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我是倉庫管理員,甲醇、丙酮、碘酸甲、二氯甲烷、三甲基碘硅烷。這些放一起應該怎麼保存他們
急救措施
急 救:
吸 入: 如果吸入,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晴接觸: 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立即就醫。
食 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醫。
對保護施救者的忠告:
將患者轉移到安全的場所。咨詢醫生。出示此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給到現場的醫生看。
消防措施
滅火劑:
用水霧、乾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滅火,直流水可能導致可燃性液體的飛濺,使火勢擴散。
滅火注意事項及防護措施:
消防人員須佩戴攜氣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
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發出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隔離事故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收容和處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環境。
泄露應急處理
作業人員防護措施、防護裝備和應急處置程序:
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攜氣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戴橡膠耐油手套。
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
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
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消除所有點火源。
根據液體流動、蒸汽或粉塵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
環境保護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環境。防止泄漏物進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學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處置材料:
小量泄漏:盡可能將泄漏液體收集在可密閉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並轉移至安全場所。禁止沖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封閉排水管道。用泡沫覆蓋,抑制蒸發。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操作處置應在具備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換氣設施的場所進行。
避免眼和皮膚的接觸,避免吸入蒸汽。
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
如需罐裝,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
避免與氧化劑等禁配物接觸。
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使用後洗手,禁止在工作場所進飲食。
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❷ 氯甲烷是幾類危險品
根據HG20660《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險程度分類》中"氯甲烷"(高危害回類序號答53)屬於毒性程度為高危害的化學介質,易燃燒、易爆炸、高度危害的危險品。
氯甲烷,也稱一氯甲烷,甲基氯。它為無色易液化的氣體,加壓液化後貯存於鋼瓶中。屬有機鹵化物。其特性是微溶於水,易溶於氯仿、乙醚、乙醇、丙酮。易燃燒、易爆炸、無腐蝕性的高危害類化學品。高溫時 (400℃以上)和強光下可分解成甲醇和鹽酸,加熱或遇火焰生可成光氣。一般主要用作有機硅的原料,也用作溶劑、冷凍劑、香料等。
❸ HOSU(NHS)溶於二氯甲烷嗎
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 英文名稱:N-Hydroxysuccinimide; HOSu; NHS 分子式:C4H5NO3 CAS號:6066-82-6 分子量:115.09 形狀:本品為白色或回類白色結晶粉末。 溶解性:溶於水答,易溶於丙酮、醇、乙酸乙酯,微溶於氯代烴、醚、甲苯、苯。對潮濕敏感,易結塊。 用途:用於合成氨基酸保護劑、半合成卡那黴素及醫葯中間體。常和碳化二亞胺連用用作交聯劑,如用於明膠的三維網狀結構的生成。 熔點:95-98℃(lit.)[2] 貯藏運輸:陰涼乾燥處保存 危險說明:安全等級:22-24/25 備註:NHS在280nm處具有強烈的吸收,在做蛋白質偶聯效率的測定的時候,注意影響。
❹ 二氯甲烷和乙醇
國標編號 61552 CAS: 75-09-2
中文名稱 二氯甲烷
英文名稱 dichloromethane
別 名: 二叉二氯
分子式: CH2Cl2;H2CCl2 分子量: 84.94 沸點:39.8℃
熔 點: -96.7℃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1.33;
蒸汽壓:
溶解性: 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
穩定性: 穩定
外觀與性狀: 無色透明液體,有芳香氣味
危險標記 15(有害品)
用 途: 用作樹脂及塑料工業的溶劑
2. 對環境的影響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積作用。對水生生物應給特別注意。還應注意對大氣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損害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人類接觸的主要途徑是吸入。已經測得,在室內的生產環境中,當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劑時,有高濃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過周圍空氣、飲用水和食品的接觸,劑量要低得多。據估計,在二氯甲烷的世界產量中,大約80%被釋放到大氣中去,但是由於該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氣中蓄積。其初始降解產物為光氣和一氧化碳,進而再轉變成二氧化碳和鹽酸。當二氯甲烷存在於地表水中時,其大部分將蒸發。有氧存在時,則易於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積似乎不大可能。但對其在土壤中的行為尚須測定。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經口屬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經口);LC5056.2g/m3,8小時(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鍾,致死;人經口20~50ml,輕度中毒;人經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鍾後眩暈。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時/天,75天,無病理改變。暴露時間增加,有輕度肝萎縮、脂肪變性和細胞浸潤。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纖維細胞5000ppm/小時(連續)。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250ppm(7小時,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發育異常,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陽性,人類不明確。關於病人是否應把二氯甲烷視為動物和人的致癌物,動物實驗數據和人類流行病學數據尚不充分。然而,鑒於最近在對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發現,且這些數據在任務組會議之後已可加以應用,故應將二氯甲烷視為一種對人類潛在的致癌物。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熱分解能發出劇毒的光氣。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攜帶型氣相色譜法;水質檢測管法;氣體檢測管法
氣體速測管(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來源 類別
氣相色譜法 《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空氣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水質
氣相色譜法 《固體廢棄物試驗與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固體廢棄物
氣相色譜法 《城市和工業廢水中有機化合物分析》王克歐等譯 廢水
色譜/質譜法 美國EPA524.2方法 水質
5、環境標准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50mg/m3
中國(待頒布) 飲用水源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02mg/L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I、II、III類水域) 0.005mg/L
前蘇聯(1975) 水體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 7.5mg/L
日本(1993) 環境標准(mg/L) 地面水:0.002
廢水:0.02
土壤浸出液:0.002
嗅覺閾濃度 150ppm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廢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後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的氮氧化物通過酸洗滌器除去。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
乙醇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乙醇 化學品俗名: 酒精
化學品英文名稱: ethanol 英文名稱:
技術說明書編碼: 393 CAS No.: 64-17-5
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醇 64-17-5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本品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首先引起興奮,隨後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發生於口服。一般可分為興奮、催眠、麻醉、窒息四階段。患者進入第三或第四階段,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呼吸不規律、休克、心力循環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響:在生產中長期接觸高濃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狀,以及頭痛、頭暈、疲乏、易激動、震顫、惡心等。長期酗灑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損害及器質性精神病等。皮膚長期接觸可引起乾燥、脫屑、皸裂和皮炎。
環境危害: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
滅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鹼金屬、胺類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鹼金屬、胺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准
前蘇聯MAC(mg/m3): 1000
TLVTN: OSHA 1000ppm,1880mg/m3; ACGIH 1000ppm,1880mg/m3
TLVWN: 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
工程式控制制: 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 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酒香。
pH:
熔點(℃): -114.1 熔點(℃): -114.1
沸點(℃): 78.3 沸點(℃): 78.3
分子式: C2H6O 分子式: C2H6O
主要成分: 純品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溫度(℃): 243.1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爆炸上限%(V/V): 19.0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 用於制酒工業、有機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劑。
其它理化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禁配物: 強氧化劑、酸類、酸酐、鹼金屬、胺類。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7060 mg/kg(兔經口);7430 mg/kg(兔經皮)
LC50:37620 mg/m3,10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32061
UN編號: 1170
包裝標志: 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 O52
包裝方法: 小開口鋼桶;小開口鋁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鋼制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准。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盪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鹼金屬、胺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3.2 類中閃點易燃液體。其它法規:無水乙醇生產安全技術規定 (HGA011-83)。
❺ 防爆標志dmⅡbt是4什麼意思
認真看看下面的內容,你就懂了
對「隔爆型」電氣設備而言,氣體和蒸氣報導的分級是以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為基礎,在一個間隙長度為25mm的試驗容器內完成的,測定MESG的標准方法是用IEC 79-1A文件規定的試驗容器;關於只在一個容積為8升的球形容器內,在間隙附近點火進行測定的方法,只有當有新規定時才予以修改。
極限值為:
A級 MESG大於0.9 mm;
B級 MESG 0.5~0.9mm;
C級 MESG 小於0.5mm
對於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氣體和蒸氣的分級是以它們的最小點燃電流(MIC)與實驗室用甲烷的最小點燃電流之比為基礎確定。測定MIC比值的標准方法,必須是採用IEC 79-3 規定的「本質安全電路的火花試驗裝置」,要用其他儀器測定,只有當有新的規定時才予以變更。
極限值為:
A級 MIC比值大於0.8;
B級 MIC 比0.45~0.8;
C級 MIC 比值小於0.45。
大多數氣體和蒸氣,在兩種測定中只進行一種即可列人合適的級別,下列情況下只需進行一種測定就可以。
A級 MESG大於0.9mm或MIC比值大於0.9;
B級 MESG在0.55~0.9mm之間或MIC比值在0.5~0.8之間;
C級 MESG小於0.5mm或MIC比值小於0.45。
在下列情況下即要測定MESG,也要測定MIC比值。
1) 在只測定MIC比值時,其值在0.8~0.9之間。要做出分級,就有必要再測定MESG。
2) 在只測定MIC比值時,其值在0.45~0.5之間。要做出分級,就有必要再測定MESG。
3) 當測定MESG時,其值在0.5mm~0.55mm之間。要做出分級,就要必要再測定MIC比值。
同一系列的物質中某一氣體或蒸氣,可以從這系列分子量較小的另一物質的測定結果中,初步推算出這種氣體或蒸氣屬於那一級。
下面表格中的氣體和蒸氣就是根據這個基本規則編制的。
各種氣體或蒸氣附帶的字母意義如下:
a) MESG值分級;
b) MIC比值分級;
c) 既測定MESG,也測定MIC比值;
d) 化學結構相似性分級(初步分級)
註:
1 按體積計,含15%及以下氫氣的所有甲烷混合物都應列入「工業用甲烷」。
2 為了使一氧化碳和空氣混合物在標准環境下達到飽和,一氧化碳可以含有足夠的濕度。未列入表中的氣體可按照MIC和MESG分類,但須注意其特殊性能(例如按照MIC和MESG列入ⅡC類,但它的爆炸壓力超大型過氫氣和甲烷,應列在ⅡC之外)
GB 3836.1—2000
3.表中列出了溫度組別的參考資料。
表B
氣體、蒸氣名稱 分子式 分級方法 溫度組別
A級
烴
烷類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
環丁烷
環戊烷
環己烷
環庚烷
甲基環丁烷
甲基環戊烷
甲基環己烷
乙基環丁烷
乙基環戊烷
乙基環己烷
十氫化萘(萘烷)
烯類
丙烯
芳香烴類
苯乙烯
甲基苯乙烯
苯類
苯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C6H14
C7H16
C8H18
C9H20
C10H22
CH2(CH2)2CH2
CH2(CH2)3CH2
CH2(CH2)4CH2
CH2(CH2)5CH2
CH3CH(CH2)2CH2
|________|
CH3CH(CH2)3CH2
|________|
CH3CH(CH2)4CH2
|________|
C2H5CH(CH2)2CH2
|__________|
C2H5CH(CH2)3CH2
|_________|
C2H5CH(CH2)4CH2
|_________|
CH2(XH2)3CHCH(CH2)3CH2
|_____________|
CH3CH=CH2
C6C5CH=CH2
C6H5C(CH3) =C H2
C6H6
c
c
c
c
c
c
c
a
d
a
d
a
c
d
d
d
d
d
d
d
d
a
b
a
c
T1
T1
T2
T3
T3
T3
T3
T3
T3
—
T2
T3
—
—
T2
T3
T3
T3
T3
T3
T2
T1
T1
T1
GB 3836.1—2000
表B (續)
氣體、蒸氣名稱 分子式 分級方法 溫度組別
A級
甲苯
二甲烷
乙烷
三甲烷
萘
異丙基苯
甲基異丙基苯
烴混合物
甲烷(工業用)
松節油
石腦油
煤焦油石腦油
石油(包括汽油)
溶劑石油或洗凈石油
燃料油
煤油
柴油
動力苯
2含氧化合物(包括醚)
一氧化碳
二丙醚
醇類和酚類
甲醇
乙醇
丙醇
丁醇
戊醇
己醇
庚醇
辛醇
壬醇
環己醇
甲基環乙烯
酚
甲酚
4-羥基-4-甲基戊酮(雙丙酮醇)
醛類
乙醛 C6H5CH3
C6H4(CH3)2
C6H5 C2H5
C6H3(CH3)3
C10H8
C6H5CH(CH3)2
(CH3)2CHC6H4CH3
(見注1)
CO(見注2)
(C2H7)2O
CH3OH
C2H3OH
C3H7OH
C4H9OH
C5H11OH
C6H13OH
C7H15OH
C8H17OH
C9H19OH
CH2(CH2)4CHOH
|________|
CH3CH(CH2)4CHOH
|________|
C6H5OH
CH3C6H4OH
(CH3)2C(OH)CH2COCH3
CH3CHO d
a
d
d
d
d
d
a(推算)
d
d
d
d
d
d
d
d
a
c
a
c
c
c
a
a
a
d
d
d
d
d
d
d
a T1
T1
T2
T1
T1
T2
T2
T1
T3
T3
T3
T3
T3
T3
T3
T3
T1
T1
—
T2
T2
T2
T2
T3
T3
—
—
—
T3
T3
T1
T1
T1
T1
GB 3836.1—2000
表B (續)
氣體、蒸氣名稱 分子式 分級方法 溫度組別
A級
聚乙醛
酮類
丙酮
丁酮(乙基甲基酮)
戊-2-酮(甲基丙基甲酮)
乙-2-酮(甲基丙基甲酮)
戊基甲基酮
戊-2、4二酮(戊間二酮)
環己酮
酯類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醋酸甲酯
醋酸乙酯
醋酸丙酯
醋酸丁酯
醋酸戊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醋酸乙烯酯
乙醯基乙酸乙酯
酸類
醋酸
3含鹵化合物
無氧化合物
氯甲烷
氯乙烷
溴乙烷
1-氯丙烷
氯丁烷
溴丁烷
二氯乙烷
二氯丙烷
氯苯
苄基氯
二氯苯
烯丙基氯
二氯乙烯 (CH3CHO)n
(CH3)2CO
C2H5COCH3
C3H7COCH3
C4H9COCH3
C5H11COCH3
CH3COCH2COCH3
CH2(CH2)4CO
|__________|
HCOOCH3
HCOOCH2H5
CH3COOCH3
CH3COOC3H5
CH3COOC3H7
CH3COOC4H9
CH3COOC5H11
CH2=C(CH3)COOH3
CH2=C(CH3)COOC2H5
CH3COOCH=CH2
CH3COCH2COOC2H5
CH3COOH
CH3CI
C2H5CI
C2H5Br
C3H7CI
C4H9CI
C4H8Br
C2H4CI2
C3H6CI2
C6H5CI
C6H5CH2CI
C6H4CI2
CH2=CHCH2CI
CHCI=CHCI d
c
c
a
a
d
a
a
a
a
c
a
a
c
d
a
d
a
a
b
a
d
d
a
a
d
a
d
d
b
d
d
a —
T1
T1
T1
T1
—
T2
T2
T2
T2
T1
T2
T2
T2
T2
T2
—
T2
T2
T1
T1
T1
T1
T1
T3
T3
T2
T1
T1
T1
T1
T2
T1
GB 3836.1—2000
表B (續)
氣體、蒸氣名稱 分子式 分級方法 溫度組別
A級
氯乙烯
d.d.d.-三氟甲苯
二氯甲烷
含氧化合物
乙醯氯
氯乙醇
4含硫化合物
乙硫醇
丙硫醇-1
噻吩
四氫噻吩
5含氮化合物
氮甲烷
亞硝酸乙酯
硝基甲烷
硝基乙烷
胺類
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二乙胺
三乙胺
正丙胺
正丁胺
環己胺
2-氨基乙醇(乙醇胺)
2-二乙胺基乙醇
二氨基乙烷
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苯胺基丙烷
甲苯胺
氮(雜)苯 CH2=CHCI
C6H5CF3
CH2CI2
CH3COCI
CH2CICH2OH
C2H5SH
C3H7SH
CH=CHCH=CHS
|____________|
CH2(CH2)2CH2S
|____________|
NH3
CH3CN
CH3CH2ONO
CH3NO2
C2H5NO2
CH3NH2
(CH3)2NH
(CH3)3N
(C2H5)2NH
(C2H5)3N
C3H7NH2
C4H9NH2
CH2(CH2)4CHNH2
|_________|
NH2CH2CH2OH
(C2H5)2NCH2CH2OH
NH2CH2CH2NH2
C6H5NH2
C6H5N(CH3)2
C6H5CH2CH(NH2)CH3
CH3C6H4NH2
C5H5N c
a
d
d
d
c
a(推算)
a
a
a
a
a
d
d
a
a
a
d
d
d
c
d
d
d
a
d
d
d
d T2
T1
T1
T3
T2
T3
—
T2
T3
T1
T1
T6
T2
T2
T2
T2
T4
T2
T1
T2
T2
T3
—
—
T2
T1
T2
—
T1
T1
GB 3836.1—2000
氣體、蒸氣名稱 分子式 分級方法 溫度組別
A級
1 烴類
丙炔(甲基乙炔)
乙烯
環丙烷
丁二烯-1,3
2 含氮化合物
丙烯腈
異丙基硝酸鹽
氰化氫
3 含氧化合物
二甲醚
乙基甲基醚
二乙醚
二丁醚
環氧乙烷
1,2-環氧丙烷
1, 3二惡戊烷
1,4-二氧雜環己烷
1,3,5-三氧雜環己烷
羥基醋酸丁酯
甲氫化呋喃甲醇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呋喃
丁烯醛
丙乙烯
四氫呋喃
4 混合物
焦爐煤氯
5 含鹵化合物
四氟乙烯
1-2,3環氧丙烷
6 含硫化合物
乙硫醇 CH3C=CH
C2H4
CH2CH2CH2
|_______|
CH2=CH—CH=CH2
CH2=CHCN
(CH3)2CHONO2
HCN
(CH3)2O
CH3OC2H5
(C2H5)2O
(C2H9)2O
CH2CH2O
|______|
CH3CHCH2O
|______|
CH2CH2OCH2O
|___________|
CH2CH2OCH2CH2O
|_______________|
CH2OCH2OCH2O
|___________|
HOCH2COOC4H9
CH2CH2CH2OCHCH2OH
|___________|
CH2=CHCOOCH3
CH2=CHCOOC2H5
CH=CHCH=CHO
|_____________|
CH3CH=CHCHO
CH2=CHCHO
CH2(CH2)2CH2O
C2F4
OCH2CHCH2CI
|_____|
C2H5SH
b
c
b
c
c
b
c
d
c
c
c
c
d
a
b
a
d
a
a
a
a
a(推算)
a
d
a
a
a
T1
T2
T1
T2
T1
—
T1
T3
T4
T4
T4
T2
T2
—
T2
T2
—
T3
T2
T2
T2
T3
T3
T3
T1
T4
T2
T3
表B(完)
C級
氫
乙炔
二硫化碳 H2
C2H2
CS2 c
c
c T1
T2
T5
表格有點亂,你最好上來源網站看一下 http://www.tormin.com/html/126/1077.html
❻ 有沒有化工廠用的防爆型清洗劑
下午好,防爆型有抄機溶襲劑其實就是不燃性溶劑,可以參考的有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磷酸三乙酯(水溶)、DMMP(甲基膦酸二甲酯,水溶)等等,如果僅僅是濾布是易燃材質而上面只浸漬有鹽酸和硫酸的話,含有少量純鹼再添加一些諸如NP、OP或者FMES的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也會是不錯的選擇。鹽酸一般情況下不易爆,硫酸因浸水發熱有引燃危險,我想,濾布應該是循環使用的,最終少不了漂洗工序,一定考慮防爆又清洗濾布(估計是PA或者PP一類的有機濾布)的話水溶性有機溶劑或者水溶性清洗劑是好的推薦,請參考。鹽酸硫酸都不是什麼易結晶和易殘留的溶劑。
❼ 二氯甲烷濃度5.77mg/m3是否達到爆炸極限
二氯甲烷
爆炸上限(%):23;爆炸下限(%):13
5.77mg/m3沒有達到爆炸極限
❽ 二氯甲烷 閃點火災危險性分類
不是易燃性液體,在高溫下才有可能燃燒,著火點達556oC,沒有閃點,也沒有火災危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