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磁爐用什麼器皿最好
電磁爐上面可以使用不銹鐵廚具,最好是電磁爐專用的帶磁性的鐵,這樣加熱效果會更好,因為電磁爐是通過電磁感應加熱達到加熱效果的,產生的磁場會跟鐵質鍋具底部磁力線相切割產生熱能,直接加熱鍋具底部。..
❷ 電磁爐用什麼排插好
電磁爐用什麼排插好:
電磁爐功率在1500-2200W左右,對排插的要求較高,需要購買250V/16A及以上的排插,使用中不會因用電器功率大出現排插內部打火和電線發熱變軟的現象;
如果使用參數低於250V、10A排插,插座里的卡子和電線會發熱燒毀,也極不安全。
❸ 電磁爐和普通的燃氣灶 哪個比較好 都各有什麼優缺點
從安全方面考慮,電磁爐相對安全,不存在燃氣泄漏之後使人中毒或者引發其他不安全事故,雖然電磁爐開機工作時是通過電磁波產生渦流給物體加熱,存在少量的電磁輻射,但對人體並沒有多大傷害。而燃氣灶就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閥門忘關或者關不嚴,燃氣管接頭處不緊等等,均可能存在一定的隱患,在費用方面,電磁爐要低於燃氣灶的費用,但如果遇見停電,就會有點小麻煩了。
❹ 電磁爐什麼面板好
面板是電磁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決定電磁爐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現在電磁爐的面板除了陶瓷板,還多了微晶玻璃面板。大家家裡應該都有電磁爐吧,電磁爐是廚衛必備電器之一,大家再選購電磁爐的時候往往只關注電磁爐的功率重要參數,不如考慮它的面板,其實在挑選的時候也要關注電磁爐的面板,那麼,電磁爐面板哪種好?電磁爐什麼材質的面板好?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電磁爐用什麼面板最好,常見電磁爐面板介紹
1.從顏色上看,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磁爐主要分為黑晶面板和白色陶瓷面板。黑晶板和白色陶瓷板表面上看只是顏色不同,其實其內在的成分和製造工藝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從品質上看,一般進口的陶瓷板品質大多好於國產板:從價格上看,由於進口面板的價格多高於國產的面板,所以使用進口板的電磁爐價格也稍高一些。
2.黑晶板
先來看看黑晶板。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磁爐絕大多數採用的是國產黑晶板,其特點是面板的表面經過拋光打磨等工藝的處理後,光亮如鏡,顯得非常豪華。進口的黑晶板表面沒有經過剖磨等工藝處理,大都是亞光,印花更加含蓄,強度高。
消費者在挑選黑晶板的時候,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面板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方法是目測面板的表面是否平整,用手撫摸一下面板,是否有凹凸感。光滑度和平整度高的面板一般質量更好。
其次看面板表面是否有氣孔或者劃痕。電磁爐面板的氣孔和劃痕都會降低黑晶板的強度,因此,質量好的面板不能有氣孔和劃痕。消費者可以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面板的表面的氣孔和劃痕。
第三步要看印花。有的質量低劣的黑晶板想通過印花來掩蓋面板本身的瑕疵,所以花色復雜,有的面板用手指用力劃還會將印花的漆刮掉。而質量好的電磁爐面板的印花則紋路清晰,印花不易被刮掉。
而進口的黑晶板雙灶產品,基本上表面是沒有任何印花或者非常少,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在玻璃的表面直接加熱食物,既環保又衛生。
3.白色陶瓷板
最近幾年,我國市面上很少見到白色的印花陶瓷板電磁爐,但是我國出口到東南亞或者日本市場的電磁爐,大多仍使用白色或者白色印花的陶瓷板。其實,白色陶瓷板和黑晶板在品質上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只是廠家主推哪類產品而已。
白色面板分為印花和不印花兩種。國產白色的陶瓷板上大多喜歡印花。花色各異的圖案雖然被消費者所喜愛,但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持續加熱和摩擦,有的面板表面就會出現釉色脫落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印花的工藝決定的:面板的顏色也由白色變成了黃色,這與面板的品質有關。
白色不印花的陶瓷板主要是指淺盤產品,一般也分為國產和進口的兩種。其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NEG的白色淺盤陶瓷板,採用的就是不印花的工藝,其特點是表面釉色均勻,永不褪色,淺盤的外圈用手指摸起來非常光滑。所以檢驗白色淺盤陶瓷板是否是NEG產品的話,可以用手指摸一摸淺盤的外圈。如果外圈有澀澀的感覺一般就是國產的,而且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淺盤的白色也會出現發黃的現象。
所以根據面板的印花來判斷電磁爐的好壞是不科學的。
由於微晶玻璃美觀,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灶具絕大多數都採用了微晶玻璃,有黑色的。透明的,也有白色的。未來。隨著我國的灶具行業與國際的逐步接軌,也會有很多的灶具使用微晶玻璃作為面板,如電陶加熱產品,所以消費者一定要學會識別好的微晶玻璃。
以上就是關於對電磁爐面板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電磁爐的面板有所了解了吧,面板是電磁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往往在選購的時候最直觀的就是電磁爐的面板,所以面板的好壞是關鍵,大家平時見到的電磁爐面板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陶瓷面板,另一種是微晶玻璃面板,大部分家裡用的都是陶瓷面板,各有各的優缺點,至於該選哪種,大家在選購時進行的的對比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❺ 電磁爐什麼牌子好
電磁爐美的、蘇泊爾、九陽、奧克斯、小米這幾個牌子好,下面分別介紹這幾個牌子的電磁爐。
1、美的電磁爐
美的小家電一向以高性價比而著稱,產品在做工、耐用性以及口碑上都很不錯。在電磁爐領域,美的電磁爐長期處於銷量榜第一位。型號也很豐富,可供選擇的空間非常大,而且性價比很高,價位多在179元到699元之間,也有部分高端型號價位超過1000元。
3、九陽電磁爐
九陽雖然以豆漿機而聞名,但其他廚房電器發展也不遜色。九陽在2001年進入電磁爐領域,長期排名電磁爐行業前三甲,產品做工出色,價格便宜,價位集中在139元到499元之間。
4、奧克斯電磁爐
奧克斯雖然以空調知名,但它的小家電產品同樣出色。奧克斯電磁爐價位在129元到269元之間,產品最大亮點是注重散熱設計和噪音抑制問題,對這方面有要求的朋友可以考慮考慮奧克斯。
5、小米電磁爐
小米這個電磁爐也和小米其他的家電特點差不多,但是在技術和質量上完全沒問題,價格也很便宜,性價比很高。
選購要點:
1、選品牌
在選具體產品之前,先要選定幾個靠譜的品牌。大品牌在售後服務方面都是比較完善的,解決後顧之憂。而小廠家往往不能提供相應的維修服務,所以在選購時,盡量選擇大品牌電磁爐,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售後服務都更安心。
2、看功能
使用電磁爐一般主要是用來燒水、炒菜、熱飯、吃火鍋!這些操作只是對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加熱原理是一樣的,選購時不要被導購的花言巧語所蒙騙,很多所謂的多功能都只是不同溫度調節而已,並沒有實際意義。所以,選擇功能簡單實用的電磁爐就好。
3、定功率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前提下,電磁爐的功率越大,加熱速度也就越快。雖說功率越來也更耗電,但其實1800W和2100W耗電量相差並不明顯。電磁爐大部分功率在1000-2100W之間,也有部分特別大功率的電磁爐,達到2800-3200瓦。
❻ 電磁爐怎麼選擇好
要素一:功率
目前,投放市場的電磁爐最高功率通常均在800~1800W之間,並分成若干檔。功率越大,加熱速度則越快,但耗電也多,售價隨之而貴,因此選購時應根據用餐人數以及使用情況而定。一般來說,2人以下家庭選1000W左右;2~4人選1300W左右;4~6人選1600W為宜;6人以上選1800W電磁爐就能滿足要求。
功率是否恆定?也是選購電磁爐時,功率方面需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普通電磁爐在使用不同含鐵鍋具時,額定功率最高會相差30%~50%,而天馳電磁爐在使用不同含鐵鍋具時,額定功率是恆定的。
要素二:保護功能
檢查自動檢測功能是否工作正常。該功能是電磁爐的自動保護功能,對電磁爐來說 此功能的作用很重要。購買時,應注意實測。方法是:在電磁爐正在工作的狀態下移走鍋具,或在爐面上放置鐵湯勺等不應加熱物,按該電磁爐說明書的檢測時間要求來觀察此功能是否能報警或自動切斷電源。
要素三:功能選擇
在選購1台適合自家使用的電磁爐,在功能選擇上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1、 是否具備自動功能?
2、 是否有方便可調的時間控制功能?
一台設計優良的電磁爐,它會綜合目前家庭的實際使用狀況,具備一些人性化的智能型的自動功能。無須專人看管,省時省電的幫您做家務。
要素四:使用環境
因南北、東西各地區域的使用環境差異不同,所以在這里提醒您選購時,需要根據自己居家環境選擇環境適應性強的電磁爐,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供電環境。不同區域的供電電壓的波動性是不一樣的,在某些區域的偏差達到30%~40%,好的電磁爐應該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電壓狀態,避免發生買了電磁爐還要買一個變壓伴侶的尷尬事。
2、 區域氣候:我國南北溫差較大,在選購時您還需要注意了解產品的氣候適應性,比如正常使用時的最低/最高溫度要求,還有就是產品對使用環境的干濕空氣要求。
要素五:操作簡便
電磁爐的操作是否簡便,需要著重使用界面的兩點:
1、 顯示界面。電磁爐的外觀界面上是否具有清晰直觀的工作指示燈?定時功能、溫度控制和功率選擇等需要經常調整的功能是否有可視化的數字顯示?以便使用時能夠方便的設置。
2、 按鍵。設計考究的電磁爐的面板上均會配有一定數量的一鍵通自動功能和簡便易用的功能按鍵,方便您快速選擇。
❼ 電磁爐用哪種鍋最好
供電磁爐使用的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鐵系鍋、不銹鋼鍋以及電磁爐專用的復合底鍋。
鐵製成的鍋具在高溫加熱時會和電磁爐在加熱中產生的熱負載和感應渦流相互匹配,將這一能量快速的轉化成熱量,使得電磁爐的磁場外泄減少,降低電磁爐的輻射。
(7)電磁爐用什麼閥門好擴展閱讀:
電磁爐炒菜粘鍋原因:
1、火候沒有控制好
使用電磁爐炒菜的時候,火力要是不均勻,就會導致電磁爐炒菜粘鍋的現象發生。要知道電磁爐是利用高頻的電流通過環形線圈,從而產生熱力的。故而炒菜的時候,火候大小控制不好,就會導致炒菜粘鍋發生。
2、炒菜方式不對
電磁爐炒菜粘鍋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炒菜的方式不正確,導致粘鍋現象發生。比方說鍋在燒得太熱時突然加冷水,這樣鍋受熱量的突然變化是容易受損的。
3、鍋選擇的不好
由於電磁爐的加熱是完全依靠鍋底導熱的,所以鍋底的厚度直接影響加熱效果。如果鍋底太薄,導熱速度過快,很容易引起糊鍋;厚了的話,導熱會相對慢些而且均勻。所以為了避免糊鍋,應該盡量選擇底較厚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