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所用的鉤碼每隻的質量都
(1)①畫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直線兩側,如圖所示:

△F |
△x |
可得k=25N/m
(2)從照片上可得,刻度尺的1厘米相當於實際長度3m.量出前後兩段位移分別為4.00cm和6.70cm,對應的實際位移分別為12m和20.1m,由△S=aT
2可得a=2.0m/s
2;
故答案為:(1)①如圖所示;②表明彈簧的彈力大小和彈簧伸長量大小成正比;③k=25N/m;(2)2.0.
2. 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所用的鉤碼每隻質量都是30g.
(1)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描出的點,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判定F和L間是一次函內數關系.畫一容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直線兩側,如右圖:
1.6 |
6×10?2 |
=25.9N/m.
故表達式為:F=25.9×(L-0.06)=25.9L-15.54;
由於彈簧自身有重力,故懸掛後會自然伸長,圖線延長後跟縱軸交點的物理意義是彈簧自身的重力.
故答案為:(1)見圖;
(2)F=25.9L-15.54;表示彈簧的原長;25.9N/m;彈簧自身的重力.
3. 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並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所用的每個鉤碼的

1.6 |
0.8 |
=20N/m,
(3)彈簧懸掛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彈簧水平放置: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
(2)520
(3)避免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
4. 在探究彈簧的彈力與伸長量之間關系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1所示,將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力感測器
(1)描點作圖.如下圖.

△F |
△X |
=75.0N/m.
故答案為:(1)如圖
(2)75.0N/m
5. 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時,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所用的鉤碼每隻的質量都
(1) (2)25 (3)彈簧的原長 |
6. 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並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用的每個鉤碼的重力
解答:
2.5 |
0.2?0.1 |
=25N/m,
(3)該同學實驗時,把彈簧水平放置與彈簧豎直懸掛放置相比較.
優點在於:避免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缺點在於: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
(2)在彈性限度內,彈力和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10,25
(3)優點在於:避免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缺點在於: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
7. (9分)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所用的鉤碼每隻的質量
(1)見解析(2)25N/m
8. 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
:(1)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描出的點,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判定F和L間是一次函數關系.畫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直線兩側.
(2)該圖線跟橫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力為零時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自由長度. 圖象的斜率大小等於彈簧的勁度系數,注意單位要化成國際單位, 因此根據圖象求出彈簧勁度系數為:k=20N/m. 故答案為:(1)如上圖(2)彈簧的自由長度,20 |
9. (1)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關系的實驗,他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並逐個增加
| ρIl | πDU | . |
10. 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並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所用的每個鉤碼的重
(1) (4)優點是:避免彈簧自身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缺點是: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造成實驗的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