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道中間裝個閥門,通過閥門調節開度調節流速,請問這時閥門前後管道壓力怎麼變化,壓強怎麼變化
調節閥不能改變壓力,只有減壓閥才改變壓力
2. 為什麼閥門將要關閉時,管道內的壓力增大了,出口的流量減小了,而流速也減小了
從初始水源到釋壓到洗臉池,壓差始終是不變的,你關閥門壓力變化只是瞬間的,可以不考慮壓力變化因素。跟據流量公式可知影響流量的因素中管徑成平方正比關系。因為系統管道長遠,所以流速變化不明顯。
再比如消防泵獨立給消防栓供水時,接與不接消防頭(出水管徑大小)與流速關系就非常大。如如不接可能噴5米高-10米高,如果接了,可能噴10米-20米高。哪是因為泵出水量一定,當管徑橫面積變小時,系統(泵出口)壓力升高了。
V=Q/A 式中V——流速;Q——流量;A——過流斷面積。
對於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頭不能忽略不計)
流量 Q=[(π/4)d^2 √(1+λL/d+ζ)] √(2gH)
式中:Q——流量,(m^3/s);π————圓周率;d——管內徑(m),L——管道長度(m);g——重力加速度(m/s^2);H——管道兩端水頭差(m),;λ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數(無單位);ζ————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數(無單位,有多個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積變為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都不變,這就相當於增加了一個局部阻力系數ζ』,流量變為:Q』=[(π/4)d^2 √(1+λL/d+ζ+ζ』)] √(2gH)。流量比原來小了。流量減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ζ』與原來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對大小。當管很長(L很大),管徑很小,原來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時,流量變化就小。相反當管很短(L很小),管徑很大,原來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時,流量變化就大。定量變化必須通過定量計算確定。
3. 閥門通徑會減小管道流量嗎
Φ63水管屬於來非標規格管道源,既不是2吋也不是2吋半,你如果選用50口徑阻力就比較大,選用65的閥門管道還比較細,你如果害怕阻力大就選用65的閥門。63的內徑在55左右接近50選用50的閥門比較合理,對於流量的影響大小要看你的流量流速等因素,在流量流速不高的情況下50閥門對流量的影響不是太明顯。
4. 管道阻力與壓力的關系,管道阻力的計算公式
如果是排風管的話,
摩擦阻力計算公式為: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空氣在橫斷面形狀不變的管道內流動時的摩擦阻力按下式計算:
ΔPm=λν2ρl/8Rs
對於圓形風管,摩擦阻力計算公式可改寫為:
ΔPm=λν2ρl/2D
圓形風管單位長度的摩擦阻力(比摩阻)為: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數
ν————風管內空氣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氣的密度,Kg/m3;
l
————風管長度,m
Rs————風管的水力半徑,m;
Rs=f/P
f————管道中充滿流體部分的橫斷面積,m2;
P————濕周,在通風、空調系統中既為風管的周長,m;
D————圓形風管直徑,m。
矩形風管的摩擦阻力計算
我們日常用的風阻線圖是根據圓形風管得出的,為利用該圖進行矩形風管計算,需先把矩形風管斷面尺寸折算成相當的圓形風管直徑,即折算成當量直徑。再由此求得矩形風管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當量直徑有流速當量直徑和流量當量直徑兩種;
流速當量直徑:Dv=2ab/(a+b)
流量當量直徑:DL=1.3(ab)0.625/(a+b)0.2
5. 閥門開度與阻力系數有什麼關系
閥門的阻力系數與閥門的開度有關.一般閥門的阻力系數(調節閥除外)是指全開條件下的測版定值.各種管權件、不銹鋼球閥的值,可查閱有關書籍手冊.
管路系統中某些設備(如流量計、加熱爐、換熱器等)可視為局部阻力源.其摩阻損失可查閱產品說明書,或直接向生產廠家查詢.長輸管道的站場(泵站、計量站、清管站或加熱站等)相對於整個管道系統也可視為局部阻力.站內管道交錯,並且連接眾多的管件、閥件與設備,站內摩擦損失等於流體流經的管道、管件、閥件和設備所產生的局部阻力損失之和.管進中間站場的運行條件(工作或越站)不同,站場的局部阻力損失也會不同.
在管道工藝設計時,可以根據站場的規摸和工藝過程一般取局部阻力為定值.
6. 管道阻力計算公式
管道阻力計算公式:R=(λ/D)*(ν^2*γ/2g)。ν-流速(m/s);λ-阻力系數;γ-密度(kg/m3);D-管道直徑(m);P-壓力(kgf/m2);R-沿程摩擦阻力(kgf/m2);L-管道長度(m);g-重力加速度=9.8。壓力可以換算成Pa,方法如下:1帕=1/9.81(kgf/m2)。
管路內的流體阻力
流體在管路中流動時的阻力可分為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兩種。摩擦阻力是流體流經一定管徑的直管時,由於流體的內摩擦產生的阻力,又稱為沿程阻力,以hf表示。局部阻力主要是由於流體流經管路中的管件、閥門以及管道截面的突然擴大或縮小等局部部位所引起的阻力,又稱形體阻力,以hj表示。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時的總阻力為Σh=hf+hj。
流體阻力的類型如下:
由於空氣的粘性作用,物體表面會產生與物面相切的摩擦力,全部摩擦力的合力稱為摩擦阻力。與物面相垂直的氣流壓力合成的阻力稱壓差阻力。在不考慮粘性和沒有尾渦(見舉力線理論)的條件下,亞聲速流動中物體的壓差阻力為零(見達朗伯佯謬)。
在實際流體中,粘性作用下不僅會產生摩擦阻力,而且會使物面壓強分布與理想流體中的分布有別,並產生壓差阻力。對於具有良好流線形的物體,在未發生邊界層分離的情形(見邊界層),粘性引起的壓差阻力比摩擦阻力小得多。
對於非流線形物體,邊界層分離會造成很大的壓差阻力,成為總阻力中的主要部分。當機翼或其他物體產生舉力時,在物體後面形成沿流動方向的尾渦,與這種尾渦有關的阻力稱為誘導阻力,其數值大致與舉力的平方成正比。在跨聲速(見跨聲速流動)或超聲速(見超聲速流動)氣流中會有激波產生,經過激波有機械能的損失,由此引起的阻力稱為波阻,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阻力。
作加速運動的物體會帶動周圍流體一起加速,產生一部分附加的阻力,通常用某個假想的附連質量與物體加速度的乘積表示。船舶在水面上航行時會產生水波,與此有關的阻力稱為興波阻力。
7. 在通管上加一個閥門水經過閥門前後的壓力是怎麼算的
在通管上加一個閥門水經過閥門前後的壓力差
=
閥門的局部水頭損失
=
閥門的局部阻力系數
*
流速水頭,即
P1-P2
=
j
V^2/(2g)
式中j為閥門的局部阻力系數,可由閥門的型號和開度查水力計算手冊。
8. 請問泵或風機,當系統的阻力增大後,是泵的功率增加流量不變,還是泵功率不變流量減小
一條水泵或者風機,在出口管道閥門關小後阻力增大,這時它的功率是不會自己提高加大的,它也沒有那個功能,所以功率不變。這時關小的閥門流量減小了。凡是管道內阻力大了流量必然就低了。送出的流體就少了。
9. 管道阻力計算求助
管道阻力計算:
管道阻力計算公式:R=(/D)*(v^2*y/2g)。v-流速(m/s);入-阻力系數;y-密度(kg/m3);D-管道直徑(m);P-壓力(kgf/m2);R-沿程摩擦阻力(kgf/m2);L-管道長度(m);g-重力加速度=9.8。壓力可以換算成Pa,方法如下:1帕=1/9.81(kgf/m2)。
管路內的流體阻力
流體在管路中流動時的阻力可分為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兩種。摩擦阻力是流體流經一定管徑的直管時,由於流體的內摩擦產生的阻力,又稱為沿程阻力,以hf表示。局部阻力主要是由於流體流經管路中的管件、閥門以及管道截面的突然擴大或縮小等局部部位所引起的阻力,又稱形體阻力,以hj表示。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時的總阻力為Zh=hf+hj。
流體阻力的類型如下:
由於空氣的粘性作用,物體表面會產生與物面相切的摩擦力,全部摩擦力的合力稱為摩擦阻力。與物面相垂直的氣流壓力合成的阻力稱壓差阻力。在不考慮粘性和沒有尾渦(見舉力線理論)的條件下,亞聲速流動中物體的壓差阻力為零(見達朗伯佯謬)。
在實際流體中,粘性作用下不僅會產生摩擦阻力,而且會使物面壓強分布與理想流體中的分布有別,並產生壓差阻力。對於具有良好流線形的物體,在未發生邊界層分離的情形(見邊界層),粘性引起的壓差阻力比摩擦阻力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