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04不銹鋼在敏化區間加熱後再做金相試驗,有什麼影響
沒有什麼影響
㈡ 敏化溫度中的敏化的定義是什麼
不銹鋼材在冶抄金和製造過程中經受到襲熱成型\焊接\熱處理等溫度超過300度的熱作工藝,使得在晶界析出了碳化鉻\GrN等,同時在晶界高鉻相與晶粒臨近的狹長地區產生了貧鉻區,使不銹鋼產生與提高了晶間腐蝕敏感性,不銹鋼的這種受熱過程叫敏化.
㈢ 怎麼判斷不銹鋼是否發生了敏化現象
看金相也可以的 可以把2個不銹剛式樣(A和B)先固溶一下, 1.A敏化內 B.穩定容化處理 看金相 2.敏化後的A穩定化,穩定化後的B再敏化 看金相 最後仔細觀察金相 我們就可以看出 穩定化和敏化的區別 以及可以大概判斷析出的碳化物類別及比例
㈣ 求助,關於不銹鋼熱處理敏化問題
看了這個問題,感覺非常別扭! 奧氏體不銹鋼要進行調質?得到的是什麼?調質的目的是什麼? 奧氏體不銹鋼有調質處理一說? 又是新工藝來沖擊了? 還請樓主或哪位專家解釋一下此種工藝設計的前因後果。
㈤ 關於奧氏體不銹鋼鋼敏化的問題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研究進展如下:
(1)對304不銹鋼在650°C進行不同程度回的敏化後,在酸性氯離子溶答液中進行電化學試驗,從極化曲線和腐蝕電位、腐蝕電流密度曲線可看出:隨著敏化從0h增大到100h,材料腐蝕電位逐漸下降,腐蝕電流密度逐漸增大;但是當敏化時間增大到200h時,腐蝕電位有所提高,腐蝕電流密度下降;說明隨著敏化時間的增大,材料的抗腐蝕性能下降,但是當敏化時間增大到一定范圍後,材料的抗腐蝕性能又有所回升。
㈥ 為什麼30403需要敏化為什麼低碳鋼,高碳鋼不敏化處理
所謂敏化處理一般是指已經經過固溶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在500~850度加熱,將鉻從固溶回體中以碳化鉻的形答式析出,造成奧氏體不銹鋼的晶界腐蝕敏感性,這就是敏化處理,是用來衡量奧氏體不銹鋼晶界腐蝕傾向的,即一種檢測手段。
低碳鋼,高碳鋼由於不含鉻元素,所以是不需要敏化處理。S30403屬於奧氏體不銹鋼,含鉻量達到18%,所以需要做敏化處理。
S30403屬於Cr18,Ni9型奧氏體不銹鋼,其含碳量≤0.03
執行標准:GB/T 20878-2007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化學成份
GB/T 24511-2017承壓設備用不銹鋼鋼板及鋼帶
GB/T 4237-2015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
NB/T 47010-2017承壓設備用不銹鋼和耐熱鋼鍛件
㈦ 什麼叫不銹鋼的敏化處理不銹鋼常見的腐蝕類型有哪些
敏化處理就是晶間腐蝕試驗,有國標,有歐標,有美標,上網查一下就有了
常見不銹鋼腐蝕有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點蝕、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等
㈧ 什麼叫不銹鋼的敏化處理不銹鋼常見的腐蝕類型有哪些
敏化作用:鋼中的碳(通常含0.08%)與鉻結合,在熱處理過程中或在焊接過程中在晶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現貧鉻,並在晶界形成抗腐蝕薄膜同時發生局部的晶界腐蝕,降低了材料的耐應力腐蝕性。
㈨ 不銹鋼做晶間腐蝕,什麼情況需要敏化處理GB/T 4334-2008中規定得不夠具體
應視合同要求(具體協議)和產品要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