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貨到票未到,會計應該怎樣做賬務處理
企業中經常會見到這種情況,我已經收到貨了可是發票還沒到,依照會計原則必須要保證賬實相符,因此要做暫估入賬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貨到發票未到的賬務處理 90%的會計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暫估入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暫估業務簡單的可理解為貨到發票未到的業務。
(1)暫估時:
借:庫存商品(暫估價格)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暫估價格)
(2)取得發票後:
借:庫存商品(暫估價格-紅字或負數)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暫估價格--紅字或負數)
注意:此處金額為紅字或者負數
借:庫存商品(最終價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供應商(價稅合計)
【例題】
甲公司購進原材料A一批用於生產商品B(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13%),原材料已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發票。合同約定材料價格共計1130元(含稅)。
【解析】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A 1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某供應商)1000
注意: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①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A -1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某供應商) -1000
②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A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
貸:應付賬款——某供應商 1130
提醒:財務人員在做暫估入賬處理時,針對暫估業務較多的情形應建立工作台賬,以便及時對暫估金額紅字沖銷,避免因重復入賬導致多結轉成本產生涉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