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T行業前景怎樣
選擇專業確實是一件挺糾結的事情,我以前也這樣,後來我選擇了到專業的學校去學習,建議你學IT吧,我就學這個專業,因為現在是高速發展中的信息時代,努力把他學好了,那麼以後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啦。
② it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近年來,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大潮下,我國IT行業發展勢頭迅猛,軟體業務市場規模在2017年已達5.5萬億,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佔比最高,達到了53.3%。同時,軟體業從業人數平穩增加,全行業從業人數接近600萬人,行業利潤增長快於收入增長。
數據顯示,2017年,軟體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02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比2016年提高2.1個百分點,高出收入增速1.9個百分點。分季度來看,一至四季度利潤總額增速分別為9.6%、14.2%、15.6%和21.2%,呈逐步上升態勢,可見我國信息化進程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軟體行業市場規模和增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生產和服務模式是各行業努力的方向。其中信息技術產業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支柱和先導。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其中信息技術產業是「兩化融合」的核心,是實現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環節。
軟體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隨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及「兩化融合」進程的不斷深入,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需求將會不斷激發,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伴隨著未來人力資源成本的不斷上漲,以及提高自主核心競爭力的雙重壓力,IT 應用軟體和專業化服務的價值將更加凸顯,軟體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整個行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③ IT行業前景怎麼樣
IT(信息技術)運維管理,是指採用專業的信息技術和方法,對用戶的軟硬體環境、計算機網路與電信網路、應用系統及運維服務流程等進行的綜合管理,其目的是保障系統與網路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業務持續性,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IT行業融資租賃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從數字化城市到農村信息化,從電子商務到電子政務,信息化在醫療、金融、交通等各個領域都成為促進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加快信息化建設,這為IT運維管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國內企業對IT運維管理產品及服務的應用普遍處於基礎階段,主要表現為IT運維管理軟體的安裝使用、運維流程的梳理優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完善。
隨著客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業務系統將日趨龐雜,其對IT運維管理的需求將更加個性化和精細化。這要求IT運維管理廠商推出更加專業的軟體產品、更具針對性的服務策略和更加細化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為了實現IT系統對業務運行形成直接有效的支撐,IT運維管理產品和服務必須以客戶的業務為出發點,通過IT運維管理多個產品及服務之間的有機整合和動態協作,實現對IT系統與服務的集成化管理。
目前,電信和金融行業是為IT運維管理應用最為深入和廣泛的兩大行業,其核心業務對IT系統的依賴性較高。隨著這些行業內企業核心業務系統的更新節奏加快,以及對業務系統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其對IT運維管理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比重。
此外,電信、金融等重點領域內IT應用成熟度的提高以及客戶對IT運維管理的理解深入,將致使其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不再受制於IT運維管理廠商的主導,促進IT運維管理市場逐步由技術與產品主導型向需求主導型過渡。
隨著服務外包模式逐步得到市場認可,更多企業將IT的運維和支撐服務從自行管理變成交給專業服務商進行管理,專業第三方服務商憑借其自身的專業服務能力及優勢,未來將會在IT運維管理服務市場中獲得快速發展。
筆者認為,與原廠商服務相比,IT運維管理專業第三方服務商服務內容更為全面、靈活,可以根據行業用戶業務特點提供相應個性化的IT運維管理服務;並針對多品牌產品、異構平台化的IT基礎設施,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一體化、一站式服務;此外通過自主研發的IT系統管理軟體將進一步增強其在多廠商異構IT基礎設施上的技術服務能力。
最主要的是,IT運維管理專業第三方服務的成本低,效率高,其業務價值更容易獲得客戶認同,這將進一步加速專業第三方服務市場發展。
④ 影視設備租賃市場現在有多大有具體數據嗎
這個市場挺大,中低端做的也不少,高端設備成本很高,你可以根據影視作品量產換算需要的設備量,因為這樣更容易找到適合你自身設備的定位,設備現在買越來越便宜了且性能越來越好,而且也租不上價,除非你有很多的資源和長期客戶且租賃高端設備,這個行業利潤比較穩定。
⑤ IT目前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正在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是微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導致晶元的運算能力及性能價格比繼續按幾何級數的定律增長,從而為大規模、多領域的數字化信息的加工處理、傳遞交流創造了條件;二是軟體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晶元和計算機硬體具有了智能,從而成倍地擴大了計算機技術的功能和應用范圍;三是在微電子、軟體和激光三大技術的推動下,通信技術加快了從模擬向數字、從低速向高速、從單一語言媒體向多媒體的轉變;四是計算機、通信與媒體技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正在將通信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
以IT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公用信息網將在不斷演進中迅速發展,成為下一代信息服務網的統一平台。基於該網路上的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遠程診療、電子政府、移動辦公和家庭辦公等計算機互聯網的新應用不斷涌現並得到大力發展。 信息技術日益廣泛地深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將使IT產業在數字化革命大潮中,以更高的速度向前發展。
一、中國IT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IT產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產品的製造、軟體開發、信息技術服務的推廣應用等。經過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目前我國的信息產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全國電子工業總產值規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電子產品已形成規模化生產,其中收錄音機、電話機、彩電、彩管、音響設備、VCD和一些基礎元器件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1999年,全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4300億元,增長27.7%;實現利稅330億元,增長39%;出口總額達390億美元,增長45%;出口總額佔全國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已達20%,成為中國出口貿易的支柱產業。主要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也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其中程式控制交換機3989萬線,增長15%;手機2340萬部,增長102%;微機397萬台、彩電3528萬台、彩管5200萬只、VCD機1021萬台、集成電路23億塊。
中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在近十年內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其中計算機與通信等重點產品年平均增幅為45-60%左右,1999年中國計算機市場規模約為1500億元,比十年前增長了20多倍。軟體產品和通信產品市場增幅更大,需求旺盛。
與IT產業緊密相關的中國電信業也獲得了飛速發展。從1989年到1999年業務總量增長了3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43%,為同期GDP增幅的4倍以上。同期公用電信網的總資產增長了大約35倍,以每年43%的速度在增長。
中國已初步建成了8縱8橫的光纜傳輸骨幹網和大部分本地光纜網。通信網完成了從人工向自動,從模擬向數字,從單一業務向多樣化業務的轉變。整個通信網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公用電話網的規模擴大了15倍,十年間電話普及率由1%提高到13%。
1999年�中國電信業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和重組,通信業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業務總量增長33-34%,主要業務增長量和用戶增長數都創造了歷史的新紀錄。局用電話交換機新增2300萬門,達到1.7億門;固定電話新增主線用戶2100萬戶,用戶總數達到1.1億戶;行動電話用戶新增1800萬戶,用戶總數達到4300萬戶,遠遠超出了原規劃的預想。行動電話已經覆蓋了全國人口密集地區,手機的普及率達到了3%以上,數據通信和信息服務也迅速發展起來�網際網路用戶新增600萬戶,用戶總數達到890萬戶。
電信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中國IT產業的高速發展,也為國家經濟增長、對外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通信保障,同時還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中國IT產業發展展望
縱觀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信息化已成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證。世界范圍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信息技術進步,必將對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眾所周知,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和倍增器。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三定方案」,信息產業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積極有效的宏觀管理,振興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業和通信運營業,為各部門、各行業提供先進的信息技術、裝備與網路服務,從而達到推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的目的。
為加快我國IT產業的發展�我們將在以下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振興信息產品製造業
信息產品製造業是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技術和物質基礎。國家把信息產品列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技術進步,帶動中國經濟增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信息產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6萬億元。
中國將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的整合,在現有企業集團的基礎上,培育若干國家級開發與生產基地,扶持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以形成以大公司為主體,帶動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通過企業的改組和整合,加大企業的開發創新力度,形成高效的創新機制。在晶元設計與製造、網路及通信、軟體和信息家電等領域,產生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競爭優勢的高技術企業。對於發展前景十分明顯的個人電腦、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網路設備、網路工具、高清晰度電視、DVD、信息家電等重點產品,將作為重點發展產品,形成規模化生產。
2、大力發展軟體產業
軟體產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人的知識和智力,而中國在軟體人才方面恰恰有很大的潛在優勢。中國將把軟體產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1世紀的長遠發展戰略和發展思路,確定近期的發展重點。我們將結合國家有關扶持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抓住人才這個關鍵,制定給予軟體人才特殊優惠待遇的獎勵和分配政策,建立吸引、穩定優秀軟體人才的機制,充分發揮軟體人才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行社會各有關方面多元化共同投資方式,加大軟體產業的投資力度。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要在軟體產業真正有所作為,單純依靠政策扶持和引導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藉助市場的力量,發展中國的風險投資業,造就一批能夠把資金、技術、人才組織起來的風險投資家,真正帶動中國軟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鼓勵大型企業集團、高校和科研院所向軟體產業投資,以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共同發展我國的軟體產業。
3、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
要加快我國信息化的發展,首先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也是帶動IT產業高速發展的動力。當前,我們正在結合「十五」規劃的制定,考慮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戰略和規劃。我們將在擴建完善現有以光纜為主體的基礎傳輸網和推進基本電信普遍服務的同時,大力開發和利用當代最新通信與信息科技成果,加速建設一個覆蓋全國的超大容量、高度靈活、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網,構築面向21世紀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在政府的統籌規劃和指導下,組織科研、教育、工業、通信運營業等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並在分工協作、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合理配置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既要建設一個超大容量、高度靈活、安全可靠的基礎傳輸網和經濟適用的寬頻接入網,又要合理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專用網和區域網,最終形成適應信息化要求的現代化網路布局。
4、運用競爭機制,繁榮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
當前,世界電信網路技術正處在重大變革的時期,由於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信息傳送的內容和方式已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語音通信。豐富多採的數據傳輸和信息服務,一方面正在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為我們大力發展IT產業和信息服務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一是公用電話網還會有很大發展。由於網際網路的出現,在今後十年內�中國的電話網路規模還將擴大一倍以上,用戶數將達到2-3億,平均每年會有2000萬左右的新增用戶。二是無線移動通信也將有大的發展。用戶數在10年內將超過2億戶,意味著普及率達到15%左右。移動通信技術將向利用無線技術提供互聯網服務方向發展,網路的功能、信息伺服器的功能將更多地在網上發揮,由專業人員進行維護管理。三是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將很快發展。數據流量超過話音流量只是個時間問題。基於IP技術的新一代寬頻高速公共信息網路將在不斷演變中成熟,在這個網上的電子商務、遠程教育以及其他各種基於網路的數字化生存、數字化經濟以及數字化的社會活動方式將會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四是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業將繼續以明顯高於GDP增長的速度增長。平均增長速度應在25%以上,這個趨勢將保持10年左右,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
中國將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改革、調整、理順、完善的基礎上,建立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和驅動作用,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促進中國電信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在市場規范條件下快速發展,以此進一步帶動IT產業的發展。
5、抓好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加速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的同時,我們將高度重視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重點是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市場信息、產業信息、企業信息等重點領域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從近期來看,主要是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上網工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樣也要引入競爭機制。我們將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勵各領域、各層次大力開發和廣泛使用各種信息資源,提供信息服務。同時要加強市場規范、技術標准、信用安全、執法監督方面的建設,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和市場機制,促進資源共享,使信息資源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6、加強信息技術推廣應用
今後將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大力支持金融、財稅、海關、科研、教育、文衛等各類公共部門和政府機構,積極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和通信網路,建立和完善面向專業應用的高效可靠的運行管理及社會服務信息系統;鼓勵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把推廣應用電子信息技術作為改進企業管理,加速技術創新以及節能、節材、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從而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提升。
中國的IT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方興未艾。
我們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在互惠互利原則下,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共同發展中國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推進國家信息化與現代化事業。
⑥ 無線監控設備租賃行業前景如何
好想法,而且你要做的話,你是先驅者.
等你倒下了.呵呵.我們在上. 調侃下.
這個行業真得做下去,可能會有您想不到的用戶或行業出現.
倒是真可以仔細琢磨下.
我在HI上加你聯系人了.
⑦ IT行業現在行業狀況怎麼樣
淺論IT行業
組成
IT的普遍應用,是進入信息社會的標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書上對此有不同解釋。但一個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觀點是,IT有以下三部分組成:
-----感測技術 這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與拓展,最明顯的例子是條碼閱讀器;
-----通信技術 這是人的神經系統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傳遞信息的功能;
-----計算機技術 這是人的大腦功能延伸與拓展,承擔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
所謂信息化是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其他產業與行業,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承擔了一個得力工具的角色。
順便說一句何謂IT產業,有一個大致的分類,可以供大家參考:
IT基礎技術的提供 IC研發、軟體編寫 如INTEL、MS等
IT技術產品化 元器件、部件、組件製造 如精英、大眾等
IT產品集成化 計算機及外設製造商 如聯想、IBM
IT產品系統化 解決方案、信息系統 如華為、HP
IT產品流通 渠道、銷售 如神州數碼
IT產品服務 咨詢服務和售後服務 如藍色快車
IT產業輿論支持 IT類媒體 如CCW、CCID
IT產業第三方服務 各種需要配套的服務 如法律咨詢、PR服務
IT後備人員培養 各種院校 如計算機專業
IT產業合作組織 各種協會、集會
集成測試的整個周期將系統性地包括軟體接收測試、端到端測試、電視畫面合成測試、系統測試、用戶驗收測試、多運動項目綜合測試及技術演練等等。其目的是確保各IT系統具備所需的功能及可靠性,從而順利地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服務。
在IT行業找工作
2002年1月12日星期六,北京的天空颳起了陣陣狂風,街上的人們紛紛裹緊大衣希望能盡快找到一個避風的地方。然而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附近,卻是人潮湧動,把國際展覽中心周邊地區堵了個水泄不通。這些希望在春節前能找個好職位的應聘者,他們不斷上升的渴望已經把狂風刮來的凜冽寒氣吹得無影無蹤。
……夕陽的餘光漸漸消失在都市的躁動中,國際展覽中心門前的人群漸漸散去。王衛強,某知名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手裡拿著一沓還未發遞完的簡歷,疲憊悵然地站在展館門前。回想起幾個小時前三四十人擁在一個展台擠著遞送自己的簡歷,想起了招聘單位面對十幾只手茫然的眼神,想起了散場後飄落滿地的簡歷……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簡歷上可以應聘的職位:程序員、硬體開發人員、市場人員、網站內容編輯、網站技術支持,試用期工資只要2000元。為什麼自己這么一個高學歷、低要求、全能的人才找工作也這么困難呢?
其實,像王衛強這樣的經歷並非個別。步入1月中旬,2002年應屆畢業生第一學期的就業工作也進入最後盤點時期,這時候,那些在去年年初甚至去年10月中旬還預測2002年就業形勢大好的專家學者、大學生就業指導人員才發現當初的設想和預測太過於樂觀了。而據統計,2002屆全國普通高校共有畢業生123萬,比2001年的115萬增加了9.4%左右,再加上數以萬計的需要流動的在職人員,就業形勢相當嚴峻。
在眾多的求職者眼中,IT業無疑是一隻非常誘人的金飯碗,而CFan的讀者當中也有相當數量的人正為進入IT行業而進行著種種努力。為了能對那些正在為進入IT行業而絞盡腦汁的人有所幫助,記者特意走訪了多家知名IT企業負責招聘工作的人事部門負責人,並就大家在求職當中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與他們進行了交流。
一、IT企業的大門是敞開的相對於其他行業極為嚴峻的就業形勢來說,IT行業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月19日舉行的2002年上海信息產業人才招聘會上就有130家單位參會,計劃招聘人數達3725人,在5500多名赴會者中達成初步意向者就有2780人,呈供需旺盛之勢。在記者的采訪當中,威盛電子、實達銘泰、金山、美達、雙敏電子等均表示在2002年有招聘人才的計劃,而且據記者了解,對於一個發展正
⑧ 設備租賃以後的前途怎麼樣
做的人很多,堅持5年以上的少,就靠努力
⑨ 能不能說下IT企業租賃電腦有哪些好處
租賃電腦的好處就是首先想去樂購買電腦的成本,有沒有維護的費用?而且電腦是一個易耗品,幾年之後電腦就會淘汰,但是如果是租賃的話,那麼電腦一直是處於最新的狀態,可以滿足電腦的各種需要。
⑩ 辦公設備租賃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市場還是有的,看你具體的發展規劃了。
就我所知,有一個叫閃租網的平台發展的還可以,你可以向他們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