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防火要求是什麼
客房裡的台燈、壁燈、落地燈和廚房機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床頭櫃內設有音響、燈光、電視等控制設備的,應做好防火隔熱處理。
照明燈具表面高溫部位應當遠離可燃物;碘鎢燈、熒光燈、高壓汞燈(日光燈鎮流器)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構件上;深罩燈、吸頂燈等如靠近燃物安裝時,應加墊不燃材料製作的隔熱層;碘鎢燈及功率較大的白熾燈的燈頭線應採用耐高溫線空套管保護;廚房等潮濕地方應採用防潮燈具。
對空調、製冷和加熱等設備要加強維護檢查,防止發生火災。
一、 工程概況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目標:合格。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家主席令第4 號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部令第13 號
《關於防止發生施工火災事故的緊急通知》建設部建設監理司建監安[1998]12號
三、總則
為了認真貫徹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指導方針,使每個職工懂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增強群眾防範意識,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現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防火管理制度。
四、施工現場防火的安全管理
1、施工現場負責人應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火安全工作,建設單位應積極督促施工單位具體負責現場的消防管理和檢查工作。
2、施工現場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檢查制度,發現火險隱患,必須立即消除,一時難以消除的隱患,要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限期整改。
3、施工現場發生火警或火災,應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部門,並組織力量撲救。
4、根據「四不放過」的原則,在火災事故發生後,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應共同做好現場保護和會同消防部門進行現場勘察的工作。對火災事故的處理提出建議,並積極落實防範措施。
5、施工單位在承建工程項目簽訂的「工程合同」中,必須有防火安全的內容,會同建設單位共同搞好防火工作。
6、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7、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
8、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並要安排力量加強值班巡邏。
9、施工作業期間需搭設臨時性建築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准,施工結束後應及時拆除。不得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築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10、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11、在土建施工時,應先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有條件的應敷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火栓。
12、焊、割作業點,氧氣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並採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13、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並嚴格執行「電焊十不燒」規定。
14、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15、冬季施工採用保溫加熱措施時,應進行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巡邏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五、工地防火檢查制度
1、項目經理部每月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防火安全專項檢查;每周一次定期安全檢查中對防火安全進行檢查。
2、檢查以宿舍、倉庫、木工間、食堂、腳手架等為重點部位,發現隱患,及時整改,並做好防範工作。
3、宿舍內嚴禁使用電爐、煤油爐,檢查時如有發現,除沒收器物外,罰款50 元。
4、木工間不得吸煙,木屑刨花每天做好落手清,如堆積不能及時清運的,處以罰款50元,木工間發現有人吸煙者罰款10 元。
5、按規定時間對滅火器進行葯物檢查,發現葯物過期、失效的滅火器,應及時更換,以確保滅火器材處於正常可使用狀態。
六、施工現場動用明火審批制度
1、一級動火審批制度:禁火區域內:油罐、油箱、油槽車和儲存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容器以及連接在一起的輔助設備;各種受壓設備;危險性較大的登高焊、割作業;比較密封的室內,容器內,地下室等場所進行動火作業,由動火部門填寫動火申請表,項目副經理召集項目安全員、施工負責人、焊工等進行現場檢查,在落實安全防火措施的前提下,由項目副經理、焊工、項目安全員在申請單上簽名,然後提交項目防火負責人審查後報公司,經公司安全部門主管防火工作負責人審核,在一周前將動火許可證和動火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及所在地區消防部門審查,經批准後方可動火。
2、二級動火審批制度:在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非禁火區域內進行臨時焊割等動火作業,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割等動火作業,由項目施工負責人在四天前填寫動火許可證,並附上安全技術措施方案,項目副經理召集項目安全員、施工負責人、焊工等進行現場檢查,在落實防火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由項目副經理、焊工、項目安全員在申請單上簽名,報公司安全部門審批,批准後方可動火。
3、三級動火的審批制度:在非固定的、無明顯危險因素的場所進行動火作業,由申請動火者填寫動火申請單,在三天前提出,經焊工監護人簽署意見後,報項目防火負責人審查批准,方可動火。
七、消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1、在防火要害部位設置的消防器材,由該部位的消防職能人負責維修及保管。
2、對故意損壞消防器材的人,按照處罰辦法進行處理。
3、器材保管人員,應懂得消防知識,正確使用器材,工作認真負責。
4、定期檢查消防器材,發現超期、缺損的,及時向消防負責人匯報,及時更新。
八、義務消防隊訓練計劃
為了保證本工程項目順利實施,保護國家財產及職工生命安全,本工程成立了一支義務消防隊。為更好地發揮義務消防隊的預警預報能力,提高業務素質,成為一支訓練有素,機動靈活適應工地錯綜復雜的消防環境需要的隊伍,特製訂以下訓練計劃。
1、義務消防隊每月組織一次活動,可採用豐富的形式,如消防知識講座、經驗交流會、參觀觀摩會、觀看錄像等。
2、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由消防領導小組或義務消防隊隊長負責安排,通過活動使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針對工程實際情況,結合工程進度明確防火重點部位,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知識,提高危險因素分析能力和撲救方法。
3、及時與當地消防部門建立聯系,搞好消防聯防工作。有計劃地到當地消防部門參與聯誼活動,觀察消防隊員消防演習。
4、定期舉辦義務消防隊員消防操作技能訓練,做到「防消結合」。
5、根據工程進展實際情況,適時舉辦一些消防培訓活動。
九、特殊重點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1、不準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焊、割作業場,不得堆放建築物或可燃品。
2、各種警告牌、操作規程牌、禁火標志懸掛醒目齊全。
3、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於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於30m。
4、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距離不得少於2m,使用時兩者距明火不得少於5m。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應完整而有效,否則嚴禁使用。
5、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每30 平方應配置兩具滅火級別不小於4B 的滅火器,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6、動火作業前必須執行審批制度,履行交底簽字手續。
7、嚴格執行獎懲制度,對遵守消防規章制度,未出大小火災事故,能消除火災隱患或勇敢撲滅火災事故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違反規定,造成火災事故的人員視情節給予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材料倉庫防火管理制度
1、施工現場材料倉庫的安全防火有材料倉庫負責人全面負責。
2、對進入倉庫的易燃物品要按類存放,並掛設好警示牌和滅火器。
3、經常注意季節性變化情況,高溫期間如氣溫超過38 度以上時,應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易燃品自燃起火。
4、倉庫間電燈要求吸頂,離地不得低於2.4m,電線敷設規范,夜間要按時熄燈。
5、工地其他易燃材料不得堆垛倉庫邊,如需要堆物時,離倉庫保持6m 以外,並掛設好滅火器。
6、嚴格檢查制度,做好上下班前後的檢查工作。
十一、木工間防火管理制度
1、木工間由木工組長負責防火工作,對本組作業人員開展經常性的安全防火教育,增強防火意識和滅火技術。
2、使用機械必須嚴格檢查電器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及隨機開關,破損電線及時更換。
3、木工間嚴禁煙火,如發現作業人員抽煙或作業場內有煙蒂按規定罰款處理,每天做好落手清工作。
4、木工間內的滅火器,經常檢查,發現葯物及壓力表失效時,及時與工地安全員聯系更換。
5、按國標設置安全防火警告標志及警告牌,做好防火安全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6、木工間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一旦發生人為火災事故,應追究其當事人責任。
十二、機修房防火管理制度
1、機修房的安全防火工作由機管員全面負責。
2、機修房各種防火警告牌必須齊全,各種制度上牆。
3、所有機械設備安放位置選擇合理,電線及配電箱設置規范,做好機械的接地或接零。
4、機修工作業時,嚴禁帶手套,下班時切斷電源。
5、存放油類要求歸類,配備一定數量有效的滅火器。
6、按規定做好每天的檢查工作,發現火災隱患,及時採取措施。
十三、電焊間防火管理制度
1、電焊間防火安全工作由組長全面負責,對本組作業人員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增強防火觀念和滅火技術水平。
2、建立動用明火審批制度,做好審批工作,操作時,應帶好「兩證」(特殊工操作證、動火審批許可證),並配備好滅火器,落實動火監護人,焊割作業應嚴格遵守「電焊十不燒」及壓力熔器使用規定。
3、作業場內嚴禁煙火,違章按規定罰款處理。
4、滅火器掛設必須符合要求,經常進行檢查,發現葯物及壓力表失效時,及時與工地安全員聯系更換。
5、各種安全防火警告標志及警告牌必須懸掛醒目、齊全。
6、開展經常性防火自我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十四、油漆間防火管理制度
1、工地油漆間設置專職的倉庫保管員。
2、倉庫保管員應懂得化學危險品基本性質,工作認真。
3、嚴禁庫內吸煙,對違者進行嚴格處罰。
4、建立「禁火區」動火審批制度。室內電器設備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5、正確配置滅火器材,做好定期檢查。
6、嚴禁閑人入內。
十五、職工宿舍防火管理制度
1、職工宿舍防火工作有室長負責,室員共同配合。
2、宿舍內嚴禁燒電爐,熱得快等電器具。
3、宿舍內電線由電工安裝完畢後,禁止他人亂拉亂接。
4、嚴禁躺在床上吸煙,電風扇不得放在蚊帳內吹風。
5、職工宿舍每50 平方米設置一隻滅火級別不小於3A 的滅火器,定期檢查其使用可靠性,按時補換葯物。
6、防火工作負責人要保持高度警惕,經常巡視生活區域及宿舍,發現危險因素,及時消除隱患。
十六、食堂間防火管理制度
1、工地食堂防火安全工作由炊事班長全面負責,經常對炊事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提高滅火技術,增強防火意識。
2、炊事人員在作業時嚴禁吸煙,使用電器設備時要嚴格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食堂間內特別是灶間滅火器掛設齊全、有效,各種防火警告牌掛設完整、醒目。
4、做好經常性防火檢查工作。
5、灶間嚴禁堆入易燃物品,炊事人員如違反有關規定所引起的火災事故,應追究當事人責任。
十七、獎勵與懲罰
1、獎勵辦法:
1) 關心消防工作,積極投入消防工作,成績顯著的。
2) 模範遵守消防法規,制止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表現突出。
3) 及時了解和消除重大火險隱患、避免火災發生的。
4) 積極撲救火災、搶救公共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表現突出的。
5) 對查明火災原因有突出貢獻的。
6) 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
7) 對以上在消防工作中有先進事跡的個人應給予表揚和獎勵。
2、懲罰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由本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
1) 施工人員不按防火制度規定進行施工。
2) 防火負責人不履行職責的。
3) 值班人員擅離職守或失職的。
4) 不按規定添置消防器材、設備的責任人。
5) 故意損壞消防器材的。
⑵ 電線電纜怎樣防火防爆
注意不要把電線電纜的絕緣外皮弄破,防止裡面的導體接觸到水,也可以選擇阻燃和耐火材料的電線電纜,。
⑶ 哪些原因導致電氣發生火災或爆炸
電氣線路往往是因短路、過載和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生電火花或引起電線版電纜達到危險高溫而發生權火災的。
電氣線路發生火災爆炸主要原因有:
(1)電氣線路短路起火,短路瞬間放電發熱相當大,能燒毀絕緣,使導線金屬熔化,引起火災。
(2)電氣線路過負荷,一般導線最高允許溫度為65℃,長時間過載導線溫度就會超過這個允許溫度,會加快導線絕緣老化、損壞,引起火災。
(3)導線連接處接觸電阻過大,導線接頭處不牢固,接觸不良,發生過熱,甚至導致導線接頭處熔化,引起火災。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⑷ 如何防止電氣火災事故
(1)不要超負荷用電。應當注意,使用電氣設備的功率或者同時使用的電氣設備的專總功率之屬和,不能超過電源允許的功率。
(2)選用合適的電源引線、連接器件和熔絲。應當按照電氣設備的額定電流選用合適的連接導線和插頭、插座等連接器件以及熔絲。對於大功率的用電設備,還應單獨供電。有時農村集體活動需要臨時架設一些電源引線以及插接器件等,也應按此原則考慮。
另外,在導線與導線、導線與電氣設備的接線端連接處、刀閘與熔絲的連接處等電路中有連接的地方,一定要使其接觸良好,連接牢固。
(3)防止短路。不可使電源的任意兩條火線或火線與零線碰到一起;不要使電源插頭或插座上連接電源線的螺柱處多餘的線頭碰到一起;用驗電筆驗電時不要同時觸碰到火線與零線;在電氣設備中不要發生電氣元件的短接等。
(4)嚴格防火管理。在易導致火災發生的場合用電,必須加強防火管理。如在進行電焊或其他會產生電弧、電火花的用電過程中,周圍不能有易燃物,並應由專人負責,採取嚴格的防火措施。在易燃易爆場合,嚴禁有明火發生,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是具有防爆性能的電機、電器,並應由專業人員進行維護管理。
⑸ 防火防爆安全知識
防火防爆安全知識
燃燒、火災及防爆基本知識
一、燃燒的形成
若要有效的做好防火和滅火工作,必須首先了解燃燒的形成。一般而言,燃燒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常見的火源有:明火、電火花、撞擊或摩擦產生的電火花、赤熱體、雷擊和自燃起火等)這三個基本條件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所以,採取措施、防止燃燒形成的三個條件同時存在,或者避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防火滅火技術的基本原理。
二、火災的分類
根據物質燃燒特性,一般將火災劃分為以下幾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液體火災還可以分為油品和水溶性液體火災。油品火災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重油、動植物油脂等的火災;水溶性液體火災是指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乙醚等極性有機溶劑的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三、火災爆炸的原因
(一)物質原因
1、點燃的煙頭。在生產作業現場亂丟未熄滅的煙頭,有可能引發火災。
2、電火花。如,電氣短路能使房屋的可燃結構燃燒而造成火災。
3、機動車輛排氣口噴出的火花。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機動車輛排氣口噴出的火花,往往釀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二)思想意識和管理上的原因
1、一些領導對防火安全工作不夠重視,缺乏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執行制度不嚴格、不到位、不堅決。
2、缺乏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定期安全檢查工作機制。
3、操作者的安全生產責任心不強,或違章作業、或缺乏安全防火知識。
4、設計和工藝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規范要求等。
四、火災爆炸的危害
(一)火災對人的危害
1、火災產生的高溫及火焰,不僅會燒傷人的皮膚或更深層的細胞組織,重者則導致人的死亡。
2、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導致不完全的燃燒;由其產生的濃煙和一氧化碳,能導致人的窒息和中毒死亡。
(二)爆炸的危害
爆炸產生的沖擊波、震盪波、沖擊碎片等,常會以二次事故的特性,給受災地造成較大范圍的人、財、物的損失及危害。
五、火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
火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主要有以下七種:一是不完全燃燒生產的一氧化碳;二是工業用的部分氣體(如,煤氣、天然氣等);三是瀝青、油漆、塑料、化纖、毛織品及其他化學物質燃燒產物;四是油脂、乾性油、植物油等分解產物;五是氟、氯、溴、碘等鹵化物蒸氣;六是醇、醛、醚、苯、汽油、二硫化碳等液體蒸氣;七是含毒物質受熱或燃燒分解出的有毒毛體或蒸氣。如,硫化氫、氯氣等。
⑹ 電氣防火防爆技術是什麼
(一)消除或減少爆炸性混合物(二)隔離和間距 危險性大的設備應分室安裝,並在版隔牆上採取封堵措施權;高壓、充油的電氣裝置,應與爆炸危險區域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三)消除引燃源 1、按爆炸危險環境的特徵和危險物的級別、組別選用電氣設備和設計電氣線路。 2、保持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安全運行。(四)保護接地 1、應將所有不帶電金屬物件做等電位聯結。 2、如低壓由接地系統配電,採用TN-S系統。 3、如低壓由不接地系統配電,採用IT系統。
⑺ 電氣防火與防爆
電氣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有哪些
根據場所特點電氣防火防爆所採取的基本措專施有:
(1)正確選用電屬氣設備。具有爆炸危險場所應按規范選擇防爆電氣設備。
(2)按規范選擇合理的安裝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間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項重要措施。
(3)加強維護保養檢修,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包括保持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升等參數不超過允許值,保持電氣設備足夠的絕緣能力,保持電氣連接良好等。
(4)通風:在爆炸危險場所,如有良好的通風裝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5)採用耐火設施對現場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質開關箱內表面襯以白鐵皮。
(6)接地:爆炸危險場所的接地(或接零),較一般場所要求高。必須按規定接地。
⑻ 電氣線路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是什麼
電氣防爆安全要求
1.危險環境
不同危險環境應當選用不同類型的防爆電氣設備,並採用不同的防爆措施。因此,首先必須正確劃分所在環境危險區域的大小和級別。 門)氣體、蒸氣爆炸危險環境
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將此類危險環境分為0,區、1區和2區。危險區域的大小受通風條件、釋放源特徵和危險物品性能參數的影響。
①0區(0級危險區域)指正常運行時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出現或短時間頻繁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除有危險物質的封閉空間(如密閉容器內部空間、固定頂液體貯罐內部空間等)以外,很少存在0區。
②1區(1級危險區域)指正常運行時預計周期性出現或偶然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 ③2區(2級危險區域)指正常運行時不出現,即使出現也只是短時間偶然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
爆炸危險區域的級別主要受釋放源特徵和通風條件的影響。連續釋放比周期性釋放的級別高;周期性釋放比偶然短時間釋放的級別高。良好的通風(包括局部通風)可降低爆炸危險區域的范圍和等級。 爆炸危險區域的范圍和等級還與危險蒸氣密度等因素有關。 (2)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環境
根據爆炸性混合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將此類危險環境分為10區和11區。
①10區(10級危險區域)指正常運行時連續或長時間或短時間頻繁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區域。 ②11區(11級危險區域)指正常運行時不出現,僅在不正常運行時短時間偶然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區域。
2.防爆安全要求
電氣的爆炸是與火災有聯系的,發生火災的同時發生爆炸。因此,防爆安全除按防火安全要求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爆電氣設備的選用
應當根據安裝地點的危險等級、危險物質的組別和級別、電氣設備的種類和使用條件選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氣設備。所選用電氣設備的組別和級別不應低於該環境中危險物質的組別和級別。當存在兩種以上危險物質時,應按危險程度較高的危險物質選用。
在爆炸危險環境,應盡量少用或不用攜帶式電氣設備,應盡量少安裝插銷座。 (2)防爆電氣線路的安裝
在爆炸危險環境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線路的安裝位置、敷設方式、導線材質、連接方法等均應與區域危險等級相適應。 (3)防爆安全技術
①消除或減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減少爆炸性混合物包括採取封閉式作業,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現場積塵、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積累;設計正壓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有引燃源的區域;採取開式作業或通風措施,稀釋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險空間充填惰性氣體或不活潑氣體,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②隔離
危險性大的設備應分室安裝,並在隔牆上採取封堵措施。電動機隔牆傳動、照明燈隔玻璃窗照明等都屬於隔離措施。 ③消除引燃源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按爆炸危險環境的特徵和危險物的級別、組別選用電氣設備和設計電氣線路。
保持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安全運行。安全運行包括電流、電壓、溫升和溫度不超過允許范圍,包括絕緣良好、連接和接觸良好、整體完好無損、清潔、標志清晰等。 ④接地措施
在爆炸危險環境中的接地應注意: 應將所有不帶電金屬物體做等電位聯結;
如低壓由接地系統配電,應採用TN—S系統,不得採用TN—C系統;
如低壓由不接地系統配電,應採用IT系統,並裝有一相接地時或嚴重漏電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保護裝置或能發出聲、光雙重信號的報警裝置。
低壓電氣設備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一、低壓電氣設備巡視檢查
為了保證對用電場所的正常供電,對配電屏上的儀表和電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維護,並做好記錄,以便隨時分析運行及用電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消除隱患。 對運行中的低壓配電屏,通常應檢查以下內容:
(1)配電屏及屏上的電氣元件的名稱、標志、編號等是否清楚、正確,盤上所有的操作把手、按鈕和按鍵等的位置與現場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固定是否牢靠,操作是否靈活。 (2)配電屏上表示「合」、「分」等信號燈和其他信號指示是否正確。
(3)隔離開關、斷路器、熔斷器和互感器等的觸點是否牢靠,有無過熱、變色現象。 (4)二次迴路導線的絕緣是否破損、老化。
(5)配電屏上標有操作模擬板時,模擬板與現場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是否對應。 (6)儀表或表盤玻璃是否松動,儀表指示是否正確。
(7)配電室內的照明燈具是否完好,照度是否明亮均勻,觀察儀表時有無眩光。 (8)巡視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處理,並記錄。
二、低壓帶電工作安全要求
低壓帶電工作應設專人監護,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工作時站在乾燥的絕緣物上,戴絕緣手套和安全帽,穿長袖衣,嚴禁使用銼刀、金屬尺和帶有金屬物的毛刷、毛撣等工具。
在高低壓同桿架設的低壓帶電線路上工作時,應先檢查與高壓線的距離,採取防止誤碰高壓帶電設備的措施。
在低壓帶電導線未採取絕緣措施前,工作人員不得穿越。在帶電的低壓配電裝置上工作時,要保證人體和大地之間、人體與周圍接地金屬之間、人體與其它導體之間有良好的絕緣或相應的安全距離。應採取防止相間短路和單相接地的隔離措施。上桿前先分清相、中性線,選好工作位置。斷開導線時,應先斷開
相線,後斷開中性零線。搭接導線時,順序應相反。因低壓相間距離很小,檢修中要注意防止人體同時接觸兩根線頭。
電氣誤操作的防範對策
為了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我們曾採取過各種防範對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筆者根據自己過去從事運行工作的經驗,談幾點體會。
1 制定倒閘操作的現場管理制度
每個變電站在設備的主結線,設備的容量,設備的健康狀態,二次迴路的復雜程度,人員的素質情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各變電站應根據這些特點制定相應的現場倒閘操作管理制度。這種制度應細化,如哪些項目在檢修後必須檢查,哪些項目在一般操作送電時可只做外觀檢查,交流迴路和直流迴路的切換,公共部分的處理,主變送電的有關規定,旁路開關代線路開關運行的操作要求,在倒閘操作過程中因故操作一部分的處理辦法,二次迴路定值調整等等,均應有各自的明確規定。否則操作者難以掌握。
2 復雜的操作組織討論
對於每一次復雜的操作,值班負責人應組織全體值班人員進行討論。查閱圖紙、技術說明書、有關規程、規定等。組織大家互相提問,聽取每一個值班員的不同意見,不搞一言堂,可以對一些問題進行爭論,最後找到正確答案。對不清楚的問題決不能含糊,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疑點,也必須搞清楚,只有掃除了一切障礙,對操作的對象和操作的目的才會有徹底的了解,操作起來也才會得心應手。
3 嚴肅認真審核操作票
有的運行人員在審核操作票時,由於方法不對,或者是沒有責任心,操作票中的錯誤沒有審出來,在執行倒閘操作時導致事故。操作票審核的不正確方法主要表現為:
(1)"閱讀式"。審票人在審核操作票時,象看小兒書一樣,不當一回事,從第一項看到最後-項,不查問題,不進入審票把關的角色;
(2)"學習、欣賞式"。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操作票是站長或值長寫的,寫好草稿後交正值審核,正值審票不是核對操作票填寫是否正確,而是象欣賞文藝作品-"樣對操作票進行"學習"、"欣賞",根本就沒有找問題;
⑼ 不知道電氣防火防爆該檢查什麼內容,怎麼辦
(1)正來確選用電氣設備。具有爆炸危源險場所應按規范選擇防爆電氣設備。(2)按規范選擇合理的安裝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間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項重要措施。(3)加強維護保養檢修,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包括保持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升等參數不超過允許值,保持電氣設備足夠的絕緣能力,保持電氣連接良好等。(4)通風:在爆炸危險場所,如有良好的通風裝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5)採用耐火設施對現場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質開關箱內表面襯以白鐵皮。(6)接地:爆炸危險場所的接地(或接零),較一般場所要求高。必須按規定接地。措施通常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
⑽ 電器是如何防火防爆的
電器防火防爆的,大概有以下幾種措施吧:
1、正確選用電氣設備。包括是否內防爆電器,電器的質量容問題等
2、正確使用電氣設備。比如電熱設備使用時不能離人,很多電器使用時要遵守操作規程等。要有防止電器超壓、短路、過載等措施。
3、加強對電器的維護保養。
4、電器安裝時要與可燃物或其他設施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5、通風,接地等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