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銹鋼導熱快還是鐵的導熱快
不銹鋼導熱性快。
在600℃以下,各種不銹鋼的導熱系數基本在10~30W/(m·℃)范圍內,隨著溫度的提高導熱系數有增加趨勢。在100℃時,不銹鋼導熱系數由大至小的順序為1Cr17、00Cr12、2 Cr 25N、0 Cr 18Ni11Ti、0 Cr 18 Ni 9、0 Cr 17 Ni 12Mο2、2 Cr 25Ni20。
500℃時導熱系數由大至小的順序為1 Cr 13、1 Cr 17、2 Cr 25N、0 Cr 17Ni12Mο2、0 Cr 18Ni9Ti和2 Cr 25Ni20。
影響因素
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低、溫度較低時,導熱系數較小。一般來說,固體的熱導率比液體的大,而液體的又要比氣體的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兩種狀態分子間距不同所導致。工程計算上用的系數值都是由專門試驗測定出來的。
㈡ 不銹鋼盤管導熱系數怎麼樣
在盤管製作的材質當中,銅管的導熱系數是最好的,但是根據銅管的厚度也有少許的差別,具體的導熱系數如下:
銅管:λ=379.14W/(m.℃);
不銹鋼管:λ=10~30W/(m℃),改導熱系數是在控制在600°一下的溫度,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導熱系數會少許的增加。
銅管和不銹鋼管各自的優勢:
1.銅管,銅管的是換熱系數是最高的,也就代表著導熱能力越強,但是在實際的使用當中,由於銅管的耐磨沖擊和硬度與銅管相比較比較弱,因此在厚度上根據使用的情況最低不能低於0.8個厚度,溫度高的時候不能低於1個厚度。
2.不銹鋼管,鋼管的導熱系數不及銅管,但是鋼管的硬度和耐沖擊性比銅管好,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使用當中銅管的厚度可以適當的降低,壁厚降低,這樣在換熱效率上就能與銅管保持平衡。
換熱系數計算:
根據公式:Rc= (1)
其中:
Rc——導熱熱阻,m2k/w。
λ——導熱系數,W/(m.k)。
δ——管壁厚度,m管材一定,λ不變時,根據公式(1),δ越小,Rc越小,傳熱系數越大。
這就可以縮小不銹鋼管與銅管總體傳熱系數的差距。不銹鋼管的外壁比銅管的外壁更加的平整和細膩,因此更不容易結水垢,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優勢。
對比總結:
在閉式冷卻塔和蒸發式冷凝器當中,銅管的導熱系數是最高的。但是不銹鋼管比銅管的表面結構更加的緻密和細致,不易產生水垢,在使用上比銅管具有一定的優勢,長期使用,睡著水垢的增加,不銹鋼管的總體換熱系數下降比銅管的更加緩慢,具有更好的使用經濟性。
㈢ 鑄鐵、鋼鐵、不銹鋼三種金屬導熱性能
三種材料的導熱系數分別是:銅0.94,鋼0.16,不銹鋼0.05。
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秒鍾內(1S),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
(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
導熱系數僅針對存在導熱的傳熱形式,當存在其他形式的熱傳遞形式時,如輻射、對流和傳質等多種傳熱形式時的復合傳熱關系,該性質通常被稱為表觀導熱系數、顯性導熱系數或有效導熱系數(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material)。
㈣ 鋼的導熱性好嗎
鋼的導熱性較好,但和鋁相比更差一些。
金屬的導熱性的高低可用導熱版系權數來衡量,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一小時,通過一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
日常中常見的金屬:鋁的導熱系數230W/m ·K,熟鐵的導熱系數51W/m ·K,鑄鐵導熱系數48W/m ·K,不銹鋼的導熱系數16W/m ·K。
(4)怎麼驗證不銹鋼導熱性好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低、溫度較低時,導熱系數較小。
一般來說,固體的熱導率比液體的大,而液體的又要比氣體的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兩種狀態分子間距不同所導致。現在工程計算上用的系數值都是由專門試驗測定出來的。
㈤ 不銹鋼如何檢測
磨花復鑒別:將不銹鋼放在砂輪制機上磨,看其火花如何。若火花看起來為流線形,而且火花密集,證明是含錳較高的高錳鋼或錳氮鋼;若出現無節花證明為不銹鋼。2退火法鑒別:一般經過冷加工的鉻鎳不銹鋼,本身會帶有磁性,可以用小塊在火中燒,當全體燒紅時再讓其冷卻,正常情況下,退火後磁性將消失。但有些鉻鎳不銹鋼,因為加入了鐵元素,即使在熱狀態下也仍帶磁性的。3化學定性法鑒別:將小塊不銹鋼溶解在王水中,再添加氨水中和,輕輕注入鎳試劑。若液面上出現紅色絨狀物質,證明不銹鋼中含有鎳;如並未有紅色物質,說明無鎳。
㈥ 不銹鋼和石墨那個導熱性好,設計時換熱面積相同嗎
你查一下二者的導熱系數就知道了,我這里查到不銹鋼的導熱系數是15.2w/(m·k),石墨是151 w/(m·k),導熱系數高的物質有優良的導熱性能
㈦ 導熱系數測試方法有哪些
從傳熱機理上分,包括穩態法和非穩態法;穩態法包括平板法、護板法、熱流計法等;非穩態法又稱為瞬態法,包括熱線法、熱盤法、激光法等。
根據試樣的形狀又可以分為平板法、圓柱體法、圓球法、熱線法等。
熱線法導熱系數測定儀用於測定非金屬固體材料的導熱系數,應用於建築、建材、節能、環保、輕工、化工、醫療等各個領域的材料的導熱系數的測定。
符合標准:
GB 10297-1998 《非金屬固體材料導熱系數的測定方法 熱線法》
熱線法測定材料導熱系數是一種非穩態方法,具有測試裝置簡單和測量時間短的優點。其原理是在勻溫的各向同性均質試樣中放置一根電阻絲,即所謂的熱線,當熱線以恆定功率放熱時,熱線和其附近試祥的溫度將會隨時間升高。根據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可確定試樣的導熱系數。平板法導熱系數測試儀主要用於測試紡織物、陶瓷纖維、氈、板、磚等耐火保溫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導熱系數。
符合標准:
GB/T 17911-2006《耐火材料 陶瓷纖維製品試驗方法》
YB/T 4130-2005《耐火材料 導熱系數試驗方法(水流量平板法)》
更多可參考 【標准集團】
㈧ 304和316不銹鋼導熱性能
D:外徑 S:壁厚 鋼管單位長度(每米)的重量是: 201:(D-S)*D*0.02466. 304:(D-S)*D*0.02491. 因為不銹鋼要比碳鋼密度稍大一點,所以系數不一樣,但是結果誤差不大的。
㈨ 不銹鋼的導熱性 比 鐵差很多麼
不銹鋼導熱性:
在600℃以下,各種不銹鋼的導熱系數基本在10~/(m•℃)范圍內。
在304℃時,不銹鋼的導熱系數是16.2W/m•℃,導熱系數一般為碳鋼的1/3左右。
鐵的導熱性:
鐵的比熱為0.46×10³J/(kg•℃)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W/m·℃
拓展資料
導熱性
熱傳導簡稱導熱。兩個相互接觸且溫度不同的物體,或同物體的各不同溫度部分間在不發生相對宏觀位移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熱量傳遞過程稱為導熱。物質傳導熱量的性能稱為物體的導熱性。
密實固體內部和靜止流體中的熱量傳遞都是純導熱在起作用。導熱部分參與了在運動流體中的熱量傳遞。
影響因素
導熱是依靠材料中的電子、原子、分子和晶格熱運動來傳遞熱量。但材料性質不同,其主要導熱機理不同,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金屬的熱導率大於非金屬,純金屬熱導率大於合金。物質三態中,固態熱導率最大,液態次之,氣態最小。例如:標准大氣壓下0℃時的冰、水和水蒸氣的熱導率分別為2.22W/(m·K)、0.55W/(m・K)和0.183W/(m・K)。
㈩ 不銹鋼導熱性能怎麼樣
不銹鋼導熱性能不是好,
比如304不銹鋼材料導熱系數100攝氏度時是26.3 W/(mk),
詳細參見GB/T 20878-2007表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