硫酸、十氟化二硫、二氧化硫、氟化硫、氫氟酸等近十種氣體。這些氟、硫化物氣體不但有毒,而且很多還有腐蝕性。如對鋁合金、瓷絕緣子、玻璃環氧樹脂等絕緣材料,能損壞它們的結構;對人體及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和毒害作用。六氟化硫氣體的這些缺點,構成了六氟化硫電氣設備在安全防護方面的主要問題。 來源:http://www.tede.cn
鑒於六氟化硫氣體作為絕緣介質仍然存在一些缺點,SF6電氣設備在運行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的安全防護工作人員不應在防爆膜近前停留。六氟化硫設備的氣壓,國產設備一般約在(4.5~6)×105帕壓力范圍之間,這個壓力屬於正常工作氣壓。當電氣設備內部發生故障後,有可能因產生二倍於工作壓力的高壓而使防爆膜破碎,含有二氧化硫、氫氟酸及氟化硫酸等毒腐成分的故障氣體將以很高的沖力噴出,此時,如果工作人員停留在防爆膜附近,無疑將受到侵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巡視六氟化硫配電裝置設備時,即使發現了異常,也不應在防爆膜近前停留,應遵守《安規》和現場運行規程的規定,先向值長或有關人員報告,進行必要的組織和安全防護准備,才能查證原因,採取針對措施。禁止工作人員在發現異常時,擅自盲目測試檢查。
②主控制室與六氧化硫設備配電裝置室之間應採取氣密隔離措施。所謂氣密隔離,就是在六氟化硫設備配電裝置室的門與主控通道的間隔處,為防止六氟化硫與空氣混合的氣體在正常情況下向主控方向擴散,將其用特殊結構的門密閉隔離開來的措施,以確保電氣值班人員的健康。
此外,六氟化硫設備配電裝置室應遵守以下規定:進入六氟化硫設備配電裝置室之前,應將通風機定時器扭至15分位置,先進行強力通風。通風完畢,須用檢漏儀在規定的檢測地點測量六氟化硫氣體的含量,確證室內空氣新鮮無問題。嚴格執行現場運行規程和規定,必須兩人進入室內巡視,以便於突然發生危險情況時互相救助。為了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嚴禁一人進入六氟化硫配電室內從事檢修工作。
2六氟化硫氣體監測
六氟化硫電氣設備中的氣體監測如果六氟化硫電氣設備本身是合格的,那麼,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安裝和調試質量,以及怎樣對六氟化硫絕緣性能進行合理的監督檢查。六氟化硫氣體到貨後通過質量檢驗可以保證貨源質量水分含量不超過規定標准。但灌氣後,如果設備組裝條件不夠完善,則機器壁上附著的水分,設備的固體絕緣及澆注物中間的水分,以及由於密封效果、填料不同透過的水分,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後,它們可能釋放出來,使得六氟化硫設備的含水量出現變化。因此,針對實際情況,必須對六氟化硫設備中氣體的質量進行監測。檢驗周期時間是:灌裝後至投運前的一次總體檢驗,重點檢驗空氣、水分和雜質含量;運行後以三個月為周期的含水量檢驗,一般應連續進行三次周期性檢驗;經過檢驗證明,六氟化硫氣體無變化,運行已經穩定之後,則應轉為以年為周期的含水量檢測。當檢驗出氣體成分有明顯變化時,往往是質量和運行問題的反應,應按規定進行報告,必要時請專家診斷、鑒定或進行有關質量復核。
六氟化硫設備的通風裝置要求為了防止正常或異常情況下泄漏的六氟化硫氣體對電氣工作人員的損害,要求:六氟化硫配電裝置室應有強力通風裝置,所裝設的通風裝置應有足夠大的抽取力量,能達到強力換氣效果;六氟化硫氣體比重大,因此,通風裝置的風口全部設置在各室貼近地面處,以使得六氟化硫氣體及其分解氣體得到快速排出。
3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的事故處理
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發生事故,是指電氣設備絕緣介質嚴重下降使內部出現接地、短路、防爆膜破裂或設備本體密封出現問題使氣體嚴重泄漏的事故。當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發生緊急事故時,泄漏報警裝置發出光、聲、音響信號,進行處理時在安全方面應注意以下內容:
①防止六氟化硫氣體漫延,必須將該系統所有通風機全部開啟,進行強力排換。電氣值班人員應做好處理的組織准備,穿好安全防護服並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手套和護目眼鏡,採取充分的措施准備後,才能進入事故設備裝置室進行檢查。
②設備防爆膜破裂,說明內部出現了嚴重的絕緣問題,電弧使設備部件損壞,引起內部壓力超過標准。因此,必須停電進行處理,查明事故原因,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處理。
③認真消除故障所造成的設備外部污染,應使用六氟化硫的熔劑汽油或丙酮將其擦洗乾凈。進行這項工作也應按現場運行規程的規定做好安全防護。
近年來,以六氟化硫氣體做為主導絕緣材料的電氣設備在電力系統得到廣泛應用,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
SF6檢測原理概述
空氣中微量SF6氣體的檢測是比較困難的,國外廣為應用的方法有:紅外吸收法、放射源型電子捕獲檢定器法、高壓放電電離法及熱導法等。
近年來,電化學方法檢測SF6也有重大的技術突破。由於SF6分子結構極其穩定而無法使用電化學感測器直接對其進行測量,因此採用熱裂解技術使SF6和O2在特殊催化劑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中間產物如SO2等。化學反應式如下:

再通過電化學感測器檢測SO2含量,檢測SO2電化學的感測器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因此,通過熱裂解+電化學就可以精確檢測SF6含量,價格相對適中,將成為SF6泄漏報警中首選產品。

③ 如何安全使用SF6氣體泄露報警系統,新聞動態

ED0502F型六氟化硫在線監測報警系統
產品概述

◆ED0502F在型線監測報警系統是根據當前電力系統強調安全生產的形勢,為在安裝有SF6設備的配電裝置室的工作人員提供人身健康安全保護而設計、開發的智能型在線監測系統。
◆它主要檢測環境空氣中SF6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當環境中SF6氣體含量超標或缺氧,能實時進行報警,同時自動開啟通風機進行通風,並具有溫濕度檢測、工作狀態語音提示、遠傳報警、歷史數據查詢等諸多豐富功能。
◆它獨有的微量SF6氣體檢測技術,能檢測到1000ppm濃度的SF6氣體,不僅可以達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而且還能確保設備正常運行;進口高穩定的氧感測器,可以為現場工作人員提供更多一層可靠保護。
◆感測器的使用壽命延長5倍,可以節省幾倍成本,如果存在誤報,用戶需要不斷地去現場,如果解決降低誤報、遠程遙測遙信,可以大大節省人力成本.。
◆該系統主要應用在變電站內35KV SF6開關室及500KV、220KV、110KV GIS室。

主要功能

◆支持紅外人體感應開風機,同時支持語音紅外報警
◆空氣中氧氣含量監測顯示功能,環境中SF6氣體含量監測顯示功能
◆SF6氣體濃度超限報警,聲光提示,SF6氣體含量超標或缺氧時,泄漏時自動排風
◆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檢測,缺氧報警
◆SF6和氧氣可同時檢測SF6檢漏儀 SF6檢測儀 鹵素檢漏儀 鹵素檢測儀
◆在線自動補償修正環境變化引起的誤差,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不會發生任何誤報警;高性能熱導感測器,精確無誤地檢測到泄漏量,發生報警
◆可通過遠程網路進行監控系統運行狀態,直接控制主機或變送器的運行
◆自動定時排風及泄漏超標自動排風
◆手動排風按鍵控制,上次排風時間提示,也可自動定時排風
◆自動監測環境溫濕度SF6檢漏儀 SF6檢測儀 鹵素檢漏儀 鹵素檢測儀
◆可根據需要擴展氣體檢測點
◆可選擇與計算機連接,實現遠程監控,並進行事件記錄與歷史數據記錄
◆檢測點環狀組網,便於安裝布線
◆大屏彩色背景LCD顯示,人性化操作界面
◆雙氣體檢測,符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要求
◆長壽命設計,為客戶節約成本
◆採用雙CPU結構設計,監控測量更可靠、實時

主要特點

◆多重檢測功能
◆主要針對SF6氣體泄漏和缺氧狀況進行檢測,並兼有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的輔助檢測功能,完全符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要求。
◆先進的氣體感測器
◆採用的是國際長壽命最先進的熱導探頭,正常使用10年,保證壽命5年。
◆低濃度SF6氣體檢測技術,報警誤差≤5%設定值,氧氣報警誤差≤0.5%。
◆早期現場報警技術
◆微量監測技術能發出早期現場警報,並指示氣體泄漏位置,及時通知危險地點內人員疏散,尋找及消除泄漏源,保護運行設備。
◆現場匯流排設計
◆一根電纜連接所有變送器及主機,可分立可組合,具有很高的現場適應性。
◆多點組網檢測
◆最多128點同時檢測,滿足現場環境需要,提高檢測可靠性。
◆遙測遙信能力
◆數據可傳送到遠方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也可直接遠程查詢、控制監控系統。
◆長壽型設計
◆充分利用單片機的工作靈活性,感測器採取間歇式工作測量,大大提高了感測器的工作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歷史數據記錄和查詢
◆大容量數據存儲器,可直接在監控主機上進行快捷查詢。
◆自動語音提示、報警
◆自動語音提示實時檢測結果,加強現場工作人員的直觀感覺。

技術參數

◆主機安裝方式:壁掛式或櫃式
◆主機外形尺寸:壁掛式: L270×W130×H480(mm3);
櫃 式: L480×W270×H130(mm3)
◆SF6和O2綜合變送器尺寸: L180×W70×H140(mm3)
◆溫濕度變送器尺寸: L180×W70×H140(mm3)
◆風機控制器尺寸:L145×W75×H185(mm3)
◆SF6濃度超限報警點: 900PPM(可調),精度 ≤ 5%(設定值)
◆O2濃度檢測范圍: 0~25.0%,缺氧報警點:18%,精度 ≤0.5%
◆溫度顯示範圍: -25~+99℃
◆濕度顯示範圍: 0~100%RH
◆電 源: AC 185~265V,50Hz
◆報警輸出接點功率: 3A
◆風機輸出接點功率: 8A
◆風機控制器輸出功率:30A
◆風機啟動: 發生泄漏報警時,自動啟動風機每次啟動時間15min或自定義,可手動強制或定時啟動風機,自動復位SF6檢漏儀 SF6檢測儀 鹵素檢漏儀 鹵素
◆滿足遠方控制和監測
◆聲光報警功能提示:通過聲音和光提醒用戶
◆通 訊: RS485 介面,其它介面可定製
◆海量報警信息存儲設計,監測控制系統滿足128個監測

④ 學習地理信息系統有什麼用

地理信息系統處理、管理的對象是多種地理空間實體數據及其關系,包括空間定位數據、圖形數據、遙感圖像數據、屬性數據等,用於分析和處理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分布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
通過上述的分析和定義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殼是計算機化的技術系統,它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數據採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圖像處理子系統、數據產品輸出子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優劣、結構直接影響著GIS的硬體平台、功能、效率、數據處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
2、GIS的操作對象是空間數據,即點、線、面、體這類有三維要素的地理實體。空間數據的最根本特點是每一個數據都按統一的地理坐標進行編碼,實現對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這是GIS區別於其它類型信息系統的根本標志,也是其技術難點之所在。
3、GIS的技術優勢在於它的數據綜合、模擬與分析評價能力,可以得到常規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統難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實現地理空間過程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4、 GIS與測繪學和地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地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為GIS中的空間實體提供各種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數;電子速測儀、GPS全球定位技術、解析或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等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動地獲取空間目標的數字信息產品,為GIS提供豐富和更為實時的信息源,並促使GIS向更高層次發展。地理學是GIS的理論依託。
有的學者斷言,「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說GIS的興起和發展是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把鑰匙,那麼,信息地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將是打開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門,必將為地理科學的發展和提高開辟一個嶄新的天地」。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分類GIS按研究的范圍大小可分為全球性的、區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綜合性的與專題性的。同級的各種專業應用系統集中起來,可以構成相應地域同級的區域綜合系統。在規劃、建立應用系統時應統一規劃這兩種系統的發展,以減小重復浪費,提高數據共享程度和實用性。延伸:配電地理信息系統在配電自動化系統中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個重要內容:由於配電網節點多,設備分散,其運行管理工作常於地理位置有關,引入配電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更加直觀的進行運行管理;其內容主要包括:設備管理(FM),是將變電站、饋線、變壓器、開關、電桿等設備的技術數據反映在地理背景圖上;用戶信息系統(CIS),指藉助GIS對大量用戶信息,如用戶名稱、地址、帳號、電話、用電量和負荷、供電優先順序、停電記錄等進行處理,便於迅速判斷故障的影響范圍,而用電量和負荷的統計信息還可作為網路分析的依據;停電管理系統(OMS),是指接到停電投訴後,GIS通過調用CIS和SCADA功能,迅速查明故障地點和影響范圍,選擇合理的操作順序和路徑,顯示處理過程中的進展,並自動將有關信息轉給用戶投訴電話應答系統;另外GIS還可具有輔助配電網發展規劃設計功能等。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情況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的起步稍晚,但發展勢頭相當迅猛,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是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推廣電子計算機在測量、制圖和遙感領域中的應用。隨著國際遙感技術的發展,我國在1974年開始引進美國地球資源衛星圖像,開展了遙感圖像處理和解譯工作。1976年召開了第一次遙感技術規劃會議,形成了遙感技術試驗和應用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先後開展了京津唐地區紅外遙感試驗。新疆哈密地區航空遙感試驗、天津渤海灣地區的環境遙感研究、天津地區的農業土地資源遙感清查工作。長期以來,國家測繪局系統開展了一系列航空攝影測量和地形測圖,為建立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解析和數字測圖、機助制圖、數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和使用也同步進行。1977年誕生了第一張由計算機輸出的全要素地圖。1978年,國家計委在黃山召開了全國第一屆資料庫學術討論會。所有這些為GIS的研製和應用作了技術上的准備。
第二是試驗階段。進入80年代之後,我國執行「六五」、「七五」計劃,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很快對「信息革命」作出熱烈響應。在大力開展遙感應用的同時,GIS也全面進入試驗階段。在典型試驗中主要研究數據規范和標准、空間資料庫建設、數據處理和分析演算法及應用軟體的開發等。以農業為對象,研究有關質量評價和動態分析預報的模式與軟體,並用於水庫淹沒損失、水資源估算、土地資源清查、環境質量評價與人口趨勢分析等多項專題的試驗研究。在專題試驗和應用方面,在全國大地測量和數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礎上,建成了全國1:100萬地留資料庫系統和全國土地信息系統、1:4見萬全國資源和環境信息系統及1:250萬水土保持信息系統,並開展了黃土高原信息系統以及洪水災情預報與分析系統等專題研究試驗。用於輔助城市規劃的各種小型信息系統在城市建設和規劃部門也獲得了認可。
在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得到很大發展。在國內召開了多次關於GIS的國際學術討論會。1985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1988年和1990年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先後建立了「信息工程專業」和「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我國許多大學中開設了rs方面的課程和不同層次的講習班,已培養出了一大批從事GIS研究與應用的博士和碩土。
第三是GIS全面發展階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來,我國的GIS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走上了全面發展階段。國家測繪局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數字化測繪信息產業。1:100萬地圖資料庫已公開發售,衛:25萬地圖資料庫也已完成建庫,並開始了全國1:10萬地圖資料庫生產與建庫工作,各省測繪局正在抓緊建立省級1:1萬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應用從典型試驗逐步走向運行系統,這樣就可保證向GIS源源不斷地提供地形和專題信息。進入90年代以來,沿海、沿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土地的有償使用和外資的引進,急需GIS為之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用於城市規劃、土地管理、交通、電力及各種基礎設施管理的城市信息系統在我國許多城市相繼建立。
在基礎研究和軟體開發方面,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關計劃中,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綜合應用」列入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在該項目中投入相當大的研究經費支持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單位開發我國自主版權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GIS基礎軟體與國外的差距迅速縮小,涌現出若干能參與市場競爭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如GeoStar, MapGIS, OityStar, ViewGIS等。在遙感方面,在該項目的支持下,已建立全國基於IK4遙感影像土地分類結果的土地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國家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國內外專家對地理信息系統的不同定義(國外一些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摘自David J.Maguire,1991)。
1、DoE(1987:132)
a system for capturing storing checking, manipulating analysing and displaying data which are spatially referenced the Earth.
2、Aronoff(1989:39)
any manual or computer based set of proceres used to store and manipulate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data.
3、Carter(1989:3)
an institutional entiry, reflecting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integrates technology with a database, expertise and continuing, financial support over time.
4、Parker(1988:1547)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stores, analyses, and displays both spatioal and non-spatial data.
5、Dueker(1979:106)
a special ca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where the database consists of observations on spatioally distributed features, activities, or events, which are definable in space as points, lines, or areas. A GIS manipulates data about these points, lines, and areas to retrieve data for ad hoc queries and analysis.
6、Smith et al.(1987:13)
a database system in which most of the data are spatially indexed, and upon which a set of proceres operated in order to answer queries about spatiol entities in the database.
7、Ozemoy, Smith and Sicherman(1981:92)
an automated set of functions that provides professionals with advanced capabilities for the storge, retrieval, manipulation, and display of geographically located data.
8、Burrough(1986:6)
a powerful set of tool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retrieving at will, transforming and displaying spatial data from the real world.
9、Cowen(1988:1544)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nvolv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atially referenced datain a problem-soling environment.
10、Koshkariov, Tikunov and Trofimov(1989:256)
a system with advanced geo-modelling capabilites.
11、Devine and Field(1986:18)
a form of MIS[Management Informaion System]that allows map display of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12、陳述彭等(1999,《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由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和用戶組成的,通過對地理數據的集成、存儲、檢索、操作和分析,生成並輸出各種地理信息,從而為土地利用、資源管理、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經濟建設、城市規劃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識,為工程設計和規劃、管理決策服務高考報名GIS專業的一點注意事項目前開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院校很多,但是高考報名時注意,分為理科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屬於地理學,側重於地理學應用理論研究;工科為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屬於測繪學,側重於測量。兩者並無本質區別,報考的時根據自身喜好,工科一般開設於理工科院校,理科則一般為綜合性大學或師范大學內。理科的話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地理信息系統比較厲害,特別是制圖方向。GIS的發展背景35,000年前,在Lascaux附近的洞穴牆壁上,法國的Cro Magnon獵人畫下了他們所捕獵動物的圖案。與這些動物圖畫相關的是一些描述遷移路線和軌跡線條和符木。這些早期記錄符合了現代地理信息系統的二元素結構:一個圖形文件對應一個屬性資料庫。 18世紀地形圖繪制的現代勘測技術得以實現, 同時還出現了專題繪圖的早期版本, 例如:科學方面或戶口普查資料。 20世紀初期世紀將圖片分成層的「照片石印術」得以發展。直至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動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導致通用計算機「繪圖」的應用。
1967年世界第一個投入實際操作的GIS系統由聯邦能量、礦產和資源部門在安大略省的渥太華開發出來。 這個系統是由Roger Tomlinson開發的,被稱為「Canadian GIS」(CGIS)。它被用來存儲,分析以及處理所收集來的有關加拿大土地存貨清單(CLI)數據。CLI通過在1:250,000的比例尺下繪制關於土壤, 農業, 休閑、野生生物、水鳥、林業, 和土地利用等各種信息為加拿大農村測定土地能力,並增設了了等級分類因素來進行分析。
CGIS是世界的第一個「系統」, 並且在「繪圖」應用上進行了改進,它具有覆蓋,測量,資料數字化/掃描的功能,支持一個跨越大陸的國家坐標系統,將線編碼為具有真實的嵌入拓撲結構的「弧」,並且將屬性和位置的信息分別存儲在單獨的文件中。它的開發者,地理學家Roger Tomlinson,被稱為「GIS之父」。
CGIS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才完成,但這花費了太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在它最初發展期,不能與如Intergraph這樣的銷售各種商業地圖應用軟體的供應商競爭。微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使得象ESRI和CARIS那樣的供應商成功地兼並了大多數的CGIS特徵,並結合了對空間和屬性信息的分離的第1 種世代方法與對組織的屬性數據的第2種世代方法入資料庫結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產業成長刺激了應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飛速增長。至20世紀末,在各種系統中迅速增長使得其在在相關的少量平台已經得到了鞏固和規范。並且用戶開始提出了在互聯網上查看GIS數據的概念,這要求數據的格式和傳輸標准化。GIS中使用的技術從不同來源得到相關信息
如果能將你所在州的降雨和你所在縣上空的照片聯系起來,可以判斷出哪塊濕地在一年的某些時候會乾涸。一個GIS系統就能夠進行這樣的分析,它能夠將不同來源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應用。對於源數據的基本要求是確定變數的位置。位置可能由經度,緯度和海拔的 x,y,z坐標來標注,或是由其他地理編碼系統比如ZIP碼,又或是高速公路英里標志來表示。任何可以定位存放的變數都能被反饋到GIS。一些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生產正在製作能夠直接訪問GIS的計算機資料庫。可以將地圖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格式輸入GIS。GIS 系統同時能將不是地圖形式的數字信息轉換可識別利用的形式。 例如,通過分析由遙感生成的數字衛星圖像,可以生成一個與地圖類似的有關植被覆蓋的數字信息層。 同樣, 人口調查或水文表格數據也可在GIS系統中被轉換成作為主題信息層的地圖形式。
資料展現
GIS 數據以數字數據的形式表現了現實世界客觀對象(公路, 土地利用, 海拔)。 現實世界客觀對象可被劃分為二個抽象概念: 離散對象(如房屋) 和連續的對象領域(如降雨量或海拔) 。這二種抽象體在GIS系統中存儲數據主要的二種方法為: 柵格(網格)和矢量。 柵格(網格)數據由存放唯一值存儲單元的行和列組成。它與柵格(網格)圖像是類似的,除了使用合適的顏色之外,各個單元記錄的數值也可能是一個分類組,例如土地使用狀況,一個連續的值,或是降雨量,或是當數據不是可用時記錄的一個空值。柵格數據集的解析度取決於地面單位的網格寬度。通常存儲單元代表地面的方形區域, 但也可以用來代表其它形狀。柵格數據既可以用來代表一塊區域,也可以用來表示一個實物,實物被存儲為... 矢量數據利用了幾何圖形例如點,線(一系列點坐標),或是面(形狀決定於線)來表現客觀對象。例如,在住房細分中以多邊形來代表物產邊界,以點來精確表示位置。矢量同樣可以用來表示具有連續變化性的領域。利用等高線和不規則三角網(TIN)來表示海拔或其他連續變化的值。TIN的記錄對於這些連接成一個由三角形構成的不規則網格的點進行評估。三角形所在的面代表地形表面。 利用柵格或矢量數據模型來表達現實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柵格數據設置在面內所有的點上都記錄同一個值,而矢量格式只在需要的地方存儲數據,這就使得前者所需的存儲的空間大於後者。對於柵格數據可以很輕易地實現覆蓋的操作,而對於矢量數據來說要困難得多。矢量數據可以象在傳統地圖上的矢量圖形一樣被顯示出來,而柵格數據在以圖象顯示時顯示對象的邊界將呈現模糊狀。 除了以幾何向量坐標或是柵格單元位置來表達的空間數據外,另外的非空間數據也可以被存儲。在矢量數據中,這些附加數據為客觀對象的屬性。例如,一個森林資源的多邊形可能包含一個標識符值及有關樹木種類的信息。在柵格數據中單元值可存儲屬性信息,但同樣可以作為與其他表格中記錄相關的標識符。
資料擷取
數據擷取——向系統內輸入數據——它占據了GIS從業者的大部分時間。有多種方法向GIS中輸入數據,在其中它以數字格式存儲。 印在紙或聚酯薄膜地圖上的現有數據可以被數字化或掃描來產生數字數據。數字化儀從地圖中產生向量數據作為操作符軌跡點、線和多邊形的邊界。掃描地圖可以產生能被進一步處理生成向量數據的光柵數據。 測量數據可以從測量器械上的數字數據收集系統中被直接輸入到GIS中。從全球定位系統(GPS)——另一種測量工具中得到的位置,也可以被直接輸入到GIS中。 遙感數據同樣在數據收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由附在平台上的多個感測器組成。感測器包括攝像機、數字掃描儀和激光雷達,而平台則通常由航空器和衛星構成。 現在大部分數字數據來源於圖片判讀和航空照片。軟拷貝工作站用來數字化直接從數字圖像的立體象對中得到的特徵。這些系統允許數據以二維或三維捕捉,它們的海拔直接從用照相測量法原理的立體象對中測量得到。現今,模擬航空照片先被掃描然後再輸入到軟拷貝系統,但隨著高質量的數字攝像機越來越便宜,這一步也就可被省略了。 衛星遙感提供了空間數據的另一個重要來源。這里衛星使用不同的感測器包來被動地測量從主動感測器如雷達發射出去的電磁波頻譜或無線電波的部分的反射系數。遙感收集可以進一步處理來標識感興趣的對象和類例如土地覆蓋的光柵數據。 除了收集和輸入空間數據之外,屬性數據也要輸入到GIS中。對於向量數據,這包括關於表現在系統中的對象的附加信息。 輸入數據到GIS中後,通常還要編輯,來消除錯誤,或進一步處理。對於向量數據必須要「拓撲正確」才能進行一些高級分析。比如說,在公路網中,線必須與交叉點處的結點相連。像反沖或過沖的錯誤也必須消除。對於掃描的地圖,源地圖上的污點可能需要從生成的光柵中消除。例如,污物的斑點可能會把兩條本不該相連的線連在一起。
資料操作
GIS可以執行數據重構來把數據轉換成不同的格式。例如,GIS可以通過在具有相同分類的所有單元周圍生成線,同時決定單元的空間關系,如鄰接和包含,來將衛星圖像轉換成向量結構。
由於數字數據以不同的方法收集和存儲,兩種數據源可能會不完全兼容。因此GIS必須能夠將地理數據從一種結構轉換到另一種結構。
投影系統,坐標系統與轉換
財產所有權地圖與土壤分布圖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尺顯示數據。GIS中的地圖數據必須能被操作以使其與從其它地圖獲得的數據對齊或相配合。在數字數據被分析前,它們可能得經過其它一些將它們整合進GIS的處理,比如,投影與坐標變換。 地球可以用多種模型來表示,對於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給定點,各個模型都可能給出一套不同的坐標(如緯度,經度,海拔)。最簡單的模型是假定地球是一個理想的球體。隨著地球的更多測量逐漸累積,地球的模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精確。事實上,有些模型應用於地球的不同區域以提供更高的精確度(如北美坐標系統,1983-NAD83-只適合在美國使用,而在歐洲卻不適用)。
投影是製作地圖的基礎部分,它是從地球的一種模型中轉換信息的數學方法,它將三維的彎曲表面轉換成二維的媒介(比如紙或電腦屏幕)。不同類型的地圖要採用不同的投影投影系統,因為每種投影系統有其自身的合適的用途。比如一種可以精確反映大陸形狀的投影會歪曲大陸的相對尺寸(翻譯的是英文的維基網路)
GIS空間分析
空間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與計算機制圖軟體相區別的主要特徵。空間分析是從空間物體的空間位置、聯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間事物,以及對空間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一般地講,它只回答What(是什麼?)、Where(在哪裡?)、How(怎麼樣?)等問題,但並不(能)回答Why(為什麼?)。空間分析需要復雜的數學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間統計學、圖論、拓撲學、計算幾何等[1],其主要任務是對空間構成進行描述和分析,以達到獲取、描述和認知空間數據;理解和解釋地理圖案的背景過程;空間過程的模擬和預測;調控地理空間上發生的事件等目的[2]。
空間分析技術與許多學科有聯系,地理學、經濟學、區域科學、大氣、 地球物理、水文等專門學科為其提供知識和機理。
除了GIS軟體捆綁空間分析模塊外,目前也有一些專用的空間分析軟體,如GISLIB、SIM、PPA、Fragstats等。
數據建模
將濕地地圖與在機場、電視台和學校等不同地方記錄的降雨量關聯起來是很困難的。然而,GIS能夠描述 地表、地下和大氣的二維三維特徵。
例如,GIS能夠將反應降雨量的雨量線迅速制圖。
這樣的圖稱為雨量線圖。通過有限數量的點的量測可以估計出整個地表的特徵,這樣的方法已經很成熟。 一張二維雨量線圖可以和GIS中相同區域的其它圖層進行疊加分析。
拓撲建模
在過去的35年,在濕地邊上有沒有任何加油站或工廠經營過?有沒有任何滿足在2英里內且高出濕地的條件的這類設施?GIS可以識別並分析這種在數字化空間數據中的這種空間關系。這些拓撲關系允許進行復雜的空間建模和分析。地理實體音的拓撲關系包括連接(什麼和什麼相連)、包含(什麼在什麼之中)、還有鄰近(兩者之間的遠近)。
網路建模
如果所有在濕地附近的工廠同時向河中排放化學物質,那麼排入濕地的污染物的數量要多久就能達到破壞環境的數量?GIS能模擬出污染物沿線性網路(河流)的擴散的路徑。諸如坡度、速度限值、管道直徑之類的數值可以納入這個模型使得模擬得更精確。網路建模通常用於交通規劃、水文建模和地下管網建模。

⑤ 電力系統中的GIS指的是什麼

電力系統中的GIS:將電力企業的電力設備、變電站、輸配電網路、電力用戶與電力負荷等連接形成電力信息化的生產管理綜合信息系統。電網GIS平台是電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在於為電網企業各專業提供基礎數據與服務。

提供的電力設備信息、電網運行狀態信息、電力技術信息、生產管理信息、電力市場信息與山川、地勢、城鎮、道路,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資源等自然環境信息集統一。

通過GIS可查詢有關數據、圖片、圖象、地圖、技術資料、管理知識等。

(5)gis設備防爆膜破裂圖片擴展閱讀

GIS平台採用與世界同步的計算機圖形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以及地理信息處理技術。

GIS技術支持多種資料庫管理系統,運行多種編程語言和開發工具;支持各類操作系統平台;為各應用系統,如SCADA、EMS、CRM、ERP、MIS、OA等提供標准化介面;可嵌入非專用編程環境。

電網GIS平台的深化應用,促進了電網設備的規范化管理、電網數據共享與業務融合,提升了電網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和電網設備精益化管理水平。

系統設計採用目前最新技術,支持遠程數據和圖紙查詢,利用系統提供的強大圖表輸出功能,可以直接列印地圖、統計報表、各類數據等。

⑥ gis設備防爆膜在哪裡

汽車貼膜是要貼在汽車玻璃的內側的。
因為貼在內側不會受到風吹雨淋,老化的會更慢,從而延長使用壽命;同時膜的使用過程中不會受太大的外部干擾,不會被掛壞碰壞,不經歷過風雨,黏貼也會更牢固,不會有起角之類的狀況。

⑦ 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是運行值班人員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運行維護工作中(巡視檢查、缺陷處理、設備維護保養等),為保證值班人員人身及設備安全,運行值班人員應遵守運行設備運行維護的有關規定和注意事項。下面我為大家整理的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安全技術措施,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巡視檢查一般規定

(1)巡視高壓設備時,不論設備停電與否,值班人員不得單獨移開或越過遮欄進行工作。若有必要移開遮欄時,必須有監護人在場,並符合表2-7安全距離的規定。

(2)巡視中發現高壓帶電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內值班人員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進入上述范圍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架構時,應戴絕緣手套。

(3)雷雨天氣,需要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靴,並不得靠近避雷針。以防雷擊泄放的雷電流產生危險的跨步電壓對人體的傷害,防止避雷針上產生的高電壓對人的反擊,防止有缺陷的避雷器雷擊時爆炸對人體的傷害。

二、電氣設備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一)發電機(調相機)

對運行中的發電機(調相機),運行維護應注意下列事項:

(1)巡視檢查及維護時,應穿工作服、絕緣鞋、戴安全帽。

(2)調整、清掃電刷及滑環時,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並遵守下列規定:

1)工作人員必須特別小心,以防衣服及擦拭材料被設備掛住,扣緊袖口,發辮應放在帽內,防止衣服、發辮被絞住。

2)工作時站在絕緣墊上(該絕緣墊為常設固定型絕緣墊),不得同時接觸兩極或一極與接地部分,也不能兩人同時進行工作。當勵磁系統發生一點接地時,尤應特別注意。

3)更換電刷時,要防止電刷掉到勵磁機的整流子上造成短路。

4)在發電機氫氣區域巡視檢查、維護時,嚴禁穿有鐵釘、鐵掌的皮鞋,防止鐵器打火引起氫爆。

5)測量軸電壓和在轉動著的發電機上用電壓表測量轉子絕緣的工作,應使用專用電刷,電刷上應裝有300mm以上的絕緣柄。

(二)高壓電動機

(1)巡視高壓電動機時,不得輕易將電動機的防護罩取下,不得用手觸摸電動機定子繞組、引出線、電纜頭及轉子、電阻迴路。

(2)運轉中的電動機,為防止水和灰塵進入內部,不能用帆布和塑料布等軟織物遮蓋,以免絞人。

(3)禁止在轉動著的高壓電動機及其附屬裝置迴路上進行工作。必須在轉動著的電動機轉子電阻迴路上進行工作時,應先提起碳刷或將電阻完全切除。工作時要戴絕緣手套或使用有絕緣把手的工具,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維護炭刷注意事項與發電機相同,研磨滑環或整流子時,應戴護目鏡,袖口應扎緊。

(4)高壓電動機的起動裝置裝在潮濕的工作場所時,手動起動或停止,應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台上進行。

(5)電動機及起動裝置的外殼均應接地,巡視時應檢查接地良好。禁止在轉動中的電動機的接地線上進行工作。

(6)非同步電動機起動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起動大、中容量的電動機應事先通知值長和值班長,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證順利起動。如幾台電動機公用一台變壓器,應按容量由大到小,按順序一台一台地起動。

2)電動機起動應嚴格執行規定的起動次數和起動間隔時間,避免頻繁起動,盡量減少起動次數。以免影響電動機使用壽命、燒壞電動機或多次起動影響其他電動機的運行。所以,正常情況下,鼠籠電動機在冷態下允許起動2次,每次間隔時間不小於5min,熱態下允許起動1次。大容量電動機起動間隔時間不小於0.5~1h;事故情況下及起動時間不超過2~3s的鼠籠電動機,允許比正常情況多起動1次;電動機作動平衡試驗時,起動間隔時間為:200kW以下電動機,不小於0.5h;200~500kW電動機,不小於1h;500kW以上的電動機,不小於2h。

3)電動機起動時,應按電流表監視起動全過程。起動過程結束後,應檢查電動機的電流是否超過額定值,必要時應根據情況對電動機本體及所帶的機械負載進行檢查及調整。

4)電動機接通電源後,轉子不轉或轉速很慢,聲音不正常,傳動機械不正常,起動升速過程中在一定時間內電流表指示遲遲不返回至正常值,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檢查,待查明原因並排除故障後,方可重新起動。

5)起動後電動機冒煙,強烈振動或著火,應切斷電源,停止運行。

6)新裝或檢修後的電動機初次起動時,應注意轉向與設備上標定的方向一致,否則應停電糾正。

(三)高壓斷路器

1.油斷路器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1)檢查油位應在允許范圍內。油位過高、過低均影響斷路器正常運行,甚至引起斷路器噴油或爆炸,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

(2)檢查油色應透明不發黑,否則將影響斷路器的開斷能力,影響系統安全運行。

(3)檢查滲、漏油及絕緣子情況。滲、漏油使斷路器表面形成油污,一方面有浸蝕作用,另一方面降低絕緣子表面絕緣強度。絕緣子應清潔、完好、無破損、無裂紋、無放電痕跡。

(4)當氣溫變冷時,要及時投入加熱器。油溫降低到其凝固點時,粘度增加,斷路器開合速度減慢,遮斷能力下降,開斷負荷電流或短路電流時,可能引起斷路器爆炸。

(5)檢查斷路器輔助開關觸點狀況,發現觸頭在軸上扭轉、松動或固定觸片脫落等現象時,應緊急搶修。

(6)巡視室內高壓開關櫃時,不要隨意打開開關櫃的門,如若向人介紹,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防止高壓電擊。

2.SF6斷路器及GIS組合電器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1)設備投入運行之前,應檢驗設備氣室內SF6氣體水分和空氣含量。SF6氣體中的水分會給SF6斷路器帶來兩方面的危害,其一,水分對SF6氣體絕緣強度影響不大,但在絕緣件(如絕緣拉桿)表面凝露,大大降低絕緣件沿面閃絡電壓;其二,在電弧作用下,水分參與SF6氣體的分解反應,生成腐蝕性很強的氟化氫等分解物,這些分解物對SF6斷路器內的零部件有腐蝕作用,降低絕緣件的絕緣電阻和破壞金屬件表面鍍層,使設備嚴重損傷。在SF6斷路器中,SF6氣體含水分越多,生成的有害分解物越多。故應嚴格控制SF6氣體中水分的含量,從而提高SF6斷路器運行可靠性。

(2)SF6設備運行後,每三個月檢查一次SF6氣體含水量,直至穩定後,方可每年檢測一次含水量。SF6氣體有明顯變化時,應請上級復核。

(3)運行人員進入SF6配電裝置室巡視時,應先通風15min,並用檢漏儀測量室內SF6氣體含量。考慮SF6氣體有害分解物的泄漏逸出,盡量避免一人進入SF6配電裝置室進行巡視(長時間吸入高濃度SF6氣態分解物,會引起肺組織的急劇水腫而導致窒息)。

(4)工作人員不準在SF6設備防爆膜附近停留,若在巡視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查明原因,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3.真空斷路器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真空斷路器在巡視檢查應特別注意檢查滅弧室漏氣情況。正常情況下,真空玻璃泡清晰,屏蔽罩內顏色無變化,開斷電路時,分閘弧光呈微藍色。當運行中屏蔽罩出現橙紅色或乳白色輝光,則表明真空失常,應停止使用,並更換滅弧室,否則將引起不能開斷的事故。

(四)變壓器

1.巡視檢查重點檢查項目

變壓器運行時,應按變壓器巡視檢查項目進行檢查,其中,應重點檢查下列項目:

(1)變壓器的油位及油色。油對變壓器起絕緣和散熱作用,油位、油色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

(2)上層油溫。變壓器的絕緣受其內部溫度的控制,當上層油溫超過額定值,則繞組的絕緣加速老化,使用壽命縮短。為此,只要上層油超過允許值,一定要查找原因,並即時處理。

(3)運行聲音。正常運行發出連續均勻的“嗡嗡……”聲。若聽到不正常的異常響聲,如不連續較大的“嗡嗡……”聲;油箱內啪啪放電聲或特殊翻滾聲;油箱內發出“叮叮口當口當”聲等,則說明變壓器運行不正常(存在故障或缺陷)。

(4)套管狀況。套管應完好,無破損,無裂紋,無放電痕跡。

(5)冷卻系統。風扇、潛油泵聲音應正常,風向和油的流向應正確。冷卻裝置故障,不僅觀察油溫,還應注意變壓器運行的其他變化,綜合判斷變壓器運行狀態。

(5)矽膠顏色。呼吸器中的矽膠若變紅,應更換矽膠,否則變壓器進潮,影響變壓器絕緣。

(6)防爆門隔膜狀況。防爆門隔膜應完好無破裂,否則變壓器進潮進水影響絕緣。

(7)接地線。外殼接地線完好無銹蝕,鐵芯接地線經小套管引出接地完好。

(8)異常氣味。變壓器故障及各附件異常,如高壓導電連接部位松動、風扇電機過熱等發出焦臭味。

2.變壓器過負荷運行特別注意事項

(1)密切監視變壓器繞組溫度和上層油溫。

(2)起動變壓器的全部冷卻裝置,在冷卻裝置存在缺陷或效率達不到要求時,應禁止變壓器過負荷運行。

(3)對有載調壓的變壓器,在過負荷程度較大時,應盡量避免用有載調壓裝置調節分接頭。

(五)互感器

互感器的運行維護應注意下列幾點:

(1)注意運行的聲音。正常運行應無聲音,若發現內部有嚴重放電聲和異常響聲,互感器應退出運行。

(2)發現本體過熱、向外噴油或爆炸起火,應立即退出運行。

(3)運行維護時,要防止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二次開路危及二次設備和人身安全。

(4)運行中,應防止工作人員將電壓互感器二次短路,如在電壓端子上測量時,不要引起電壓端子短路,電壓互感器二次短路會燒壞其二次繞組。

(六)並聯電抗器

在超高壓輸電線路上裝有並聯電抗器,用於補償超高壓線路的電容和吸收其電容功率,防止電網輕負荷時因容性功率過多引起電壓升高。並聯電抗器運行中應注意下列幾點:

(1)投入和退出,應嚴格按調度命令執行。

(2)只經隔離開關投入線路的並聯電抗器,在拉、合其隔離開關之前,必須檢查線路確無電壓,防誤操作迴路應有效閉鎖,拉、合操作應在線路電壓互感器二次小開關合上情況下進行。

(3)電抗器運行中的油位及油的溫升,應與其無功負荷相對應。在正常運行中,上層油溫不宜長期超過85℃。

(4)定期測量油箱表面、附件的`溫度分布,油箱及附件溫升不超過80℃,發現異常,應分析原因並處理。

(5)當電抗器運行告警,或出現系統異常、氣候惡劣或其他不利的運行條件時,應進行特殊巡視檢查。

(七)避雷針和避雷線

避雷針和避雷線是將雷電引入自身,然後將雷電流經良導體人地,利用接地裝置使雷擊電壓幅值降到最低。這就要求在運行維護中,應注意檢查雷電流導通迴路和集中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即:

(1)嚴密觀察和檢查避雷針和避雷線的外表和機械狀況。因避雷針和避雷線處於高空,長年受風力作用,產生高頻擺動或振動,容易疲勞拆斷墜落,故應檢查其外表和機械狀況。

(2)定期開挖檢查地中接地扁鋼的腐蝕情況。雷電流導通迴路(構架)與接地裝置之間用扁鋼連接,扁鋼埋在地中,容易腐蝕,影響雷電流安全人地和避雷效果,故應檢查地中扁鋼腐蝕情況。

(3)測量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獨立避雷針集中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要求小於10Ω。變電站設備區內的構架避雷針或避雷線的集中接地體一般與接地網接死。其接地電阻與主接地網一同測量,主網接地電阻值應滿足要求。

(八)避雷器

不論避雷器內部受潮,還是避雷器電阻片老化,都反應在運行中避雷器泄漏電流增加。所以需在運行中進行仔細檢查和試驗發現早期故障。避雷器運行維護應注意下列幾點:

(1)新投運和運行中的避雷器按規程規定項目定期作試驗。

(2)檢查運行中避雷器接地引下扁鋼連接是否良好。

(3)定期清掃避雷器的電瓷外絕緣的污穢。

(4)雷雨季節,注意巡視放電計數器的動作情況並記錄動作次數。

(九)接地裝置

接地裝置的運行維護應注意下列事項:

(1)檢查設備接地引下線與設備接地構架連接是否良好。用螺栓連接時,應有防松帽或防松墊片,焊接搭接長度為扁鋼寬度的2倍。接地引下線在地面上的部分到地面下幾厘米處,應有完善的防腐措施。

(2)用導通法檢查接地線的通斷。電氣設備與接地裝置的電氣連接應良好,定期檢查接地引下線靠近地表層部分的腐蝕情況。必要時應更換接地引下線。

(3)當系統短路容量增大或發現接地網導體已嚴重腐蝕時,需進行接地網接地電阻測量和導體截面熱穩定校核。必要時適當增加接地網導體的截面積。

(4)運行中定期測量接地裝置的接地由阻。

;

⑧ ETC安裝位置

ETC安裝位置其實要求並不高,沒你想的那麼嚴重,主要是不影響你駕駛的視線。

⑨ 安裝SF6泄漏監控報警系統的依據有哪些

SF6氣體泄漏在線監控報警系統是檢測現場SF6濃度、氧氣含量及溫濕度等環境數據,並通過專大量數據分析處理屬做出控制以及告警的智能氣體報警系統。SF6監測主要採用了電化學技術、電擊穿技術和紅外光譜吸收技術。1、電化學技術:電化學技術的原理是被檢測氣體接觸到200°C左右高溫的催化劑表面,並與之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信號的改變,以此來發現被檢測氣體。2、電擊穿技術 電擊穿技術是從SF6在電力上的典型應用--作為絕緣氣體應用在GIS開關櫃中演變而來的。其工作原理是根據SF6氣體絕緣的特性,從置於被檢測空氣中的高壓電極間電壓的變化來判斷空氣中是否含有SF6氣體。3、紅外光譜吸收技術 紅外光譜吸收技術(又稱激光技術)的原理是SF6作為溫室氣體,對特定波段的紅外光有很強烈的吸收特性。

閱讀全文

與gis設備防爆膜破裂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煤氣罐閥門漏氣怎麼辦處理 瀏覽:279
自動加葯裝置安裝方案 瀏覽:585
機械恐龍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63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套管實驗裝置 瀏覽:569
揭陽鋁合頁五金製品廠 瀏覽:430
某同學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 瀏覽:222
設備合同里是售後服務要怎麼寫 瀏覽:65
自動噴水裝置價格 瀏覽:619
安裝實驗器材時為什麼要由下到上 瀏覽:397
油封軸承怎麼加油 瀏覽:813
腰間盤突出送什麼儀器 瀏覽:697
閥門檢測的試樣種類是什麼 瀏覽:403
電動軸承高低速怎麼劃分 瀏覽:140
正規機械儀器怎麼用 瀏覽:619
料斗自動平行送料裝置 瀏覽:334
浙江建華五金機電市場1區34號 瀏覽:27
領匯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台山 瀏覽:569
深圳立信達軸承做什麼軸承 瀏覽:325
法人投入舊設備怎麼入賬 瀏覽:752
滄州賣軸承怎麼樣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