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不銹鋼也能被吸鐵石吸住
與不銹鋼的材質有關。
1、有些不銹鋼材質中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管中出現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
例如:奧氏體304不銹鋼、刀剪類的不銹鋼。
2、有的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因而磁性越大。
例如:304不銹鋼。
(1)為什麼不銹鋼可以吸磁鐵擴展閱讀:
不銹鋼按照材質基體組織分類: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3、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Ⅱ 不銹鋼能吸磁鐵嗎
不銹鋼有不吸磁的也有會吸磁鐵的。
不銹鋼根據鉻鎳的含量的不同分為很多種,但是只有鉻鎳的含量小於18%的不銹鋼能夠被磁鐵吸附,所以馬氏體不銹鋼只能被磁鐵吸附一部分,而鐵素體不銹鋼只能被磁鐵吸附一部分,奧氏體的不銹鋼製品就不能被吸住。
不銹鋼製品的保養
1、許多不銹鋼用於廚房用品的製造,帶來了不銹鋼臉盆、不銹鋼池等許多方面。 但是,日常保養,特別是不銹鋼表面的鈍化皮膜耐腐蝕性好,處理不好容易破壞膜,發生腐蝕。
2、不銹鋼使用方便,但需要定期進行清潔。這樣可以確保不銹鋼整體的美觀,延長壽命。此外,維護時,請勿損傷不銹鋼表面,或使用鋼球、漂白成分的洗滌劑進行清洗。
Ⅲ 不銹鋼為什麼能被磁鐵吸住
普通鋼的絕對多數成分還是鐵,所以仍能導磁,能為磁鐵吸引。
一些特殊鋼,如不銹鋼中的奧氏體型不銹鋼,由於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而另一些製作刀剪類的不銹鋼是採用馬氏體型不銹鋼。這類不銹鋼必須通過熱處理使其內部發生組織轉變。增加硬度後才能作刀剪。但這類不銹鋼內部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導磁性,可被磁鐵吸引。
耐腐蝕性
絕大多數不銹鋼製品要求耐腐蝕性能好,像一、二類餐具、廚具、熱水器、飲水機等,有些國外商人對產品還做耐腐蝕性能試驗:用NACL水溶液加溫到沸騰,一段時間後倒掉溶液,洗凈烘乾,稱重量損失,來確定受腐蝕程度(注意:產品拋光時,因砂布或砂紙中含有Fe的成分,會導致測試時表面出現銹斑)
Ⅳ 為什麼不銹鋼鍋也能吸磁鐵
不銹鋼其實就是在鋼中加入了幾種不易銹蝕的金屬,而鋼是鐵和碳一定比例化合而成,所以不銹鋼中的大部分成分還是鐵,自然會被磁鐵吸引。
Ⅳ 304不銹鋼為什麼會被磁鐵吸住
304是會被磁鐵吸引的,不過吸引力不大。
304是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是不親磁的。但奧氏體不銹鋼在受到機械作用變形時,奧氏體結構會發生改變,這時就會被磁鐵吸引。
馬氏體不銹鋼,雙相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都有較強的親磁性。
Ⅵ 不銹鋼為什麼能被磁鐵吸住
不銹鋼之所以會被磁鐵吸住,是因為不銹鋼中含有很高的鐵和鎳導致的。
而市面上的不銹鋼有很多種類,種類不同,其所含的化學成分也會有所區別,所以有的不銹鋼會含有磁性,而有的不銹鋼不會含有磁性,或者是所含磁性會比較弱。
一些特殊的鋼,如不銹鋼中的奧氏體型不銹鋼,由於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而另一些製作刀剪類的不銹鋼是採用馬氏體型不銹鋼。這類不銹鋼必須通過熱處理使其內部發生組織轉變。增加硬度後才能作刀剪。但這類不銹鋼內部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導磁性,可被磁鐵吸引。
Ⅶ 購買很多的不銹鋼商品,為什麼磁鐵能吸得住呢
段,所以鋼鐵水泥都是使用量巨大,直到最近幾年經濟轉型,還有基礎設施基本上已經逐步完善,自身的鋼鐵需求也是在降低,大量的鋼鐵出口已經成為方向。我現在用的是硅膠菜板,切菜切肉菜板無劃痕,有一定厚度手感好,衛生也方便清洗(甚至可以放進洗碗機),正反面可分類使。用不佔地兒。案。不銹鋼面案不吸油,所以很好用,但做菜板肯定不行!不要說不銹。
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銹鋼的「不銹」性質主要來源於鉻金屬。但其價格較為便宜也較為耐用。 但是,不銹鋼的好壞不能僅僅靠吸鐵石來鑒別,有些劣質不銹鋼。產品中摻有大量的錳金屬。錳不能為磁鐵吸引,還有,就是,假如不被磁鐵吸引,是不銹鋼嗎?答案,也可能是一種偽劣產品。因為假如加入了不被吸引的的其他元素。就不被磁鐵喜歡了。但廚藝離了切菜就不是廚藝了。至於傷刀和刺耳的聲音,也是大毛病。用比較好的防滑地板也能代替不銹鋼案板。切菜的敝端相同,但價格很低。清洗、更換也很方便。
Ⅷ 不銹鋼為什麼會有磁性,能被磁鐵吸住
人們常用磁鐵吸附不銹鋼板材,來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辨別方法。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A、奧氏體:如304、310、316、321等;B、 馬氏體/鐵素體:如410、420、430等;
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鐵氏體是有磁性的,通常用作裝飾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式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或者鍛壓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含有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直徑6cm的鋼管,無明顯磁感,生產直徑2cm的鋼管,因冷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同樣的原理,原本無磁性的304不銹鋼板在製做水槽的冷拉伸工藝處理中,就有磁性的產生,在水槽中體現較明顯的位置就是折角部位,也就是變形度最大的部位。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板材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可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也就是將馬氏體或鐵素體轉變為奧氏體),從而消去磁性(專業術語:消磁處理)。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有磁性的產生是屬於正常現象,建議大家不要用這一點來衡量不銹鋼板材的好壞,我們建議,購買不銹鋼產品應選有信譽的廠家的產品,不要貪便宜,謹防上當。
所以能否吸住,不能做為驗證是否為不銹鋼的方法。購買需要謹慎。
更多詳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UyMDMwNA==&mid=402040836&idx=2&sn=&scene=1&srcid=0913MseUi8tmdXx3GkVjmKGS#rd
Ⅸ 為什麼有的不銹鋼可以用磁鐵吸住而有些卻吸不住
首先解釋 具有順磁性 概念
順磁性是一種弱磁性。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點是原子或分子中含有沒有完全抵消的電子磁矩,因而具有原子或分子磁矩。但是原子(或分子)磁矩之間並無強的相互作用(一般為交換作用),因此原子磁矩在熱騷動的影響下處於無規(混亂)排列狀態,原子磁矩互相抵消而無合磁矩。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這些原來在熱騷動下混亂排列的原子磁矩便同時受到磁場作用使其趨向磁場排列和熱騷動作用使其趨向混亂排列,因此總的效果是在外加磁場方向有一定的磁矩分量。這樣便使磁化率(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成為正值,但數值也是很小,一般順磁物質的磁化率約為十萬分之一(10-5),並且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
具有一定量的鐵素體或馬氏體含量的鋼都具有順磁性
不銹鋼的磁性與成分、內部組織和加工硬化、熱處理有關。馬氏體、鐵素體均有磁性,奧氏體固溶化熱處理後無磁性,但加工後就有一定的磁性,磁性大小與成分(即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有關,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越高,磁性越大。奧氏體+鐵素體系具有鐵素體的性質,具有磁性;析出硬化系(或叫沉澱硬化系)在退火後無磁性,析出硬化熱處理後郊遊了磁性。
根據鐵碳合金狀態圖碳溶於γ-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稱γ固溶體(或γ相),也稱奧氏體。它是有限固溶體,最大溶碳量為2.11%。奧氏體有良好的塑性,但強度不高,沒有磁性。
還有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後具有一定的導磁性,因為生成了σ相。σ相為拓撲密堆結構,具一定磁性。
有些奧氏體加工後也存在一定的順磁性,是因為奧氏體不銹鋼板材加工變形量比較大的情況會出現形變馬氏體,有帶磁現象出現。
需要糾正一下,物質的磁性從大的可以分為順磁、抗磁、鐵磁、亞鐵磁、反鐵磁性。
而其中鐵磁性材料包括了永磁材料(或硬磁)和軟磁材料。硬磁、軟磁的分類就是靠矯頑力區分的。正因為在外場下,磁體本身的磁矩不會改變方向,所以叫做硬磁,如SmCo系,NdFeB系;相對的,那些很容易隨著外部磁場改變自身磁矩的(也就是矯頑力小)就說是軟磁,如硅鋼、坡莫合金(Fe-Ni)等。
磁導率的概念:當外部有磁場提供時,磁體本身內部的磁矩多少會轉向外部磁場方向(磁疇分布改變),那麼外磁場大小H與磁矩轉動後的磁體磁場M的加和比上磁矩轉動前外磁場H0的值(也就是(H+M)/H)為相對磁導率。
如此看來,矯頑力越小,磁矩就越容易轉向外場方向,M值越大,那麼H+M/H當然也就大了。永磁磁矩基本不隨外場改變,所以M趨於0,相對磁導率就接近於1;軟磁就一千以上了……
關於永磁裡面參雜軟磁,不好說,需要看具體永磁材料的組織,以及磁硬化機理。不過目前在研究中的納米晶耦合NdFeB材料好像確實是永磁相和軟磁相都有。
不銹鋼可分為:
馬氏體不銹鋼(如410) — 高鉻(>12%),導磁,可通過熱處理改善強度和硬度。
鐵素體不銹鋼(如405、403)— 導磁,不可通過熱處理來改善強度和硬度。
奧氏體不銹鋼(如200、300系列)— 不導磁(或弱磁性),不可通過熱處理來改善強度和硬度。
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329)— 高強度,比奧氏體不銹鋼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
不太穩定的304不銹鋼有可能有磁性
304鋼也會有磁性 有沒磁性不能判斷不銹鋼的優劣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Φ76管,無明顯磁感,生產Φ9.5管。因泠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Ⅹ 不銹鋼為什麼會有吸磁與不吸磁的
一、餐具的不銹鋼主要有「奧氏體型」不銹鋼和「馬氏體型」不銹鋼兩種。
(1)、 碗、盤等一般採用「奧氏體型」不銹鋼生產,「奧氏體型」不銹鋼沒有磁性。
(2)、刀、叉等一般採用「馬氏體型」不銹鋼生產,「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
二、無磁不銹鋼具有的特殊性質使得磁力線可以穿過,因而在某些微波器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其在脈沖磁場下產生的渦流損耗相對於銅或者其他金屬要小一些,這是由於無磁不銹鋼的電導率小於銅。
三、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常用來作裝飾材料。如,不銹鋼管、毛巾架、餐具、爐具等。
(10)為什麼不銹鋼可以吸磁鐵擴展閱讀
選購標准
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種代號的是用不銹鋼生產的餐具,代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含鉻量,後面的數字則代表鎳含量,鉻是使產品不生銹的材料,而鎳是耐腐蝕材料。如「13-0」即含鉻13%,不含鎳。在選購的時候應特別注意以下內容:
1、選購不銹鋼產品時應認真查看外包裝上是否標注所用的材質和鋼號,是否註明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電話、容器的衛生標准等字樣。
2、可以用磁鐵來判斷。正規廠家一般會用304(即18-8)和430(即18-0)不銹鋼做叉勺,用420(即13-0)做刀子,430和420是帶磁的,304是微磁。但是市場還有一種201和202材料做的餐具,也不上磁。
3、一般情況下,同樣厚度和造型的不銹鋼餐具,高檔的餐具會比低檔材質的餐具重量會更重些。但是其密度差異很小,304不銹鋼是7.93,430和420密度是7.85,憑直觀是無法判斷的。
4、由於材料的不同,合格的不銹鋼餐具其重量要大於「水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