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氏體不銹鋼熱處理的幾種狀態有標准嗎
軟態;1/8硬;1/4硬;1/2硬;全硬。
有標準的,可以直接查GB不銹鋼或是JIS不銹鋼
㈡ 不銹鋼的固溶處理和鋼鐵的熱處理有什麼不一樣啊
不銹鋼固溶處理也是鋼鐵熱處理工藝的一種。
固溶處理(solution treatment):指將合內金加熱到高容溫單相區恆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很大影響。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嚴重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像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後者是淬硬。後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採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
㈢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作用及原理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作用:
主要是改善鋼和合金的塑性和韌性,為沉澱硬化處理作好准備等。
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並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加工或成型。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原理:
固溶處理是為了溶解基體內碳化物、γ』相等以得到均勻的過飽和固溶體,便於時效時重新析出顆粒細小、分布均勻的碳化物和γ』等強化相,同時消除由於冷熱加工產生的應力,使合金發生再結晶。其次,固溶處理是為了獲得適宜的晶粒度,以保證合金高溫抗蠕變性能。固溶處理的溫度范圍大約在980~1250℃之間,主要根據各個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規律及使用要求來選擇,以保證主要強化相必要的析出條件和一定的晶粒度。對於長期高溫使用的合金,要求有較好的高溫持久和蠕變性能,應選擇較高的固溶溫度以獲得較大的晶粒度;對於中溫使用並要求較好的室溫硬度、屈服強度、拉伸強度、沖擊韌性和疲勞強度的合金,可採用較低的固溶溫度,保證較小的晶粒度。高溫固溶處理時,各種析出相都逐步溶解,同時晶粒長大;低溫固溶處理時,不僅有主要強化相的溶解,而且可能有某些相的析出。對於過飽和度低的合金,通常選擇較快的冷卻速度;對於過飽和度高的合金,通常為空氣中冷卻。
不銹鋼固溶熱處理: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很大影響。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嚴重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像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後者是淬硬。後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採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
㈣ 不銹鋼管為什麼要進行固溶處理
不銹鋼是必須固溶處理,目的是主要是改善鋼和合金的塑性和韌性,為沉澱硬化處理作好准備,使不銹鋼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並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加工或成型。
㈤ 不銹鋼為什麼要固溶呢
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回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答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嚴重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象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後者是淬硬。後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採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
㈥ 不銹鋼管件固溶是什麼意思
固溶即固溶處理,是指將合金加熱至第二相能全部或最大限度地溶入固溶體的溫度,保持一段時間後,以快於第二相自固溶體中析出的速度冷卻,獲得過飽和固溶體的過程。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作用:
主要是改善鋼和合金的塑性和韌性,為沉澱硬化處理作好准備等。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並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加工或成型。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原理:
固溶處理是為了溶解基體內碳化物、γ』相等以得到均勻的過飽和固溶體,便於時效時重新析出顆粒細小、分布均勻的碳化物和γ』等強化相,同時消除由於冷熱加工產生的應力,使合金發生再結晶。其次,固溶處理是為了獲得適宜的晶粒度,以保證合金高溫抗蠕變性能。
㈦ 金屬硬態與軟態的區別
一、加工紫銅管的方式不同
1、金屬硬態:就是用拉制或者是擠制的方法來對紫銅管進行加工,並沒有用別的方法來處理,讓紫銅管自然成型,
2、金屬軟態:金屬軟態和硬態加工方式相比起來又增加了退火工藝。
二、金屬硬態與軟態的硬度不同
1、金屬硬態:金屬硬態裡面的組織形態全都是飽滿的,銅管是比較脆的,不容易斷掉,所以不適合進行彎折,這種硬態的一般都是直的。
2、金屬軟態:金屬軟態的組織在銅管退火以後就會變軟,這樣一來,銅管也很容易彎折。
(7)不銹鋼軟態和固溶態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金屬分為活性金屬和鈍性金屬兩種。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氫前金屬稱為活性金屬,氫後金屬就是鈍性金屬。
1、氫前面的金屬能與弱氧化性強酸反應,置換出酸中的氫。
2、活動性強的金屬能與活動性弱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3、大多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
4、排在H前面的金屬,理論上講都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在常溫下,鉀,鈣,鈉等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鎂、鋁等能與熱水反應,鐵等金屬在高溫下能與水蒸氣反應。
㈧ 1CR18NI9TI不銹鋼熱軋和固溶區別
奧氏體不銹鋼通過固溶處理來軟化,一般將不銹鋼鍛件加熱到 950~1150℃左右,保溫一段時間,使碳化物和各種合金元素充分均勻地溶解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淬水冷卻,碳及其它合金元素來不及析出,獲得純奧氏體組織,稱之為固溶處理。
固溶處理的作用
1.使鋼管組織和成分均勻一致,這對原料尤其重要,因為熱軋線材各段的軋制溫度和冷卻速度不一樣,造成組織結構不一致。在高溫下原子活動加劇,σ 相溶解,化學成分趨於均勻,快速冷卻後就獲得均勻的單相組織。
2.消除加工硬化,以利於繼續冷加工。通過固溶處理,歪扭的晶格恢復,伸長和破碎的晶粒重新結晶,內應力消除,不銹鋼鍛件抗拉強度下降,伸長率上升。不銹鋼鍛件
3.恢復不銹鋼固有的耐蝕性能。由於冷加工造成碳化物析出,晶格缺陷,使不銹鋼耐蝕性能下降。固溶處理後鍛件耐蝕性能恢復到最佳狀態。
對於不銹鋼鍛件而言,固溶處理的3個要素是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固溶溫度主要根據化學成分確定。一般說來,合金元素種類多、含量高的牌號,固溶溫度要相應提高。特別是錳、鉬、鎳、硅含量高的鋼,只有提高固溶溫度,使其充分溶解,才能達到軟化效果。
但穩定化鋼,如1Cr18Ni9Ti,固溶溫度高時穩定化元素的碳化物充分溶解於奧氏體中,在隨後的冷卻中會以Cr23C6 的形態在晶界析出,造成晶間腐蝕。為使穩定化元素的碳化物(TiC 和Nbc)不分解、不固溶,一般採用下限固溶溫度。不銹鋼俗話說就是不容易生銹的鋼,實際上有一部分的不銹鋼鍛件,既含有不銹性,又含有耐酸性(耐蝕性)。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因為它表面上富鉻氧化膜(鈍化膜)的形成,其中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相對的。
實驗證明,鋼在大氣、水等弱介質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質中,其耐蝕性就會隨鋼中鉻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則是成正比例的.當鉻含量達到一定的百分比時,鋼的耐蝕性就發生突變,即從易生銹到不易生銹,從不耐蝕到耐腐蝕。
不銹鋼的時效處理
指金屬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鋼等)經固溶處理,從高溫淬火或經過一定程度的冷加工變形後,在較高的溫度放置或室溫保持其性能,形狀,尺寸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一般地講,經過時效,硬度和強度有所增加,塑性韌性和內應力則有所降低。含碳較高的鋼,淬火後立即獲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變得很低。但鋁合金淬火後,強度或硬度並不立即達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經相當長時間(例如4~6晝夜)的室溫放置後,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有所下降。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隨時間而發生顯著變化的現象,叫做時效。室溫下進行的時效叫自然時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時效叫人工時效。時效處理是把材料有意識地在室溫或較高溫度存放較長時間,使之產生時效作用的工藝。
㈨ 不銹剛無縫管硬態和軟態有什麼區別
不銹鋼無縫管硬態是指沒有退火,軟態是指退火固溶起到軟化的作用。
㈩ 請問什麼是軟態不銹鋼
一般來說軟態不銹鋼就是指完全退火態(annealled)的不銹鋼。硬度及抗拉強度較低。
304材料出現生銹現象,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使用環境中存在氯離子。
所以對不銹鋼的使用環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經常擦拭,除去灰塵,保持清潔乾燥。(這樣就可以給他定個「使用不當」。)
美國有一個例子:某企業用一橡木容器盛裝某含氯離子的溶液,該容器已使用近百餘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計劃更換,因橡木材料不夠現代,採用不銹鋼更換後16天容器因腐蝕泄漏。
2.沒有經過固溶處理。
合金元素沒有溶入基體,致使基體組織合金含量低,抗蝕性能差。
3.這種不含鈦和鈮的材料有天生的晶間腐蝕的傾向。
加入鈦和鈮,再配以穩定處理,可以減少晶間腐蝕。
在空氣中或化學腐蝕介質中能夠抵抗腐蝕的一種高合金鋼,不銹鋼是具有美觀的表面和耐腐蝕性能好,不必經過鍍色等表面處理,而發揮不銹鋼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於多方面的鋼鐵的一種,通常稱為不銹鋼。代表性能的有13鉻鋼,18-8鉻鎳鋼等高合金鋼。
從金相學角度分析,因為不銹鋼含有鉻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鉻膜,這個膜隔離開與鋼內侵入的氧氣起耐腐蝕的作用。
為了保持不銹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2%以上的鉻。
304 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它廣泛地用於製作要求良好綜合性能(耐腐蝕和成型性)的設備和機件。
304不銹鋼是按照美國ASTM標准生產出來的不銹鋼的一個牌號。304相當於我國的0Cr19Ni9 (0Cr18Ni9)不銹鋼。304含鉻19%,含鎳9%。
304是得到最廣泛應用的不銹鋼、耐熱鋼。用於食品生產設備、昔通化工設備、核能等.
304不銹鋼化學成份
規格 C Si Mn P S Cr Ni(鎳) Mo
SUS431 ≤0.08 ≤1.00 ≤2.00 ≤0.05 ≤0.03 18.00-20.00 8.25~10.50 -
304就是1Cr18Ni9 。
不銹鋼防銹的機理是合金元素形成緻密氧化膜,隔絕氧接觸,阻止繼續氧化。所以不銹鋼並不是「不銹」。
304材料出現生銹現象,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使用環境中存在氯離子。
氯離子廣泛存在,比如食鹽、汗跡、海水、海風、土壤等等。不銹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
2.沒有經過固溶處理。
合金元素沒有溶入基體,致使基體組織合金含量低,抗蝕性能差。
3.這種不含鈦和鈮的材料有天生的晶間腐蝕的傾向。
加入鈦和鈮,再配以穩定處理,可以減少晶間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