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煤礦重要通風設施是什麼
1、礦井應盡可能採用並聯通風系統,並使各條風路的阻力接近相等。在通風系統中盡量少設置風門、風橋、調節風窗等通風構築物,以減少漏風和風阻。
2、通風設施的位置應設在頂板堅硬,未遭破壞的煤岩巷道內,盡量避免設在動壓區,並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
3、通風設施的措施必須按「通風設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通風設施竣工後,要組織驗收,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必須整改合格。
4、風門(牆垛砌築與密閉相同)作為設在不允許風流通過,但需行人或行車的巷道內,其結構要求嚴密、漏風量少。
5、構築的風門不得少於兩道,並裝有正反向風門。正向風門必須能夠自動關閉且風門之間進行聯鎖,保證不能同時打開,行人的兩道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m 。
6、風門牆垛用不燃磚(石)材料徹築;牆垛周邊掏槽深度一般不小於0.2m,要見硬頂硬幫,並與煤岩接實嚴密(抹有0.2m的裙邊)不漏風。
7、風門前後各5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淤泥和積水等;有積水時要設反水池或U形反水管導水。
8、采空區、舊巷(盲巷)、火區以及進回風大巷之間的聯巷等,都必須設密閉,以防止風流短路引起自然發火或有害氣體擴散等。
(1)什麼礦井回風設置防爆設施的擴展閱讀:
煤礦通風設施管理制度
一、通風工應根據礦井的風流合理調整有效風量,進行控風管理,安設的控風設施要牢固有效,減少漏風率。
二、安全員、通風工對礦井的通風設施嚴格加強管理和維護。
三、管理人員和工人不得破壞通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
四、對通風設施加強愛護、安設地點合理,設置距離要符合技術標准。
Ⅱ 礦井通風的礦井通風設施
為了使井下風流沿指定路線流動分配,就必須在某些巷道內建築引導控制風流的構築物即通風設施,它分為引導風流和隔斷風流的設施。 1、風硐:風硐是聯接扇風機裝置和風井的一段巷道。風硐多用混凝土、磚石等建材構築成圓形式矩形巷道,這是由風筒的特點所決定的。
2、風橋:風橋是將兩股平面交匯的新、污風流隔成立體交匯的新、污風分開的一種通風設施。
根據結構特點不同風橋可分為三種:
(1)繞道式風橋。 (2)、混凝土風橋。 (3)、鐵筒風橋
3、風窗(卡)
風窗是在巷道內設在牆或門上,在牆或門上留一個可調空間窗口,通過調節空間窗口面積從而達到調節風量的目的。
4、風障:
在巷道內利用木板、葦席、風筒布做布障起到引導風流的作用。常用此方法處理高冒處、落山角等處積聚瓦斯。
5、風筒:
在巷道中利用正壓或負壓通風動力通過管道把指定的風量送到目的地,這個管道就叫風筒。 1、防爆門(帽)
防爆門是裝在扇風機筒,為防止井下發生煤塵瓦斯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毀壞扇風機的安全設施。當井下發生煤塵、瓦斯爆炸時,防爆門即能被氣浪沖開,爆炸波直接沖入大氣,從而起到保護扇風機的作用。
2、擋風牆
在不允許風流通過,也不允許行車行人的井巷如采空區、舊巷、火區以及進風與回風大巷之間的聯絡小眼都必須設置擋風牆,將風流截斷。以免造成漏風,風流形成短路使通風系統失去合理穩定性而發生事故。
擋風牆分為:臨時擋風牆、永久擋風牆。
1)臨時擋風牆:一般是在立柱上釘木板,木板上抹黃泥建成臨時擋風牆。
使用條件:服務年限不長,巷道圍岩壓力小,漏風率要求不不嚴時使用。
2)永久擋風牆:一般使用料石、磚土、水泥、混凝土建築。
使用條件:服務年限長,巷道圍岩壓力大,漏風率要求嚴時使用。
3、風門:
在不允許風流通過,但需行人或行車的巷道內,必須設置風門。
按結構分:普通風門和自運風門。
4、通風設施管理規定:
(1)、通風部門做好系統的調整,盡量減少風卡以自然分配風量為主。
(2)、愛護通風設施做到:風門嚴禁同時打開或用車撞風門、風門損壞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如果影響系統風量受影響區域停電、撤人修復後再生產,安監調度組織分析處理。
(3)、通風設施由通風部門管理,其他單位無權移動、拆除等權力,如需要拆除、移動需要提前和通風部門聯系。
(4)、嚴禁跨入欄桿、拆除欄桿、閉牆、風卡等通風設施。 礦井通風的主要參數之一就是風量,即:單位時間內通過井巷空氣的體積。
一、測風站要求 1、必須設在直線巷道中。
2、測風站長度不少於4m。
3、測風站前後10m內沒有拐彎和其它障礙。
4、測風站應掛有記錄牌,註明編號、地點、斷面積、平均風速、風量、測風日期、測風點。
5、測風站應設在沒有漏風、支架齊全、斷面變化不大的巷道內。
二、測風方法 測風採用定點法、九點法和線路法,求出平均風速。
在同一斷面測風次數不少於三次,每次測量結果的誤差不應超過5%,然後取三次的平均值。測得平均風速後通過測風站的斷面積計算出巷道風量。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至少每10天要進行一次全面風量測定。
4、通風設施管理規定:
(1)、通風部門做好系統的調整,盡量減少風卡以自然分配風量為主。
(2)、愛護通風設施做到:風門嚴禁同時打開或用車撞風門、風門損壞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如果影響系統風量受影響區域停電、撤人修復後再生產,安監調度組織分析處理。
(3)、通風設施由通風部門管理,其他單位無權移動、拆除等權力,如需要拆除、移動需要提前和通風部門聯系。
(4)、嚴禁跨入欄桿、拆除欄桿、閉牆、風卡等通風設施。
Ⅲ 哪些礦井必須設置專用回風巷道
專用回風巷
專用回風巷:在采區巷道中,專門用於回風,不得用於運料、安設電氣設備的巷道。在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區,專用回風巷內還不得行人。
《煤礦安全規程》第113條規定:「高瓦斯礦井,有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礦井的每個采區和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采區,必須至少布置一條專用回風巷。低瓦斯礦井開採煤層群和分層開采採用聯合布置的采區,必須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 。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出台的《關於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第19條再次明確指出「……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采區必須設專用回風巷……」。
Ⅳ 企業一般在哪些情況下需要安裝防爆設施
有可能引起爆炸的環境中就要用到防爆設施啊,比如礦井下,有可燃氣體泄漏,可燃液體揮發,粉塵、油漆等都要用。
Ⅳ 煤礦井下消防材料庫設施有哪些
由消防安全知識網回答您:
煤礦井下消防材料庫管理規定:
一、消防設施
1、井下消防管路要接到所有採掘工作面及硐室門口。
2、必須在井上下設置消防材料庫,材料庫的材料、工具品種及數量由礦長確定。
3、每一採煤工作面及煤(半煤)巷掘進工作面,最少裝備兩台滅火器。其它地點滅火器配備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4、健全消防器材檢查制度。由礦長、安監部門負責監督落實。礦長應簽閱檢查記錄,檢查間隔不超過一個月。失效、失修的滅火器要及時更換。
二、防火措施
1、井口房和扇風機房附近20米范圍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
2、入井人員嚴禁攜帶煙草、點火物品、穿化纖衣服,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
3、盡量不要在井下和井口房內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巷和井口房內從事這些工作的,必須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報礦長批准後實施。
4、井下電纜必須為不延燃型,電器設備必須確保防爆、隔爆性能。
5、井底車場、井筒、主要絞車房、機電硐室、炸葯庫等,都必須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6、炸葯、雷管的選擇,炮眼的深度及封堵長度、質量,放炮器的使用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違章放炮。
三、自然發火的防治
1、我礦屬自然發火礦井,各採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有防止自然發火的專門措施。
2、在進行開采設計時,必須選擇有利於防止自然發火的巷道布置和支護形式。根據自然發火期的長短,回採速度及所採取的防火措施等因素,確定采區和回採工作面的尺寸。兩個回採工作面之間必須留設煤柱,煤柱寬度的設計要符合防火要求。
3、採煤面回採結束後至多一個月,必須對采空區進行密閉,因回收材料不及時,造成不能封閉的,要追究礦生產科及影響單位責任。如因通風工區管理不力推遲封閉時間,追究通風區長的責任。
4、必須搞好全礦井自燃火災的預測預報工作,每旬至少觀測一次。觀測地點:防火牆內外、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區、高冒點及總工程師指定的其他地點。觀測內容:氣體成份(氧氣、沼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氣溫、水溫等。特殊情況需增加觀測內容,由礦總工程師決定。預測預報情況報礦總工程師簽閱,通風工區備案。
5、對高冒點要實行掛牌編號管理,定期進行防火預測預報。觀測要求同4,特殊情況由礦總工程師決定。
四、滅火措施
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並迅速報告礦調度室。礦調度室和現場人員立即通知、引導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
2、滅火救災時的通風制度由礦長、總工程師決定,未經礦長、總工程師批准,不得採取反風措施。需要反風時,必須先撤出原進風側人員。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時,未經礦總工程師批准,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局扇。
3、在搶救人員滅火及封閉火區時,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其他有害氣體和風流變化,嚴防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
4、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封閉火區,盡量縮小封閉范圍,封閉順序應在火源的進回風側同時封閉。不具備同時封閉條件時,可採用先封火源進風側,後封火源回風側的封閉順序,一般不得採用「先回後進」的封閉順序。
5、接火警後,礦要根據情況,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或領導小組,指揮滅火救災工作。
瓦斯監測系統管理規定
一、瓦斯探頭的位置及設置
1、低瓦斯礦井回採面,應在工作面上風巷距工作面切眼10米處安設瓦斯探頭。瓦斯報警點:1%;斷電點:1.5%;斷電范圍:工作面及回風巷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2、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回採面,應在工作面上風巷距工作面切眼10m處、距采區回風巷10~15m處各安裝一台瓦斯探頭。第一台探頭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與低瓦斯回採面相同;第二台探頭報警點為1.5%、斷電點為1%,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3、回採面採用串聯風時,進入串聯工作面的風流中必須安裝瓦斯感測器。瓦斯報警、斷電點為0.5%,斷電范圍為回採工作面及其進回風道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4、低瓦斯礦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湧出的巷道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設置甲烷感測器,感測器離迎頭距離:煤巷小於30m,半煤岩巷小於50m,岩巷小於80m。
5、掘進工作面採用串聯通風時,應在該面局扇前3~5m處安裝瓦斯感測器,瓦斯報警點以及斷電點均為0.5%,斷電范圍為被串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6、瓦斯感測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於0.3m,距巷道側壁不小於0.2m。
二、監測系統信息管理
1、監測中心每班必須有一名值班員值班,值班員應認真監視電腦顯示器所顯示的信息,記錄系統運行狀態,負責列印監測日報表。接到報警、斷電
Ⅵ 採煤工作面回風順槽能否安設電氣設備
1、要確定該採煤工作面屬於低瓦斯工作面才可以在回風順槽安裝回電氣設備,以免引答起瓦斯爆炸風險;
2、在回風順槽安裝電氣設備,必須嚴格、全面考慮採煤工作平面操作人員遇險逃生需求,不能影響逃生通道的順暢;
3、即使是低瓦斯採煤工作平面,也無法排除發生瓦斯爆炸可能性,所以在該位置安裝電氣設備,一定謹慎再謹慎。
Ⅶ 低瓦斯礦井總回風巷或者專用回風巷可以安裝礦用隔爆型的機電設備么
現在低瓦斯礦井的要求和高瓦斯的要求差不多,因為低瓦斯礦井重視程度不高。我是干過瓦斯監測監控和機電設備管理。總回風巷和專用回風巷都是不能安裝隔爆機電設備,只能有本安設備。
Ⅷ 防爆場所電氣設備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麼
基本要求如下:
1、選型: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選型原則 是按區域和瓦斯等級不同,選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對安 裝在煤(岩)與瓦斯突出礦井和瓦斯礦井總回風道、主 要回風道、采區回風道、工作面和工作面進、回風道的 電氣設備,除不允許選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電 氣設備均可選用。
對於安裝在瓦斯礦井翻車機硐室和 采區進風道的電氣設備,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對於安 裝在瓦斯礦井井底車場、總進風道或主要進風巷的電 氣設備,可選用礦用一般型設備。
2、使用:防爆電氣設 備下井前要經防爆檢查員檢查,簽署合格證才能下井。 防爆電氣設備在井下使用時,操作和維護人員要進行 巡視和檢查,經常保持其防爆性能,發現問題要及時處 理。設備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關人員責任。
3、實行 專業化管理:建立防爆檢查、電氣管理、小型電器和電 纜管理組。電氣管理、防爆檢查組負責防爆電氣設備到 貨驗收、設備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迴檢查,各種保護 的整定管理和增、減負荷的審批工作。小型電氣和電纜 管理組從小型電器和電纜編號、入帳開始,對發放、回 收、修理、試驗和報廢進行全面管理。
4、修理:對上井 的電氣設備,全部入廠檢修。檢修工人要經過培訓,熟 悉設備防爆性能,對檢修質量負責。
5、建立各項管理制 度,實行規范化管理,包括:防爆電氣管理制度;設備 檢查、維修制度;停電檢修制度;包機制和崗位責任制 等。
6、建帳立卡、實行圖,牌板(計算機)管理,包括 繪制井下供電和各采區配電系統圖。掌握各種防爆電 氣設備的分布、使用情況,了解設備動態以及在發生事 故時,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
(8)什麼礦井回風設置防爆設施的擴展閱讀:
在啟動、運行和切斷過程中不致引燃周 圍可燃介質的電氣裝置和設施。防爆電氣設備類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標志A)。在正常運行時不產生火花、 電弧或危險溫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電氣設備。
2、隔爆型 (標志B)。其結構為全封閉式。即使在電氣 設備內部爆炸,也不會傳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氣體,從而排除 了著火爆炸的危險性。隔爆電動機就是這種結構。
3、防爆充油型 (標志C)。將可能產主火花、電弧或危 險溫度可能成為引火源的帶電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氣 體不產生著火爆炸的電氣設備。
4、防爆通風充氣型 (標志F)。在內部充入空氣或惰性 氣體,並使其保持正壓,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氣體進入內部的 電氣設備。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電路系統中,正常情況產生的電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氣體的電氣設備。該設備按最小引爆 電流分為Ⅰ 、Ⅱ、Ⅲ級。這種防爆電氣設備電流限制很小, 用於儀表和通訊。
6、防爆特殊型 (標志T)。這種結構不屬於上述各類 型,而是採用其他防爆措施的電氣設備。
參考資料:網路-防爆電器設備
Ⅸ 通風設施對礦井的安全影響有哪些
礦井通風是指將新鮮空氣輸入礦井下,增加氧氣濃度,以稀釋並排除礦井中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礦井通風的基本任務是: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滿足人員對氧氣的需要;沖淡井下有害氣體和粉塵,保證安全生產;調節井下氣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為了使井下風流沿指定路線流動分配,就必須在某些巷道內建築引導控制風流的構築物即通風設施,它分為引導風流和隔斷風流的設施。新建大型礦井通風系統以對角式、分區式為主,改擴建的生產礦井以混合式為主。
礦井通風系統由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所決定。根據相關因素把礦井通風系統劃分為不同類型。根據瓦斯、煤層自燃和高溫等影響礦井生產安全的主要因素對礦井通風系統的要求,為了便於管理、設計和檢查,把礦井通風系統分為一般型、降溫型、防火型、排放瓦斯型、防火及降溫型、排放瓦斯及降溫型、排放瓦斯及防火型、排放瓦斯與防火及降溫型幾種,依次為1-8八個等級。根據井筒與采區的布置位置分為中央式、對角式和混合式三個類型。
1、風硐:風硐是聯接扇風機裝置和風井的一段巷道。
風硐多用混凝土、磚石等建材構築成圓形式矩形巷道,這是由風筒的特點所決定的。
2、風橋:風橋是將兩股平面交匯的新、污風流隔成立體交匯的新、污風分開的一種通風設施。
根據結構特點不同風橋可分為三種:
(1)繞道式風橋。 (2)、混凝土風橋。 (3)、鐵筒風橋
3、風窗(卡)
風窗是在巷道內設在牆或門上,在牆或門上留一個可調空間窗口,通過調節空間窗口面積從而達到調節風量的目的。
4、風障:
在巷道內利用木板、葦席、風筒布做布障起到引導風流的作用。常用此方法處理高冒處、落山角等處積聚瓦斯。
5、風筒:
在巷道中利用正壓或負壓通風動力通過管道把指定的風量送到目的地,這個管道就叫風筒。
隔斷風流設施
1、防爆門(帽)
防爆門是裝在扇風機筒,為防止井下發生煤塵瓦斯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毀壞扇風機的安全設施。當井下發生煤塵、瓦斯爆炸時,防爆門即能被氣浪沖開,爆炸波直接沖入大氣,從而起到保護扇風機的作用。
2、擋風牆
在不允許風流通過,也不允許行車行人的井巷如采空區、舊巷、火區以及進風與回風大巷之間的聯絡小眼都必須設置擋風牆,將風流截斷。以免造成漏風,風流形成短路使通風系統失去合理穩定性而發生事故。
擋風牆分為:臨時擋風牆、永久擋風牆。
1)臨時擋風牆:一般是在立柱上釘木板,木板上抹黃泥建成臨時擋風牆。
使用條件:服務年限不長,巷道圍岩壓力小,漏風率要求不不嚴時使用。
2)永久擋風牆:一般使用料石、磚土、水泥、混凝土建築。
使用條件:服務年限長,巷道圍岩壓力大,漏風率要求嚴時使用。
3、風門:
在不允許風流通過,但需行人或行車的巷道內,必須設置風門。
按結構分:普通風門和自運風門。
4、通風設施管理規定:
(1)、通風部門做好系統的調整,盡量減少風卡以自然分配風量為主。
(2)、愛護通風設施做到:風門嚴禁同時打開或用車撞風門、風門損壞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如果影響系統風量受影響區域停電、撤人修復後再生產,安監調度組織分析處理。
(3)、通風設施由通風部門管理,其他單位無權移動、拆除等權力,如需要拆除、移動需要提前和通風部門聯系。
(4)、嚴禁跨入欄桿、拆除欄桿、閉牆、風卡等通風設施。
風量的測定
礦井通風的主要參數之一就是風量,即:單位時間內通過井巷空氣的體積。
一、測風站要求 1、必須設在直線巷道中。
2、測風站長度不少於4m。
3、測風站前後10m內沒有拐彎和其它障礙。
4、測風站應掛有記錄牌,註明編號、地點、斷面積、平均風速、風量、測風日期、測風點。
5、測風站應設在沒有漏風、支架齊全、斷面變化不大的巷道內。
二、測風方法 測風採用定點法、九點法和線路法,求出平均風速。
在同一斷面測風次數不少於三次,每次測量結果的誤差不應超過5%,然後取三次的平均值。測得平均風速後通過測風站的斷面積計算出巷道風量。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至少每10天要進行一次全面風量測定。
4、通風設施管理規定:
(1)、通風部門做好系統的調整,盡量減少風卡以自然分配風量為主。
(2)、愛護通風設施做到:風門嚴禁同時打開或用車撞風門、風門損壞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如果影響系統風量受影響區域停電、撤人修復後再生產,安監調度組織分析處理。
(3)、通風設施由通風部門管理,其他單位無權移動、拆除等權力,如需要拆除、移動需要提前和通風部門聯系。
(4)、嚴禁跨入欄桿、拆除欄桿、閉牆、風卡等通風設施。
Ⅹ 在煤礦總回風中安設電器設備有什麼規定
總回風中不允許有電氣設備,臨時電氣設備必須設置瓦斯監控報警斷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