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液氧儲罐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1,低溫液氧貯罐在安裝前,地基應結實牢靠,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在固定的時候必須採用地腳螺栓,嚴禁採用焊接固定;立式罐體的傾斜度應小於0.1%。
2,液氧貯槽、汽化器及減壓裝置與管道的法蘭連接時應採用低溫密封墊、銅或者奧氏體不銹鋼連接螺栓,應在常溫預緊後在低溫下再擰緊。
3,低溫液氧貯罐周邊7米范圍內的所有導線、電纜應設置金屬套管,不應裸露,罐體應距離公公集會場所、生命支持區域不低於15米,距離一級、二級建築物牆壁或突出部分不低於10米,距離燃煤鍋爐房不低於30米。
4、在一次加註液氧前必須確保已使用氮氣吹掃並且使用醫用液氧進行置換和預冷。初次加註完畢後應慢增壓並在48小時內監視罐體壓力的變化情況。
(1)液氧儲罐區域電氣應防爆嗎擴展閱讀:
液氧儲罐氣瓶內的液化氣無從罷休,應留有勢必的余旁壓力。余壓力相像應凌駕49.03kPa(即0.5kg/cm2,表壓),嚴防氣氛進人氣瓶中。液化石油氣用完後,瓶內所剩的殘液也是一種易燃物,不興自行倒下,以防因殘液的流淌和揮發而挑起火警。
液氧儲罐是一種受壓容器,要很好地更何況維護保養和定期檢驗。液氧儲罐在搬運和採用歷程中要以防萬一氣瓶倒掉或相撞,查禁用鐵器叩擊張開瓶閥,要防護日光直射和長期淋雨。氣瓶形似2年檢討一次。
Ⅱ 電氣防爆中危險區域怎樣劃分
危險場所區域的含義,是對該地區實際存在危險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規定其可適用的防爆型式。國際電工委員會/歐洲電工委員會劃分的防爆區域為:
1.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場所區域劃分:
0區:爆炸性氣體環境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
(也可以說:連續地存在危險性大於1000小時/每年的區域;)
1區: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炸性氣體環境的場所;
(也可以說:斷續地存在危險性10~1000小時/每年的區域;)
2區: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炸性氣體環境;如果出現也是偶爾發生並且也是短時間存在的場所。
(也可以說:事故狀態下存在的危險性0.1~10小時/每年的區域;)
中國劃分的有效區域和以上相同。
2.可燃性粉塵環境危險場所區域劃分:
20區: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燃性粉塵連續出現或經常出現,其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和物和/或可能形成無法控制和極厚的粉塵層的場所及容器內部。
21區: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粉塵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和物,但未劃入20區的場所。該區域包括:與充入或排放粉塵點直接相連的場所、出現粉塵層和正常操作情況下可能產生可燃濃度的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和物的場所。
22區:在異常條件下,可燃性粉塵雲偶爾出現並且只是短時間存在、或可燃性粉塵雲偶爾出現堆積或可能存在粉塵層並且產生可燃性粉塵空氣混和物的場所。如果不能保證排除可燃性粉塵堆積或粉塵層時則應劃分為21區。
Ⅲ 液氧罐屬於幾類防雷要求
液氧罐屬於幾類防雷要求
答:一般體量的液氧罐都應符合二類防雷,超大型的,發生事故極易對周圍造成嚴重威脅的可以認定為一類。
Ⅳ 氧氣儲罐附近是否形成爆炸危險區域
包括裝置區的罐。 GB 50058-2014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範本規范適用於在生產、加工、處理內、轉運或貯存過程中出容現或可能出現爆炸危險環境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的爆炸危險區域劃分及電力裝置設計。本規范不適用於下列環境:1礦井井下;2製造、使用或貯存火葯、炸葯和起爆葯、引信及火工品生產等的環境;3利用電能進行生產並與生產T藝過程直接關聯的電解、電鍍等電力裝置區域;4使用強氧化劑以及不用外來點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質的環境;5水、陸、空交通運輸工具及海上和陸地油井平台;6以加味天然氣作燃料進行採暖、空調、烹飪、洗衣以及類似的管線系統;7醫療室內;8災難性事故。
Ⅳ 液氧貯槽與儲氣罐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氧氣(包括液氧)儲罐間的防火間距,應不小於相鄰兩罐中較大罐的半徑,氧氣乙炔瓶的安全距離5M,氧氣乙炔與火源的安全距離10M。
液氧儲罐適用於液氧、液氮、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液態儲存,液氧儲罐因為其容量大,可以減少了大量的運輸費用以及人力資源,在氣體製造、金屬冶煉、醫院等被廣泛應用,是集中供氣的最佳產品。
(5)液氧儲罐區域電氣應防爆嗎擴展閱讀:
液氧儲罐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液氧儲罐一般放置在空分裝置近旁的安全地點,遠離 火源、熱源及可燃物,儲罐嚴禁超壓。
2、液氧有磁感性,在放電作用下,易形成化學活性極高的 臭氧,這是一種引爆激發能源。故液氧儲罐周圍半徑30m以內 的范圍,嚴禁明火或電火花,必須用防爆電器。
3、液氧儲罐內的液氧不斷蒸發,乙炔濃度有可能提高, 產生積聚而析出,為了防爆,液氧儲罐內的液氧應盡量邊充邊 用,經常更新,防止乙炔積聚,每周分析一次液氧中的乙炔含 量,超過標准要將液氧排空。
4、液氧儲罐的壓力表、真空計、液面計及報警系統、安全閥等均要 定期校驗,確保准確、靈敏、安全。
5、液氧儲罐內有壓力時,禁止維修或緊固,需要帶壓操作時,工作人員必須要制定好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液氧儲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儲氣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液態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液氧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全防護距離
Ⅵ 3000立方液氧是否防爆區
氧氣本身不會燃燒,但是當液態氧受熱急速膨脹時可能引起爆炸;當這個區域有可燃物質,而又遇到氧氣泄露,又有火源時,會引起爆炸。
所以,這個區域劃為防爆區域比較合適。
Ⅶ 電氣的防爆的等級,區域怎麼區分
防爆等級的區分 :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等級的劃分是根據設備使用的類別,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溫度組別,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型式來劃分的。
防爆區域的區分:按場所中存在物質的物態的不同,將危險場所劃分為爆炸性氣體環境和可燃性粉塵環境。按場所中危險物質存在時間的長短,將兩類不同物態下的危險場所劃分為三個區,即:對爆炸性氣體環境,為0區、1區和2區;對可燃性粉塵環境,為20區、21區和22區。
Ⅷ 但液氧儲罐布置執行什麼規范
你第二個計算方法是用在固定容積的氧氣貯罐,不是液氧儲罐。所以液氧儲罐還是按50x800=40000來算
Ⅸ 液氧儲罐的安全注意事項
液氧罐安全注意事項
1、液氧罐禁止倒放。無論是使用、運輸、存放,在任何情況下罐體都應處於直立位置。
2、液氧罐採用真空夾層的絕熱方式。使用中罐體不應遭受翻倒、墜落、碰撞、擠壓等任何形式的損害,以免破壞真空絕熱條件,釀成事故。
3、液氧罐應放置在合適的安全地點。距離5米以內禁止動火,禁止堆放易燃物。
4、一般不要移動罐體。必須移動時,禁止直接用手提、抬罐體。
5、液態氧溫度極低(低於-184℃)對液氧罐作任何操作時,應穿長袖工作服、帶防護手套、佩戴護目眼鏡。避免液體意外排出時造成傷害。
7、使用中,管路的聯接和各閥門的操作應嚴格按《使用說明書》的相關條款進行。
6、對於XL-45、XL-50型液氧罐,其自帶的內置式氣化器(盤管蒸發裝置)供氣流量不大於9、2 m3/h、使用時應控制用氧器具的數量,維持供氣、用氣平衡。避免低溫液體排出造成火災、爆炸,或損壞工具、設備。
7、一般情況下,增壓閥是不需開啟的。如罐內壓力低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可開啟增壓閥,將罐內壓力調整到合適大小。停止用氣時應及時關閉增壓閥。
8、外部輸氣管路結霜或結冰嚴重時,可能的原因是氣體排放率大於蒸發率、增壓閥開啟過大,導致罐內壓力增高,未氣化的液體流入外部管路。此時應停止用氣或減小用氣量。禁止給管路加熱或使管路快速升溫。
Ⅹ 二級防爆環境對電氣元件有哪些要求
1、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劃分
0區: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和物的環境。
1區: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和物的環境。
2區: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和物的環境或即使出現也僅是
短時存在的爆炸性氣體混和物的環境。
0區一般只存在於密閉的容器,貯罐等內部氣體空間,在實際設計過程中1區
也很少存在,大多數情況屬於2區。
2、防爆電氣設備分為二類:
Ⅰ類煤礦井下用電氣設備
Ⅱ類除礦井以外的場所使用的電氣設備
3、Ⅱ類電氣設備,按其適用於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最大試驗安全間隙或最小點燃電流比,分為ⅡA、ⅡB、ⅡC三類;並按其最高表面溫度分為T1~T6六組。
4、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按引燃溫度分組
2.1、隔爆型電氣設備
具有能承受內部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爆炸壓力,並阻止內部的爆炸向外殼周圍爆炸性混合物傳播的電氣設備外殼的電氣設備,其標志為「d」。
2.2、增安型電氣設備
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產生電弧、火花或可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溫,結構上採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認可的過載條件下出現電弧、火花或高濕電氣設備,其標志為「e」。
3、防爆原理電氣設備引燃可燃性氣體混合物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電氣設備產生的火花、電弧、另一個是電氣設備表面(即與可燃性氣體混合物相接觸的表面)發熱。對於設備在正常運行時能產生電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殼內,或採取澆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壓型等其他防爆型式就可達到防爆目的。而對於增安型電氣設備是對在正常運行時不會產生電弧、火花和危險高溫的設備,如果在其結構上再採取一些保護措施,盡力使設備在正常運行或認可的過載條件下不會發生電弧、火花和過熱現象,就可進一步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這種設備在正常運行時就沒有引燃源,而可用於爆炸危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