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有什麼標准裡面有關於技術狀態標識「D」的說明
技術狀態管理(GJB)裡面有關於技術狀態標識「D」的說明。技術狀態標識「D」就是設計定型階段。
項目研製包括:方案(F)階段、初樣(C)階段、試驗(S)階段和設計定型(D)階段。
技術狀態是指在技術文件中規定的並在產品中達到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
(1)設備技術狀態指什麼擴展閱讀
一、技術狀態標識基本介紹
①技術狀態標識是指技術狀態項目 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介面關系及其後的更改,通過技術文件、圖樣及其特徵編碼來實現的所有活動。
②技術狀態標識的內容
技術狀態標識是進行狀態,活動內容是互相關聯的,缺一不可,無論缺了其中的哪一項都不能構成技術狀態管理的完整過程。
在PDM系統中,技術狀態標識的主要活動包括:產品相關的技術狀態項目的建立和編輯,對象之間的關系和版本變更管理,產品結構裝配關系的組織、編輯、展示、編碼管理。技術狀態項目確定後,PDM系統技術狀態標識的方式包括:版本管理、有效性管理、多視圖管理技術狀態基線管理。
③技術狀態標識的任務
選擇技術狀態項;確定各技術狀態項在不同階段所需的技術狀態文檔;標識技術狀態項和技術狀態文檔;建立技術狀態基線;發放經正式確認的技術狀態文檔;保持標識和技術狀態文檔原件。
二、技術狀態基本介紹
①管理要素
在實施技術狀態管理中涉及到兩個基本的管理要素,一是技術狀態項目,二是基線。技術狀態項目是技術狀態管理的基本單元。基線是指已批準的並形成文件的技術描述。技術狀態管理中,一般要考慮三個基線——功能基線、分配基線和產品基線。技術狀態管理主要是針對技術狀態項目的基線實施的管理。
②管理內容
技術狀態管理可包括技術狀態標識、技術狀態控制、技術狀態紀實和技術狀態審核等活動。
技術狀態標識;技術狀態控制;技術狀態紀實;技術狀態審核。
❷ 設備使用狀態有哪些
問題一: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分為哪幾種? 第一、按經濟用途分為生產經營用和非生產經營用兩類 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是指直接服務於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固定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倉庫、銷售場所、運輸車輛等。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是指不直接服務於生產經營,而是為了滿足職工物質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固定資產,如職工宿舍、食堂、托兒所、幼兒園、浴室、醫務室、圖書館以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
第二、按使用情況分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類 使用中固定資產是指企業正在使用的各種固定資產,包括由於季節性和大修理等原因暫時停用以及存放在使用部門以備替換使用的機器設備。未使用固定資產是指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資產和經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不需用、准備處理的固定資產。
第三、按產權歸屬分為自有、接受投資和租入三類
第四、按實物形態分為房屋及建築物、機器設備、電子設備、運輸設備及其他設備五大類 第五、按固定資產最短使用期限分為3年、4年、5年、10年、20年 。
問題二:什麼是設備的運行狀態 A.1 運行狀態
指設備的開關及閘刀都在合上位置,將電源至受電端的電路接通(包括輔助設備如電壓互感器、避雷器等);所有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均在投入位置(除調度有要求的除外),控制及操作迴路正常。
A.2熱備用狀態
指設備只有開關斷開,而閘刀仍在合上位置,其它同運行狀態。
A.3冷備用狀態
指設備的開關及閘刀都在斷開位置(包括線路壓變閘刀),取下線路壓變次級熔絲及母差保護、失靈保護壓板(包括連跳其它開關的保護壓板)。
3.1 當線路壓變閘刀聯接有避雷器者,線路改冷備用操作時線路壓變閘刀不拉開(只有當線路改檢修狀態時,才拉開線路壓變閘刀)。
3.2 當線路壓變閘刀沒有聯接避雷器時,線路改冷備用狀態時,對線路壓變的操作只須將壓變閘刀拉開(無高壓閘刀的壓變為取下低壓壓側熔絲)即可。
A.4檢修狀態
指設備的所有開關、閘刀均斷開,掛上接地線或合上接地閘刀。「檢修狀態」根據不同的設備又分為「開關檢修」、「線路檢修」等。
4.1 線路檢修:指線路在冷備用狀態的基礎上,線路的接地閘刀合上或在線路閘刀線路側裝設接地線。
4.2 開關檢修:指開關兩側閘刀均拉開,開關操作迴路熔絲取下。開關的母差CT脫離母差迴路(先停用母差,母差CT迴路拆開並短路接地。測量母差不平衡電流在允許范圍內再投母差保護),在開關兩側合上接地閘刀或裝設接地線。
4.2.1 主變本體運行,但一側開關檢修時,則該開關的縱差CT亦應脫離主變縱差迴路。
4.2.2 在交流迴路切換過程中應短時停用母差或縱差保護。
4.2.3 檢修的開關與線路(或變壓器)閘刀間有電壓互感器者,則該電壓互感器的閘刀需拉開(或取下其高低壓熔絲)。
4.3 主變檢修:主變各側開關及側刀均拉開,並在變壓器各側掛上接地線(或合上接地閘刀)。
問題三: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包括哪些 電氣設備有:運行狀態、熱備用狀態、冷備用狀態和檢修狀態。運行狀態有:指設備閘刀和開關都在合上位置(包括電壓互感器、避雷器),將電源至受電端的電路接通。熱備用狀態:指設備只靠開關斷開而閘刀仍在合上位置。冷備用狀態:指設備開關和閘刀(包括電壓互感器、避雷器)都在斷開位置,電壓互感器高、低壓熔絲取下。檢修狀態:指設備在冷備用的基礎上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設備進行檢修工作。
問題四:現代設備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管理是對設備壽命周期全過程的管理,包括選擇設備、正確使用設備、維護修理設備以及更新改造設備全過程的管理工作。設備運動過程可分為兩種狀態,即設備的物資運動形態和資金運動形態。設備的物資運動形態,是指設備從研究、設計、製造或從選購進廠驗收投入生產領域開始,經使用、維護、修理、更新、改造直至報廢退出生產領域的全過程,對這個過程的管理稱為設備的技術管理;設備的資金運動形態,包括設備的最初投資、運行費用、折舊、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運用等,對這個過程的管理稱為設備的經濟管理。設備管理,既包括設備的技術管理,又包括設備的經濟管理,設備的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是有機聯系、相互統一的。
問題五:設備日常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設備日常管理
1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設備的服役期是設備壽命周期的主要階段,也是設備運行發揮作用,產生效益的重要時期。因此設備運行期管理非常重要,設備運行中的維護和操作成為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防止和減少非正常磨損和突發故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據以往的統計資料,T公司和H公司由於使用不當或操作失誤造成的設備故障占故障總數的20%~35%。
1.1設備日常維護的內容
設備的日常維護是由設備的維修人員或操作人員負責。目前的發展趨勢是由設備操作人員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將設備操作人員培養成多技能工。對於自動化流水線設備來說,由於設備復雜,對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要求比較高,因此對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目前T公司和H公司的設備維護工作基本上還是由專業的設備維護人員來完成的。操作員應會正確使用生產設備,同時對設備進行檢查,潤滑、清潔及緊固四方面的維護。這四方面的工作是操作員在對設備進行檢查時同時進行的。
(1)檢查。操作員應對所管理的設備的運行狀況、運行參數、潤滑、振動、聲音、溫度、是否有異味等進行檢查,以人的感官或利用簡易檢測儀表來進行設備檢查。
(2)潤滑。首先檢查設備的潤滑狀況,潤滑油脂的溫度、壓力、液面、潤滑油有無變質,油路是否暢通等。定期化驗使用中的潤滑劑,給設備更換或補充潤滑油脂。
(3)清潔。對設備及附屬設備和周圍環境進行清掃,保持其本來面目和光澤,不能留有死角。將生產現場的所有物品加以定置、定位,按照使用頻率和目視化准則合理布置,擺放整齊。
(4)緊固。在檢查中如果發現設備的非轉動部位的緊固螺栓發生松動,要及時上緊固定。
1.2設備日常維護的程序化
設備的日常維護按照定點、定時、定量、定標准、定人、定記錄及定路線,形成規范化和程序化。定人是指經過培訓和具有一定實際經驗的操作員或者專職的設備維護人員,負責設備管理的日常保養和維護;定點是指根據設備的結構和運行特點,對重點部位、常見故障點確定檢查部位和內容;定量對設備發生磨損、腐蝕、變形和減薄處,按照維修技術標准進行劣化傾向的測定,以決定維修與否;定時按照設備的運行狀況、變化特點及生產要求,確定操作員的檢查維護時間;定路線以生產流程和設備的布置,規定檢查維護的路線;定標準是指根據不同的運行時間段,規定判別設備劣化的標准、並制定相應的檢查維護的方法、手段和操作流程;定記錄為檢查維護制定統一的簡單明了的表格,操作員或專職的維護人員將檢查維護的結果如實地填寫在表格內,尤其是設備的異常現象,應全面准確記錄,同時相關操作人員應簽名確認。
1.3建立企業設備的自主管理體系
經過以下的七個步驟逐步形成企業的自主管理體系:通過初始清潔(清潔、點檢);對設備問題根源攻關;標准規范的初步編制;點檢實習;自主點檢;整理整頓規范化;自主管理的不斷完善。
2設備的點檢制度
2.1點檢制的系統功能
設備點檢制度是以設備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管理體制,也是TPM的基礎。對於自動化流水線設備,採用點檢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維修效率,提高生產品質,降低維修費用,從而給企業帶來顯著地經濟效益。專職點檢人員負責設備的點檢,又負責設備管理,是操作和維修之間的橋梁與核心。點檢員對其管理區內的設備負有全權責任,嚴格遵守標准進行點檢,制定維修標准、編制點檢計劃、檢修計劃、管理檢修工程、編制材料計劃及維修費用的預算。點檢體系由五個方面組成:崗位操作人員的日常點檢;專業點檢人員的定期點檢;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專家的......>>
問題六:日常用電設備都是在什麼狀態下才能正常工作的? 一般用電設備的使用條件有:
空氣濕度: 問題七:設備恢復出廠設置有什麼好處? ,是不是路由器呀,設備恢復出廠設置,恢復之後等於是新的一樣,要重新設置你的用戶,
問題八:齒輪加工設備有哪些?使用情況如何區分? 加工設備主要有:滾齒機、插齒機、磨齒機、銑齒。
滾齒、磨齒和插齒漸開線自然形成,所以漸開線正確,嚙合良好。
銑齒多數為單齒加工,銑刀為按號數選,漸開線只能接近。
磨齒主要用作精密齒輪加工和硬齒面的淬火後的最後加工。
問題九:怎麼查看自己wifi連了多少設備 首先進入路由器,在瀏覽器的網址輸入欄輸入你路由器的網關
一般情況下路由器默認網關是192.168.1.1,默認用戶名密碼都是admin
進入後點擊左側的DHCP伺服器→然後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客戶端列表,右側就會顯示當前路由器下帶子網的所有設備,包括電腦和手機或者平板終端
❸ 設備技術狀態管理是指什麼
設備技術狀態管理是指應用技術和行政管理手段對設備技術狀態進行標識、控制、審核和紀實的活動。
❹ 完好設備的要求是什麼
那要看是什麼設備呀,如果是容器類的化就要求強度達標,不滲漏,攪拌裝置運行平穩,整體平穩就行了。
如果是機械一類的,比如說真空機組,呀就需要整體性能良好,效率高,能耗小,總之要求很多,一下子也說不清楚
設備技術狀態的完好標准
一、設備的技術狀態
設備技術狀態是指設備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包括性能、精度、效率、運動參數、安全、環境保護、能源消耗等所處的狀態及其變化情況。企業的設備是為滿足某種生產對象的工藝要求或為完成工程項目的預定功能而配備的,其技術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質量、數量、成本和交貨期等經濟指標能否順利完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生產性質、加工對象、工作條件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設備原設計製造時所確定的功能和技術狀態將不斷發生變化而有所降低或劣化。為延緩劣化過程,預防和減少故障發生,除操作工人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合理使用設備外,必須定期進行設備狀態檢查,加強對設備使用維護的管理。
二、設備的完好標准和確定原則
保持設備完好,是企業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按操作和使用規程正確合理地使用設備,是保持設備完好的基本條件。因此,應制定設備的完好標准,為衡量設備技術狀態是否良好規定一個合適尺度。
設備的完好標準是分類制定的,以金屬切削設備為例,其完好標准包括:
(1) 精度、性能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2) 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變速齊全;
(3) 各操縱系統動作靈敏可靠;
(4) 潤滑系統裝置齊全,管道完整,油路暢通,油標醒目;
(5) 電氣系統裝置齊全,管線完整,性能靈敏,運行可靠;
(6) 滑動部位運行正常,無嚴重拉、研、碰傷;
(7) 機床內外清潔;
(8) 基本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
(9) 零部件完整;
(10)安全防護裝置齊全。
以上標准中(1)~(6)項為主要項目,其中有一項不合格即為不完好設備。
對於非金屬切削設備(如:鍛壓設備、起重設備、工業爐窯、動力管道、工業泵等)也都有其相應的完好標准。
不論哪類設備的完好標准,在制定時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 設備性能良好,機械設備能穩定地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動力設備的功能達到原設計或規定標准,運轉無超溫超壓等現象;
(2) 設備運轉正常,零部件齊全,安全防護裝置良好,磨損、腐蝕程度不超過規定的標准,控制系統、計量儀器、儀表和潤滑系統工作正常;
(3) 原材料、燃料、潤滑油、動能等消耗正常,無漏油、漏水、漏氣(汽)、漏電現象,外表清潔整齊。
完好設備的具體標准應由各行業主管部門統一制訂。國家和各工業主管部門通過對主要設備完好率(流程行業的企業可為泄漏率)的考核來了解和考查企業設備的完好狀況。
三、完好設備的考核和完好率的計算
1.完好設備的考核
(1) 完好標准中的主要項目,有一項不合格,該設備即為不完好設備。
(2) 完好標准中的次要項目,有二項不合格,該設備即為不完好設備。
(3) 在檢查人員離開現場前,能夠整改合格的項目,仍算合格,但要作為問題記錄。
2.設備檢查及完好率計算
(1) 車間內部自檢應逐台檢查,確定完好台數;
(2) 設備動力科抽查完好設備台數的百分之十到十五,確定完好設備合格率;
(3)完好率的計算
① 設備完好率 ② 完好設備抽查合格率
③ 抽查完好率折算
抽查後完好率=設備完好率×抽查合格率
四、單項設備完好標准
1.鍛壓設備完好標准
鍛壓設備類(1~6項為主要項目):
(1) 能力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2) 2~10項參照金屬切削機床標准執行。
2.起重設備完好標准
起重設備類(1-7項為主要項目):
(1) 起重和牽引能力能達到設計要求;
(2) 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鋼絲繩、吊鉤符合安全技術規程……
(3) 制動裝置安全可靠,主要零部件無嚴重磨損;
(4) 操作系統靈敏可靠,調速正常;
(5) 主、副梁的下撓上拱、旁彎等變形均不得超過有關技術規定;
(6) 電氣裝置齊全有效,安全裝置靈敏可靠;
(7) 車輪無嚴重啃軌現象,與軌道有良好接觸;
(8) 潤滑裝置齊全,效果良好,基本無漏油;
(9) 吊車內外整潔,標牌醒目,零部件齊全。
3.鑄造設備完好標准
鑄造設備類(1-3項為主要項目):
(1) 性能良好,能力能滿足工藝要求;
(2) 設備運轉正常,操作控制系統完整可靠;
(3) 電氣、安全、防護、防塵裝置齊全有效……;
(4)設備內外清潔整齊,零部件及各滑動面無嚴重磨損;
(5) 基本無漏水、漏油、漏氣、漏砂現象;
(6) 潤滑裝置齊全,效果良好。
4.工業鍋爐設備完好標准
(1) 出力基本達到原設計要求和領導部門批準的標准……
(2) 爐殼、爐筒、爐膽、爐管等部位,無嚴重腐蝕:
(3) 電氣、安全裝置齊全完好,管路暢通,水位計、壓力表、安全閥靈敏可靠;
(4) 主要附機、附件、計量儀器儀表齊全完整,運轉良好,指示准確;
(5) 各控制閥門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
(6) 傳動和供水系統操作靈敏可靠;
(7) 主、附機外觀整潔、潤滑良好;
(8) 基本無漏水、漏油、漏氣現象。
5.動能設備完好標准
動能設備類(1)~(5)項為主要項目:
(1) 出力基本達到原設計要求;
(2) 各傳動系統運轉正常,各滑動面無嚴重銹蝕、磨損;
(3)電器和控制系統、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計等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4) 無超溫、超壓現象,基本無漏水、漏油、漏氣現象;
(5) 潤滑裝置齊全,管道完整,油路暢通,油標醒目,油質符合要求;
(6) 附機和零件部件齊全,內外整潔。
6.電氣設備完好標准
電氣設備類(1)~(3)項為主要項目:
(1) 各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原出廠標准,或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2) 操作和控制系統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3) 設備運行良好,絕緣強度及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電氣安全規程;
(4) 設備的通信、散熱和冷卻系統齊全完整,效能良好;
(5) 設備內外整潔,潤滑良好;
(6) 無漏油、漏電、漏水現象。
7.工業爐窯設備完好標准
工業爐窯類(1)~(4)項為主要項目:
(1) 能力基本達到原設計要求,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2) 操作、燃燒和控制系統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3) 電氣及安全裝置齊全完整,效能良好;
(4) 箱體、爐殼、砌磚體等部件無嚴重燒蝕和裂縫;
(5) 傳動系統運轉正常,潤滑良好;
(6) 設備內外整潔,無漏油、漏水、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