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售價39.98萬元 新款梅賽德斯-AMG A35L上市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首款國產AMG車型——梅賽德斯-AMGA35L上市了。雖說帶有「國產」這一身份標簽,但實際上該車更多是考慮到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長軸距的三廂車,價格其實並沒有比進口兩廂版本便宜。時隔一年,新款AMGA35L上市了,價格不變,售價為39.98萬元。
鵬友說:
雖然,A35L沒有工程師簽名,雖然它並不是來自於賓士凱奇凱梅特工廠。但是,稍微上點年紀的車迷,對這種三廂緊湊型性能車內心還是有所憧憬的,畢竟在性能至於還可以兼顧一些實用性。關鍵是,相比於那些「高高在上」的AMG車型,這輛新款AMGA35L,其實並不遙遠。至少像我這樣,搬搬磚,吃吃泡麵......算了,有這個錢,要不我還是等抄底「四個圈」的S4?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AMG A35L對比AMG A45,到底差距有多遠
只要是對A35L有興趣的朋友,看到這台車的第一個問題,都會問「A35L少了一人一機的銘牌,究竟還算不算AMG呢?」
之前的AMG車型之前一直強調一人一機的概念,並且每次只要提到AMG的時候,這點就是必不可少的。那張貼在發動機蓋上的工程師簽名銘牌,就是一張高級榮譽證書。
?
缺少了這張榮譽證書,A35L是否就「畢不了業」呢?在視頻里找找答案吧
掐指一算 A35L AMG連起名都有玄機
A35L被賦予AMG之名,相信是為了能以更相宜的代價,讓更多人能在心理上或是感官上去擁有天生就自帶高性能光環的產品,這對於銷量或是消費者培育上面,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A35L AMG從名字上就可以發現,它首先是一台A級的加長版,之後才是一台AMG。後排的空間與普通的加長A級相同,意味著和上一代的C級已相差不遠。
同時這款2.0T發動機有著306Ps、400Nm的最大輸出,從數字上就知道根本不可能會慢,而將這兩個主要部分合二為一,就成了A35L AMG。
有306Ps的動力在手,A35L肯定是一台快車。在量產級別中的2.0T機器中,表現已經是數一數二了。
即使與A45相比的話,擁有著更新的渦輪技術加持,令低轉速的加速性反應是來得更快,僅在中後段的加速上稍遜一籌。但也正因為少了尾段轉速的沖刺感,以及少了洶涌排氣聲浪等周邊元素的襯托,令我總覺得A35L不那麼夠AMG。
在這年代快車太多了,加速快這個特性已經不算什麼特別的亮點。A35L雖然少了硬核的性能表現,但就多了舒適得多的駕乘氛圍。
輪胎尺寸搭配與A45是一樣的,但懸掛硬度和底盤信息的反饋一對比,就有了一個明顯的差別,後排乘客的乘坐感得到了重點照顧。
用A35L與A45作比較,其實有點不對等的。這台A45的正式對手,是即將進入國內的M177世代的全新A45和A45 S。不過A35L畢竟也是新一個世代的車款,實力的確是不容小視,相比之下只是在一些更硬核的部分處於下風。
A35L作為一台加長了的三廂轎車,多點偏向於舒適乘坐是正常的,不然這么大費周章加長來干什麼。總得來說,A35L已經做到了比A45少20%性能表現,但多20%舒適度的水平,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表現。
A45?AMG無愧為量產4缸機中的立Flag之作
AMG之前的車型動輒就是百萬級價格起碼,所以當A45出來的時候,一台搭載4缸機器的車型居然也被賦予了AMG之名,大家都不禁產生了很多懷疑。
但我都覺得賓士在推出這台A45上做得非常正確,打造出這個級別中當時動力最強的產品。因為只要體驗過A45的實力,全球動力最強的量產4缸發動機這個頭銜的確是當之無愧的。
但A45要做到了全球最強4缸發動機這個成績是有代價的,也許基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以2.0升排量要榨出381ps的馬力,所使用渦輪增壓器的尺寸難免會偏大。
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不用多說了,渦輪遲滯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發動機在3千轉之前還未開始發力時,很容易就被很多的高性能2.0T車型放開一段距離。
但正因為這種傳統甚至說是老式的大馬力渦輪車性格,才令我更加喜愛A45。有些東西失去了才會珍惜,現在找一台性能表現好點的中小排量渦輪車,低轉發力既敏捷又相當平順,沒有了以前那種渦輪一進入正壓狀態就開始瘋狂的狀態。
正因為有這種刺激感
才讓人覺得A45骨子裡擁有著真正AMG的硬核之處
視頻里也提到底盤調教是我對A45的第二滿意之處,這台臻藏版原廠已升級到235/35R19的輪胎搭配,日常使用除了要小心路面坑窪之外,其實真不算顛,保留了一定的舒適性。有些數萬元級的改裝避震要調教出這種效果,也都要有個熟手技師助陣才行。
至於最愛之處,莫過於AMG對於A45排氣聲浪的處理。原廠排氣就讓四缸機器能做到那種咆哮氣勢,每次全油門起步時換擋的震動再配合那一下有力的放炮聲,簡直就是對駕駛者最好的尊重。而且不用擔心被人質疑是否有改裝嫌疑,只要是不騷擾到周圍環境,肯定都會忍不住會用力去踩油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最親民新款「小鋼炮」賓士AMG A35L上市 售39.98萬
日前我們獲悉,新款梅賽德斯-AMGA35L4MATIC已經上市,其共推出1款車型,售價為39.98萬元。新車在配置方面有所調整,動力方面繼續搭載2.0T發動機,最大功率306馬力。
動力方面:新車將繼續搭載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06馬力,峰值扭矩為400牛米。傳動系統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同時配備4MATIC四驅系統,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9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被踢出群聊的AMG」,國產A35L實際開起來到底怎麼樣
寫在最後
A35L作為一台北京賓士的AMG入門車型,我們當然不能拿它跟價格兩倍甚至三倍於它的63家族相提並論。雖然它的性能並不極致,改裝潛力也不如奧迪S3。但在40萬的價位里,原廠出品,各方面表現就已經非常出色。可以說在顏值、動力、操控、豪華中做到相對均衡。整體綜合表現對於原廠車型而言,完全對得起AMG三個字母。
再者說,目前在中國市場,能買到的性能鋼炮越來越少。奧迪S3和S4國五車型已經清庫完畢,新款國六還得繼續等待。而A35L頭頂賓士車標,又帶AMG光環,這都成了產品硬實力之外的額外加分項。對於它的潛在車主而言,現在並非每一位年輕人都會追求信仰、熱衷改裝。在40萬這個價位里,能買到一台集品牌、性能、操控、豪華為一體的性能豪華車,怎會沒人買單?所以,預算40萬,喜歡性能車的消費者,當你真正試過它之後,也許你會和我一樣的感受:A35L的表現會超出你的預期!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4.9秒破百!賓士新款國產AMG A35L 4MATIC解析
去年11月,梅賽德斯-AMG做了一個不是那麼艱難的決定:將AMGA35L車型國產。當時這個消息也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有些人認為其國產是好事情,進一步降低了AMG車型的門檻,讓更多喜歡駕駛的消費者享受到AMG的魅力;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國產後的A35L不再「純粹」了,甚至網傳A35L的車主會被踢出AMG車友群。不論你是否認可A35L,至少梅賽德斯-AMG官方是認可了。現在,AMGA35L4MATIC改款車型上市,其只有一個配置版本,價格不變,依舊是39.98萬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新款車型有哪些變化。
當然,你還可以選配AMGRIDECONTROL自適應可變阻尼懸掛控制系統,適應不同路面的行駛需求,可以更好的兼顧運動性和舒適感。如果你想買一輛有操控樂趣、並且動力強勁的精品小車,那麼AMGA35L4MATIC的確是很不錯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緊湊的運動設計 賓士AMG A35L實車!
賓士AMGA35L實車,外觀採用了極具年輕動感的藍色塗裝,前臉簡約的雙橫條格柵很有大氣的風格,底部用了蜂窩式的中網格柵設計很有運動氣場,規整上揚的前臉大燈時尚又很運動,側身採用了修長運動的車身設計很有流暢感,內飾採用了精緻的黑色座椅配色很有運動風格,舒適的座椅質感也是十分舒適。車尾是硬朗的設計,扁平的尾燈造型非常醒目運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買賓士AMG A35L,進不了AMG車友會它到底怎麼樣
賓士AMG作為賓士的高性能車型,以「One Man,One engine」(一人一機)造車哲學,收獲了無數車迷朋友的喜愛。可以說每台AMG發動機都是工程師的傑作。在北京賓士AMG A35L之前,AMG一直都是進口車型,而此次國產後沒有工程師簽名的AMG A35L,究竟怎麼樣呢?
今天昊哥帶大家看一看國產A35L的5大特點!
動力強
A35L定位小鋼炮,309p馬力,400牛米,4.9秒破百!雖然不是「一人一機」,但是這套動力也不容小覷。試駕以後,還是逃不掉「真香」定律。
外觀高調
擁有AMG全車套件,中網雙橫向上配上了AMG的標識,C柱搭配了象徵AMG的蘋果樹logo,扣掉這些LOGO,上街扮豬吃老虎,香嗎?
價格低
45萬落地,買來完全不用改裝,原廠就行。雖然進不了車友會,但畢竟貼了AMG,短暫的體驗後,動力表現優秀,這樣的價錢就能夠擁有一台AMG,還是很香的。
豪華內飾
A35L繼承了目前賓士的大連屏,一體式屏幕無論是觀感還是使用手感都很不錯,amg方向盤,液晶模式小旋鈕。都凸顯了A35L的豪華感。
車長
可以看出A35L對於國內市場的研究,在滿足消費者對於性能的需求下,進行了加長,後排腿部兩圈,能夠很好的照顧到家用,拉女同學出去玩沒問題!
總結來看,國產A35L,價格最低的AMG,非常適合小年輕造兩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試完賓士A35L和奧迪S4,我覺得寶馬或許應該...
隨著國內汽車文化越來越濃厚,大家對性能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對於一部分年輕車主來說,而寶馬在國內的性能車(入門)是相對較少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BMWSKY寶馬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