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閥門知識 > 水泵進出水管上應安裝什麼閥門

水泵進出水管上應安裝什麼閥門

發布時間:2021-02-23 17:21:59

1. 水泵房應裝那些設備閥門

1、水泵的入口、出口要裝控制閥門,出口要裝逆止閥;
2、吸水池水面低於水泵的,水泵入口要裝底閥,同時要配備灌水用的管道及閥門。或者配備其他給水泵灌水的設施。
3、多台水泵的系統要有總閥門和聯絡閥門。
4、裝置的相應控制設備。

2. 水泵進水管安裝都有什麼要求

水泵管路是抄整個抽襲水系統的組成部分。即使水泵安裝正確,但若管路安裝不正確,同樣會影響水泵的正常工作。』安裝進、出水管路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為了保證進人水泵人口的水流速度保持均勻,不影響水泵的效率,所以在靠近水泵進口處不能直接裝彎管,而要安裝一段長度為水管口徑3倍以上的直管後再安裝彎管。
2.當進水管路直徑大於水泵口徑時,在水泵進口處需裝一個上平下斜的偏心接頭。安裝偏心接頭時,必須使上平下斜,如果把偏心接頭裝反,使上面傾斜,則容易存氣。
3.進水管不能有存氣的地方,否則,起動前灌水時管內空氣排不盡,會影響水泵的正常出水。因此,進水管的任何部分都不能高出水泵的進水口;進水應當水平或稍向下傾斜,千萬不能向上翹起。
4.進水管不能有漏氣的地方,因為水泵吸水完全靠進水管內的真空度,如漏氣,進水管就不能保持真空,度,從閥門平面算起至少應為底閥外徑的1
.5一2倍。
6.進水管及其附件應支撐牢固,不使水泵承受重量壓力。
7.揚程較高的水泵,應在出水管路上裝設閘閥和逆止閥。逆止閥應緊靠水泵出水口;閘閥緊接在逆止閥的後面。若停機時,先關閉閘閥,這樣可以減小水泵的振動。

3. 水泵進出水管上的閥門附件有那些,順序是什麼

給水泵進水管從水泵開始:可曲撓橡膠接頭、閘閥;
給水泵出水管從水泵開始:壓力表、可曲撓橡膠接頭、止回閥、水錘吸納器(可選)、蝶閥;
如果是潛污泵,只需水泵出水管上加可曲撓橡膠接頭、止回閥、蝶閥。

4. 水泵進出水管上需要安裝哪些部件

首先是底閥、止回閥、過濾器、閘閥、軟接頭、壓力表等。
風機進鳳端安裝,百葉、靜壓箱、防火閥、軟接頭等
風機的出風端安裝,軟接頭、止回閥、防火閥、百葉。

5. 如何配置水泵管道及閥門安裝

不同水泵在不同使用情況下的管道選擇: 1、為了提高水泵的吸入性能,管道泵吸入管路應盡可能縮短,盡量少拐彎(彎頭最好用大麴率半徑),以減少管道阻力損失。為防止泵產生汽蝕,泵吸入管路應盡可能避免積聚氣體的囊形部位,不能避免時,應在囊形部位設DN15或DN20的排氣閥。當泵的吸入管為垂直方向時,吸入管上若配置異徑管,則應配置偏心異徑管,以免形成氣囊。 2、為了避免管道、閥門的重量及管道熱應力所產生的力和力矩超過泵進出口的最大允許外載荷,在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須設置管架。泵管口允許最大載荷應由水泵製造廠提供。 3、 單吸泵的進口處,最好配置一段約3倍進口直徑的直管。 4、對於雙吸入泵,為了避免雙向吸入水平離心泵的汽蝕,雙吸入管要對稱布置,以保證兩邊流量分配均勻。垂直管道通過彎頭直接連接,但泵的軸線一定要垂直於彎頭所在的平面。此時,進口配管要求盡量短,彎頭接異徑管,再接進口法蘭。在其它條件下,泵進口前應有不小於3倍管徑的直管段。 5、垂直進口或垂直出口的泵,為了減少對泵管口的作用力,管口上方管線須設管架,其平面位置要盡量靠近管口,可以利用管廊縱梁支吊管線,所以常把泵布置在管廊下。 6、 輸送密度小於650Kg/m?的液體,如液化石油氣、液氨等,泵的吸入管道應有1/10~1/100的坡度坡向泵,使氣化產生的氣體返回吸入罐內,以避免泵產生汽蝕。 安裝管道閥門應注意的事項: 1、 非金屬泵的進出口管線上閥門的重量決不可壓在泵體上,應設置管架,防止壓壞泵體與開關閥門時扭動閥門前後的管線。 2、 泵出口的切斷閥和止回閥之間用泄液閥放凈。管徑大於DN50時,也可在止回閥的閥蓋上開孔裝放凈閥。同規格泵的進出口閥門盡量採用同一標高

6. 怎樣安裝水泵進水管和出水管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安裝家用水泵的進水管和出水管。

1、首先安裝吸水泵的吸回盤。

(6)水泵進出水管上應安裝什麼閥門擴展閱讀:

水泵操作時注意事項如下:

1、聯系保全、電工、儀表工檢查設備是否正常。

2、手動盤泵、轉子轉動是否靈活。

3、打開泵冷卻水閥。

4、潤滑油位是否正常。

5、泵進口所連接塔、液位是否正常,防止抽空。

6、開全進口閥、打開泵體及進口管排氣閥排凈氣體。

7、啟動電機,待壓力正常後,再開出口閥。

8、觀察壓力、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知。

9、低溫泵啟動是要先開啟冷卻泵的管線,當泵冷卻完全後方可啟動,運行和備用泵冷卻管線均處於開啟狀態。

7. 離心水泵出口應安裝止回閥和閥門,止回閥安裝在靠近()一側。A水泵B管道C設備 請問應該選哪個答案

離心水泵出口應安裝止回閥和閥門
這種說法不敢苟同。
離心泵的出水口安裝出水閘是對的,內止回閥應容裝在吸入段近入水口處,這樣當停泵後能保證水泵泵體內能存下水,下次起起動時不需往泵體內注水,離心泵泵體內沒有水是泵不了水的。
當然在出水口裝止回閥也可以防止因突然斷電使水泵倒轉。

8. 水泵出口閥門順序

要減小泵的振動噪音及震動對閥門的影響,軟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閥有時要檢修,因此接在出口閥門前,以便檢能斷水,我認為順序應該是:泵出口、軟接、止回閥、閘閥(蝶閥)

設計規范詳解手冊中有說明,分兩種情形:
1、水泵出水先止回閥後閘閥適用於小口徑管道,閘閥有保護止回閥不致損壞的功能;
2、水泵出水先閘閥後止回閥適用於大口徑管道,此時閘閥易於啟閉;

止回閥的設置主要是為了避免泵的反轉速度過高及淹沒泵房的情況出現。設置在泵的吸入口,則停泵水倒流依然會對泵產生影響。此外,泵的吸入口應盡量避免安裝過多的管件,使泵能夠維持足夠的氣蝕餘量。

為了防止停泵時產生的水錘對橡膠頭產生破壞,應將橡膠頭緊接水泵出口設置,對於閘閥和止回閥還沒有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決定其順序,習慣上我院順序為橡膠頭,止回閥,閘閥

1。止回閥設在水泵前不知有什麼太大意義實在想不出。
2。實際的安裝順序應該是:軟接頭,止回閥,閘閥。壓力表最好裝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閥前。
理由:1)軟接接頭是為了起減振。當然是水泵與管路系統的連接處。
2)正常工作時,閘閥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閥是頻繁動作的,所以維修概率較大,維修時關閉該泵出水管閘閥就能維修而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3)壓力表裝在止回閥前,可以防止水錘作用對壓力表的沖擊和破壞。
4)有人提出大口徑管,止回閥裝在閘閥後以便開閉,這不現實。因為水泵停止時由於止回閥存在,裝在止回閥後的閘閥前後的水壓是一致的,閘閥的開閉是不存在問題的。當然大口徑閥門本身就比較難操作一點的。
順便說一句,一個施工隊教的經驗:
泵出入口先做變徑再接軟接
如果泵的法蘭和軟接接不上
經過變徑或者一段短管的過渡就接的上了
其實泵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振動源,接軟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這種振動對管道的損害。所以象對這種設備都是首先接軟(空調上冷水機組,風機也是這樣),然後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閥、閘閥(蝶閥) 。當然止回閥接在出水端毫無疑問,否則也就不叫止回閥了。至於壓力表的接法樓上的說法都有道理。
壓力表加在軟接與閥之間。原因不想多說,大家記得就行了。
正確順序:泵、軟接、壓力表、止回閥、閘閥

9. 在水泵的出水管上應設置閘閥、止回閥、蝶閥和壓力表,請問為什麼蝶閥要設置自鎖裝置而閘閥卻不用

其中低區是直接由室外管網給水。中1區、中2區、高區採用由水泵輔佐氣專壓水灌並聯給屬水。 地下室部分: 水箱進水處,要設置浮球閥。 從水箱出來的管道中要設置閘閥或蝶閥。 管道經過了水泵後,要設置止回閥,止回閥旁邊好像還要設一閘閥,是前是後記不清楚了。 然後送到建築物旁邊時,分四根支管連接到某一棟建築物,其中一根支管是由室外管網送來的(低區)。這四根支管都口徑應該是80,上面都裝設的有截止閥。 這四根管進入樓層後: 對於樓層來說,他們是主管,進入管道井後各接各的區。低區是-1~5層(-1就是地下室),中1區是6~15層,中2區是16~24層。高區是24~33層。 然後每層樓的主管(80mm)分六根支管出來分別接上分戶水表,每個水表後又是一個截止閥。

10. 「水泵應採取自灌式充水,出水管上裝閥門,止回閥和壓力表,每台水泵宜設置單獨的吸水管,

你好!
自灌式充水是指水箱得水少於一定量後水泵自動抽水
止回閥是防止出水管內得水迴流
吸水管是水泵進水得管子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閱讀全文

與水泵進出水管上應安裝什麼閥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4l排氣閥門 瀏覽:792
進口電動工具與國產電動工具 瀏覽:491
醫用設備零配件屬於什麼材料 瀏覽:51
pe工具箱支持win10 瀏覽:163
10kv線路保護測控裝置的作用 瀏覽:201
利舊設備怎麼套定額 瀏覽:624
暖氣閥門怎麼修才能熱視頻 瀏覽:288
常用玻璃儀器可採用哪些洗滌方式 瀏覽:656
機械零件圖號如何編制 瀏覽:361
收到設備贈送配件如何入賬 瀏覽:230
宇通工具箱 瀏覽:872
垂直儀器怎麼接線 瀏覽:855
鋁合金門窗電動工具 瀏覽:922
電動工具製冷學校洛陽 瀏覽:599
設備費說明怎麼寫 瀏覽:816
客機為什麼不能設計逃生裝置 瀏覽:11
煤礦c級儀表是什麼意思 瀏覽:681
通風管道中閥門是否包括 瀏覽:583
汽車儀表盤上的膠怎麼辦 瀏覽:769
儀表盤istop亮是什麼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