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百分表扭角儀測定切變模量時為什麼兩截面要有小變形的限制
抗彎截面模量Wz=Iz/Ymax Iz是相對於中性層的慣性矩, Ymax是相對於中性層的最大距離, 另一個是抗扭的。
用百分數表扭角儀測定切變模量,有輕微的形變,是合理范圍之內的。有小變形,是它的應變的二階分量忽略不計。
這樣問題就屬於線性問題。而如果是大變形的,線性模塊就不能用了,用屈服或者其他非線性模塊來求解車子才3個月 牙盤仔細看有一毫米左右變形,鏈條轉動時候總有個部位偏內側一毫米。
(1)切變模量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1、儀器安放在無震動工作台上,調整儀器地腳使儀器平 穩。
2、按標准規定選擇好試板。安裝好試樣。
3、分別松開主動、從動夾板上的螺母,把安裝好試樣的試板安裝到主機從動夾板上,擰緊螺母;試樣一端安裝到主機主動夾板上,擰緊螺母。試樣安裝完畢。
4、旋轉手輪使主動試板上的指針對准支座上的水平刻線,旋轉手輪兩周,試驗完成。
5、松開螺母,取下試樣放到角度檢定箱中
② 材料的切變模量主要誤差是由哪些物理量的測量引起的
扭擺法測量剛體的轉動慣量時,產生誤差的主要因素有:
扭擺法測量剛體的轉動慣量時,誤差主要來自測量時間時的人為誤差,測量所用儀器的系統誤差,和測量時空氣阻力對擺線造成的影響,剛體的質量對擺線長度造成的影響等等
1.彈性模量/楊氏模量(Young's Molus)
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里的一個概念。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
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
(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
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
楊(ThomasYoung1773~1829)研究了材料的剪形變,認為剪應力是一種彈性形變。
1807年,他提出彈性模量的定義,為此後人將彈性模量稱為楊氏模量。
鋼的楊氏模量大約為2.01e11N/m^2,銅的是1.1e11 N/m^2。
2.彈性模量E(Elastic Molus)
彈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彈性變形范圍內(即在比例極限內),作用於材料上的縱向應力與縱向應變的比例常數。
也常指材料所受應力如拉伸,壓縮,彎曲,扭曲,剪切等)與材料產生的相應應變之比。
彈性模量是表徵晶體中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物理量,故是組織結構不敏感參數。在工程上,彈性模量則是材料剛度的度量,是物體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
對於某些材料在彈性范圍內應力-應變曲線並不符合直線關系的,則可根據需要取切線彈性模量、割線彈性模量等人為定義的辦法來代替它的彈性模量值。
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分別有相應的
拉伸彈性模量molus of elasticity for tension (楊氏模量)
剪切彈性模量shearmolus of elasticity (剛性模量)
體積彈性模量
壓縮彈性模量等。
3.剪切模量G(Shear Molus)
剪切模量是指剪切應力與剪切應變之比。
剪切模數G=剪切彈性模量G=切變彈性模量G
它是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參數之一,與楊氏(壓縮、拉伸)彈性模量E、泊桑比ν並列為材料的三項基本物理特性參數,在材料力學、彈性力學中有廣的應用。
其定義為:G=τ/γ, 其中G(Mpa)為切變彈性模量;τ為剪切應力(MPa);γ為剪切應變(弧度)。
4.體積模量K(Bulk Molus)
體積模量可描述均質各向同性固體的彈性,可表示為單位面積的力,表示不可壓縮性。公式如下K=E/(3×(1-2*v)),其中E為彈性模量,v為泊松比。具體可參考大學里的任一本彈性力學書。
性質:物體在p0的壓力下體積為V0,若壓力增加(p0→p0+dP),則體積減小為(V0-dV)。則被稱為該物體的體積模量(molus of volume elasticity)。如在彈性范圍內,則專稱為體積彈性模量。
體積模量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材料常數。因為在各向均壓下材料的體積總是變小的,故K值永為正值,單位MPa。體積模量的倒數稱為體積柔量。體積模量和拉伸模量、泊松比之間有關系:E=3K(1-2μ)。
5.壓縮模量(Compression Molus)
物體在受三軸壓縮時壓應力與壓縮應變的比值。實驗上可由應力-應變曲線起始段的斜率確定。
徑向同性材料的壓縮模量值常與其楊氏模量值近似相等。
土的壓縮模量指在側限條件下土的垂直向應力與應變之比,是通過室內試驗得到的,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③ 切變模量G的物理意義是什麼用拉伸(壓縮)試驗如何間接測量材料的切變模量
材料發生切應變轉過單位角度所需要的應力,與彈性模量有換算關系,G=E/(2*(1+n)),E是彈性模量,n為泊松比,可以先測出彈性模量,再求出G
④ 材料試驗機
LZ說的材料試驗機有很多啊,你說的是哪一個?有 拉伸試驗機,還有沖擊試驗機~~~~~~~
試驗機的概述
1.定義
1.1試驗機概念和用途試驗機是在各種條件、環境下測定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機械零件、工程結構等的機械性能、工藝性能、內部缺陷和校驗旋轉零部件動態不平衡量的精密測試儀器。在研究探索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結構的過程中,試驗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重要測試儀器。廣泛應用於機械、冶金、石油、化工、建材、建工、航空航天、造船、交通運輸、等工業部門以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相關實驗室。對有效使用材料、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保證產品安全可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1.2試驗機的種類:試驗機的種類很多,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傳統分類方法可以分為金屬材料試驗機、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動平衡試驗機、振動台和無損探傷機等五大類。
1.2.1材料試驗機的分類:材料試驗機的品種、型號很多,它們的加荷方法、結構特徵、測力原理、使用范圍都各不相同
1.2.1.1按用途分類:測定機械性能用試驗機和工藝試驗用試驗機
1.2.1.2按加荷方法分類:靜負荷試驗機(靜態)和動負荷試驗機(動態)
1.2.1.2.1靜態試驗機主要包括:
●萬能試驗機:液壓萬能試驗機和電子萬能試驗機
●壓力試驗機
●拉力試驗機
●扭轉試驗機
●蠕變試驗機
1.2.1.2.2動態試驗機主要包括:疲勞試驗機:動靜萬能試驗機、單向脈動疲勞試驗機、沖擊試驗機等
1.2.1.3按測力方式分類:機械測力試驗機和電子測力試驗機
1.2.1.4按控制方式分類:手動控制和微機伺服控制試驗機
1.2.1.5按油缸位置分類:油缸上置式和油缸下置式試驗機
1.3材料試驗
1.3.1材料的機械性能: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表現的抵抗變形或破壞的能力,稱作材料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彈性、脆性、斷裂韌性、硬度等。
1.3.2.材料試驗:機械性能試驗、物理實驗、化學實驗。
1.3.3材料的機械性能試驗:拉伸、壓縮、彎曲、剪切、扭轉、沖擊、疲勞、蠕變、持久、鬆弛、磨損、硬度等試驗。
1.3.3.1拉伸試驗:又稱拉力試驗,是緩慢地在試樣兩端施加負荷,使試樣的工作部分受軸向拉力,引起試樣沿軸向伸長,一般進行到拉斷為止。通過拉伸試驗可測定材料的抗拉強度和塑性特性等。
⑤ 電測法測定切變模量實驗思考題
如改用四五度應變片加溫度補償片進行單點測量,試導出切變模量G與應變儀讀數之間的關系。抗彎截面模量Wz=Iz/Ymax Iz是相對於中性層的慣性矩, Ymax是相對於中性層的最大距離, 另一個是抗扭的。
因為在增砝碼過程和減砝碼過程中,相同質量砝碼的情況,前後兩次測得金屬絲的長度沒有很大差別,說明金屬絲進行的是彈性形變,既實驗處於彈性范圍內進行。分別使用不同量具是因為,對於不同的數據,要求的量具量程不同,且要求的精確度不同,所以使用不同的量具進行測量。
電測法為應力測試方法中的一種,金屬電阻絲承受拉伸或壓縮變形時,電阻也將發生變化。
將電阻絲往復繞成特殊形狀(如柵狀),就可做成電阻應變片。測量前,將電阻應變片用特殊的膠合劑黏貼在欲測應變的部位,當殼體受到載荷作用發生變形時,電阻應變片中的電阻絲隨之一起變形,導致電阻絲長度及截面積的改變,從而引起其電阻值的變化。
可見,電阻的變化與應變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通過電阻應變儀,就可測得相應的變化。利用胡克定律或其他理論公式,就可求得應力值。
電測時,應盡量消除產生各種測量誤差的因素。例如,應變片位置的偏差,應變片與殼壁接觸的緊密程度,應變片與導線的焊接質量,環境、溫度的變化等。
電測法往往採用二次儀表觀測,即將感測器(探頭)埋設於崩滑災害體變形部位,使用能將感測器電信號轉換成人們所感知(或熟識)信息的電子儀表(如頻率計之類)觀測。
⑥ 大學物理切變模量測定實驗報告
鋼絲有多長就測多長啊從頂上到光桿桿那裡 直徑要用螺旋測微器在鋼絲不同位置測6次取平均值 距離應該在1.5-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