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銹鋼知識 > 淬火後怎麼生成馬氏體不銹鋼

淬火後怎麼生成馬氏體不銹鋼

發布時間:2022-08-04 20:55:53

A. 熱處理如何得到馬氏體和屈氏體網

通過淬火,也就是首先加熱到奧氏體,然後快速冷卻就可以得到馬氏體.但是屈氏體網是熱處理中不希望產生的,沒有人專門研究如何得到它.

B. 求助:馬氏體不銹鋼完整的加工流程

不知你指的是不是棒料呢?如是,以2Cr13為例,機械加工流程應是粗加工→熱處理(調質處理HRC25-30,淬火處理HRC35-42)→精加工;以9Cr18為例,機械加工流程應是粗加工→熱處理(通常是淬火HRC50-55)→精加工。
馬氏體不銹鋼也分許多種,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才行。我前面所說的2Cr13,9Cr18熱處理就不樣,後者通常只能淬火處理。當然我指的都是一般情況下,個例另當別論。
希望我的回帖能起到拋磚引玉。謝謝!

C. 什麼是馬氏體

馬氏體(martensite)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片狀(plate)或者板條狀(lath)。

但是在金相觀察中(二維)通常表現為針狀(needle-shaped),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BCT)。中高碳鋼中加速冷卻通常能夠獲得這種組織。高的強度和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徵之一。


(3)淬火後怎麼生成馬氏體不銹鋼擴展閱讀

馬氏體的發現背景:

19世紀90年代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於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最初是在鋼(中、高碳鋼)中發現的: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形成奧氏體)後經迅速冷卻(淬火),得到的能使鋼變硬、增強的一種淬火組織。

1895年法國人奧斯蒙(F.Osmond)為紀念德國冶金學家馬滕斯(A.Martens),把這種組織命名為馬氏體(Martensite)。人們最早只把鋼中由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相變稱為馬氏體相變。

D. 馬氏體不銹鋼的熱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1Cr13淬火加熱溫度:1000-1050度,保溫1到3小時,空冷,按回火溫度高低不同,硬度隨內之不同。
580-650度回火,水冷容,硬度HBS為254-302
560-620度回火,水冷,硬度HBS為285-341
550-580度回火,水冷,硬度HBS為254-362
520-560度回火,水冷,硬度HBS為341-388
小於300度回火,空冷,硬度HBS大於388

E. T10完全淬火為什麼得到板條馬氏體組織

應該說是高溫淬火得到板條多些,和馬氏體形成溫度有關系,奧實體化溫度高相應穩定而且提高了馬氏體轉變點,即使是高碳鋼也有這個趨勢,所以一樓說的不無道理。板條馬氏體的優點自然顯示出來,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得到的是大量的板條和殘奧,但也有粗大的問題,權衡這兩點的利弊是實際工件服役時候需要考慮的,沒有必須的道理,只看你做什麼零件了

F. 低碳鋼的淬火後得到什麼組織 不是得不到馬氏體嗎

低碳鋼在一般淬火時得到馬氏體和鐵素體的混合體。但是低碳鋼在高於一般淬火溫度時可以得到板條狀馬氏體。這種組織的強度高於調制,韌性低於調制。
低碳馬氏體淬火 低碳馬氏體具有優良的強韌性能,因而對低碳或低碳低合金結構鋼進行淬火,可以獲得低碳馬氏體組織,是強韌性能大大提高。已成功用於處理汽車、拖拉機及石油機械零件。 低碳馬氏體淬火工藝的特點是淬火加熱溫度高並要求強烈冷卻。一般按Ac3+(40~80℃)來確定淬火加熱溫度。加熱時間要比一般淬火加熱時間長些,鹽浴加熱可按min/mm計算。淬火介質常選用10~15%NaOH水溶液或10%NaCl水溶液,溫度控制在50℃以下,大批生產時,應採用循環冷卻。

閱讀全文

與淬火後怎麼生成馬氏體不銹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加葯裝置排污時間 瀏覽:998
天然氣閥門井可以在道路上嗎 瀏覽:248
機場應急設備有哪些 瀏覽:591
空調全自動加葯裝置手冊 瀏覽:872
adb連接多個設備怎麼操作 瀏覽:601
悅動換儀表盤大概多少錢 瀏覽:201
製冷系統中oc是什麼的簡稱 瀏覽:122
方向柱上的軸承怎麼取下來 瀏覽:652
在街邊賣甜品小吃需要買什麼設備 瀏覽:235
閥門中dg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268
昌源機械廠怎麼樣 瀏覽:995
高速軸承怎麼加註潤滑脂 瀏覽:329
某實驗設計的電子秤裝置 瀏覽:917
蛋糕櫃一年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675
機械設計基礎中M是什麼 瀏覽:970
巔峰鑄造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925
微生物儀器設備有哪些品牌 瀏覽:969
車軸承內孔和凹槽怎麼加工 瀏覽:650
平山五金機電城在哪 瀏覽:571
深圳福田區五金機電城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