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菲尼迪qx50前剎車片不裝消音片可以嗎
這個不裝消音片是可以的
② 屬於中年人的倔強,寫在英菲尼迪QX50三萬公里後
本人70後,天秤座,在論壇混跡許久,按以往慣例,在提車貼之後就會在三萬多公里的時候發一個用車貼。每個人的都有自己的命運,車也一樣,所說只代表我現在所正在駕駛的這輛英菲,不代表別人的車也是這個樣。我只是在用一個真實車主的使用實際體驗來訴說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這個貼子里,不會有什麼動力表現究竟如何的內容,因為我平時連油門的一半都沒有踩過,不知道它的潛力如何。上班下班,外出商旅,一切都是那麼的隨意自然,如同一個和你聊家長里短的人,不會有那些風雲際會的驚人經歷。畢竟,這只是一輛陪我過日子的車而已。也請各位不要在我的貼子下面爭論什麼VCT發動機如何,CVT如何,對於它們的表現,我在貼內會准確表達出我自己的意見,切莫互噴攻擊。
千帆過盡有點誇張,但行駛過三萬多公里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選擇,我發現如果再給我一個選擇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它。一年多的時間,盡管中型SUV又有很多車出現,但看過實車或看資料之後,發現它依然會說服我去選擇它。不過這只針對我,因為我的用車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品質要穩,在這一點上日系的確無論從市場口碑和實際使用感受上來說都佔了上風。這一點無論身邊朋友聊天時如何討論,始終沒能動搖我的觀點。光這一點就會讓一大部分車型從我心中被Kick Out。另外當然是我對於BBA的審美疲勞,在溫州這個城市,BBA不是爛大街,快爛進小巷了,真的太多了。雖然作為一個70後的大叔,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倔強,小資或小眾的心理註定我想選擇中帶有一定的個人情緒或風格,就這兩點一看,基本就什麼可選了。凌志或英菲,二選一。那最終選擇英菲的原因就簡單了,錢!雷車好,好似心口那顆硃砂痣,但奈何人家不愁賣,加價之風盛行,還好,英菲不是那抹蚊子血,自然就是它了。有得就會有失,這在下文會有交待。
1.駕駛感受:我會把動力、操控這些常常出現在車評或用車達人貼中的選項一並放入這個項目中論述,很主觀。畢竟我沒開過那麼多車。所謂黑科技的VCT發動機,各位,我真心沒覺得有多少牛B的體會,這樣說不是噴它差,而是它給我的感覺是中規中矩,動力完全可以滿足我的要求。起步偏慢主要是因為CVT變速箱的性格所致,但完全不會像網上有部分人說得那麼不堪。正常行駛中會不知不覺地達到法定速度,可見其動力整體水平不差,但真不適合喜歡激烈駕駛的人,如何你開慣了寶馬之類的車,開這車會讓你煎熬。但對於我來說,剛剛好,不急不徐,平順合我心意。底盤略顯硬朗,20寸的防爆胎也是其中原因之一,通行性不錯,底盤高度在同類型車型中算很高了,沒記錯的話應該比Q5L還高,在過一些爛路的時候挺讓人放心的。至於四驅性能,我所知道的是三滑輪組脫困失敗,不管水平如何,一個用CVT的城市SUV是如何也讓我激不起去越野的興趣的。網上大家所談及的NVH水平有失水準,底盤的雜訊主要來源於胎噪,如果不開音響,這噪音會影響你開車的心情。 2.舒適配置水平:由於我買的是豪華四驅,在整個車系內屬於次頂配的水平,所以舒適水平還基本讓我滿意。坐椅通風為我的硬性需求,加熱我在蘇州過年時用過,那爽的呀,讓我這南方人淚流滿面!為什麼我說基本呢,是因為座椅。不是說座椅不舒服,而是與我之前的天籟相比,明顯感覺偏硬!但注意,是與天籟比,標準定得高了點哈。空調很給力,但前期風扇雜訊過大,去4S刷過程序解決。 3.多媒體配置:本車最大的槽點來了!這車機!這車機!這車機!要什麼雙屏!要什麼聯動!從屏幕解析度到反應速度,從界面美觀度到操作邏輯,都是槽點!妥妥的國產十萬級別水準,國產十萬級別車主別噴我,可能還不如你們的[嘻嘻]也只有BOSS音響算一個加分項。不過這車藍牙連接速度很快,上機自動聯上手機藍牙音樂的感覺不錯。至於導航[挖鼻]車機導航誰用誰知道!車機穩定性不知道算好算壞,三萬多公里,黑屏過4次,重啟後消失。 4.空間:這車不算大,但內部空間還是挺有料的。後排座椅可以前後調整加角度調整,挺好的。由於沒有後備胎,後備廂下面還有儲物格。整體空間表現對於我這個只有170的小個子來說,足矣! 5.安全性能:有人說這有啥好聊的。這個方面我只想說一句,車子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當初看上英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這車安全配置很全面,已經幫我主動剎停了好幾次。但有利也有弊,到現在為止已經誤剎了三次了,原因很大可能是對於前方斜坡的判斷有誤,判斷成障礙物了,這也使得我上斜坡時都養成了減速的習慣。另外,那個行人保護裝置呀,太敏感了,撞只狗,狗是跑了,行人保護氣囊出來了,幾萬修理費。 6.服務:也是前面我說的有得有失的地方。車價是比雷車便宜劃算,但服務也比雷車顯得廉價。首先是網點少,就比謳歌多一點。服務水平嘛,呵呵了,在買車時雷車的銷售員對於自家的產品了如指掌,英菲嘛,冷門的Q60之類我就不說了,主打車型的參數性能功能都記得不全,還不如我一個消費者。我不止一次對英菲的服務提出過不滿,但總體水平與日系三強之首的雷車甚有差距。當然又是一個標準定得比較高的情況,我是太矯情了[疑問]
該對於這輛車下一個總結性的感言了。等等,你漏了最重要的一點,顏值!是的,我為什麼不說這個了,這個三萬公里之後的用車貼,就像結婚N年過後,顏值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一樣。如果硬是要說,結論就一個字:浪!線條和配色都浪,尤其那藍色,太浪了,我HOLD不住。回到正題,優點:這是一輛很有性格的車,外觀和品牌註定就是會引人注目的那種,英菲車主接觸下來都挺喜歡自黑加調侃的。如果你和我一樣不那麼激進但還求一點小個性,那麼英菲真的很適合你。缺點:這真是一輛很有性格的車,動力不差的情況下加一台CVT變速箱,硬是將一身的九陽真經化為太極拳給打出來,原來你的浪只是表面,骨子裡已不是FX35時代的那個追風少年,已然是一個愛用枸杞泡茶的中年暖男了。英菲QX50,你好,往後的日子,請多關照! 最後附圖,全程手機P40隨性拍照,我也已過了用三角架和單反拍車的年紀了,挺好!
③ 汽車的底盤可以降低的嗎
如果您的汽車自帶底盤升降系統是可以的。如果沒有可以通過改裝輪胎,輪圈,減震器和彈簧來降低底盤高度
④ 看完了賓士寶馬奧迪之後,我選擇了英菲QX50
問大家一個問題,預算40w,有什麼SUV推薦?我猜,大部分人都會推薦BBA,沒錯,在朋友的推薦下,先後去看了賓士GLC-L,寶馬X3和奧迪Q5L。不過這一圈下來,感受並不怎麼好!對了,本人坐標呼市,下邊講一講我的選車過程。首先去看了賓士GLC-L
語音說出目的地,一下就識別出來了,還有路況分析,更多的功能等我在用一段時間再和大家分享。反正我就覺得,買車其實不一定非要買BBA,雖然德系三駕馬車品牌好,但是性價比來講真的不怎麼樣,至少在呼市的我是這么認為的,而且英菲不是街車,在路上看見同品牌的就感覺特別親戚,好了,就說這么多吧。
⑤ 喜提英菲尼迪QX5兩驅時尚,據說標題要長才能給精華
原來駕駛的馬自達3開了10年,該換車了,從去年起就開始關注各品牌車,首選豪華品牌SUV,經過了和大家一樣的看車對比,最終將目標鎖定到寶馬X1、X3和英菲尼迪QX50。原因:顏值、內部空間、動力、品牌質量、價格。去年11月去寶馬和英菲尼迪4S店分別進行了試駕,X1直接和QX50沒法比,果斷放棄。QX50試駕以後十分滿意,內部空間、動力、穩定性、內飾都很滿意,再加上價格,基本確定了首選QX50。試駕感覺有明顯推背感,沒有換擋的卡頓,我已經很滿足了,和AT變速箱比的一些不足,對我來說意義不大,不是那種激烈駕駛的人,再說超車也很輕松,2.0T的發動機還能不夠?[偷笑]內部空間和座椅比X3大而舒適,內飾豪華度和設計都符合我的要求,比X3好看,品牌比不上寶馬,變速箱及一些安全配置、車機系統也有差距,但考慮到個人的需求和性價比,還是首選英菲尼迪。疫情控制住以後,3月下旬去了英菲尼迪4S店,導購經理很熱心,經過一天的談價,最終沒敲定,中途我又去看了X3,回家後繼續和導購進行了溝通,最終得到了還算基本滿意的價格,選配BOSE音響,4S店送了腳墊、貼膜、8年16次保養、鑰匙包、行車記錄儀,上周提了車。[勝利][勝利]因為聽說四驅漏油,加之不去越野,兩驅足夠用,還省錢,選擇了兩驅時尚版。 提車當天跑了200公里高速,QX50駕駛起來非常輕盈,加速毫無頓挫感,超車十分輕松,要提速馬上就來,車身也十分穩定,座椅舒適,最贊的是腰部支撐,開久了腰不會太酸。至於噪音也能接受,關閉車窗,車內交談聲音很清晰,說話不費力,選裝的BOSE音響打開音樂後基本聽不到什麼噪音,音效相當的贊。對車機系統的一些詬病,本人感受不多,不太玩那些。車子開到100來公里時輪胎被扎,系統提示漏氣,右前輪胎壓迅速降到零,幸虧是防爆胎,用80碼速度又開了80多公里,開到輪胎店補了胎,店裡人員說幸虧是防爆胎不然這條輪胎就報廢了。說到這,真是慶幸,以後換胎還是換防爆胎,起碼能保證外出旅行時的安全,減少一些麻煩。說到遺憾,就是少了電動折疊後視鏡,以及一些安全科技配置,但銀子有限,除過這些,我想要的配置基本都有了。總結一下,你如果不是拿這車去越野或者賽車,這車絕對性價比極高,動力充沛,內飾豪華,空間夠大,外觀夠靚。我買的兩驅,因為我覺得我基本用不上四驅,多花2萬不值,變速箱,很平順,至於性能,我認為沒必要過分追求,我不是玩車的,我只想買個能開出去遊玩、地盤通過性高、能裝、顏值漂亮有面子的車。買車,還是要看自己的主要需求,當然不缺錢的越高配的越好[調皮]
4S店給改裝的CarPlay,非常好用
內飾豪華時尚
BOSE佔用了電池兩邊兩大塊空間
浪漫的海浪藍
這個角度也很帥
第一次洗車
某寶買的鑰匙套
⑥ 說一說開英菲尼迪是怎樣的體驗
我是qx50的新車主,車很不錯,我覺得值,空間剛好,個人不喜歡尺寸過大的車,駕駛感受好,油耗很低,7500公里了,平均8.5L,減震好。缺點,起步肉,空調風機聲稍大,沒有電子折耳,後視鏡加熱等
⑦ 汽車底盤可以升高嗎
汽車底盤是可以升高的,但是在升高時要注意一些問題。
⑧ 英菲尼迪QX50遲到的作業與一年用車感受
從買車到現在,轉眼一年多了,當時提車的時候,因為工作比較忙,就一直沒有分享提車作業,等忙完了,過年了,然後疫情開始肆虐了,一直沒有機會分享給大家,兜兜轉轉,都已經提車一年了,就此機會和大家分享我的愛車[微笑]去年一直打算要入手一輛車,裸車車價定位在25萬左右。備選車型是A4L,雅閣混動,凱美瑞混動,寶馬3系(因為用車在新疆,要考慮冬天的安全性,所以3系一直是最後備選的狀態)基本都是卧車。最心儀雅閣混動23.68的次頂配(試駕感受真的太太太太太順滑了!)但是無奈還要加價,還要等車15-30天,最受不了4S那種愛買不買的態度,轉頭開始看別的車。轉頭看到了英菲尼迪,想著進去看看唄(因為在路上留意過Q50L)進去之後正中間擺了一台灰色QX50,一下就吸引我了,我開始上上下下的試車空間,舒適性,內飾等等,一切都比較滿意,我讓4S銷售幫我辦了個試駕,試駕了四驅頂配,整體感覺比較滿意(全系都是日產的黑科技VC-Turbo可變壓縮比,四驅是272馬力,380扭米但是配的CVT變速箱),動力初段0-40感覺不是很猛,但40以後是真的強,最高開到100km/h,後勁還很足,走走停停也沒有感受到頓挫,(好希望它是個7AT或者其他AT呀,但也算是各有好處吧,CVT平順,所以說也沒有十全十美的車)主動安全配置豐富,試駕中試了自適應巡航和主動剎車,很不錯,本人跑高速路況多,這個還是很重要的。四驅智能版是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款式,Bose音響,360環影,座椅加熱和冬天四驅的容錯率(新疆車友明白的),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比兩驅更好的動力,打孔真皮座椅,選裝的20寸熏黑輪轂等等。外觀是家族式的前臉,因為本人比較年輕,選了海浪藍,有個性。引擎蓋的線條和他的幾個大兄弟(QX60,QX80等)也是類似,很有辨識度。買車過程是一直跟銷售在談,他告訴我四驅智能要訂車,(2019年)4月22之前保證到車,但我看到門口擺了一輛海浪藍,就多嘴問了一句,他說是315車展訂出去的車,我堅持說你查一查,結果說是這車剛退單,原訂單車主因為資金周轉問題沒有提車,就順理成章的改成我的單子了,這也算緣分吧!價格優惠接近5萬,優惠完是36.98萬,(送的東西都在下面圖上),我辦了按揭,兩年免息,首付了60%,我看外地車友優惠都比我大,但是很多人都等車,我也算是早買早享受吧!之前真沒考慮這輛車,所有SUV都沒考慮,之前的車是前驅轎車,這次正好提了個四驅的SUV,也算兩全其美~
連接處這里有個印子沒辦法拋掉,可惜
⑨ 與老友選車記:35萬落地之英菲尼迪QX50
無法否認的是:英菲尼迪不高的銷量讓這台車在大街上的撞臉率很低。如果您也想選一台回頭率高的豪華中型SUV的話,這恰恰成了它最大的優勢。就像我這位奶爸老友一樣:想買輛落地35萬左右,好看,夠大,還有勁兒的中型SUV滿足全家出行之需,他選車的第一要求就是不接受街車。我跟他選來選去,對比了這個價位的主流候選車型,最終敲定了這台英菲尼迪的QX5030周年限量版。如果您以為這台車只是「撞臉率低」這一個優勢的話您就真錯了,這部車還真沒有這么簡單。
好看的顏值。
我相信選這部車的消費者大部分是沖著外觀來的。這代英菲尼迪QX50整體設計更傾向年輕化,跟上代產品比年輕了至少10歲不止。英菲尼迪家族式進氣格柵,略顯兇悍的大燈組,點亮日行燈後更有精神。車身更多的肌肉感線條勾勒,側面雙腰線設計,看起來勻稱也協調。
總結:一台不會撞臉的好車。
其實我想說的是:作為這個級別的豪華車型來說,無論哪款都不會有明顯的短板,只是不同品牌和不同車型之間,大家各自的側重或優勢各不相同。作為日產旗下一台豪華中型SUV,英菲尼迪QX50是一台更傾向於好看,舒適,溫馨居家,大空間的車型,它還有不錯的加速力和操控性。對於奶爸人群來說,無論是平時帶全家舒適的自駕游,還是偶爾自己去劈個山飆個彎,它都會是那台讓駕駛者滿意的車型,是一台遊走在都市裡的街道上回頭率超高也很難撞臉的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