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對封閉樓梯間有什麼規定
1、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對封閉樓梯間的規定有以下:
(1)不能自然通風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或採用防煙樓梯間;
(2)除樓梯間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樓梯間的牆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3)高層建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甲、乙類廠房,
(4)其封閉樓梯間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並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其他建築,可採用雙向彈簧門。
(5)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採用乙級防火門等與其他走道和房間分隔。
Ⅱ 消防樓梯設計規范,什麼情況下設置,什麼情況下不設置。
5.3.1 民用建築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 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m。
5.3.2 公共建築內的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內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於2 個。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設一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
1 除托兒所、幼兒園外,建築面積小於等於200m2 且人數不超過50 人的單層公共建築;
2 除醫院、療養院、老年人建築及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等外,符合表5.3.2 規定的2、3 層公共建築。 表5.3.2 公共建築可設置1 個安全出口的條件 耐火等級 最多層數 每層最大建築面積(m2) 人數 一、二級 3 層 500 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 100 人 三級 3 層 200 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 50 人 四級 2 層 200 第二層人數不超過 30 人 5.3.3 老年人建築及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築內。當必須設置在其它民用建築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並應符合本規范第5.1.7 條的規定。
5.3.4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築,當設置不少於2 部疏散樓梯且頂層局部升高部位的層數不超過2 層、人數之和不超過50 人、每層建築面積小於等於200m2 時,該局部高出部位可設置1 部與下部主體建築樓梯間直接連通的疏散樓梯,但至少應另外設置1 個直通主體建築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該上人屋面應符合人員安全疏散要求。
5.3.5 下列公共建築的室內疏散樓梯應採用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
1 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
2 旅館;
3 超過2 層的商店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
4 設置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且建築層數超過2 層的建築;
5 超過5 層的其它公共建築。
5.3.6 自動扶梯和電梯不應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5.3.7 公共建築中的客、貨電梯宜設置獨立的電梯間,不宜直接設置在營業廳、展覽廳、多功能廳等場所內。
5.3.8 公共建築和通廊式非住宅類居住建築中各房間疏散門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於2 個,該房間相鄰2 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m。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設置1個:
1 房間位於2 個安全出口之間,且建築面積小於等於120m2,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於0.9m;
2 除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築外,房間位於走道盡端,且由房間內任一點到疏散門的直線距離小於等於15m、其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於1.4m;
3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內建築面積小於等於50m2 的房間。
Ⅲ 樓梯間的設計規范是多少
六層及以下設計規范:一般樓梯間設計的時候樓梯段凈寬不能小於1.10米,在六層或以下的住宅,樓梯的一邊設有的欄桿梯段寬不能小於1米,值得注意的是樓梯段凈寬是牆面到扶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而且樓梯踏步寬度不能小於0.26萬。踏步高度不要小於0.175米。扶手的高度椅凳小於0.9米。
在設計七層及以上住宅樓梯間的時候,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米以上的住宅是必須設置電梯的,注意的是底層作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層住宅,其住戶入口層樓面距該建築物的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16m時必須設置電梯。
(3)疏散樓梯間電氣防爆設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為避免上下樓梯時產生錯覺,樓梯的第一級台階與最後一級台階的高度應該與其他級一致。如需改變,應該控制在4厘米以內,最好以不超過2厘米~3厘米為宜。
2、樓梯最高一級踏步到天花板的高度,需要有兩米以上的凈空,最低不低於1.8米。否則會產生壓迫感。
3、欄桿間距:兩根欄桿中心距離以8厘米為宜,不大於12.5厘米,以免小孩子把頭從間隙處伸出去。
4、扶手高度:到腰部位置,85~90厘米,扶手直徑以5厘米為好。
5、階梯高度與深度:階高應該在15~18厘米,階面深度為22~27厘米。階數為15步左右,如果過高了,可能需要設置樓梯休息平台。
Ⅳ 樓梯間疏散門設計有哪些要求,樓梯間疏散門寬度尺寸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目前商場越建越大,所以我們在設計樓梯間疏散門一定要規范來做的。 一、防煙樓梯間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的內牆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 二、樓梯間及其前室內不應附設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非封閉的電梯井,可燃氣體管道,甲、乙、丙類液體管道等; 三、樓梯間內宜有天然採光,並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 四、在住宅內、可燃氣體管道如必須局部水平穿過樓梯間時,應採取可靠的保護設施。 註:電梯不能作為疏散用樓梯。
Ⅳ 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應該怎麼設計
安全疏散是指發生火災時,在火災初期階段,建築內所有人員及時撤離建築物到達安全地點的過程。能否實現安全疏散,取決於許多因素,但從建築物本身的構造來說,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1、合理布置疏散路線所謂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線,是指火災時緊急疏散的路線越來越安全。就是說,應該做到人們從著火房間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達疏散樓梯間,然後由疏散樓梯間到室外或其他安全處,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產生「逆流」。2、疏散樓梯的數量要足夠位置要得當為了保證人們在火災時能順利疏散,高層建築至少應設兩個疏散樓梯,並且設在兩個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體建築標准層或防火分區的兩側設置。這是因為人們在火災時往往是沖向熟悉的樓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煙火阻礙就會掉頭尋找出路,只有一個疏散路線是不安全的。兩個疏散樓梯過於集中也不利於疏散。3、疏散順序疏散順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員,後疏散哪部分人員。這是制定疏散預案首先要考慮的。一般原則是先疏散著火層,然後是著火層以上樓層,最後是著火層以下樓層。4、疏散路線疏散路線應選擇離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最近的路線,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標志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著火層,應考慮著火的位置。著火房間附近房間的人,應向著火相反的方向疏散。豎向疏散一般先考慮向地面疏散,因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但也要考慮到豎向通道萬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樓頂疏散。設有避難間、避難層的高層建築,可考慮向避難間、避難層疏散。5、疏散指揮整個疏散過程必須在統一指揮下,按照預定的順序、路線進行,否則,就可能造成混亂,影響疏散。總指揮應當在消防控制室,各樓層或防火分區要有現場指揮員(或稱引導員)。現場指揮員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疏散情況。6、避免設置袋形走道袋形走道的致命弱點是只有一個疏散路線(或出口)。火災時,一旦這個出口被火封住,處在這部分的人員就會陷入「死胡同」而難以脫險。因此,高層建築應盡量不設置袋形走道。7、輔助安全疏散設施要可靠、方便使用消防安全疏散設施不完善往往影響疏散,因此,高層建築應根據需要,除設置疏散樓梯外,增設相應的輔助安全疏散設施,如救生軟梯、救生繩、救生袋、緩降器等。這些輔助安全疏散設施要構造簡單,方便操作,安全可靠。參考資料:(安全文化網)
Ⅵ 防煙樓梯間的防火設計有哪些要求
防煙樓梯間是具有防煙前室等防煙設施的樓梯間。前室應具有可靠的防煙性能,使防煙樓梯間具有比封閉樓梯間更好的防煙、防火能力,防火可靠性更高。前室不僅起防煙作用,而且可作為疏散人群進入樓梯間的緩沖空間,同時也可以供滅火救援人員進行進攻前的整裝和滅火准備工作。設計要注意使前室的大小與樓層中疏散進入樓梯間的人數相適應。因此,防煙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設置防煙設施。
(2)前室可與消防電梯間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築、高層廠房(倉庫),不應小於6.0m2;住宅建築,不應小於4.5m2。
與消防電梯間前室合用時,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築、高層廠房(倉庫),不應小於10.0m2;住宅建築,不應小於6.0m2。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樓梯間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5)除住宅建築的樓梯間前室外,防煙樓梯間和前室內的牆上不應開設除疏散門和送風口外的其他門、窗、洞口。
(6)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前室內形成擴大的前室,但應採用乙級防火門等與其他走道和房間分隔。
Ⅶ 如何進行疏散樓梯間的防火設置
疏散樓梯間是人員豎向疏散的安全通道,也是消防員進入建築進行滅火救援的主要路徑。因此,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樓梯間應能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並宜靠外牆設置。靠外牆設置時,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外牆上的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0m。
(2)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
(3)樓梯間內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礙物。
(4)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設置卷簾。
(5)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甲、乙、丙類液體管道。
(6)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內禁止穿過或設置可燃氣體管道。敞開樓梯間內不應設置可燃氣體管道,當住宅建築的敞開樓梯間內確需設置可燃氣體管道和可燃氣體計量表時,應採用金屬管和設置切斷氣源的閥門。
Ⅷ 消防電梯和疏散樓梯間設計要求有哪些
在樓梯間的平面布置上應滿足以下要求:
一、靠近標准層(或防火分區)的兩端設置。這種布置方法便於進行雙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
二、靠近電梯間設置。發生火災時,人們習慣於利用經常走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靠近電梯間設置疏散樓梯,可將經常用疏散路線和緊急疏散路線集合起來,有利於引導人們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電梯廳為開敞式時,兩者之間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電梯井道引起煙火蔓延而切斷通向樓梯的通道。
三、靠近外牆設置。這種布置方式有利於採用安全性高、經濟性好,帶開敞前室的疏散樓梯間形式。同時,也便於自然採光、通風和進行火災撲救。
在豎向布置上應該注意:
一、疏散樓梯應保持上、下通暢。高層民用建築的疏散樓梯應通向無定,以便當向下疏散的通道發生堵塞或被煙氣切斷時,人員可上到屋頂暫時避難,等待消防人員利用登高車或直升機進行救援。
二、應避免不同的疏散人流相互交叉。對於高層民用建築,其高層部分的疏散樓梯不應與低層公共部分的交通過廳、樓梯間或自動扶梯混雜交叉,以免緊急疏散時兩部分人流發生沖撞擁擠,引起堵塞造成傷亡。另外,疏散樓梯應設明顯指示標志並宜布置在易於尋找的位置。普通樓梯不能作為疏散用樓梯。疏散樓梯的多少可按寬度指標結合疏散路線的距離、安全出口的數目確定。
Ⅸ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對封閉樓梯間有什麼規定
按照規定 應該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 或者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其平台設置室內消火栓,如果不橫穿消防水管,消火栓怎麼設置呢?所以我覺得應該可以橫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