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出身豪門的高富帥,為什麼死於非命
景龍三年八月十八日,長安城近郊的洪濱原又添了一座新墳。
聽老鄉說:墓主人生前來頭不小,似乎有官方背景,還是位高富帥。可惜年紀輕輕,二十九歲便客死他鄉。過了幾十年,棺槨才從千里之外的蠻荒之地運回關中,長眠在這洪濱原上。
他會是誰呢???
又過了一千兩百多年,人們從墓穴里挖出了一塊石頭,上面竟然有字,寫著:" 大唐故賀蘭都督墓誌銘 "。賀蘭?好奇葩的姓啊!他祖先的戶口肯定在賀蘭山吧!再看正文,第一句說:" 公諱敏之,字常住,河南洛陽人。" 賀蘭敏之?好熟悉的名字,沒錯,就是他!
最有背景的高富帥
七世紀中期,中國的政壇,突然出現了一位年輕人的身影。把他的條件說出來,保證 99.99% 的人都會羨慕。
首先,他顏值爆表,是位公認的大帥哥。
銘文說他:" 至矣周公,克明克聰,風情外朗,神彩內融 ",史書說他:" 貌美 "、" 年少色美 "、" 韶秀自喜 "。墓誌銘為了吹捧死者,往往會誇大其詞,但史書都眾口一詞了,基本上就錯不了。賀蘭公子的確風度翩翩,讓女粉絲尖叫連連,平時發一張 *** ,都會上熱搜的節奏。他本人也非常自戀,為顏值沾沾自喜。其實,賀蘭公子顏值高,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為什麼呢?這要說到他的第二個特點了:有背景。
他的外公是開國功臣,李淵的好友武士彠,兩人關系鐵到什麼地步?貞觀九年,聽說李淵駕崩,武士彠竟然憂傷過度,隨好基友奔赴黃泉了,真可謂生死之交。武士彠與賀蘭敏之外婆楊氏的婚姻,也是李淵一手促成的。過門後,楊夫人為武家生下了三個女兒。
排行老二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武則天最初入宮,和顏值就有很大關系,唐太宗聽說武氏年輕漂亮,遂納入後宮,封為才人。後來武則天又結識了太子李治,兩人漸漸喜歡上了對方,顏值,也是吸引唐高宗的原因之一。
賀蘭敏之的母親叫武順,是武則天的姐姐,早年嫁給賀蘭安石,生下賀蘭敏之與一個女兒。只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賀蘭安石很早就去世了,武順也隨之成了寡婦。後來因為妹妹的原因,常常出入後宮,沒想到,唐高宗也看上了她,以致坊間多有傳聞:皇子李賢的親生母親不是武皇後,而是武順。
更神奇的是:賀蘭敏之的妹妹也和唐高宗有染。同一個家庭,三個女人都和皇帝有關系,如果不是長得漂亮,哪裡輪的上這么多好事。姨娘、母親、妹妹,顏值都高,賀蘭敏之長得帥也很正常了,基因優勢。
第三個條件:領導看重。
乾封年間,賀蘭敏之二十四歲左右,一塊巨大的餡餅突然從天而降,狠狠砸在這位小夥子頭上。朝廷宣布:由賀蘭敏之繼承武士彠周國公的爵位。這項人事任命,反映出皇後深深的期望,姐姐的兒子,關系再親,也不姓武,是賀蘭家的人。武士彠的爵位,按理來說應該由武家人繼承。如今一反常態,賀蘭敏之繼承周國公,說明武則天是在有意培養他呢。
從二十歲起,賀蘭敏之的仕途一路綠燈,短短幾年時間,從尚衣奉御、左庶子、太子賓客一直當到蘭台太史秘書監、弘文館學士,二十多歲,已經是從三品的官員了,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級別擺在那裡。如果沒有姨娘這座大靠山,僅憑個人努力,怎麼可能爬到這么高的位置。
從天堂到地獄
然而,好日子沒有持續太久,賀蘭敏之當了五年周國公,就狠狠地摔了下來,而且摔得特別慘,連命都沒了。
他的罪狀有好幾條,第一條最奇葩:" 烝於榮國夫人 ",與自己外婆榮國夫人發生了不正當關系!
要知道,榮國夫人出生的時候,隋朝還沒有建立;賀蘭敏之出生的時候,中國已經是貞觀年間了。年齡相差六十三歲,等賀蘭敏之長大,楊氏已經八十多。一個耄耋之年的老太太,怎麼會和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走到一起?究竟是榮國夫人喜歡小鮮肉?還是賀蘭公子太重口?真是匪夷所思。
後面幾條罪狀還算正常,咸亨元年,榮國夫人楊氏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一歲。老情人去世了,賀蘭敏之毫無憂傷之情,朝廷正治喪呢,他照常舉辦娛樂活動,天天 " 唱歌 "" 打牌 ",實在是不不孝順了。
第三條,武皇後給賀蘭敏之一筆錢,要求他建佛像,可賀蘭敏之把這筆錢貪污了,根本沒有完成姨娘的要求。第四條,太子李弘即將結婚,太子妃的人選都確定了,衛尉少卿楊思儉的女兒,可是,賀蘭敏之對楊小姐也有意思,竟然提前把小姑娘糟蹋了。這讓人家太子怎麼想,我的女人你也敢碰,要是真娶了,頭上的帽子不得綠油油的。第五條,還是和兩性關系有關,賀蘭敏之不光喜歡上了准太子妃,還對太平公主的侍女動手動腳,簡直無法無天。
太子對他不滿,公主對他不滿,皇後對他不滿,皇帝呢,早就對他不滿了。
《大唐新語》記載:乾封二年,唐高宗封禪完泰山,跑到曲阜祭奠孔子,皇帝親自來了,要寫祝文,賀蘭敏之等人不是文職人員嘛,就讓他們寫,結果寫的並不好,令唐高宗非常生氣。見龍顏大怒,賀蘭敏之等人戰戰兢兢、狼狽不堪。隨後讓一個叫李嗣真的官員寫,質量就特別好。在這個過程中,李嗣真認為賀蘭敏之的末日不遠了。" 時敏之恃寵驕盈,嗣真審其必敗 ",但是,兩人的關系又比較近,哪天賀蘭敏之真落馬了,李嗣真會不會受到牽連?於是他上書朝廷,請求到外地做官,實際上是為了避禍。皇帝倒是沒看出他的心思,批准了,任命他為義烏令。
幾年後,賀蘭公子果然出事,而李嗣真卻得以倖免。
有趣的平反
縱觀賀蘭敏之的五條罪狀,第一條可能性不大。榮國夫人身為八十多歲的老人,真會與二十多歲的外孫發生不正當關系?一個耄耋之年的人,身體機能嚴重老化,早已沒有相應的生理條件。
其實,別說是老年時期了,就算是年輕時,她的慾望都不是很強。四十多歲前,楊夫人一直沒有嫁人,待字閨中,成了老姑娘。直到李淵介紹了,才嫁給武士彠,有點半逼迫的成分在裡面,皇帝讓你嫁你不嫁,敬酒不吃吃罰酒?誰敢呀!可見她對異性並沒有多麼強烈的需求,否則也不會單身那麼多年了。再說賀蘭敏之,他年輕,帥氣,有錢,想要撈幾個美女還不簡單,根本沒必要和外祖母扯上關系。
像後面幾條,對楊小姐、對太平公主侍女做點出格的事情,還是有一些可能性滴。現在的太子妃,那就是未來的皇後呀,姿色、氣質想必差不到哪裡去。
種種行為,與李嗣真的判斷非常吻合:恃寵而驕。賀蘭公子少年得志,又有全中國最好的背景,容易飄飄然,不把朝廷的規章制度放在眼裡,以為有了皇後當靠山,就能夠為所欲為了,殊不知把核心圈層得罪了遍。
武則天對他不滿意,還與他妹妹賀蘭氏有關,賀蘭氏年輕貌美,得到李治寵幸,甚至還想給她名分。武則天並不希望這樣,就把賀蘭氏除掉了。見妹妹死於非命,賀蘭敏之懷疑是武則天所為,雙方因此產生了矛盾。
直到咸亨二年,也就是外婆死後,他的丑聞接二連三地曝光出來,瞬間占據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吃瓜群眾看的有滋有味:原來皇家內部這么亂,故事這么狗血。
於是數罪並罰,褫奪官職,流放嶺南。走到韶州驛站時,賀蘭敏之結束了短暫的一生,有人說是自殺,還有人說是他殺,被馬韁活活勒死的。
誰能想到,將近四十年後,朝廷竟然厚著臉皮給賀蘭敏之平反,還派他的兒子賀蘭琬、太子仆王先進跑到嶺南,把屍體挖出來重新入殮,安葬在長安城附近的洪濱原上,同時追贈秦州都督、太子少傅。賀蘭敏之幹了這么多醜事,還能平反,也真是有意思了。
墓誌銘這樣解釋:" 暨乎聖皇再造區宇,重懸日明。於是恩諭扣玉,禮晟鎔金。文物振其威。囗明暢其氣 ",也就是說,賀蘭敏之的平反是撥亂反正的舉措之一。當時唐中宗恢復了大唐,被武則天處置的政治犯就恢復了名譽。他們的人品無關緊要,關鍵是政治立場,只要和武則天對著干,那就是正確的;與武則天聯手過,那就是錯誤的。處置賀蘭敏之的奏表是武則天呈給唐高宗的,所以他是武則天的政敵,是應該被平反的 " 好人 "。
從賀蘭敏之的人生經歷看,出身豪門,成為全中國最有背景的高富帥,也未必是件好事。年紀輕輕,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就身居高位,容易迷失自己,走向墮落的深淵。而且上層的權力斗爭太頻繁、太殘酷,一家人,有時候因為利益會分成好幾派,稍不小心站錯了隊,就有生命危險。
幾十年後,賀蘭敏之平反了,對於他本人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命都沒了,吹捧的再好能挽回什麼呢?其生前的所作所為,也不會因為平反而一筆勾銷。
2. 大唐「第一妖孽」賀蘭敏之:被仇恨蒙蔽雙眼,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長安甲第高入雲,此坊居住賀蘭生。莫言炙手手可熱,須臾為燼灰亦滅。
休道今日任汝欺,人生富貴自有時。一朝天子賜顏色,世人紛紛應始知。
武則天是中國 歷史 上第一位女皇帝,雖然武則天是一位女皇帝,但是她的才能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皇帝。
在武則天執政時,武則天任用賢才,知人善用,狄仁傑就是武則天一手提拔上來的,而且武則天開創殿試及試官制度,在對外戰爭中,武則天收復安西四鎮。
唐朝時期人們的思想是比較開放的,尤其是皇室內部思想以及行為更是開放到讓後人嘆為觀止的地步,隨便翻開唐朝 歷史 ,都會出現很多宮廷內部的混亂事情,在諸多混亂事跡主人公當中,賀蘭敏之這個外戚算是一個典型代表人物。
賀蘭敏之(642年 671年),字常住,河南洛陽人。唐朝外戚大臣,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外甥,韓國公賀蘭安石之子,母為韓國夫人武順。
年輕英俊,風流倜儻,妄行不法。門蔭入仕,起家尚衣奉御,授太子左庶子,遷左散騎常侍、弘文館學士。出繼外祖父武士彟,賜姓武氏,襲封周國公,拜太子賓客、檢校秘書監。行為不端,配流雷州,恢復賀蘭本姓。
賀蘭敏之是武則天的外甥,韓國夫人武順的兒子,魏國夫人賀蘭氏(影視劇中賀蘭敏月為後人杜撰,真實姓名不可考)的哥哥。 因為她是武則天姐姐唯一的兒子,所以深受武則天的重用,在武則天篡權過程中,賀蘭敏之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誰也沒有想到,賀蘭敏之對一手扶植自己的武則天,不僅沒有心懷感激,反而恩將仇報,因此給自己帶來悲劇,這一切究竟是為何呢?
咸亨二年(671年),武則天的母親過世,武後拿出一筆錢,命敏之建築一座大佛像來為楊姥姥祈福,沒想到敏之竟將做佛事的綢緞中飽私囊。敏之既死,武後便召回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彟的後嗣。
當初,武則天之父武士彟迎娶相里氏為妻,生下武元慶與武元爽兄弟。後來,再婚迎娶楊姥姥,生下武則天姊妹三人。
武則天成為皇後以後,循例大封母族,並封母親楊姥姥為榮國夫人、武順為韓國夫人。不過,武士彟死後,武元慶與武元爽對繼母楊姥沒有禮貌,武後便將這兩位兄長流放外地。
兄長死後,便以姊姊韓國夫人的男兒,賀蘭敏之做武士彟的後嗣,並讓他改姓武,「弘文館編《三十國春秋》一百卷」「朝內士子交遊甚眾」,累官至蘭台太史令、左散騎常侍,襲周國公。
起初,韓國夫人因為武後的關系,得以隨意出入皇宮,她年輕貌美的女兒賀蘭氏也時常隨行,母女兩人頗得高宗喜愛。高宗封賀蘭氏為魏國夫人,有意想將她納為嬪妃,但又知道武後一定不準。武後對外甥女也很顧忌,便尋機毒殺她。敏之因為妹妹的喪事而入宮弔唁,高宗一見到他,悲慟哭道:「我一早上朝前看她還好好的,沒想到退朝後她竟然就身亡了,怎麼會這樣突然?」敏之聽完,只是號哭而沒有響應。武後得知後,心想:「這孩子在懷疑我!」從此對她開始心生厭惡。
其母武順的墓碑立於乾封三年(668年),大約死於那一年。而賀蘭氏則是死於乾封元年。 「和外祖母通姦這一條,放在古今中外任何時期都會讓人大跌眼鏡。八九十歲的老外婆和二十多歲的外孫子通姦,真是讓人匪夷所思。甚至後來,榮國夫人去世,他竟然在榮國夫人的喪期還沒有過的時候,公然又招妓嫖娼。這簡直令人大吐槽!
賀蘭敏之身份的特殊性
武則天的父親是武士彟,他娶的第一個老婆是相里氏,為其生下武元慶和武元爽兩兄弟,在相里氏死後,武士彟才娶了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其為武士彟生下三個女兒,分別是老大武順、老二武則天以及無名氏老三。
因為榮國夫人楊氏沒有生下兒子,所以在武則天父親武士彟去世之後,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慶以及武元爽對武則天母女一家人都十分不友好,甚至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武則天在年幼時很有可能被兩個哥哥欺侮過,這件事情直接導致武則天對兩位哥哥記恨一輩子。
隨著武則天得到李治寵幸,並且被王皇後從感業寺中弄出來之後,武則天就靠著自己的手段迅速獲得李治的寵愛,最終擊敗王皇後以及蕭淑妃,讓自己成為後宮之主。在武則天不斷上位的過程中,曾經對她有過欺負的兩位哥哥,都遭到了武則天收拾,就連沒有欺負過自己的武惟良以及武懷運都和武元慶與武元爽一起被武則天發放到地方任職去了,足以見得武則天對他們的不滿。
既然自己的哥哥們都被武則天發放到地方任職去了,那麼武則天上位過程中靠誰幫助自己呢?這個時候賀蘭敏之就出現了,他是武順的兒子,和武則天沒有什麼仇恨,因此得到武則天重用,將其賜武姓,讓其繼承父親武士彟的周國公爵位。
武則天此舉,很明顯就是在為賀蘭敏之鋪路,從某種程度而言,武則天也是在為自己接下來的篡位做鋪墊,賀蘭敏之成為武則天篡權的關鍵人物。可惜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與武則天最開始的預期出現偏差,並且直接導致武則天與賀蘭敏之兩人反目成仇。 賀蘭一門血統高貴,可敏之的母親和妹妹,甚至賀蘭敏之自己,都淪為帝後的玩物。因此,賀蘭敏之恨透了武氏和李氏,在仇恨的驅使下,他扭曲了,他要向她復仇。
賀蘭敏之本就「挾愛佻橫」,桀驁不馴,恃寵而驕。對於敏之種種惡行,讓武則天暴怒不已,便下令將他流放到雷州,並恢復他的本姓賀蘭。當他來到韶州時,以馬韁繩自縊而死。武則天當時都忍了,甚至非常偏袒她這位甥男。直至多年以後,她才指出賀蘭敏之十條大罪(主要是生活作風問題,包括與毑母楊姥姥通姦,強暴太平公主的侍女,強暴姨弟婦准太子妃等等),將其流放嶺南,並將其刺殺於流放途中。在朝中曾與他友好的人,後來大都被流放到嶺南。
賀蘭敏之才名遠揚,他在弘文館的時候,曾經編《三十國春秋》一百卷(南朝梁的蕭方等也曾編過一部《三十國春秋》),現今此書只剩下輯本一卷。「朝內士子交遊甚眾」,武則天將其甥男選定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將二十多歲的賀蘭敏之襲爵周國公,賜姓武氏。打算利用侄子和外甥輔助自己登基為帝。無奈親人不爭氣,還想殺自己,很令人惡寒。
賀蘭敏之與武則天反目成仇
賀蘭敏之的母親武順,是武則天的大姐,她得到武則天的照顧,能夠自由出入武則天寢宮,由於其年紀輕輕就守寡,因此比較寂寞,再加上李治當時正好對武則天有些厭倦,結果在關鍵時刻,武順順利投入李治懷抱,不僅如此,武順還帶著自己女兒賀蘭氏一起伺候李治,讓李治好生快活。
李治在和武順母女兩人快活的同時,武則天已經對她們產生殺心,並且在醞釀一場意外,很快這場意外就等來了機會。在李治和武則天泰山封禪之時,被武則天發放到地方任職的堂哥武惟良以及武懷運當算趁機巴結武則天,就送給武則天一些珍貴特產。
賀蘭氏去世後,武順深感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她明白武則天肯定不會放過自己,成天提心吊膽,不久後便跟隨女兒賀蘭氏而去,武則天順利鏟除多名競爭對手。在武順以及賀蘭氏相繼去世後,賀蘭敏之早已從其中發現端倪,斷定母親和妹妹兩人就是被武則天所害,雖然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可在心中卻對武則天很是不爽,打算等待機會報仇雪恨。
可以說從武順以及賀蘭氏被武則天害死的那一刻開始,賀蘭敏之和武則天之間的梁子就算結下了,這是深仇大恨,很難和解,就算武則天在事後打算用不斷扶植賀蘭敏之的方式來緩解賀蘭敏之心中的仇恨,依舊無濟於事。
賀蘭敏之年輕英俊、才華橫溢、出身高貴、風流倜儻,然而很有可能是因少年亂倫陰影,導致心理變態。《資治通鑒》稱「敏之貌美」,《舊唐書》雲其「年少色美」。
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被選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著婚期將至,敏之聽說此女甚美,竟作出禽獸不如的強奸之行。
後來改選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更值得稱奇的是,傳聞與自己的毑母,楊姥姥(榮國夫人,武則天的母親)有緋聞,平日仗著楊姥姥的關系恃寵而驕,為人輕佻,讓武後很不高興。楊姥姥的喪期還沒有過,敏之便已換下喪服,招妓奏樂享樂。當時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時常有許多宮女隨行,而敏之逼淫這些隨行的侍女。
賀蘭敏之的言行猖狂到什麼地步呢?
賀蘭敏之的悲劇
在武則天的不斷扶植下,賀蘭敏之不僅繼承了武士彟的周國公爵位,還成為太子左庶子以及弘文館學士等重要官員,原本就帥氣逼人、風流倜儻的賀蘭敏之,在權力逐漸增加之後,手上能夠掌握的東西實在太多,接近武則天身邊重要人物的機會也不斷增多。
賀蘭敏之接近的第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武則天的母親榮國夫人楊氏,武則天為了能夠隨時傳喚賀蘭敏之,就讓他和自己的母親榮國夫人住在同一個宮殿當中,結果賀蘭敏之為了報復武則天,居然將外婆榮國夫人給玷污了,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此事之後,榮國夫人居然沒有責怪賀蘭敏之,反而與他繼續保持不正當關系,甚至處處維護賀蘭敏之。
誘奸准太子妃
有了榮國夫人的庇護,賀蘭敏之在宮中可以說是毫無忌憚,就連武則天也不敢拿他怎樣,只能眼睜睜看著賀蘭敏之繼續作死。拿下榮國夫人之後,賀蘭敏之將毒爪伸向追太子妃楊氏那裡去了,當時武則天為太子李弘物色了一個最佳太子妃人選楊氏,原本兩人都要成婚了,結果楊氏被賀蘭敏之誘騙玷污,這場婚事只能作罷,為了掩蓋醜事,楊氏最終被賜婚給賀蘭敏之,可是賀蘭敏之娶了楊氏之後,居然又玷污了楊氏的弟媳,引起一家人對賀蘭敏之的極度不滿。 賀蘭敏之雖然聰明英俊,但是生性好色放盪,喜歡獵奇。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當時已經長大成人,准備納妃了,本來已經選定了楊家的女兒做太子妃。馬上就要舉行婚禮了,賀蘭敏之卻施展手段誘奸了楊小姐。武則天又氣又急,只好臨時取消了婚禮。 後來又因他的母親毒害武則天未果而自殺身亡。自此,他十分痛恨武氏一族,發誓要報復她們。而他所謂的報復也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他勾引所有跟武氏李氏有關的女子,連自己的外祖母,榮國夫人也沒有放過。
強奸太平公主的隨行宮人,還對太平公主圖謀不軌
不僅如此,喪心病狂的賀蘭敏之連年幼的太平公主都不放過,在太平公主和宮女一起到榮國夫人宮中玩耍之際,賀蘭敏之誘騙宮女進行玷污,根據一些史料分析來看,當時賀蘭敏之很有可能連太平公主也沒有放過。
經過這些醜事之後,武則天已經對賀蘭敏之忍無可忍,所以在母親去世之後,就打算收拾一番賀蘭敏之了,誰曾想賀蘭敏之繼續作死,連榮國夫人的喪期都沒有結束,就因為與歌姬尋歡作樂被武則天抓住把柄直接罷官流放。
賀蘭敏之流放途中,太平公主帶著十幾個殺手追趕而去,在半路上就把賀蘭敏之給了結了,從太平公主追殺賀蘭敏之一事來看,更加增加了當年賀蘭敏之玷污太平公主的可能性,要不然太平公主也不至於對其有如此大的仇恨,非要去追殺他。
賀蘭敏之的悲劇,實際上和自己在特殊環境中養成的囂張跋扈有關,同時也和武則天製造的仇恨有關,正是在仇恨的蒙蔽以及野心的驅使下,賀蘭敏之才會做出那麼多讓人嘆為觀止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些事情,直接導致了賀蘭敏之的悲慘結局,不過從 歷史 的發展來看,賀蘭敏之從一開始就只是武則天的一個棋子而已,不管他有沒有犯錯,他的命運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賀蘭敏之死亡記載
正史
敏之,武後姊韓國夫人之男也。武後既誅惟良懷運,乃以敏之為其父士彟嗣,累拜左侍極蘭台太史,襲爵周國公,改姓武氏。敏之挾愛佻橫,多過失,後暴其惡,流雷州,中道以馬韁自縊死。
《資治通鑒 卷二百二唐紀十八》記載:武元慶等既死,皇後奏以其姊子賀蘭敏之為士彟之嗣,襲爵周公,改姓武氏,累遷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魏國夫人之死也,上見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視朝猶無恙,退朝已不救,何倉卒如此!」敏之號哭不對。後聞之,曰:「此兒疑我!」由是惡之。敏之貌美,烝於太原王妃;及居妃喪,釋衰絰,奏妓。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上及後自選以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後於是表言敏之前後罪惡,請加竄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復其本姓。至韶州,以馬韁絞死。朝士坐與敏之交遊,流嶺南者甚眾」。
乾封元年,榮國夫人楊姥姥已經88歲高齡。史書上記載她和自己的孫男賀蘭敏之有亂倫的暖昧關系,謂「敏之既年少色美,烝於榮國夫人,恃寵多愆犯,則天頗不悅之」。敏之是韓國夫人之子,魏國夫人之兄,在武氏兄弟被殺被貶之後,他被承認為武士彟的嫡嗣,襲爵周國公,改名武敏之,當時不到三十歲。咸亨二年(671年),賀蘭敏之被除名貶死,罪狀為:與毑母通姦;貪污武則天撥給榮國夫人造佛像追福的瑞錦;逼淫高宗和武則天為太子物色的楊氏女;為榮國夫人服喪期間不遵禮制,飲酒作樂;調戲年幼的太平公主及其隨從宮人。但根據出土的賀蘭敏之墓誌,學者們又認為賀蘭敏之真正的死因是與武則天的矛盾。
野史
說法一:賀蘭敏之:這個傢伙本無名位,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為他是武則天姐姐的兒子,他的姨媽是皇後,母親和姐姐同時和高宗通姦,武則天對他忍無可忍殺了他。據《唐書》,唐朝有賀蘭敏之,原本是賀蘭姓,後改姓武,說是武則天父親的後代,此為冒武姓者。賀蘭敏之則是個出了名的無法無天之紈絝公子,其父亡後,寡居的母親和姐妹因為皇後的武則天女皇的引薦,皆得到唐高宗的寵幸,分別封為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自然貴不可言,而且據說此子十分俊美,很得其姥姥,即當今武則天女皇之母楊姥姥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無法無天起來。史書有記,太平公主幼時也常到其姥姥家,所帶宮女盡被其這位姨兄這位賀蘭敏之淫弄,連尚是幼童的她也差點遭其毒手。後來更有甚者,高宗和則天女皇為太子李弘選了一名太子妃崔氏,姿容殊麗,竟被賀蘭敏之於新婚前夜給姦淫了,使太子無法完婚。奇怪的是,時為皇後的武則天女皇一直護著她這個為非作歹的甥子,直到二十年後,不知為什麼將這些舊帳全翻了出來,貶賀蘭敏之到嶺南。據記是死於途中,後世看來是路上被人殺掉了。而且是其姨妹太平公主親自帶人追殺。
說法二:太平公主幼時常到姥姥榮國家去。當時姨哥賀蘭敏之因和楊姥姥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來往於姥姥家的日子裡,侍女遭到過姨哥的強奸。《舊唐書·賀蘭敏之傳》說:「時太平公主尚幼,往來榮國(指武則天母親楊姥)之家,宮人侍行又嘗為(賀蘭)敏之所逼。俄而姦汙事發,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馬韁自縊而死」。武則天可以容忍甥男與自己的母親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姦汙自己鍾愛的小女兒,因此這件事一出,就堅決把賀蘭敏之除掉了。
賀蘭敏之一死,武家後繼無人,武則天無奈,哥哥武元爽和武元慶已經被自己弄死,只能把武元爽的兒子從流放地召回來武承嗣,繼承武家的爵位。
武承嗣可比賀蘭敏之乖巧懂事多了,他知道這個姑母太強大了。如果還想著向姑母討什麼殺父之仇,無異於以卵擊石。他一輩子都乖乖地當自己的侄子,總算在武則天手下混得了一個富貴平安。
這一切原本該是賀蘭敏之的。武則天從 情感 和血緣上,也最偏袒於他。可惜,賀蘭敏之自己不是能屈能伸的料。讓他像武承嗣和武三思那樣仰人鼻息的活著,會讓他更加生不如死,那就不如一死就解脫吧!起碼,武則天繼續自己的權力路程,他可以在另外一個世界同母親和妹妹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