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銹鋼,合金鋼鑄件出口退稅率是多少
H.S.7325 其他鋼鐵鑄造製品 出口退稅率均為5%
② 不銹鋼板出口有退稅嗎
不銹鋼板的稅則編號是72191100和72191200(厚度不同),退稅率是13%
出口是有退稅的。。
③ 關於不銹鋼出口退稅的問題
都一樣的退稅,具體退稅率需要根據出口稅號確定
④ 鋼材出口退稅調整
法律分析:攪動鋼鐵市場長達數月的鋼材出口退稅調整政策終於出台。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宣布,經國務院批准,將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板、塗鍍等高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降為5%;普碳鋼、熱板、型材、盤條等鋼材產品則取消出口退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⑤ 不銹鋼板材出口的退稅率是多少
不銹鋼板材出口的退稅率是:
1、商品編碼:72193200
商品名稱:3mm≤厚<4.75mm冷軋不銹鋼板材(除冷軋外未經進一步加工,寬度≥600mm)
增值稅退稅率%:13.0
2、商品編碼:72193390
商品名稱:其他1mm<厚<3mm冷軋不銹鋼板材(除冷軋外未經進一步加工,寬度≥600mm)
增值稅退稅率%:13.0
3、商品編碼:72193400
商品名稱:0.5mm≤厚≤1mm冷軋不銹鋼板材(除冷軋外未經進一步加工,寬度≥600mm)
增值稅退稅率%:13.0
4、商品編碼:72193500
商品名稱:厚度<0.5mm冷軋不銹鋼板材(除冷軋外未經進一步加工,寬度≥600mm)
增值稅退稅率%:13.0
退稅率是計算出口產品退稅額的關鍵,如出口企業將適用不同退稅率的出口產品放在一起申報退稅,一律按從低退稅率計算退稅。
(5)不銹鋼鋼坯出口退稅多少擴展閱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10月25日聯合發布通知明確,為進一步簡化稅制、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對部分產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並自2018年11月1日起執行。
出口退稅是將出口貨物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在貨物報關出口後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種稅收管理制度,是一國政府對出口貨物採取的一項免徵或退還國內間接稅的稅收政策。
⑥ 鋼材出口退稅率最新
一、正面回答
2007年4月15日起,將進出口稅則第72章中的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軋產品等76個稅號,出口退稅率降為5%;另外83個稅號的鋼材取消出口退稅。
二、分析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出口環節免稅且退還以前納稅環節的已納稅款。
三、一般退免稅貨物應具備哪些條件
1、必須是屬於增值稅、消費稅征稅范圍的貨物;
2、必須報關離境,對出口到出口加工區貨物也視同報關離境;
3、必須在財務上做銷售;
4、必須收匯並已核銷。
⑦ 鋼坯出口HS 號多少有出口關稅嗎還是有退稅
你的規格 13*13*6或12米這個屬於正方形截面,所以7207120000這個不能用,你的鋼坯含碳量是 0.17至 0.23%小於 0.25%,所以得用以下這個
7207190000 其他含碳量小於0.25%的鋼坯
出口退稅:0.0%
進口關稅最惠國:2.0%
進口關稅普通:11.0%
出口關稅稅率:0.0%
增值稅:17.0%
⑧ 出口退稅,能有幾個點
出口退稅的稅點不是統一的,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退稅率。國家鼓勵出口的產品,有較高的退稅率,同樣的,國家不鼓勵出口的產品,退稅率就很低。有些產品的退稅率甚至為零
⑨ 鋼材退稅取消
法律分析:本輪鋼材出口退稅調整主要品種為熱軋、中板、冷軋帶鋼、大槽鋼(80mm以上)、工字鋼和角鋼和H型鋼。螺紋和線材出口關稅繼續保持15%,鋼坯保持25%。出口退稅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大的仍是熱軋和中板等板長材產品。如果沒有退稅,熱軋出口利潤大約在70美元左右,調整後,只有20左右美元。取消出口退稅,就會減少鋼材出口,也就是會增加國內鋼材市場的供應量,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第五十三條 國家通過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及其他促進對外貿易的方式,發展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