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氣能熱泵製冷的原理是什麼
空氣源熱泵是通過熱泵機組將回收來的低壓冷媒壓縮後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流經纏繞在水箱外面的銅管,熱量經銅管傳導到水箱內,這時可提供暖氣或者地暖所需要的高溫熱水。
隨後冷卻下來的冷媒在壓力的持續作用下變成液態,由於蒸發器的壓力驟然降低,因此液態的冷媒在此迅速蒸發變成氣態,並吸收大量的熱量。
在風扇的作用下,大量的空氣流過蒸發器外表面,空氣中的能量被蒸發器所吸收,空氣溫度迅速降低,變成冷氣排進風機盤管提供製冷服務。
空氣源熱泵具有如下特點:
空氣源熱泵系統冷熱源合一,不需要設專門的冷凍機房、鍋爐房,機組可任意放置屋頂或地面,不佔用建築的有效使用面積,施工安裝十分簡便。
空氣源熱泵系統無冷卻水系統,無冷卻水消耗,也無冷卻水系統動力消耗。另外,冷卻水污染形成的軍團菌感染的病例已有不少報導,從安全衛生的角度,考慮空氣源熱泵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空氣源熱泵系統由於無需鍋爐、無需相應的鍋爐燃料供應系統、除塵系統和煙氣排放系統,系統安全可靠、對環境無污染。
2. 空氣能熱水器製冷原理是什麼啊
空氣能熱水器是運用熱泵工作原理一台壓縮式熱泵裝置,主要有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和膨脹閥四部分組成,通過讓工質不斷完成蒸發(吸取環境中的熱量) →壓縮→冷凝(放出熱量)→節流→再蒸發的熱力循環過程,從而將環境里的熱量轉移到水中,熱泵在工作時,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QA在蒸發器中加以吸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即壓縮機耗電QB;通過工質循環系統在冷凝器中進行放熱QC,QC=QA+QB,由此可以看出,熱泵輸出的能量為壓縮機做的功QB和熱泵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QA;因此,採用熱泵技術可以節約大量的電能。熱泵技術發展史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初,人們對能否將熱量從溫度較低的介質「泵」送到溫度較高的介質中這一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英國物理學家J.P.Joule提出了「通過改變可壓縮流體的壓力就能夠使其溫度發生變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 Kelvin勛爵)發表論文,提出了熱量倍增器(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熱泵的設想吸收空氣中的低能熱量,經過中間介質的熱交換,並壓縮成高溫氣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對水加熱,耗電只有電熱水器的1/4。該新產品避免了太陽能熱水器依靠陽光采熱和安裝不便的缺點。由於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是通過介質換熱,因此其不需要電加熱元件與水接觸,沒電熱水器漏電的危險,也沒燃氣熱水器有可能爆炸和中毒的危險,更沒有燃油熱水器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
熱泵在工作時,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Q
空氣能熱水器是運用熱泵工作原理制熱,與空調製冷相反——國家製冷標準是1000瓦電製冷2800瓦。根據熱平衡的原理,同時最少產生2800瓦的熱量,加上輸入的1000瓦電,實際產生的熱量在3000-4000瓦,把這些熱量輸送到保溫水箱,其耗電量只是電熱水器的四分之一(電熱水器即使熱效率100%,輸入1000瓦電也只有1000瓦的熱)。
空氣能熱水器則不需要陽光,因此放在家裡或室外都可以。太陽能熱水器儲存的水用完之後,很難再馬上產生熱水。如果電加熱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空氣能熱水器只要有空氣,溫度在-7~43攝氏度之間,都可以24小時全天候承壓運行。這樣一來,即使用完一箱水(60升),半個小時左右就會再產生一箱熱水。同時它也能從根本上消除了電熱水器漏電、干燒以及燃氣熱水器使用時產生有害氣體等安全隱患,克服了太陽能熱水器陰雨天不能使用及安裝不便等缺點,具有高安全、高節能、壽命長、不排放毒氣等諸多優點。空氣能熱水器的壽命一般可以達到15至20年。
3. abc空氣能熱水器怎麼會製冷水
就是「def"空氣能熱水器也不能製冰。要是它能製冰了,要麼就不是空氣能熱水器,要麼就是廠家在偷換概念,欺騙老百姓。
空氣能熱水器,是以空氣為熱源,以製取生活熱水為目的的蒸汽壓縮循環機組。沒有製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