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正確認識不銹鋼,不銹鋼真假辨別,不銹鋼怎麼區別
鑒別不銹鋼的品質不能只看錶面,更要查看內部是否「有料」到購物網站買10幾元一瓶的「不銹鋼測定液」即可「不銹鋼測定液」又叫「不銹鋼檢測葯水」「錳檢測盒」「錳測試液」等。
測試的方法:清潔不銹鋼表面確保無污漬;磨掉表面鍍層後點一滴測定液在去鍍層,去鍍層最好選擇在有切口的邊緣,觀察測試區不銹鋼的顏色變化;對比不銹鋼的顏色或者變紅的時間,大致確定不銹鋼的牌號。
不銹鋼有很多類型,如201、202、301、304、316。這些材質最大的區別在於剛性、硬度、耐腐蝕性,316的耐腐蝕性最好,201最差,各牌號不銹鋼價格以316最高。質量不好的不銹鋼,使用時間稍長就會表面變色,容易被油水等覆蓋沾染污漬,不易清洗、易被銹蝕,易滋生細菌。
假201不銹鋼:5秒左右就變紅,10秒後紅色會和比色卡上的一樣。
201不銹鋼(正宗201):50秒左右變紅,其紅色會和比色卡上的一樣。
202不銹鋼:1分鍾左右變紅。
301不銹鋼:3分鍾左右變紅,顏色很淡,要仔細看。
304不銹鋼:3分鍾也沒變化,可能顏色變深,但沒有紅色。
316不銹鋼:10分鍾左右看不出顏色變化。
(1)日本不銹鋼壺怎麼辨別真假擴展閱讀:
鋼的編號和表示方法
用國際化學元素符號和該國的符號來表示化學成分,用阿拉伯字母來表示成分含量:
如:中國、俄國 12CrNi3
用固定位數數字來表示鋼類系列或數字;如:美國、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用拉丁字母和順序組成序號,只表示用途。
中國的編號規則
採用元素符號
用途、漢語拼音,平爐鋼:P、 沸騰鋼:F、 鎮靜鋼:B、甲類鋼:A、T8:特8、GCr15:滾珠
合金鋼、彈簧鋼,如:20CrMnTi 60SiMn、用萬分之幾表示C含量
不銹鋼、合金工具鋼用千分之幾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0.1%C),不銹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0Cr17Ni13Mo
⑵ 用什麼方法辨別不銹鋼真假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Φ76管,無明顯磁感,生產Φ9.5管。因泠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不銹鋼為什麼也生銹? 當不銹鋼管表面出現褐色銹斑(點)的時候,人們大感驚奇:認為 「不銹鋼是不生銹的,生銹就不是不銹鋼了,可能是鋼質出現了問題」。 其實,這是對不銹鋼缺乏了解的一種片面的錯誤看法。不銹鋼在一定的 條件下也會生銹的。 不銹鋼具有抵抗大氣氧化的能力---即不銹性,同時也具有在含酸、鹼、鹽的介質中耐腐蝕的能力---即耐蝕性。但其抗腐蝕能力的大小是 隨其鋼質本身化學組成、加互狀態、使用條件及環境介質類型而改變的。 如304鋼管,在乾燥清潔的大氣中,有絕對優良的抗銹蝕能力,但將它移到海濱地區,在含有大量鹽份的海霧中,很快就會生銹了;而316鋼管則表現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種不銹鋼,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耐腐蝕, 不生銹的。 不銹鋼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層極薄而堅固細密的穩定的富鉻氧化膜(防護膜),防止氧原子的繼續滲入、繼續氧化,而獲得抗銹蝕的能力。一旦有某種原因,這種薄膜遭到了不斷地破壞,空氣或液體中氧原 子就會不斷滲入或金屬中鐵原子不斷地析離出來,形成疏鬆的氧化鐵,金 屬表面也就受到不斷地銹蝕。這種表面膜受到破壞的形式很多,日常生 活中多見的有如下幾種: 1.不銹鋼表面存積著含有其他金屬元素的粉塵或異類金屬顆粒的附 著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附著物與不銹鋼間的冷凝水,將二者連成一個 微電池,引發了電化學反應,保護膜受到破壞,稱之謂電化學腐蝕。 2.不銹鋼表面粘附有機物汁液(如瓜菜、面湯、痰等),在有水氧 情況下,構成有機酸,長時間則有機酸對金屬表面的腐蝕。 3.不銹鋼表面粘附含有酸、鹼、鹽類物質(如裝修牆壁的鹼水、石 灰水噴濺),引起局部腐蝕。 4.在有污染的空氣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氣 ),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點,引起化學腐蝕。 以上情況均可造成不銹鋼表面防護膜的破壞引發銹蝕。所以,為確保金屬表面永久光亮,不被銹蝕,我們建議: 1.必須經常對裝飾不銹鋼表面進行清潔擦洗,去除附著物,消除引發修飾的外界因素。 2. 海濱地區要使用316材質不銹鋼,316材質能抵抗海水腐蝕。 3.市場上有些不銹鋼管化學成分不能符合相應國家標准,達不到304 材質要求。因此也會引起生銹,這就需要用戶認真選擇有信譽廠家的產品 好店鋪導航 www.gohdp.com
⑶ 不銹鋼電熱水壺價格羅列及質量辨別方法
年的今天我們已經邁入了高科技的時代,雖然可能不比很多發達國家,但是因為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經非常不易。自從科技發達之後,我們的手工勞動已經漸漸被電器所取代,就像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電熱水壺。在以前那個落後的年代,我們喝的用的熱水基本都要靠燒柴來加熱水。那麼現在的不銹鋼電熱水壺要多少錢呢?水壺質量又怎麼分辨呢?讓小編來告訴大家。
不銹鋼水壺質量辨別方法
一看型號:不銹鋼電熱水壺有控溫裝置電熱水壺、自動控溫型電熱水壺、全自動帶氣壓供水裝置的電熱水壺(水沸後可自動切斷電源,或者能自動保溫)三種。
二看電器性能:不銹鋼電熱水壺是帶水工作的電器,選購時應特別注意其電器性能,確保沒有漏電現象。
三看電源引線接頭:電源引線接頭與壺身連接應該可靠,松緊合適,裝拆靈活。
四看發熱器與壺身的介面:發熱器與壺身的介面應該安裝牢固,密封良好,沒有漏水現象。可用手輕輕撥動發熱器,檢查裝配是否牢固,不應該有松動現象。
五看控溫裝置:選購帶有自動控溫裝置或保溫裝置的電熱水壺,應該注意其控溫是否靈活可靠。
六看供水開關:選購全自動帶氣壓供水裝置的電熱水壺,應該檢查開水供應按鈕的鎖開關是否靈活,開水供應按鈕壓力不宜過大,外蓋、內鍋、內膽等裝拆應該靈活方便,密封性能良好等。
不銹鋼電熱水壺價格
蘇泊爾(supor)不銹鋼電熱水壺SWF17K2-180
市場報價:¥99.00
九陽(Joyoung)不銹鋼電熱水壺JYK-17S08
市場報價:¥89.00
美的(Midea)不銹鋼電熱水壺WH517E2b
市場報價:¥109.00
九陽(Joyoung)不銹鋼電熱水壺JYK-17F05A
市場報價:¥99.00
美的(Midea)不銹鋼電熱水壺WH415E2g
市場報價:¥88.00
九陽(Joyoung)不銹鋼電熱水壺JYK-13F05A
市場報價:¥199.00
以上就是不銹鋼電熱水壺的市場報價及質量辨別方法了,大家都知道了嗎?對於電熱水壺這種家用電器,小編還是建議大家最好是買有品牌的,或者是有三包的也可以,起碼這樣的熱水壺會比較安全。小編不建議大家去買那種很便宜的,質量沒有保障的電熱水壺。畢竟近些年來家電產品發生爆炸的事故實在是太多了,大多都是因為購買了沒有任何質量保障的家電產品。
⑷ 怎樣鑒別不銹鋼水壺
不銹鋼的鑒定主要有三種方法,普通人適用於第三種和附加對比鑒定法。
⑸ 如何辨別真假304熱水壺
1、認准品牌產品。品牌產品首先在質量上面會值得信賴,「304」是國際上公認的食品級不銹鋼,耐腐蝕效果較好。
2、尋找有關標志。電熱水壺是比較安全的材質,一般內部會有304標識,購買時可以觀察,水壺的內部,是否有這種安全標志。還可以看一下電水壺的說明書,是否企業標識規范,是否標有CCC標識、商標、廠家、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等。
3、觀看其它外觀。還要看一下水壺的外觀有無裂痕,器具外殼是否薄弱等。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水壺的質量有沒有問題,較差的不銹鋼表面加工多為粗糙、紋路雜亂、色澤不統一。
4、安全性能方面。說到水壺的安全性能不僅僅是材質的安全,還有電源及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漏電觸電、過度沸騰產生的致癌物質以及無防燙措施導致燙傷等,這些都威脅著使用者的安全。在選購電熱水壺的時候不僅要檢查材質,還要檢查各方面性能是否有安全。
拓展資料:
304不銹鋼材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材料,防銹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銹鋼材料要強,耐1000-1200度高溫。它具有優良的不銹耐腐蝕性能和較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對鹼溶液及大部分有機酸和無機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蝕能力。代表性能的有13鉻鋼,18-8鉻鎳鋼等高合金鋼。
⑹ 如何辨別真假304熱水壺
一、認准品牌產品
品牌產品首先在質量上面會比較的值得信賴,「304」是國際上公認的食品級不銹鋼,耐腐蝕效果較好。
二、觀察外觀
電熱水壺是比較安全的材質,一般內部會有304標識,購買時可以觀察,水壺的內部,是否有這種安全標志。還可以看一下電水壺的說明書,是否企業標識規范,是否標有CCC標識、商標、廠家、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等。除此以外,還要看一下水壺的外觀有無裂痕,器具外殼是否薄弱等。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水壺的質量有沒有問題,較差的不銹鋼表面加工多為粗糙、紋路雜亂、色澤不統一。
三、安全性能方面
說到水壺的安全性能,可不僅僅是材質的安全,畢竟是電熱水壺,還有電源及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漏電觸電、或因過度沸騰產生的致癌物質、或因無防燙措施導致燙傷……這些問題都威脅著我們的安全!所以,我們在選購電熱水壺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不僅僅檢查材質,還要檢查各方面性能是否有安全。
⑺ 如何檢驗不銹鋼的真假
檢驗不銹鋼的真假可以通過「不銹鋼鑒別液鑒定。鑒別液越快變色,說明不銹鋼的材質越差,容易被腐蝕。以下面的試驗為例說明:
實驗樣品:不銹鋼油壺、不銹鋼小水杯、不銹鋼碗、不銹鋼保溫杯、不銹鋼保溫壺。
實驗過程:在檢測人士指導下,記者在5個樣品上滴上「不銹鋼鑒別液」,1分鍾後觀察產品表面的變化。
結果顯示,不銹鋼保溫杯、不銹鋼保溫壺、不銹鋼碗的表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鑒別液依然是無色透明,基本為304鋼(指鉻含量達到18%、鎳含量為8%的不銹鋼,具備不銹鋼器皿耐腐蝕抗銹的能力)。
但不銹鋼油壺滴有鑒別液的表面已被腐蝕成棕褐色,且用水沖洗不掉。不銹鋼小水杯的表面則呈現棕紅色,沖洗後顏色雖然能被擦拭掉,但表面依然能看到被腐蝕的痕跡。
據了解,鑒別液越快變色,說明不銹鋼的材質越差,容易被腐蝕。根據變色的情況,不銹鋼油壺接近為200鋼,不銹鋼小水杯疑為201鋼。
有關檢測員表示,200系不銹鋼並不是食品級的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差,容易析出鎳、鉻等重金屬,不適合用在鍋、碗、杯等接觸食品的容器上,尤其別盛放油、鹽、醬、醋。
(7)日本不銹鋼壺怎麼辨別真假擴展閱讀
不銹鋼的鉻和鎳有一定的比例,鉻含量在12.5%以上的,才能稱之為不銹鋼,而鉻含量達到18%鎳含量為8%的不銹鋼,也就是「18-8」(304鋼)才具備不銹鋼器皿耐腐蝕抗銹的能力,這就需要看不銹鋼上標注的類型。
不銹鋼器皿是否安全,主要就是重金屬遷移的問題,304鋼是比較好的,這樣的不銹鋼杯可以放心泡茶。
此外,專家提醒,購買不銹鋼製品時可看產品編號,如「18-8」(304鋼)、「18-0」(430鋼)等,橫線前邊的數字表示含鉻量,橫線後邊的為含鎳量。一般來說,現在市面上常見的304鋼是鉻遷移量較少的,因此可首選304鋼材質的不銹鋼製品。
⑻ 想在網上買一個虎牌或是象印的保溫瓶,但不知道怎樣識別原裝進口和國內組裝是不是價格貴的就是進口的呢
你好,虎牌和象印都是日本品牌的。
日本品牌象印是日本的組件,由泰國進行代工組裝。
日本品牌虎牌是由上海代工組裝。
如果是真貨的話,那就是以上的產地。
2018年虎牌所有產品都開始貼上防偽標簽,消費者根據防偽查詢方式去驗證即可辨別真偽。這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查詢的防偽碼不存在即可判斷為假貨。
當然不是價格貴就是進口,不止保溫杯,進口的商品也有比國內品牌的商品便宜的。
象印和虎牌的保溫杯上都有防偽碼,可以去官網查詢識別真偽。
也可以去微信關注象印和虎牌為微信號進行防偽查詢。
(8)日本不銹鋼壺怎麼辨別真假擴展閱讀:
市場上出售的不銹鋼保溫杯品種很多,價格差異也很大,對部分消費者來講,不明白其原理,往往花了不少錢買不到稱心如意的產品。怎樣才能買到高質量的真空保溫杯呢?
首先要看杯子的外觀。一看內膽及外膽表面拋光是否均勻一致,是否有碰傷和劃傷疵病;
二看口部焊接是否平滑一致,這關系一道喝水時的感覺是否舒適;
三看塑件質量差。不但會影響使用壽命,還會影響飲水衛生;
四看內部密封是否嚴密。螺塞和杯體是否配合合適。旋入旋出是否自如,是否漏水。裝滿一杯水倒置四、五分鍾或用力甩幾下即可驗證是否漏水。
再看保溫性能,這是保溫杯的主要技術指標。一般選購時不可能按照標准檢查,但可以裝滿熱水後憑手感查,不保溫的杯子裝入熱水兩分鍾後杯體下部會發熱,而保溫的杯子下部的始終是涼涼的。
⑼ 如何辨別不銹鋼電熱水壺內膽是不是真的不銹鋼材質的啊
我知道一個抄途徑,就是你可以先去查下這個電水壺的材質,一般說明書上面會有的,然後你再去驗證這個電熱水壺是不是正品就可以了。我之前用的是摩飛電器的電熱水壺,說明書上說內膽是不銹鋼材質的,然後上面有個驗證真偽的,驗證了一下是正品,這樣也就確定了內膽是不銹鋼材質。
⑽ 不綉鋼鍋燒水壺怎麼辨別是真的不銹鋼
1、首先真正的不銹鋼燒水壺
應該是304的不銹鋼
2、燒水壺使用的不銹鋼回還應該是食品級答的304不銹鋼
3、購買大品牌的不銹鋼燒水壺
4、大品牌的不銹鋼燒水壺會在不銹鋼燒水壺內壁上刻上:「食品級304不銹鋼」等類似的字樣
綜上所述,基本可以辨別真正的食品級304不銹鋼燒水壺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