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機防暴等級和絕緣等級是如何劃分和如何標注表示的呀
防爆式:JB表示
絕緣等級 環境溫度40度時的容許溫升(升高的溫度)
A-----------60
E-----------75
B-----------80
比如E級絕緣,則工作溫度不能超過40 + 75 = 115攝氏度
㈡ 請問電機的絕緣等級和防爆等級,各有什麼區別呀,好像都有溫度的要求,如果在溫度上有沖突的話,以哪個為
溫度有沖突的話,以低要求為准!一般的話絕緣要求的溫度上限配合的都是較低的防爆等級的!
電動機的絕緣等級是指其所用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分A、E、B、F、H級。允許溫升是指電動機的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絕緣的溫度等級 A級 E級 B級 F級 H級 最高允許溫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繞組溫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參考溫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發電機等電氣設備中,絕緣材料是最為薄弱的環節。絕緣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而加速老化並損壞。不同的絕緣材料耐熱性能有區別,採用不同絕緣材料的電氣設備其耐受高溫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電氣設備都規定其工作的最高溫度.
在規定條件下不會引起周圍爆炸性環境點 燃的電氣設備。 分為兩類:Ⅰ類:煤礦井下電氣設備 Ⅱ類:除煤礦、井下之外的所 有其他爆炸性氣體境用電氣設備 Ⅱ類又可分為ⅡA、ⅡB、ⅡC類,標志ⅡB的設備可適用於ⅡA設備的使用條件;ⅡC可適用於ⅡA、ⅡB的使用條件。 說明:ⅡC標志是較高的防爆等級,但並不表示該設備性能最好。 最高表面溫度 電氣設備在規定范圍內的最不利運行條件下工作時,可能引起周圍爆炸性環境點燃的電氣設備任何部件所達到的最高溫度。最高表面溫度應低於可燃溫度。 例如:感測器使用環境的爆炸性氣體的點燃溫度為100℃,那麼感測器在最惡劣的工作狀態下,其任何部件的最高表面溫度應低於100℃。 溫度組別 爆炸性環境用電氣設備按其最高表面溫度劃分為T1-T6組別 T1 T2 T3 T4 T5 T6
450 ℃ 300 ℃ 200℃ 135 ℃ 100 ℃ 85℃
危險區域和非
6.(爆炸性氣體環境中的)危險區域和非 危險區域 : 危險區域:爆炸性氣體環境大量出現 或預期可能大量出現,以致要求對電氣設備的結構、安裝和使用採取專門措施的區域。 非危險區域:爆炸性氣體環境中預期不會大量出現,以致不要求對電氣設備的結構、安裝和使用採取專門措施的區域。例如:變送器B1不可安裝在危險區域(本安關聯設備不可用在危險場所)
㈢ 絕緣等級的區分F級是什麼級別
電機與變壓抄器中常用的絕緣材料等級為A、E、B、F、H五種。每一絕緣等級的絕緣材料都有相應的極限允許工作溫度(電機或變壓器繞組最熱點的溫度)。F為最高允許溫度155(℃),繞組溫升限值100(K)。
絕緣等級是指電機(或變壓器)繞組採用的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電機或變壓器運行時,繞組最熱點的溫度不得超過等級規定,否則會引起絕緣材料加速老化,縮短電機或變壓器的壽命;如果溫度超過允許值很多,絕緣會損壞,導致電機或變壓器燒毀。
(3)防爆絕緣等級分類擴展閱讀
電機溫升
電機某一部分的溫升為該部分溫度冷卻介質溫度之差,單位為K。電機溫升包括定、轉子繞組溫升,定、轉子鐵心溫升;集電環溫升及軸承允許溫度(前面已作說明)。
B級電機繞組溫升限制為80K;F級電機按B級考核亦為80K;按F級考核則為105K,按相應標准,B級絕緣材料可長期承受的工作溫度是130℃,F級可長期承受155℃,按電機實際運行最高環溫40℃計算,則電機允許工作溫度為:
B級時≤120℃(環溫40℃+溫升80)<130℃
F級時≤145℃(環溫40℃+溫升105)<155℃
㈣ 絕緣等級國家標准
法律分析:絕緣等級是指電機繞組採用的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電機中常用的絕緣材料,按其耐熱能力可分為A、E、B、F、H五種等級。每一絕緣等級的絕緣材料都有相應的極限允許工作溫度(電機繞組最熱點的溫度),見圖。電機運行時,繞組最熱點的溫度不得超過圖中的規定。否則,會引起絕緣材料過快老化(表徵絕緣老化的現象,除電氣絕緣性能降低外,絕緣材料變脆、機械強度降低,在振動、沖擊和濕熱條件下出現裂紋、起皺、斷裂、壽命大大降低),縮短電機壽命;如果溫度超過允許值很多,絕緣就會損壞,導致電動機燒毀。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及極限工作溫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第五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時,應當經電力管理部門批准並採取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㈤ 電動機絕緣等級 怎麼劃分的
電動機的絕緣等級是指其所用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分a、e、b、f、h級。允許溫升是指電動機的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絕緣的溫度等級
a級
e級
b級
f級
h級
最高允許溫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繞組溫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參考溫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發電機等電氣設備中,絕緣材料是最為薄弱的環節。絕緣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而加速老化並損壞。不同的絕緣材料耐熱性能有區別,採用不同絕緣材料的電氣設備其耐受高溫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電氣設備都規定其工作的最高溫度。
人們根據不同絕緣材料耐受高溫的能力對其規定了7個允許的最高溫度,按照溫度大小排列分別為:y、a、e、b、f、h和c。它們的允許工作溫度分別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級絕緣說明的是該發電機採用的絕緣耐熱溫度為130℃。使用者在發電機工作時應該保證不使發電機絕緣材料超過該溫度才能保證發電機正常工作。
絕緣等級為b級的絕緣材料,主要是由雲母、石棉、玻璃絲經有機膠膠合或浸漬而成的。常用的b級絕緣材料有pvc玻璃纖維套管(黃臘管),
6520復合紙,
dmd絕緣紙等.
㈥ 電機的防爆等級
電機的防爆等級分123級根據你的需要可以。按照你的要求標准去購買。
㈦ 絕緣分為幾個等級!
絕緣等級是指電動機或變壓器繞組採用的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電動機繞組常內用的絕緣材料,按其耐熱性一般容分為A、E、B、F、H五種等級,每一絕緣等級的絕緣材料都有相應的極限允許工作溫度,(電機繞組最熱點的溫度)電機運行繞組絕緣最熱點的溫度不得超過其規定,否則,將加速繞組絕緣老化,縮短電機壽命;如果溫度超過允許值很多,絕緣就會損壞,導致電動機燒毀。 絕緣等級 允許最高溫度 A級 105度 E級 120度 B級 130度 F級 155度 H級 180度 上述度是攝氏度。與電動機外殼的溫度是有差別的,當外殼達到上述溫度時,電動機差不多早已燒了。 電動機的絕緣等級與溫升的關系為: A級 55度 E級 65度 B級 70度 F級 85度 這個溫度就是外殼的最高允許溫度。不知你明白了沒有。
㈧ 電氣設備絕緣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按照電氣設備正常運行所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把絕緣材料分為七個等級。
一.絕緣材料,絕緣材料介紹
什麼是絕緣材料
電工常用的絕緣材料按其化學性質不同,可分為無機絕緣材料、有機絕緣材料和混合絕緣材料。常用的無機絕緣材料有:雲母、石棉、大理石、瓷器、玻璃、硫黃等,主要用作電機、電器的繞組絕緣、開關的底板和絕緣子等。有機絕緣材料有:蟲膠、樹脂、橡膠、棉紗、紙、麻、人造絲等,大多用以製造絕緣漆,繞組導線的被覆絕緣物等。混合絕緣材料為由以上兩種材料經過加工製成的各種成型絕緣材料,用作電器的底座、外殼等。
二. 絕緣材料的應用
絕緣材料的作用是在電氣設備中把電勢不同的帶電部分隔離開來。因此絕緣材料首先應具有較高的絕緣電阻和耐壓強度,並能避免發生漏電、擊穿等事故。其次耐熱性能要好,避免因長期過熱而老化變質;此外,還應有良好的導熱性、耐潮防雷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以及工藝加工方便等特點。根據上述要求,常用絕緣材料的性能指標有絕緣強度、抗張強度、比重、膨脹系數等。
三. 絕緣耐壓強度:絕緣體兩端所加的電壓越高,材料內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就越大,越容易發生電離碰撞,造成絕緣體擊穿。使絕緣體擊穿的最低電壓叫做這個絕緣體的擊穿電壓。使1毫米厚的絕緣材料擊穿時,需要加上的電壓千伏數叫做絕緣材料的絕緣耐壓強度,簡稱絕緣強度。由於絕緣材料都有一定的絕緣強度,各種電氣設備,各種安全用具(電工鉗、驗電筆、絕緣手套、絕緣棒等),各種電工材料,製造廠都規定一定的允許使用電壓,稱為額定電壓。使用時承受的電壓不得超過它的額定電壓值,以免發生事故。
四. 抗張強度:絕緣材料單位截面積能承受的拉力,例如玻璃每平方厘米截面積能承受1400牛頓的拉力。
五. 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溫度越高,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越差。為保證絕緣強度,每種絕緣材料都有一個適當的最高允許工作溫度,在此溫度以下,可以長期安全地使用,超過這個溫度就會迅速老化。按照耐熱程度,把絕緣材料分為Y、A、E、B、F、H、C等級別。例如A級絕緣材料的最高允許工作溫度為105℃,一般使用的配電變壓器、電動機中的絕緣材料大多屬於A級。
六. 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評定和分級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電工產品絕緣的耐熱性分級,確定了耐熱性的評定及分級的原則和任務。
本標准適用於電工產品及其絕緣的耐熱性分級,亦適用於某特定場合下應用的絕緣材料、簡單組合和絕緣結構的耐熱性定級。
2 引用標准
GB 11026.1 確定電氣絕緣材料耐熱性的導則 第一部分:制訂熱老化試驗方法和評價試驗結果的總規程
3 總論
3.1 耐熱等級
電工產品絕緣的使用期受到多種因素(如溫度、電和機械的應力、振動、有害氣體、化學物質、潮濕、灰塵和輻照等)的影響,而溫度通常是對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已有一種實用的、被世界公認的耐熱性分級方法,也就是將電氣絕緣的耐熱性劃分為若干耐熱等級,各耐熱等級及所對應的溫度值如下:
耐熱等級 溫度, ℃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溫度超過250℃,則按間隔25℃相應設置耐熱等級。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熱等級,但是必須遵從上述對應關系。對在特殊條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設備(如第3.1.5條所述),上述分級方法不一定適用,可能要採用其他的鑒別分類方法。
在電工產品上標明的耐熱等級,通常表示該產品在額定負載和規定的其他條件下達到預期使用期時能承受的最高溫度。因此,在電工產品中,溫度最高處所用絕緣的溫度極應該不低於該產品耐熱等級所對應的溫度(否則見第3.1.2條)。
由於習慣上的原因,目前無論對絕緣材料、絕緣結構和電工產品均籠統地使用「耐熱等級」這一術語。但今後的趨勢是,對絕緣材料推薦採用「溫度指數」和「相對溫度指數」這兩個術語;對絕緣結構則推薦採用「鑒別標志」這個術語;絕緣結構的「鑒別標志」只和所設計的特定產品發生聯系;而對電工產品則保留採用「耐熱等級」這個術語。
3.1.1 運行條件
經驗證明:如果電工產品(如旋轉電機、變壓器等)標準是以第3.1條所列的溫度為基礎並適當考慮該產品的特有因素制訂的,那麼,按這樣的標准設計、製造的電工產品在通常的運行條件下可具有滿意而經濟的使用期。
3.1.2 絕緣結構中的絕緣材料
標明某電工產品為某耐熱等級,絕不意味著該產品絕緣結構中的每一種絕緣材料都具有相同的溫度極限。
絕緣結構的溫度極限與其中各絕緣材料的溫度極限可能不直接相關。在絕緣結構中,絕緣材料的溫度極限可能因受到其他組成材料的保護而有所提高,也可能因材料間不相容而使絕緣結構的溫度極限低於各個組成材料的溫度極限。所有這些問題應該通過功能試驗來加以研究。
3.1.3 溫度和溫升
本標准中列出的溫度是指電工產品中絕緣所承受的最高溫度,不是電工產品的允許溫升。
電氣設備標准中通常規定溫升而不規定溫度。在確定這類標准中的測量方法和允許溫升時,應該考慮下列因素,如結構的特點、絕緣的導熱性和厚度、各絕緣部分的易檢測性、通風方法、負載特性等。
3.1.4 其他影響因素
絕緣保持其效用的能力除了熱因素外,還會受到某些條件(如施加在絕緣及其支撐結構上的機械應力)和某些因素(如振動和不同的熱膨脹)的影響。隨著產品尺寸的增加,振動和熱膨脹因素的影響也變得更為重要。大氣的溫度,以及灰塵、化學物質或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也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在設計特定產品時,對這些因素都應加以考慮。詳見評定和鑒別電氣設備絕緣結構的指導性資料。
3.1.5 絕緣的使用期
電工產品的實際使用期取決於運行中的特定條件。這些條件可以隨環境、工作周期和產品類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此外,預期使用期還取決於產品尺寸、可靠性、有關設備的預期使用期以及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
對某些電工產品,由於其特定的應用目的,要求其絕緣的使用期低於或高於正常值,或由於運行條件特殊,規定其溫升高於或低於正常值,而使其絕緣的溫度極高於或低於正常值。
絕緣的使用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氧氣、濕度、灰塵和化學物質的隔絕程度。在給定溫度下,受到恰當保護的絕緣的使用期會比自由暴露在大氣中的絕緣的使用期長,因而,用化學惰性氣體或液體作冷卻或保護價質,可延長絕緣的使用期。
3.1.6 工作溫度的限制
絕緣除了經受老化外,有些材料受熱超過一定溫度會軟化或發生其他劣變,但冷卻後又恢復其原來的性能。使用這類材料時要注意,務必使它們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工作。
3.2 絕緣的選擇和確定
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製造單位應根據絕緣的溫度極限選擇合適的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確定絕緣的合理溫度極限值的基礎只能是運行經驗或合適的、可接受的試驗。運行經驗是選擇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的重要基礎。然而,在選用新材料和新結構時,合適的試驗則是這種選擇的基礎(參見第4.2條)。
4 耐熱性評定
4.1 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評定
同一屬類的許多絕緣材料在耐熱性上可以很不相同。因此,根據絕緣材料屬類的化學名稱來判別它們的耐熱性是不合適的。
用於電工產品絕緣結構中的各種絕緣材料,它們各自的耐熱性可能受到其他材料的影響。此外,各種材料的耐熱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還取決於它們在絕緣結構中所承擔的特定功能。
就絕緣材料在電工產品中的使用而論,材料評定有兩個目的:一是對作為電氣絕緣結構組成部分的某種材料的評價,另一是對單獨使用的或作為構成絕緣結構的簡單組合的成組成部分的某種材料的評價。
一般,評定試驗和運行經驗被公認為是絕緣材料耐熱性評定的可接受的基礎。
以運行經驗為基礎時要注意:必須保證該經驗是適用的。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將一種經驗轉用於另一種應用情況往往可能也合適的。應制訂合適的方法以確定運行經驗之間的關系。
材料評定試驗方法的研究已取得顯著的進展。在確定和表達絕緣材料的耐熱性方面已更加完善,對此可參見GB 11026.1,並且還將制訂該導則的其他部分。
對可一種材料,採用不同的性能(如電氣的、機械的等)、方法和失效標准作耐熱圖,就可能得到不同的溫度指數和半差。不同的溫度指數和半差表明耐熱性上有所不同,並由引決定了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它可以承擔的功能。
用標准試樣試驗得到的結果可能與材料按其實際使用形式試驗得到的結果不同。絕緣結構更接近實際情況。因此,絕緣結構試驗的結果可以證明材料在有關應用中的適用性。
4.2 絕緣結構的耐熱性評定
估價絕緣結構的耐熱性,最好用有關的運行經驗作基礎。沒有這種運行經驗時,就應當進行合適的功能性試驗。為此目的,需要用一種被運行經驗證明了的結構作為參考絕緣結構。通過與它對比來評定新絕緣結構的耐熱性。絕緣的研究單位和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製造、檢測、使用單位應設計和進行合適的試驗。在設計合適的試驗和制訂耐熱性評定標准化試驗規程時,應參考評定絕緣結構的有關資料。
在選擇絕緣結構的各組成部分時,可以參考單一材料的耐熱性評定結果(見第4.1條)。
只要由合適的絕緣結構試驗或運行經驗證明其某種絕緣材料有滿意的運行特性,就可以判明該材料是否適用於某特定的絕緣結構。不用考慮材料本身的耐熱性。
對很簡單的和受單應力作用的絕緣結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需要進行絕緣結構的功能性試驗;還是較簡單地根據材料的耐熱性數據作出評價,就可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需要評價某材料是否適用於某電工產品,則應該用已被合適的運行經驗證明的材料作參考材料,進行對試驗。對此,有關單位應提供在特定應用場合下被運行經驗證明的材料的資料。同時,為了能夠對材料進行恰當的分級,還應提供關於如何評價運行經驗的准則。
應制訂適用於對比評定的標准化試驗規程。在還沒有這種標准化試驗規程時,絕緣的研究單位和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製造、檢測、使用單位應選擇合適的試驗規程進行試驗。
5 分級
電工產品及其絕緣的耐熱性分級見第3.1條(特別是第3.1.5條和3.1.6條)和第4.2條。
若由試驗或運行經驗表明某絕緣材料、簡單組合或絕緣結構,於某一特定的應用場合,能在特定的溫度下可靠的工作,可以按第3.1條賦予其合適的耐熱等級。
㈨ 絕緣等級分幾級怎麼分的
1、A級絕緣耐溫105℃ 2、E級絕緣耐溫120℃
3、B級絕緣耐溫130℃ 4、F級絕緣耐溫155℃
5、H級絕緣耐溫180℃ 6、Y級絕緣耐溫90℃
7、C級絕緣耐溫200℃ 以上
絕緣等級和絕緣耐溫有密切關系,因為,溫度越高,材料的絕緣性能就會越差。所以,不同等級的絕緣材料都有一個最高允許工作溫度,在這個溫度范圍內,便可以安全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絕緣材料的工作溫度超過了本身的絕緣耐熱溫度,那麼,絕緣材料便會迅速老化,以致無法使用,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所以,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
1、氣體絕緣材料:空氣、氮氣、六氟化硫
2、液體絕緣材料:礦物絕緣油、合成絕緣油
3、固體絕緣材料,有機固體絕緣材料:膠、絕紙、纖維製品、塑料、橡膠、復合製品和粘帶等。無機固體絕緣材料:玻璃、陶瓷及其製品
相對而言,生活中固體絕緣材料較多,也較復雜。
拓展資料:
電容的型號命名:
1) 各國電容器的型號命名很不統一,國產電容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名稱,電容器為C。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材料。
第三部分:用數字表示分類。
第四部分:用數字表示序號。
2) 電容的標志方法:
(1) 直標法:用字母和數字把型號、規格直接標在外殼上。
(2) 文字元號法:用數字、文字元號有規律的組合來表示容量。文字元號表示其電容量的單位:P、N、u、m、F等。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標稱允許偏差也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小於10pF的電容,其允許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 色標法: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單位一般為pF。小型電解電容器的耐壓也有用色標法的,位置靠近正極引出線的根部,所表示的意義如下表所示:
顏色 黑 棕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灰
耐壓 4V 6.3V 10V 16V 25V 32V 40V 50V 63V
(4) 進口電容器的標志方法:進口電容器一般有6項組成。
第一項:用字母表示類別:
第二項:用兩位數字表示其外形、結構、封裝方式、引線開始及與軸的關系。
第三項:溫度補償型電容器的溫度特性,有用字母的,也有用顏色的,其意義如下表所示:
序號 字母 顏色 溫度系數 允許偏差 字母 顏色 溫度系數 允許偏差
1 A 金 +100 R 黃 -220
2 B 灰 +30 S 綠 -330
3 C 黑 0 T 藍 -470
4 G ±30 U 紫 -750
5 H 棕 -30 ±60 V -1000
6 J ±120 W -1500
7 K ±250 X -2200
8 L 紅 -80 ±500 Y -3300
9 M ±1000 Z -4700
10 N ±2500 SL +350~-1000
11 P 橙 -150 YN -800~-5800
備註:溫度系數的單位10e -6/℃;允許偏差是 % 。
第四項:用數字和字母表示耐壓,字母代表有效數值,數字代表被乘數的10的冪。
第五項:標稱容量,用三位數字表示,前兩位為有效數值,第三為是10的冪。當有小數時,用R或P表示。普通電容器的單位是pF,電解電容器的單位是uF。
第六項:允許偏差。用一個字母表示,意義和國產電容器的相同。
也有用色標法的,意義和國產電容器的標志方法相同。
3. 電容的主要特性參數:
(1) 容量與誤差:實際電容量和標稱電容量允許的最大偏差范圍。一般分為3級:I級±5%,II級±10%,III級±20%。在有些情況下,還有0級,誤差為±20%。
精密電容器的允許誤差較小,而電解電容器的誤差較大,它們採用不同的誤差等級。
常用的電容器其精度等級和電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級——±0.5%;F——01級——±1%;G——02級——±2%;J——I級——±5%;K——II級——±10%;M——III級——±20%。
(2) 額定工作電壓:電容器在電路中能夠長期穩定、可靠工作,所承受的最大直流電壓,又稱耐壓。對於結構、介質、容量相同的器件,耐壓越高,體積越大。
(3) 溫度系數: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每變化1℃,電容量的相對變化值。溫度系數越小越好。
(4) 絕緣電阻: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