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防爆開關接線圖
一、 概述: PBG1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適用於煤礦井下,電壓等級為10(6)kV系統,可作為高防(獨立)開關。去掉後備箱 與KBSGZY礦用隔爆型移動變壓器 組合,配備XBD 礦用隔爆型保護箱組成移動變電站。移動變電站高低壓側均設電網綜合保護器。高壓保護器可作為變電站後備保護。採用低壓跳高壓的供電模式,具有短路、過載、漏電等保護功能。 PBG1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具備RS485介面,配備朗威達通訊軟體,可實現遠程監控(詳見朗威達通訊)。二、 原理(見下圖) 參數整定:1)短路:一般按變壓器額定電流5~7換算,按開關銘牌額定電流計算。如變壓器一次額定電流100A;開關額定電流200A.則短路整定為:3倍(600A)過載0.5倍。 2)短路延時:100ms(獨立開關可選用級差) 3)絕緣 關(獨立開關為開用) 4)低壓故障1(開)――――低壓連鎖3#4#線短封 5)低壓故障2 (關)- ――低壓連鎖5#(JX2)6#(JX4)線短封備用 6)零序電壓 (獨立開關用) 7)零序電流 (獨立開關用)……要全的,留下郵箱
B. 漏電開關接線圖
如下圖
(2)防爆漏電開關圖擴展閱讀:
漏電開關,開關的一種,主要用於防止漏電事故的發生,其開關的動作原理是:在一個鐵芯上有兩個繞組,主繞組和副繞組。
主繞組也有兩個繞組:分別為輸入電流繞組和輸出電流繞組。無漏電時,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相等,在鐵芯上二磁通的矢量和為零,就不會在副繞組上感應出電勢,否則副繞組上就會感應電壓形成,經放大器推動執行機構,使開關跳閘。
漏電開關的接法。相漏電開關是三相四線制是現今普遍採用的,三根
火線(黃、綠、紅),一根零線(藍),三根火線之間的電壓是380伏,每根火線對零線間的電壓是220伏。單相的漏電開關一般接線處,寫著左零右火,按照接就好了。不管三相還是單相的漏電開關都是:上面進線,下面出線。
漏電保護開關的動作原理是:在一個鐵芯上有兩個組:一個輸入電流繞組和一個輸出電流繞組,當無漏電時,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相等,在鐵芯上二磁通的矢量和為零,就不會在第三個繞組上感應出電勢,否則第三繞組上就會感應電壓形成,經放大去推動執行機構,使開關跳閘。[1]
在上述UPS前面加漏電保護開關,盡管UPS無漏電現象,但由於各次諧波在鐵芯中形成的磁通矢量和由於鐵芯的磁滯作用而不能為零,於是就出現了類似漏電的假象,使漏電保護器頻繁跳閘。
漏電將火線零線同時穿過一個O型磁環作為初級,次級用N匝輸出去推動一個電磁機構,電磁機構動作則脫扣.原理是正常情況下火線和零線上的電流流進等於流出,所以感應出來的次級電壓也為零,當火線或零線有一根線對地有接地電阻或短路,則 火線和零線上的電流出現電壓差,通過次級感應出來,當到一定的差值就推動電磁機構脫開主迴路.
C. 漏電保護開關(有圖)
基於二匯流排的漏電保護系統
摘要: 闡述了二匯流排在井下漏電保護裝置中的應用,通過總保護的微機對井下絕緣電阻的實時監控及總保護和分支出口保護之間的匯流排通信,快速判斷出故障線路並及時隔離故障,從而全面提高了井下工作的安全。
關鍵詞: 漏電保護 二匯流排 零序電流
1 井下漏電保護現狀
我國大多數礦井電網一直沿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隨著井下供電線路的加長、電容電流的增大,發生故障時會造成單相接地電流大於20A,有的甚至超過70A,而《煤礦安全規程》中規定超過20A就應採取措施降低到20A以下,因而廣泛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並電阻接地系統。
系統保護中,根據我國井下低壓電網的運行情況,一般認為對低壓配電網實行兩級保護,級數再增加將沒有使用意義。實行分級保護的目的是從人身、設備安全和正常用電的角度出發,既要保證能可靠動作,切斷電源,又要把這種動作跳閘造成的停電限制在最小范圍內。常用的漏電保護裝置多為附加直流電源式保護和零序電流保護裝置。總保護處安裝附加直流電源保護,無論系統發生對稱性漏電還是非對稱性漏電,保護均能可靠性動作。分支出口處安裝零序電流保護作為橫向選擇性保護的主保護。
漏電系統一般建立兩級後備保護,附加直流電源保護和漏電閉鎖分別作為分支漏電保護單元的一級和二級後備〔1〕。在實行分級保護的低壓電網中,決定分級的條件是下一級保護器的額定動作時間(包括主開關斷開電路的跳閘時間)必須小於上一級保護器的極限不動作時間。對於下級保護,要求其額定動作時間達到最快,從而快速切除故障。對於上一級保護,為保證選擇性就需一定的時間延時,以躲過下級保護在動作跳閘時所需時間。據現場調查,零序電流漏電保護動作使分支開關動作跳閘總時間達到200ms,則附加直流電源保護的動作時間需加上200ms的固定延時,才能保證選擇性。因此當發生對稱性漏電(分支無法檢測)、分支保護失效或開關拒動時,總保護動作時間高達400ms。此時將會使人身觸電電流增大,不但不能保證人身安全,更不能防止沼氣、煤塵爆炸。
隨著真空斷路器的推廣,雖然由於保護動作時間級差Δt的減小,將短路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由於時差而帶來的問題。
2 改良方案
改良方案中,在總的漏電保護單元與分支單元之間建立在線通信,以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切斷故障點,消除現有漏電保護系統存在的死區。
2.1 二匯流排技術
本文通信匯流排採用二匯流排技術,二匯流排是一種高可靠性、自動同步編碼解碼通信,可以將現場節點的多個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並進行遠距離串列傳輸。其特點如下:
a. 智能跟蹤自動編碼;
b. 遠距離監測,監測距離2km;
c. 同時傳輸信號和功率,節點無需單獨供電;
d. 迴路節點數目可根據規模增減,最多64個。
二匯流排非常適宜於井下配電饋線出口多及饋線線路逐漸增長的現狀,可抵制井下各種干擾的影響。二匯流排進行通信,2條匯流排之間的電壓為24V,發送端的二匯流排通信晶元將需要傳輸的數字量以電流形式串列輸出到二匯流排上;接收端從匯流排獲得功率的同時接收信號,實現了功率和信號公用匯流排的要求〔2〕。
2.2 通信實現
常用的匯流排介面有QA840159等,提供單片機和匯流排的介面,通過握手電筒路和數據匯流排與CPU進行數據交換。匯流排介面從CPU中取得編碼地址、控制碼等信息後向匯流排迴路發出標准串列碼,包括地址段、地址校驗段、控制段和模擬量返回段。地址段和地址校驗段完全相同,以保證通信的可靠性。二匯流排通信編解碼晶元位於分支出口處,可以自動同步編解碼和片內A/D轉換,它不需進行頻率和同步調整,可對總保護的編碼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並自動跟蹤對位,片內高速A/D轉換電路僅在地址符合時加電,大大降低了系統總電流,可很方便地實現模擬量採集並實現二匯流排通信。
基於二匯流排的漏電保護系統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paper800.com 3 智能漏電保護的設計
系統由總保護、分支保護、二匯流排通信介面三大部分組成。各分支保護檢測到的實時井下數據可通過二匯流排進行通信,設井下饋線分支出口數為n,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
總保護處為性價比較高的單片機8051系統,系統有A/D轉換器、輸入/輸出介面、快閃記憶體、輸出執行電路等組成。總保護處裝有附加直流電源式漏電保護,可以檢測出電網總的絕緣情況,同時通過漏電直流檢測電路的取樣,監測井下電網A,B,C三相的絕緣電阻的變化,並由電路顯示,所以容易查找和處理故障相。正常工作時循環顯示電網的工作參數和對地的絕緣水平,故障跳閘後循環顯示故障時的參數和狀態,從而大大提高了判斷故障的效率。若設有不同的給定值存儲在微機內,微機就可以判斷出故障是接地故障、人身觸電事故還是絕緣電阻下降故障。
總保護處通過匯流排介面和二匯流排相連,進行通信。在總保護處和分出口處檢測各支路的零序電流,分支保護處編解碼晶元接收總保護處的地址、控制信息,當和本身地址相同時,啟動A/D轉換,進行零序電流檢測,並通過二匯流排將電流值上傳給總保護,通過總保護進行集中式選線判斷故障相,由總保護發出口跳閘指令以切斷故障線路。
漏電保護原理中指出,當發生接地故障時,流過故障相的故障電流是所有非故障相電流之和,故障項的零序電流為所有出口處零序電流數值中的最大者。集中式選線綜合比較所有零序電流的數值,考慮到零序電流互感器會產生不平衡電流,而不同的互感器的不平衡電流值不同,所以僅比較零序電流值大小將會有一定的誤差。現採用簡單的差值比較方法,即將各電路所測出時間間隔相同的故障前後2次零序電流值相減,比較各零序電流的算術差值。故障線路零序電流的增量是所有線路零序電流增量之和。判定差值最大與其他線路有很大差距的線路為故障線路,從而完成保護的橫向選擇性,並有效地避免了由互感器不平衡電流帶來的誤差。
總保護通過電流差值集中判斷,找到最大值及分支故障線路,然後發跳閘指令,由分支開關動作;若各分支的零序電流之差相差不大時,判定為母線故障,由總保護處開關動作。判定為分支故障發跳閘指令後,總保護處繼續監視電網的運行,若故障仍然存在,說明跳閘失敗或判斷失誤,為保證安全,由作為後備保護的總保護跳閘切斷故障,無長時間的延時。
4 結論
二匯流排系統結構簡單,可靠性非常高,基於二匯流排的漏電保護系統,全面提高了礦用檢漏裝置的性能,縮短了總保護初跳閘時間,保證了井下的供電安全。
D. 漏電開關的原理圖
我沒法給你畫,但是可以說明給你。原理就是進線(包括零線和火線)都從一個零序電流互感器中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輸出的兩個端子進入一個放大電路進行放大,然後經過放大的信號電流驅動漏電脫扣器,讓開關的主觸頭動作,從而跳閘。這個就是漏電開關的動作原理。
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解就和鉗形表的工作原理一樣,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就會因為電磁感應的原因產生感應電流。當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幾根電線(單相兩根,三相三線三根,三相四線四根)進出的電流相同時,表示沒有漏電電流產生,漏電開關不動作,反之,當達到了放大電路的設定值的時候,漏電開關就會動作。
單向進出電流相同容易理解。三相三線制的電路,在正常情況下的電流只和也是為零的,這是因為三相電路系統中,三相之間是互為120度夾角的,若三相負荷均衡,其矢量和為零。三相四線的原因相同,即使三相不均衡,但是其最終反映到零線的時候,正常情況下其矢量和必定為零。
E. 一個總漏電開關帶多個漏電開關的接線圖
漏電開關和普通開關的接法沒什麼兩樣,只是單相漏電開關有一套檢測L線與N線電流差值的電路,當此電流差達到二三十毫安時就啟動脫扣裝置切斷電源;三相漏電開關是檢測A、B、C三相的「向量和」與N線的電流差。
你可能用的是單相的,看到上面有兩個接線端子,而下面有四個就不知怎麼接了,和上面上下對應的一組沒經過漏電保護電路,另一組經過保護電路,你可以根據負載需要還是不需要漏電保護選擇只用其中一組,如果負載中有的想漏電保護有的不想,也可以兩組都用,不過分開關上如接不經漏電保護的負載如果漏電了而且此分開關在總開關的漏電保護端子上接,盡管此分開關不跳總開關還會跳的。
我想你應該明白了,就不再繪圖了。
F. 漏電開關和空氣開關的區別的圖片
漏電開關和空氣開關的區別:
1、觸動情況不同
空氣開關是發生短路事故或故障才動作跳閘,而漏電保護開關是人身發生觸電時才動作跳閘。
2、原理不同
漏電保護開關作總開關,任何一條支路漏電超過設定值,總的漏電開關就會動作,整個配電盤都會失電,達到保護的目的。線路短路一般會斷開各個支路,總開關和其他支路依舊可以正常使用。
空氣開關作總開關,任何一條支路漏電超過設定值,會斷開漏電所在的支路,總開關和其他之路不受影響,線路短路一般會斷開所在支路,總開關和其他支路依舊可以正常使用。
(6)防爆漏電開關圖擴展閱讀:
漏電保護器,用以對低壓電網直接觸電和間接觸電進行有效保護,也可以作為三相電動機的缺相保護。它有單相的,也有三相的。 由於其以漏電電流或由此產生的中性點對地電壓變化為動作信號,所以不必以用電電流值來整定動作值,所以靈敏度高,動作後能有效地切斷電源,保障人身安全。
正常情況下,空氣開關的過電流脫扣器的銜鐵是釋放著的;一旦發生嚴重過載或短路故障時,與主電路串聯的線圈就將產生較強的電磁吸力把銜鐵往下吸引而頂開鎖鉤,使主觸點斷開。一旦電壓嚴重下降或斷電時,銜鐵就被釋放而使主觸點斷開。當電源電壓恢復正常時,必須重新合閘後才能工作,實現了失壓保護。
網路-空氣開關
G. 電路圖中漏電保護器和空開的標志分別是
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都是有開斷電路的作用,而空氣開關的容量一般來講要大一些,低壓配電開關一般是有一套的專用保護,也就是配電盤(抽屜盤)。
空氣開關:空氣開關是一種只要有短路、過流現象,就會跳閘的開關,為什麼叫做空氣開關,是由於它的滅弧院里決定的。
漏電保護:漏電保護器俗稱漏電開關,是用於在電路或電器絕緣受損發生對地短路時防人身觸電和電氣火災的保護電器,一般安裝於每戶配電箱的插座迴路上和全樓總配電箱的電源進線上,後者專用於防電氣火災。
工作原理
當線路發生一般性過載時,過載電流雖不能使電磁脫扣器動作,但能使熱元件產生一定熱量,促使雙金屬片受熱向上彎曲,推動杠桿使搭鉤與鎖扣脫開,將主觸頭分斷,切斷電源。
當線路發生短路或嚴重過載電流時,短路電流超過瞬時脫扣整定電流值,電磁脫扣器產生足夠大的吸力,將銜鐵吸合並撞擊杠桿,使搭鉤繞轉軸座向上轉動與鎖扣脫開,鎖扣在反力彈簧的作用下將三副主觸頭分斷,切斷電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氣開關
H. 防爆漏電開關
防爆漏電開關性復能特點:
1. 鑄鋁制合金外殼,壓鑄成形,表面噴塑;
2. 內裝C45L漏電斷路器及指示燈,當有人觸電或電路泄漏電流超過規定值時,能在 0.1S 內自動切斷電源,防止事故發生;
3. 具有過載、短路等保護功能;
4. 鋼管或電纜布線
5. 可根據用戶要求特製。
適用范圍:
1. 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場所:1區、2區;
2. 可燃性氣體、蒸氣級別:ⅡA、ⅡB、ⅡC;
3. 溫度組別:T1~T6;
4. 戶內、戶外 (IP54)。
I. 漏電保護器接線圖
漏電保護器接線如圖:
上端是電源端,接電源。
下端是負荷側,接負載。
接線注意:
對於1p+N漏電斷路器,N極沒有過載保護特性即沒流脫扣功能。如果電源側接反,當關掉開關後,火線仍然帶電,因為1P+N只斷開火線,不斷開零線。如果漏電保護器輸入輸出接反,會導致電子式漏電保護器的脫扣線圈無法隨電源切斷而斷電,以致長時間通電而燒毀。
(9)防爆漏電開關圖擴展閱讀:
使用事項
(1) 漏電保護器適用於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或經過電阻、電抗接地的低壓配電系統。 對於電源中性點不接地的系統,則不宜採用漏電保護器。 因為後者不能構成泄漏電氣迴路,即使發生了接地故障,產生了大於或等於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該保護器也不能及時動作切斷電源迴路;
或者依靠人體接能故障點去構成泄漏電氣迴路,促使漏電保護器動作,切斷電源迴路。 但是,這對人體仍不安全。 顯而易見,必須具備接地裝置的條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時,且漏電電流達到動作電流時,就能在0.1 秒內立即跳閘,切斷了電源主迴路。
(2) 漏電保護器保護線路的工作中性線N 要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 否則,在接通後,就會有一個不平衡電流使漏電保護器產生誤動作。
(3) 接零保護線(PE) 不準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 因為保護線路(PE) 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漏電電流經PE 保護線又回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導致電流抵消,而互感器上檢測不出漏電電流值。 在出現故障時,造成漏電保護器不動作,起不到保護作用。
(4) 控制迴路的工作中性線不能進行重復接地。 一方面,重復接地時,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工作電流的一部分經由重復接地回到電源中性點,在電流互感器中會出現不平衡電流。 當不平衡電流達到一定值時,漏電保護器便產生誤動作;
另一方面,因故障漏電時,保護線上的漏電電流也可能穿過電流互感器的個性線回到電源中性點,抵消了互感器的漏電電流,而使保護器拒絕動作。
(5) 漏電保護器後面的工作中性線N 與保護線(PE) 不能合並為一體。 如果二者合並為一體時,當出現漏電故障或人體觸電時,漏電電流經由電流互感器迴流,結果又雷同於情況(3) ,造成漏電保護器拒絕動作。
(6) 被保護的用電設備與漏電保護器之間的各線互相不能碰接。 如果出現線間相碰或零線間相交接,會立刻破壞了零序平衡電流值,而引起漏電保護器誤動作;另外,被保護的用電設備只能並聯安裝在漏電保護器之後,接線保證正確,也不許將用電設備接在實驗按鈕的接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