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焊焊完後可以用水迅速冷卻嗎其作用是什麼
你好,如果是奧氏體不銹鋼材料使用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材進行焊接可以使用冷水及時進行強冷,其他材料不能這樣做,否則冷速過快會出現很多焊接缺陷。
望採納,謝謝。
『貳』 冷作電焊是什麼
冷作是指鐵板(厚度10MM)以上的加工
電焊是指那些鐵板需要拼接和加工的過程
冷作電焊結合在一起就是鐵板在加工過後需要燒電焊才能製作成品OK
『叄』 不銹鋼可以用電焊焊接嗎
在我國,電焊操作需要持證上崗,焊工是屬於准入類的工種,在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中,81項工種里准入類的只有五項,焊工就是其中一項,而實際情況確實大部分的行業從業人士都是無證操作。隨著技術的不斷規范以及行業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考一個電焊證,考證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首先持證和非持證的薪資待遇相差很大,往往能夠達到多出一倍或者更高的級別。因此,關於短期焊工培訓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從業人員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焊接作為工業「裁縫」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質量的好壞對產品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那麼,焊接技術未來的發展究竟如何呢?
行業前景
隨著生產的發展,焊接廣泛應用於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築及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焊接是製造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發展迅速,因此給焊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水電焊、氬弧焊、數控等技術類工種在就業日趨艱難的大形勢下仍是一枝獨秀。
目前我國每年消耗鋼材3億噸(焊接結構約1.2噸),需要焊機約75萬台,焊接行業將在今後8~10年會持續保持增長,市場上很多優秀的焊工月薪都過萬,薪資也十分可觀。
『肆』 不銹鋼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藝研究
TP347H
特點及用途
該鋼是用鈮穩定的Cr–Ni奧氏體熱強鋼,相當於中國1Cr19Ni11Nb、日本SUS347HTB及SUS347HTP、蘇聯08X18H12B等。具有良好的熱強性及抗晶間腐蝕性能,焊接性能良好,在鹼、海水和很多酸中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因此用作高溫焊接構件、熱交換器及耐腐蝕部件。〔用途〕用於大型鍋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管道,石油化工的熱交換器管及其它耐腐蝕部件、焊接構件。用於鍋爐管允許的抗氧化溫度為705℃。ASME規定的最高允許使用溫度815度。1Cr19Ni11Nb鋼是用鈮穩定的鉻鎳奧氏體熱強鋼,具有較高的熱強性和抗晶間腐蝕性能,在鹼和很多酸中、在海水中都有很好的耐腐蝕性,抗氧化性能好,是目前用於製造大型機組鍋爐受熱面管子的熱強不銹鋼。該鋼還具有良好的彎管和焊接性能,好的組織穩定性。 該鋼已列入我國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標准。與之相類似的鋼號有美國的TP347、TP347H、日本的SUS347TB和SUS347TP,以及前蘇聯的OX18萳och.
加工、熱處理及焊接工藝
(1)熱加工 始鍛溫度1150~1200℃,終鍛溫度大於900℃。鋼的導熱性差,變形阻力大,鍛軋前應均勻加熱,宜用較大的壓下量,終鍛溫度也應控製得高些,以獲得良好的性能和減少形成裂紋的可能。
(2)冷加工 鋼的冷變形能力非常好,可以進行冷軋、冷拔、彎曲、卷邊、折疊和深沖等冷作成型工藝。極限拉伸系數2.08,工作拉伸系數1.8~1.9。由於鋼的冷作硬化能力很強,當冷加工工序變形量大時,建議插大中間固溶處理。對鍋爐鋼管,冷成形後應進行1177℃?loch28℃至少保溫30min的固溶處理。
(3)熱處理 一般在固溶狀態下使用。熱處理裝爐前應清除掉所有油膜、潤滑脂及其他化合物。GB5310–95標准規定,對於熱軋(擠、擴)管,固溶溫度≥1050℃,冷拔(軋)管,固溶溫度≥1095℃。日本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鋼管製作所對冷拔鍋爐鋼管規定的固溶溫度為1190~1230℃,至少保溫2~6min水冷。美國燃燒工程公司規定鍋爐用冷拔鋼管在進行任何加工以前,應進行1177℃?loch14℃保溫15~30min的固溶處理;全部焊接和成形工序完成後,應進行1177℃?loch28℃至少保溫30min的固溶處理。鋼的穩定化處理溫度為850~900℃。
(4)焊接 焊接性能良好,手工焊可採用奧132、奧137或美國的E347–15焊條。同種鋼焊接時,採用氬弧焊打底,焊絲鰈och2,18–18Ti氬弧焊絲電焊蓋面。焊條、焊絲和焊疑縫金屬的化學成分見表2.5.506。異種鋼焊接時的焊接方法主要有自動氬弧焊(GTAA)、熔化極氣體保護焊(GTA)、手工氬弧焊(GTA)及手工電弧焊(SMA)。手工焊焊後一般不需要熱處理。焊接接頭通過硫酸、硫酸銅法晶間腐蝕檢驗。鍋爐鋼管焊後要求進行1177℃?loch28℃至少保溫30min的固溶處理。
焊接性能良好,手工焊焊條採用奧132、奧137或E347–15(美國牌號),焊後一般不需熱處理。焊接接頭能通過L法晶間腐蝕檢驗。鍋爐管焊後要求進行1177眑och28℃至少保溫30分鍾的固溶處理。
TP304H
特點及用途
該鋼是通用的18–8型Cr–Ni奧氏體不銹熱強鋼,相當於日本SUS304HTB及SUS304HTP、中國1Cr19Ni9。該鋼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熱強性能較好,冷變形能力非常高。
〔用途〕用於大型鍋爐過熱器再熱器管、蒸汽管道,大型汽輪機模鍛靜葉片,石油化工的熱交換器管及其它耐腐蝕零件,用於鍋爐管允許的抗氧化溫度為705℃, ASME規定的最高允許使用溫度815度。
加工、熱處理及焊接工藝
焊接性能良好,可以用各種方法焊接。手工焊焊條採用奧102、奧107或E308–15(美國牌號)等,氬弧焊焊絲採用H0Cr19Ni9。焊後進行固溶處理能提高接頭的熱強性及抗晶間腐蝕能力。
『伍』 焊接式不銹鋼水箱與普通水箱相比有哪些優點
焊接式不銹鋼水箱組裝方便,焊接完畢做酸洗敦化處理,多方位多角度減少鎳含量損失,耐腐蝕性好。
『陸』 不銹鋼用電焊是否能焊牢
不銹鋼用電焊能焊牢,如果焊條選擇正確,焊接操作規范,焊縫強度可以達到或超過母材強度。
『柒』 求焊接專業論文 題目304L不銹鋼焊接工藝特點,缺陷分析及防治措施
1、不銹鋼焊接工藝特點
奧氏體型不銹鋼以18%Cr-8%Ni鋼為代表。原則上不須進行焊前預熱和焊後熱處理。一般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其中鎳、鉬的含量高的高合金不銹鋼進行焊接時易產生高溫裂紋。另外還易發生б相脆化,在鐵素體生成元素的作用下生成的鐵素體引起低溫脆化,以及耐蝕性下降和應力腐蝕裂紋等缺陷。經焊接後,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一般良好,但當在熱影響區中的晶界上有鉻的碳化物時會極易生成貧鉻層,而貧鉻層和出現將在使用過程中易產生晶間腐蝕。為避免問題的發生,應採用低碳(C≤0.03%)的牌號或添加鈦、鈮的牌號。為防止焊接金屬的高溫裂紋,通常認為控制奧氏體中的δ鐵素體肯定是有效的。一般提倡在室溫下含5%以上的δ鐵素體。對於以耐蝕性為主要用途的鋼,應選用低碳和穩定的鋼種,並進行適當的焊後熱處理;而以結構強度為主要用途的鋼,不應進行焊後熱處理,以防止變形和由於析出碳化物和發生δ相脆化。
雙相不銹鋼的焊接裂紋敏感性較低。但在熱影響區內鐵素體含量的增加會使晶間腐蝕敏感性提高,因此可造成耐蝕性降低及低溫韌性惡化等問題。
對於沉澱硬化型不銹鋼有焊接熱影響區發生軟化等問題。
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條選用要點:
不銹鋼主要用於耐腐蝕,但也用作耐熱鋼和低溫鋼。因此,在焊接不銹鋼時,焊條的性能必須與不銹鋼的用途相符。不銹鋼焊條必須根據母材和工作條件(包括工作溫度和接觸介質等)來選用。
1、一般來說,焊條的選用可參照母材的材質,選用與母材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條。如:A102對應0Cr19Ni9;A137對應1Cr18Ni9Ti。
2、由於碳含量對不銹鋼的抗腐蝕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一般選用熔敷金屬含碳量不高於母材的不銹鋼焊條。如316L必須選用A022焊條。
3、奧氏體不銹鋼的焊縫金屬應保證力學性能。可通過焊接工藝評定進行驗證。
4、對於在高溫工作的耐熱不銹鋼(奧氏體耐熱鋼),所選用的焊條主要應能滿足焊縫金屬的抗熱裂性能和焊接接頭的高溫性能。
(1)對Cr/Ni≥1的奧氏體耐熱鋼,如1Cr18Ni9Ti等,一般均採用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焊條,以焊縫金屬中含2-5%鐵素體為宜。鐵素體含量過低時,焊縫金屬抗裂性差;若過高,則在高溫長期使用或熱處理時易形成σ脆化相,造成裂紋。如A002、A102、A137。
在某些特殊的應用場合,可能要求採用全奧氏體的焊縫金屬時,可採用比如A402、A407焊條等。
(2)對Cr/Ni<1的穩定型奧氏體耐熱鋼,如Cr16Ni25Mo6等,一般應在保證焊縫金屬具有與母材化學成分大致相近的同時,增加焊縫金屬中Mo、W、Mn等元素的含量,使得在保證焊縫金屬熱強性的同時,提高焊縫的抗裂性。如採用A502、A507。
5、對於在各種腐蝕介質中工作的耐蝕不銹鋼,則應按介質和工作溫度來選擇焊條,並保證其耐腐蝕性能(做焊接接頭的腐蝕性能試驗)。
(1)對於工作溫度在300℃以上、有較強腐蝕性的介質,須採用含有Ti或Nb穩定化元素或超低碳不銹鋼焊條。如A137或A002等。
(2)對於含有稀硫酸或鹽酸的介質,常選用含Mo或含Mo和Cu的不銹鋼焊條如:A032、A052等。
(3)工作,腐蝕性弱或僅為避免銹蝕污染的設備,方可採用不含Ti或Nb的不銹鋼焊條。
為保證焊縫金屬的耐應力腐蝕能力,採用超合金化的焊材,即焊縫金屬中的耐蝕合金元素(Cr、Mo、Ni等)含量高於母材。如採用00Cr18Ni12Mo2類型的焊接材料(如A022)焊接00Cr19Ni10焊件。
6、對於在低溫條件下工作的奧氏體不銹鋼,應保證焊接接頭在使用溫度的低溫沖擊韌性,故採用純奧氏體焊條。如A402、A407。
7、也可選用鎳基合金焊條。如採用Mo達9%的鎳基焊材焊接Mo6型超級奧氏體不銹鋼。
8、焊條葯皮類型的選擇:
(1)由於雙相奧氏體鋼焊縫金屬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鐵素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從焊縫金屬抗裂性角度進行比較,鹼性葯皮與鈦鈣型葯皮焊條的差別不像碳鋼焊條那樣顯著。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從焊接工藝性能方面著眼較多,大都採用葯皮類型代號為17或16的焊條(如A102A、A102、A132等)。
(2)只有在結構剛性很大或焊縫金屬抗裂性較差(如某些馬氏體鉻不銹鋼、純奧氏體組織的鉻鎳不銹鋼等)時,才 考慮選用葯皮代號為15的鹼性葯皮不銹鋼焊條(如A107、A407等)。
綜上所述,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是有其獨特特點的,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時焊條選用尤其值得注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針對不同材料實施不同的焊接方法和不同材料的焊條,不銹鋼焊條必須根據母材和工作條件(包括工作溫度和接觸介質等)來選用。這樣才有可能能達到所預期的焊接質量.。
奧氏體不銹鋼的缺陷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容易出現熱裂紋
奧氏體不銹鋼在焊接時熱裂紋是比較容易產生的缺陷,包括焊縫的縱向和橫向裂紋、火口裂紋、打底焊的根部裂紋和多層焊的層間裂紋等,特別是含鎳量較高的奧氏體不銹鋼更容易產生。
1. 產生原因
(1)奧氏體不銹鋼的液、固相線的區間較大,結晶時間較長,且單相奧氏體結晶方向性強,所以雜質偏析比較嚴重。
(2)導熱系數小,線膨脹系數大,焊接時會產生較大的焊接內應力(一般是焊縫和熱影響區受拉應力)。
(3)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成分如C、S、P、Ni等,會在熔池中形成低熔點共晶。例如, S與Ni形成的Ni3S2熔點為645℃,而Ni- Ni3S2共晶體的熔點只有625℃。
2. 防止措施
(1)採用雙相組織的焊縫 盡量使焊縫金屬呈奧氏體和鐵素體雙相組織,鐵素體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可擾亂奧氏體柱狀晶的方向,細化晶粒。並且鐵素體可以比奧氏體溶解更多的雜質,從而減少了低熔點共晶物在奧氏體晶界的偏析。
(2)焊接工藝措施 在焊接工藝上盡量選用鹼性葯皮的優質焊條、採用小線能量,小電流、快速不擺動焊,收尾時盡量填滿弧坑及採用氬弧焊打底等,可減小焊接應力和弧坑裂。
(3)控制化學成分 嚴格限制焊縫中 S、P等雜質含量,以減少低熔點共晶。
(二)晶間腐蝕
產生在晶粒之間的腐蝕,其導致晶粒間的結合力喪失,強度幾乎完全消失,當受到應力作用時,即會沿晶界斷裂。
1.產生原因
根據貧鉻理論,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加熱到450~850℃敏化溫度(危險溫度區)時,由於 Cr原子半徑較大,擴散速度較小,過飽和的碳向奧氏體晶粒邊界擴散,並與晶界的鉻化合物在晶界形成Cr23C6,造成貧鉻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蝕的程度。
2. 防止措施
(1)控制含碳量 採用低碳或超低碳(W(C)≤0.03%)不銹鋼焊接焊材。如A002等。
(2)添加穩定劑 在鋼材和焊接材料中加入Ti、Nb等與C親和力比Cr強的元素,能夠與C結合成穩定碳化物,從而避免在奧氏體晶界造成貧鉻。常用的不銹鋼材和焊接材料都含有Ti、Nb,如1Cr18Ni9Ti、1Cr18Ni12MO2Ti鋼材、E347-15焊條、H0Cr19Ni9Ti焊絲等。
(3) 採用雙向組織 由焊絲或焊條向焊縫中熔入一定量的鐵素體形成元素,如 Cr、Si、AL、 MO等,以使焊縫形成為奧氏體+鐵素體的雙相組織,因為Cr在鐵素體內擴散速度比在奧氏體中快,因此Cr在鐵素體內較快的向晶界擴散,減輕了奧氏體晶界的貧鉻現象。一般控制焊縫金屬中鐵素體含量為5%~10%,如鐵素體過多,會使焊縫變脆。
(4)快速冷卻 因為奧氏體不銹鋼不會產生淬硬現象,所以在焊接過程中,可以設法增加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如焊件下面用銅墊板或直接澆水冷卻。在焊接工藝上,可以採用小電流、大焊速、短弧、多道焊等措施,縮短焊接接頭在危險溫度區停留的時間,以免形成貧鉻區。
(5)進行固溶處理或均勻化熱處理 焊後把焊接接頭加熱到1050~1100℃,使碳化物又重新溶解到奧氏體中,然後迅速冷卻,形成穩定的單相奧氏體組織。另外,也可以進行850~900℃保溫2h的均勻化熱處理,此時奧氏體晶粒內部的Cr擴散到晶界,晶界處Cr量又重新達到了大於12%,這樣就不會產生晶間腐蝕了。
(三)應力腐蝕開裂
金屬在應力和腐蝕性介質共同作用下,發生的腐蝕破壞。根據不銹鋼設備與製件的應力腐蝕斷裂事例和試驗研究,可以認為:在一定靜拉伸應力和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的特定電化學介質共同作用下,現有的不銹鋼均有產生應力腐蝕的可能。應力腐蝕最大特點之一是腐蝕介質與材料的組合上有選擇性。容易引起奧氏體不銹鋼應力腐蝕主要是鹽酸和氯化物含有氯離子的介質,還有硫酸、硝酸、氫氧化物(鹼)、海水、水蒸氣、H2S水溶液、濃NaHCO3+NH3+NaCl水溶液等介質等。
1.產生原因
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在特定腐蝕環境下受拉伸應力作用時所產生的延遲開裂現象。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的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比較嚴重的失效形式,表現為無塑性變形的脆性破壞。
2.防止措施
(1)合理制定成形加工和組裝工藝 盡可能減小冷作變形度,避免強制組裝,防止組裝過程中造成各種傷痕(各種組裝傷痕及電弧灼痕都會成為SCC的裂源,易造成腐蝕坑。
(2)合理選擇焊材 焊縫與母材應有良好的匹配,不產生任何不良組織,如晶粒粗化及硬脆馬氏體。
(3)採取合適的焊接工藝 保證焊縫成形良好,不產生任何應力集中或點蝕的缺陷,如咬邊等採取合理的焊接順序,降低焊接殘余應力水平。例如,避免十字交叉焊縫,Y形坡口改為X形坡口、適當減小坡口角度、採用短焊焊道、採用小線能量。
(4)消除應力處理 焊後熱處理,如焊後完全退火或退火;在難以實施熱處理時採用焊後錘擊或噴丸等。
(5)生產管理措施 介質中雜質的控制,如液氨介質中的O2、N2、H2O等、液化石油氣中的H2S、氯化物溶液中的O2、Fe3+、Cr6+等、防蝕處理:如塗層、襯里或陰極保護等、添加緩蝕劑。
(四)焊接接頭的脆化
奧氏體不銹鋼的焊縫在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沖擊韌度下降的現象,稱為脆化。
1.焊縫金屬的低溫脆化(475℃脆化)
(1) 產生原因
含有較多鐵素體的相(超過15%~20%)的雙相焊縫組織,經過350~500℃加熱後,塑性和韌性會顯著下降,由於475℃時脆化速度最快,故稱為475℃脆化。對於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耐蝕性或抗氧化性並不總是最為關鍵的性能,在低溫使用時,焊縫金屬的塑韌性就成為關鍵性能。為了滿足低溫韌性的要求,焊縫組織通常希望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避免δ鐵素體的存在。δ鐵素體的存在,總是惡化低溫韌性,而且含量越多,這種脆化越嚴重。
(2) 防治措施
① 在保證焊縫金屬抗裂性能和抗腐蝕性能的前提下,應將鐵素體相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約5%左右。
② 已產生475℃脆化的焊縫,可經900℃淬火消除。
2.焊接接頭的σ相脆化
(1)產生原因
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在375~875℃溫度范圍內長期使用,會產生一種FeCr間化合物,稱為σ相。σ相硬而脆(HRC>68)。由於σ相析出的結果,使焊縫沖擊韌度急劇下降,這種現象稱為σ相脆化。σ相一般僅在雙相組織焊縫內出現;當使用溫度超過800~850℃時,在單相奧氏體焊縫中也會析出σ相。
(2)防止措施
①限制焊縫金屬中的鐵素體含量(小於15%);採用超合金化焊接材料,即高鎳焊材,並嚴格控制Cr、Mo、Ti、Nb等元素的含量。
②採用小規范,以減小焊縫金屬在高溫下的停留時間。
③對已析出的σ相在條件允許時進行固溶處理,使σ相溶入奧氏體。
④把焊接接頭加熱到1000~1050℃,然後快速冷卻。σ相一般在1Cr18Ni9Ti鋼中一般不產生。
3.熔合線脆斷
(1)產生原因
奧氏體不銹鋼在高溫下長期使用,在沿熔合線外幾個晶粒的地方,會發生脆斷現象。
(2)防治措施
在鋼中加入 Mo能提高鋼材抗高溫脆斷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分析,只有合理選擇以上的焊接工藝措施或焊接材料都可以避免以上焊接缺陷的產生。奧氏體不銹鋼具有優良的焊接性,幾乎所有的焊接方法都可用於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在各種焊接方法中焊條電弧焊具有適應各種位置與不同板厚的優點、應用非常廣泛。
你可以根據以上的文章進行一下修改就可以了。
『捌』 不銹鋼電焊有沒有毒性
焊接不銹鋼煙塵對工人健康的損害 。
1.焊工塵肺及肺功能的影響 電弧焊接時,焊條中的焊芯、葯皮和金屬母材在電弧高溫下熔化、蒸發、氧化、凝集,產生大量金屬氧化物及其他物質的煙塵,長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塵肺。
2.電焊工塵肺一般發生在密閉、通風不良的作業條件下,發病工齡平均為18年左右 。
3.肺通氣功能測定表明接觸電焊塵可引起電焊工一定程度的肺通氣功能損傷,FVC、FEV1.0、FEV1.0%、MMF、V50、V25、PEFR等肺通氣功能指標均明顯降低 。
4.吸煙因素與接塵因素對電焊工的肺通氣功能可能產生協同作用;電焊工的肺通氣功能損傷有隨接塵工齡的延長而加重的趨勢。
5. 錳中毒 各種焊件和焊條中均含有數量不等的錳,一般焊芯中的含錳量很低,只有0.3~0.6%左右。為了提高機械強度、耐磨、抗腐蝕等性能,使用含錳焊條時,含錳量可高達23%。在通風不良場所如船艙、鍋爐或密閉容器內施焊,長期吸入含錳的煙塵可發生錳中毒,可檢出血錳、尿錳升高,神經行為功能改變。
6.發錳測定亦可作為錳中毒早期篩檢指標 。
7.電焊煙熱 電焊煙熱也稱焊工熱,是金屬煙熱的一種,由吸入金屬氧化物地所致的以驟起體溫升高和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常在接觸金屬氧化物煙後6一12小時。
8.起發病,有頭暈、乏力、胸悶、氣急、肌肉關節酸痛,以後發熱,白細胞增多,重者有畏寒、寒顫。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電焊作業存在與職業接觸有關的神經系統損害,主要涉及記憶、分析、定位等信息加工處理的功能,表現為神經生理、神經心理、神經行為異常。
9.與電焊煙塵中的錳、鋁、鉛等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採用WHO.NCTB測試,結果行為功能總分與尿錳存在負相關[10],提示神經行為功能的變化可作為預防錳中毒的早期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