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CT變速器離合器執行器電機電流正常是()A,故障時最大()A
1.汽車的基本結構包括那些部分?
答:一般常用汽車基本結構都是有四部分組成的, 這四部分是: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器設備部分。
2.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由那幾部分構成?
答:四行程汽油發動機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潤滑系、燃油系和點火系(柴油機沒有點火系)等組成。
3.四行程汽油發動機是怎樣進行工作循環的?
答: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分進氣、壓縮、作工、排氣四個過程。四行程發動機是將這四個過程在活塞上下運動的四個行程內完成的。進氣行程:進氣門開啟,排氣門均關閉。隨著活塞從上止點向下止點移動,活塞上方的容積增大,氣缸內壓力降低,產生真空吸力。把可然混合氣體吸入氣缸。壓縮行程:進氣門、排氣門均關閉,活塞從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把混合氣體壓至燃燒室。作工行程:壓縮終了時,進氣門、排氣門仍關閉,火花塞發出電火花,點燃可燃混合氣,燃燒後的氣體猛烈膨脹,產生巨大的壓力,迫使活塞迅速下行,經連桿推動曲軸旋轉而作工。排氣行程:排氣門開啟,進氣門關閉,活塞從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將廢氣排除。
4.機體與曲柄連桿機構的作用及主要零部件有哪些?
答:機體與曲柄連桿機構的作用是:將燃料在氣缸中燃燒時燃氣作用在活塞頂上的壓力,藉助連桿變為曲軸的扭矩,使曲軸帶動工作機械做功,機體與曲柄連桿機構的主要零件有氣缸體、氣缸蓋、活塞、連桿、曲柄、飛輪等。
5.說明配氣機構的作用及組成?
答:配氣機構的作用根據工作需要,適時開閉進、排氣門,及時把可燃氣引進氣缸和排出廢氣。同時,驅動分電器、汽油泵等機件進行工作。配氣機構主要零件包括:進氣門、排氣門、凸輪軸驅動機件等。
6.說明冷卻系的作用級組成?
答:冷卻系作用是:把高溫機件的熱量散到大氣層中去,以保持發動機在正常溫度下工作。水冷卻系一般由發動機的水套、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等機件組成。
7.發動機正常水溫是多少?如何控制水溫?
答:水冷式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應為80—90度。發動機的溫度以解放CA10B型汽車為例,可根據發動機的溫度,拉出(即打開)或推出(即開閉)駕駛室內的百葉窗操縱手柄,改變進入散熱器的空氣量,從而調整發 動機溫度。
8.潤滑油的作用是什麼?
答:潤滑油作用:潤滑各摩擦部件,減小摩擦阻力,可降低動力消耗。冷卻作用:機油循環流動,可將摩擦熱帶走。降低機件的溫度。清洗作用:將機件表面上的雜質沖走,減少磨損。密封作用:在活塞與氣缸壁之間保持油層,可增加密封性。
9.如何檢查發動機的機油油麵?
答:檢查油底殼的機油油麵時,應把汽車停放在較平坦的地方,發動機停止運轉並等少許時刻後,把機油尺拔出,擦去表面上的機油,再從機油尺管口插到底,從而判斷出機油量的多少。
10.說出汽油機和柴油機正常機油壓力是多少?
答:在駕駛室儀錶板上觀察機油壓力表: 汽油發動機的正常機油壓力為200—500千帕;柴油發動機為600—1000千帕。
11.化油器有哪幾種裝置?作用是什麼?
答:化油器的構造可分五種裝置:答:起動裝置;怠速裝置;中等負荷裝置;全負荷裝置;加速裝置。化油器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在不同情況下的需要,將汽油氣化,並與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氣。及時適量進入氣缸。
12.膜片氣油泵是怎樣工作的?
答:吸油:當凸輪轉動時偏心輪頂動泵油搖臂。拉下泵膜,彈簧被壓縮,此時泵膜上方容積增大,壓力降低,產生吸力,使出油閥關閉,汽油由油箱經汽油濾清器進油閥,進入泵室。送油:凸輪繼續轉動,偏心輪轉過後,共油搖臂彈簧推回,泵膜彈簧將泵膜推向上方,泵室內的汽油便從出油閃壓送到化油器浮子室。
13.傳動系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它起什麼作用?
答:傳動系主要離合器、變速器(以及分動器)、傳動軸、萬向節、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的作用: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驅動汽車行駛。
14.離合器的作用是什麼?
答:離合器的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結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換檔等操作。
15.變速箱的作用是什麼?
答:適合汽車行駛阻力變化,改變驅動輪扭轉和轉速。使汽車前進或倒退。空檔時,中斷動力傳遞,使發動機的運轉與車輛的運動相脫離。
16.差速器的作用是什麼?
答:當汽車轉彎時,兩側車輛在同一時間內所行走的距離不等,外輪移動的距離不內輪大,因而在差速器十字軸上的行星齒輪受車輪阻力的影響。在公轉的同時產生自轉,自動增加了外車輪的轉速,使外車輪加快,內輪變慢而起差速器作用。在直線行使時。差速器不起作用。
17.輪胎在使用中應注意作哪些檢查?
答:檢查輪胎磨損,如果輪胎磨損過甚,制動效果就會降低(與路面德米擦力降低)時制動距離加長,高速行駛時容易爆裂,此種輪胎應及時更換。輪胎氣壓不足或左、右兩側輪胎氣壓不均勻,也會引起制動效果時差,轉向困難或轉向沉重,同時也降低了輪胎的使用壽命。載重量大時,以上後果更嚴重。因此,輪胎氣壓不足時應及時充氣。左右車輪應選同一規格、型號的輪胎,磨損程度應相同。否則,將影響車輛的轉向機制動性能。檢查輪胎接地面有無斷裂、損傷或胎面上有無異物(如釘子),兩個後輪夾縫處有碎石時,要及時清除。
18.轉向系由哪些部分組成?是如何轉向?
答:轉向系一般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機構三部分組成。當轉動方向盤時,轉向軸和蝸桿隨這轉動,滾動與蝸桿嚙合上下移動,使轉向搖臂擺動,推動直拉桿前後移動。於是轉動節以轉向主銷為中心,帶動一側前輪偏轉,達到控制車輛轉向的目的。
19.什麼叫前輪定位?包括哪些內容?
答:為使汽車保持穩定直線行駛,轉向輕便,減少汽車在行使中輪胎和轉向機件的磨損、前輪、轉向主銷、前軸三者之間的安裝具有一定的相對位置,這就叫做「前輪定位」。它包括前輪外傾、前輪前速速、轉向節主銷內傾和轉向節主校後傾。
20.手制動器的作用是什麼?
答:手制動器是一種使汽車停放時不至溜滑,在特殊情況下,配合腳動進行緊急制動或腳動失靈時代用的制動裝置。
21.氣壓制動裝置由哪些部件組成?是怎樣工作的?
答:氣壓制動裝置由制動踏板、空氣壓縮機、氣壓表、制動法、制動器室、車輪制動器、制動管路等組成。當踏下制動踏板時,制動閥打開儲氣筒到制動氣室的通道,使儲氣筒內的壓縮空氣經制動閥進入制動氣室,經傳動機件,推動制動蹄張開,以壓緊制動鼓,從而使車輪產生制動作用。
22.液壓制動裝置有哪些部件組成?是怎樣工作的?
答:液壓制動裝置由制動踏板、制動主缸、制動輪缸、車輪制動器、制動滾、管路等組成。當踏下制動踏板時,活塞推動主缸向前移動。使缸內制動液產生壓力,將油經油管壓入各制動輪缸。這時輪缸活塞向外張開,推動制動蹄片與制動鼓接觸,產生制動作用。
23.蓄電池起什麼作用?
答: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發動機用電,發動機。在發動機低速運轉,發動機發電不足時工給照明、音響裝置、點火系統用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發電機發電充足時,儲存多餘電能。蓄電池的充、放電情況,可通過電流表顯示。
24.如何使用和保養蓄電池?
答:保持清潔,及時去掉灰塵污物與氧化物。電池線與蓄電池接柱安裝牢固。蓄電池的電結液應高於級辦10—15毫米。不足時應及時添加。經常檢查電解液的比重。一般應保持在1.220—1.260之間。避免劇烈放電,如使用起動時間不可過長等。
25.點火系起什麼作用?
答:點火系的作用:是將蓄電池或發電機輸出的底壓電景點火線圈變為高壓電,再由分電器按發動機各氣缸的做功順序,輪流配到火花塞引起跳火,點燃可燃混合氣,使發動機運轉。
26.斷電器的作用是什麼?
答:斷點氣的作用是接通和切斷低壓電路,試點火線圈產生高壓電流。
27.汽車有哪些主要燈光?
答:前照燈(包括遠光、近光)、前位燈、後位燈、牌照燈、儀表燈、轉向燈、制動燈、危險報警閃光燈、倒車燈、前霧燈等。
28.什麼是車輛的例行保養?駕駛員為什麼要做好車輛例行保養?
答:例行保養是駕駛員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後的檢查、清潔、緊固加添作用。汽車的各部情況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停放時也會發生機件的失靈或損壞等。如不能及時發現並認真排除這些故障,就直接關繫到行車安全、機件的壽命及燃料、潤滑油的消耗。因此,必須認真地做好保養工作。
29.出車前應檢查哪些主要項目?
答:駕駛員出車前的檢查項目:潤滑油量、燃料量,冷卻水,手、腳制動裝置,喇叭音響,照明裝置,掛水器,轉向裝置,儀表,輪胎氣壓,輪胎螺母等。
30.行車中應檢查哪些主要項目?
答:汽車行駛中,駕駛員應檢查:答:行駛中檢視各種儀表盤的工作情況。查轉向系工作情況是否正常。檢查手、腳制動器的作用是否正常。檢查發動機及底盤在運轉中有無異聲和異常氣味。利用停車時間(一般汽車行駛50公里左右)做好下列項目的檢查:用手測摸前後輪的制動鼓有無過熱現象。檢查輪胎、螺母緊固情況,清除輪胎花紋中的加雜物。檢查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的現象。檢查鋼板彈簧是否有折斷,傳動軸的連接螺栓是否有松動。檢查所載貨物的捆紮情況等。
31.收車後應檢查保養哪些主要項目?
答:檢查和補充燃油、潤化油料。清潔車輛內、外部及發動機、底盤。在嚴冬季節,如冷卻系中未加防凍液時,應把散熱器蓋及放水開關、發動機的放水開關都打開,把冷卻水放盡,並做短時間的發動,將水排凈,以免殘水凍裂氣缸、散熱器、氣制動的車輛應放盡儲氣筒中的污水。熄火後關好電門及拉緊手制動,察看電流表有無漏電現象(指針指向「一」一邊)。檢查喇叭、照明燈、刮水器。檢查鋼板彈簧有無斷裂,彈簧吊耳、騎馬螺栓是否松脫。檢查半軸及輪胎螺母,察看鋼圈有無損裂。檢查輪胎有無傷裂和虧氣。
32.車輛一級保養的要求是什麼?
答:一級保養作業完成後,應達到車容整潔,連接牢固,三濾通暢,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
33.車輛一級保養的清潔作業項目有哪些?
答:保養清潔作業項目:答:清潔車身並擦拭發動機、底盤部分。清洗、保養空氣濾清器、清洗汽油濾清器,放出機油濾清器中的沉積物,轉動濾清器手柄3—4圈,清洗機油濾清器,根據污染程度更換濾芯。放出儲氣筒的油水積物。
34.車輛一級保養潤滑作業項目有哪些?
答:保養潤滑作業項目:答:檢查發動機、變速器、後橋、轉向器的油平面,按規定加添潤滑油。車輛各部分油嘴配備齊全、有效,按規定加註(水泵、轉動軸及萬向節、轉向節、轉向拉桿等處)潤滑脂。
35.車輛一級保養檢查緊固作業項目有哪些?
答:保養檢查緊固作業項目:答:檢查轉向器、橫拉桿、制拉桿,各轉向臂連接緊固情況。檢查調整空氣壓縮機、發動機和風扇皮帶松緊度及固定情況。檢查制動法、制動管道有無漏氣,檢查液壓制動主缸的制動液面高度,按規定添加制動液。檢查調整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檢查制動踏板固定軸以及開口銷是否完好、可靠。檢查、緊固全車各部位連接、螺栓。檢查輪胎氣壓,並檢查輪胎有無損傷。檢查蓄電池外殼,疏通小蓋通氣孔,補足電解液。檢查燈光、線路、刮水器開關是否齊全完好。喇叭音量音調是否正常,各種儀表的工作是否良好。
36.汽油機油路常易發生的故障有哪些?
答:氣油機常見的油路故障一般是堵、漏、壞等三種。經常出現的故障有:油箱開關未打開或油箱底太臟,油管堵塞或油箱無油。汽油濾清器或化油器進油管接頭濾網堵塞或油管接頭松動,喇叭叭口破裂而漏油。汽油泵失效或油路中產生氣阻。化油器的主油道堵塞或三角針閥卡死而不進油。
37.簡述如何檢查化油器的來油管是否有油?
答:將化油器連接油管卸下,用手扳動油泵的泵油手柄或用啟動機手搖柄轉動發動機觀察。
38.如何調整怠速?
答:發動機怠速調整方法:發動機怠速運轉不穩定時,應在發動機溫度正常、油、電路無故障時進行調整。用起子(俗稱螺絲刀、改錐)慢慢放出節氣門開度調整螺釘,快要熄火時,在稍加旋入一點,以維持發動機運轉。調整怠速混合氣調整螺釘。使發動機達到轉速。(3)再次旋出氣門開度調整,達到怠速工作穩定,既加速不熄火為止。
39.如何用起子斷火試驗發動機各缸工作情況?
答:用起子斷開某缸點火後,發動機運轉無變化時,則可認定該缸工作或工作不良。
40.點火系常易發生哪些故障?
答:汽油機點火系故障一般是:低壓斷路、低壓短路、高壓火弱、點火錯亂、點火時間不正時等。
41.如何檢查斷電器觸點間隙?
答:分電器斷電觸點分開時有一定間隙。若間隙過小,跳火時容易燒蝕觸點;若間隙過小,觸點閉時間短,減少低壓電流通過,發電機高速轉動時,容易出現斷火現象,一般間隙為0.35—0.45毫米。調整時,取下分電器和分火頭,轉動曲軸使出電完全張開,擰松固定觸點的固定螺釘,調整偏心螺釘,用厚薄規測量達到所需要的間隙,然後將固定觸點的固定螺釘擰緊。
42.如何檢查點火線圈的好壞?
答:點火線圈的檢查:答:拆下分電器低壓銜接頭,打開點火開關後,劃碰搭鐵,若火花良好,則證明進入分電器以前的低壓電路中無故障。將分電器蓋中央插孔內的高壓線拔出,使其端頭接近缸體7—8毫米處,然後用起子拔起觸點臂,使觸點張開、合閉。此時,中央高壓電線端頭產生強烈的高壓火花,若無高壓火花或為弱,說明點火線圈有故障或電容器失效等。
43.如何檢查分電器、分火頭的好壞?
答:分電器蓋的檢查:檢查分電器蓋上有無裂縫,用高壓火花檢查。取下分電器,一手拿著所有的高壓線,使其端頭處於缸提3—4毫米處,打開點火開關,用起子撥動觸點臂,使觸點張開、閉合。如有高壓火花從某一個分線端頭跳過,則說明這個份電器蓋已損壞。分火頭的檢查:將分火頭翻過來,放在氣缸蓋上,然後用分電器蓋中央蓋壓顯得端頭,距離分火頭空穴約7—8毫米處打火。若分火頭絕緣良好,高壓火花不會跳過,反之則表示分火頭已經損壞。
44.如何檢查電容器的好壞?
答:電容器的檢查:電容器的工作不良或失效,會使高壓火花減弱,斷電觸點經常燒飾,其檢查方法是:取下分電器蓋中央高壓線,距缸體5—7毫米處,打開點火開關,撥動斷點觸點察看高壓跳火情況,再將電容器線頭拆下,察看高壓跳火情況,此時火花應大大減弱,如兩次高壓跳火相差不大,說明電容器失效,應更換。
45.方向調整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答: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應為20—30毫米,當離合器不能完全分離或由於摩擦發生打滑時,即應調整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若要減小踏板的自由行程,可旋緊分離桿的球形螺母,若要增加自由行程時應旋松球形落幕。
46.方向不穩定的原因是什麼?
答:轉向機內的傳動機構間隙過大。橫、制拉桿球節磨損松曠。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的配合間隙過大。前輪輪轂軸承松曠。前輪定位失准。
47.轉向沉重的原因是什麼?
答:轉向沉重的原因有:答:橫、制拉桿球頭銷過緊或缺潤脂。轉向節銷與襯套配合過緊或止推軸承缺少潤滑脂。前輪定位失准。
48.制動力不足、制動效能減弱的原因是什麼?
答:空氣壓力不足(氣壓式),儲油池油平面過低(液壓式)。踏板自由行程過*R> 控制閥摸片破裂或凹陷(氣壓式),主缸活塞皮碗漏油(液壓式)。制動氣室摸片或損壞(氣壓式),輪缸活塞皮碗漏油(液壓式)。控制閥的排氣閥密封不良(氣壓式)。管子接頭松動或管子破裂漏氣或漏油。制動蹄片與制動間隙調整不當,蹄皮上佔有油油污或泥水。
49.制動後制動作用不消除的現象及原因是什麼?
答:在行駛中,當放鬆制動踏板後,制動力不見減退,汽車不能起步或起步後行駛困難,原因如下:控制閥臂和排氣閥的行程調整不當或排氣閥彈簧折斷,有銹污將排氣閥粘住,使閥門不能打開。制動氣室推桿伸出過長或歪斜耳被卡住。制動凸輪有污物或凸輪支架與制動盤上的軸架的軸線不在一條直線上而犯卡。制動蹄片四位彈簧過軟。制動氣室蹄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小。制動蹄片支承銷變位或銹住。制動氣室內有水(冬季結冰)而擠住制動氣室的膜片等。
50.制動跑偏的現象及原因是什麼?
答:制動時,由於左右車輪制動效果不一樣,使車輪向一邊偏斜,原因如下:個別制動氣室摸片破裂,制動輪缸皮碗漏油或氣管、油管破裂,接頭松動漏氣。個別制動氣室推桿歪斜或彎曲卡住。制動臂凸輪軸銹污滯住。
左右車輪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大小不等,摩擦片材質不同或接觸情況不同。個別車輪制動蹄片在支撐銷上銹滯而不能自由轉動。個別車輪的制動摩擦片有油污和泥水或硬化、磨損過甚或鉚釘露出。個別制動鼓摩損失園,有溝槽。左右輪胎氣壓不均。
2. AT、CVT、DCT 變速箱的優缺點及使用體驗如何
體驗上比較:
優秀的是蠕動起步,因為有液力變矩器這個液力緩沖調速裝置,所以AT可以輕松做到柔順起步,跟著平順蠕行。同時因為有液力緩沖器的作用,所以車輛熄火的時候可以直接讓變速箱掛在1檔而非空擋,保持1檔制動離合器油壓,啟停系統再次工作的時候,車子可以馬上沖出去,同時也有較好的爬坡能力,起步動力強。在坡道起步中,車子即使溜坡也因有阻尼的存在緩慢倒退,踩下油門緩慢轉變車態再朝前。
優點:接近AT的全部功能,極佳的駕駛樂趣,成本適中,控制難,動力直接,較高的效率
缺點:低速平順性相對AT差些,但是目前改進很大(DCT 2010 2012年大眾和2019年大眾,完全兩個層次的感覺),目前來說,可靠性問題依然值得關注,機構復用率低,體積限制了更多的檔位。
3. 第三屆「世界十佳變速箱」出爐:5款是雙離合,愛信竟然沒上榜
前不久,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龍蟠杯」第三屆「世界十佳變速器」評選結果正式出爐。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AT類別中,本田10AT,采埃孚8AT以及盛瑞的8AT榜上有名:
01
本田10AT
獲獎車型:謳歌RDX
謳歌RDX上的這台10AT是世界首款橫置10AT變速箱,該變速箱在海外版的雅閣上也有搭載,遺憾的是該車型尚未引進國內。相比本田老款的6AT變速箱,這款10AT效率高、內部慣性低、性能出色、燃油效率高、質量更輕。目前主要運用在本田的高端車型上。
02
采埃孚8AT(8HP51)
獲獎車型:寶馬3系
采埃孚的8AT憑借著強大的模塊化設計,超強的適用性和通用性,極高的扭矩承載能力成為目前最大的8速自動變速箱的供應商。目前,寶馬的絕大部分車型用的都是采埃孚的8AT變速箱,該變速器的特點是可以實現跳擋操作,電腦根據駕駛者的駕駛可以直接跳到合適的擋位,此外還能降低6%的油耗。
03
盛瑞8AT(8AT380-F)
獲獎車型:奔騰T99
盛瑞8AT是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速自動變速箱,除了一汽奔騰T99以外,這款8AT變速箱也與眾多其他自主品牌展開合作,包括一汽、江鈴陸風、奇瑞等。
在雙離合類別中,獲得世界十佳變速箱的分別是大眾7DCT、蜂巢易創的7DCT、廣汽7DCT,以及格特拉克7DCT。
04
大眾7DCT(DQ500)
獲獎車型:奧迪Q3
早期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並不被認可,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改進,如今的雙離合無論是平順性還是效率都得到了提高,除了奧迪Q3以外,大眾旗下的途觀、探岳,甚至於斯柯達科迪亞克等多款車型都有搭載,應用十分廣泛。
05
蜂巢易創7DCT
獲獎車型:哈弗F7
蜂巢易創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它是長城汽車的全資子公司,創立於2018年6月,主要業務集中於發動機、電驅動、智能轉向等動力技術板塊。其生產的7DCT變速箱產量已經超過100萬台。長城旗下絕大多數的車型均搭載這台變速箱。相比上一代7DCT,此次獲獎的蜂巢易創7DCT運用雙泵系統、低泄漏電磁閥等一系列技術,油耗降低了10.5%。
06
廣汽7DCT(7WDCT)
獲獎車型:傳祺GM6
7WDCT是由廣汽研究院研發打造的首款自動變速器,其擁有多目標壓力控制、雙油泵分時控制、分段式流量線性控制等最新技術,具有低泄漏、高耐久、耐污染等特點,使其具備了更快的換擋響應、更精確的換擋控制及更高的傳動效率。目前,該變速器主要用於傳祺的中大型SUV以及MPV上。
07
格特拉克7DCT(7DCT300)
獲獎車型:奇瑞瑞虎8
奇瑞旗下最出名的就是其自主研製的1.6T發動機了,目前大多數的奇瑞車型均搭載這台發動機,而與這台發動機相匹配的,正是此次獲獎的格特拉克7DCT變速箱。
格特拉克7DCT300變速箱來自德國,除了奇瑞以外,很多豪華品牌車型也在用,其中就包括了全新賓士A級,寶馬X1等。
08
通用CVT
獲獎車型:別克昂科拉GX
通用的CVT變速箱採用鋼鏈式結構,速比范圍可達7.01,不僅能承受更大扭矩,並且全速比范圍內有更高傳動效率。同時,該款變速箱還採用了靜音滾動摩擦式鏈輪系統、偏置雙作用泵、層疊式換熱器等多項創新設計,在保證動力性能的基礎上提升了燃油經濟性。
09
本田i-MMD混動變速器
獲獎車型:雅閣混動
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兩次入選沃德十佳發動機,這次又被評為十佳變速箱,可以說是實至名歸。與大家熟知的豐田THS混動系統相比,本田的i-MMD擁有更強的性能、更好的駕駛感受、以及更未來化的動力形式,其熱效率高達40.6%,是目前本田熱效率最高的一套動力系統。
10
吉利混動7DCT(7DCT390H)
獲獎車型:吉利星越插混版
7DCT390H變速箱是吉利與沃爾沃、FEV聯合開發的成果,該款變速箱採用國內首創的P2.5混動架構,電機動力輸出可實現三級變速,更加高效智能。並聯的動力組合方式更容易發揮發動機、電機的最大效率,帶來更好的節油效果。根據吉利汽車產品發展規劃來看,這套動力系統將覆蓋吉利未來的轎車、SUV以及MPV車型。
寫在最後:此次評選對象為國內銷售車型所搭載的變速箱,按AT、DCT、CVT以及混動四大變速箱類別進行最終評選。所以很多都是國產的變速箱。不過說實話,AT類別中愛信的6AT、雙離合類別中保時捷PDK,都是非常優秀的變速箱,且搭載這兩款變速箱的車型也都在國內銷售,但它們都沒能上榜,這背後的原因,懂的都懂。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AMT CVT AT DCT哪個好
MT手動變速箱
MT是最原始的變速箱,從內燃機汽車上路開始就有MT了,經過百年的發展,MT的技術相當成熟了,除了材質外幾乎沒什麼變化,結構簡單,成本低,十分耐用穩定,傳動效率為94%,一般為5個檔位,也有3個擋和18個擋的。
AT自動變速箱
裝AT變速箱的車型最為普遍,早在上世紀這種變速箱就被研發出來,也是第一種能自動實現換擋的變速箱,機械原理簡單,依靠液力變距器實現換擋,動力輸出穩定可靠,比較耐磨,一般開個十來萬公里都不是問題,現在普遍都帶有鎖止功能,傳動效率也增加到了跟MT差不多,達到了92%,傳動效率不代表油耗,就算傳動效率一樣,AT還是比MT要耗油的,AT變速時候,會增大發動機負擔。市面上的AT變速器十分多樣,液力變距器有分很多種,所以就不一一說明了。
AMT機械式自動變速箱
AMT其實相當於半自動變速箱,結構跟MT差不多,不過多加了一個自動換擋器,自動換擋器來幫你控制離合和換擋,比較耐用,價格是自動變速箱中最低的,只比MT高一點點,不過AMT的換擋頓挫感會讓你受不了,十分明顯,跟自己開MT差不多,結構,手動變速箱+自動換擋機器人。為普通雙離合的前身。優點:極為廉價。缺點:除了機器人不夠聰明外,始終如一的頓挫伴隨著AMT、MT與普通雙離合。
DCT雙離合變速箱
1.普通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其實可以理解為2台MT變速箱組合的總成,就拿6擋雙離合來說,就相當於兩台3擋的MT加起來,兩個離合錯分控制檔位,如第一個離合控制1、3、5第二個離合控制2、4、6,兩個離合交換工作,所以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過度都非常穩定流暢,最大的優點是換擋迅速,比MT或者AT都要快,傳動效率跟MT一樣,價錢要比MT要貴。半離合會導致發熱嚴重。
2.特殊雙離合變速箱:特殊雙離合變速箱跟一般雙離合不同,它只有一個摩擦片,另加一個液力變距器,所有檔位同時連在兩根傳動桿上面,低速擋的時候液力變距器不會工作,只有到了高速擋的時候,才會介入工作,這個時候就會完全鎖住的狀態,摩擦片完全連接,傳動效率跟一般雙離合一樣,都是93%的,穩定比一般雙離合要好,但是成本較貴。壽命沒有一般雙離合長。
CVT機械式無級變速箱CVT最大的優點是價錢處於MT和AT之間,傳動效率高,結構簡單耐用,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頓挫感,只有當轟大油門的時候才會有輕微頓挫感,機械原理呢是由電動或者液力的方式推動,齒輪由鋼帶連接,將不同檔位的齒輪推到鋼帶上來實現換擋,不過缺點還是有的CVT齒輪是鋼帶連接的,所以一般不能應對大扭矩的發動機,容易發生打滑現象,一般只能裝在低扭矩發動機上面,而且鋼帶如果用得劇烈的話50萬公里左右就要更換一次,嘿嘿,當然,如果作為家用代步倒可能能堅持到報廢。
綜合而言,在這么多款變速箱中,最耐用的還是經典的MT變速箱,其實要買自動擋的,建議還是要買AT,畢竟經過了那麼多年的完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問題也比較少。如果你嫌棄AT的頓挫感,可以買CVT,CVT在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可靠的一種變速箱。
5. MT,AT,CVT,DCT,哪個變速箱更好一些呢
MT,AT,CVT,DCT,哪個變速箱更好一些呢?自動變速箱英語是ATO傳輸稱為AT。自動變速箱是一個變速箱,現在是最常見的。自動變速器類型沒有離合器,這大大增強了便利性。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許多具有手動齒輪模式的自動變速箱,通常在齒輪上顯示為M齒輪或S文件。可以通過使用齒輪或貼片來實現手動移位。自動變速器的缺點很慢,有些類型的變速箱設計不好。移位邏輯有點愚蠢。有時你想要徹底排氣,速度為5,000,汽車是轟炸2秒。我又改變了一個巨大的感覺。
雙離合器變速箱DCT
無級齒輪箱的缺點是它不能承受大的扭矩,耐久性低。當然,這些缺點只是對於壞變速箱,如日產和斯巴魯,這些品牌就快速速度而言更好。以前發布的新一代Niki配備了無級齒輪箱0-100km。/h耗盡加速6.42秒。
Ghost:四個主流變速箱具有優缺點。消費者無法聽到汽車前的信的話,確定車換檔很好,只有通過大量的測試驅動器都能體驗到他們的差異。
6. AMT CVT AT DCT哪個好
MT手動變速箱
CVT機械式無級變速箱CVT最大的優點是價錢處於MT和AT之間,傳動效率高,結構簡單耐用,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頓挫感,只有當轟大油門的時候才會有輕微頓挫感,機械原理呢是由電動或者液力的方式推動,齒輪由鋼帶連接,將不同檔位的齒輪推到鋼帶上來實現換擋,不過缺點還是有的CVT齒輪是鋼帶連接的,所以一般不能應對大扭矩的發動機,容易發生打滑現象,一般只能裝在低扭矩發動機上面,而且鋼帶如果用得劇烈的話50萬公里左右就要更換一次,嘿嘿,當然,如果作為家用代步倒可能能堅持到報廢。
綜合而言,在這么多款變速箱中,最耐用的還是經典的MT變速箱,其實要買自動擋的,建議還是要買AT,畢竟經過了那麼多年的完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問題也比較少。如果你嫌棄AT的頓挫感,可以買CVT,CVT在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可靠的一種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