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口貨物按規定需要繳哪些稅
進口貨物需要繳增值稅、關稅、消費稅以及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稅。
B. 從國外進口設備,要交什麼稅
進口稅貨物在進口環節由海關徵收(包括代征)的稅種有:關稅、產品稅內、增值稅、工商統一容稅及地方附加稅、鹽稅、進口調節稅、對台貿易調節稅、車輛購置附加費等。
關稅
是貨物在進口環節由海關徵收的一個基本稅種。
關稅的計算公式為: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合同的到岸價)×關稅稅率
產品稅、增值稅、工商統一稅、地方附加稅: 都是在貨物進口環節由海關代征的稅種。
產品稅、增值稅和工商統一稅3種稅額的計算方法:
完稅價格=(到岸價格+關稅)/(1-稅率)
應納稅額=完稅價格×稅率
進口調節稅:
是對國家限制進口的商品或其他原因加征的稅種。其計算公式為:進口調節稅稅額=到岸價格×進口調節稅稅率
車輛購置附加費:
進口大、小客車、通用型載貨汽車、越野車、客貨兩用車、摩托車、牽引車、半掛牽引車以及其他運輸車,均由海關代征車輛購置附加費,費率是15%。其計算公式是:計費組合價格=到岸價+關稅+增值稅車輛購買附加費=計費組合價格×15%
C. 進口設備需繳哪些稅費
你自己使用來的話就需要大自概一下的稅種:
1進出口清關手續支付的費用(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OR消費稅——這一部分具體看你是用於再銷售還是生產)
2進出口國設備檢驗費用(如果進出後國有強制檢驗的話就少不了了,中國現在對大部分貨品有採取強制檢驗的措施)
3海關檢驗費用
4港口使用費、吊鉤費等
5相關的官方認證費用(假如出口國要求的話)
作為進口方,假如你用FOB又親自去操作的話才要了解到這一地步。同時加之你進口設備不足以採用航次運輸的話,其實件雜貨運輸夠的情況下你方採用DDP會省事很多,當然,價格相對會高點。這方面貨物的具體稅費可以要求對方開列清單,畢竟具體貨物根據雙方國家會有細微的不同。
D. 進口貨物涉及到交哪些稅稅率分別是多少
那我們應該交的稅抄額是襲多少呢?
沒錯增值稅率是17%,但是工廠的含稅價並沒有17%
這么多,工廠開票也
國內買賣貨物都要交「增值稅」。
對庫存和銷售均採用加權平均核算的企業,也可按適用不同稅率的貨物分別依下列公式計算:
若原材料等屬於進料加工貿易已減征進口環節增值稅的應扣除已減征稅款
E. 進口機器設備的稅怎麼繳或是怎麼抵扣
從國外進口機器設備,需要在海關繳納了17%的增值稅,如果你的公司作為一般納稅人,內按照現行的固定資容產可抵扣政策,那公司可以申請抵扣此增值稅。進口設備合同在簽訂五天內要到稅局務案,才能抵扣進項,還有,進口的增值稅進項要先比對才能抵扣,海關完稅憑證根據中國《增殖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殖稅額 准予從銷項稅中抵扣。
國稅函[2004]128號中,"增值稅一股納稅人取得的2004年2月1日以後開具的海關完稅憑證,應當在開具之日起90天後的第一個納稅申報期結束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愈期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如果此業務發生在2009年以後,進口的生產經營用設備可以憑海關進口貨物專用繳款書進行抵扣,自2009年4月1日起,海關繳款書需經稅務機關採集比對無問題後,憑稽核比對結果通知書進行抵扣。一, 作價的進口設備,意思就是打稅進口(交進口增值稅及關稅,不用交消費稅)的機器設備。
F. 進口機器要交哪些稅,進口設備要交哪些稅
一般都是要納稅的,增值稅17%肯定會有的,還可能會有關稅,這個需要確定HS才能知道!一般就交這兩種稅。
G. 進口貨物需要交什麼稅,在哪裡交
是的,這是規定,如果你是企業,進口貨物又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那麼你交的進口貨物增值稅是可以抵扣的,否則不可以。
希望能幫助到你!
H. 設備進口問題請問:進口設備有什麼稅收優惠嗎
1、2013年月24日財政部公布《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通知規定,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對試驗區內生產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予以免稅。但生活性服務業等企業進口的貨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定明確不予免稅的貨物除外。
2、2010年7月15日起對承擔《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對國內企業研製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項目所需國內不能生產的關鍵設備(含軟體工具及技術)、零部件、原材料,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8)無償進口設備交什麼稅擴展閱讀:
當然,也要警惕那些非正常流動的企業。企業非正常流動主要有以下4種類型:
(1)脫殼分離型
這類企業「東邊壘窩,西邊注冊;南邊掛牌,北邊生產銷售」。有些企業只是在某個園區或經濟開發區登個記、掛個牌,實際生產經營地未變。有的在同一住所登記注冊幾家甚至十幾家公司。
(2)總分機構「倒置型」
有些企業原總機構在某城區,為享受優惠政策,將總機構辦公住所遷移到某經濟開發區,而在原地設立分支機構,造成主體稅收轉移或稅收級次變更。
(3)「全脫型」
由於各區對企業的優惠政策不一,出現了「哪裡政策寬松、企業就往哪裡遷」的現象。這類企業新注冊地與經營地雖然是一致的,但並非實際生產經營的需要而遷址,純粹是為了享受優惠政策免繳、少繳稅收和各項基金。個別企業這里享受完了優惠政策,又搬遷新址繼續享受優惠政策。
(4)「游動無照經營型」
少數企業為脫離工商、稅務部門的屬地管理,借變更經營場所之名搞游動無照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