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銹鋼盆上的黑色物質是什麼
不銹鋼盆里的黑色物質是金屬氧化物,如果用含有這種氧化物的盆裝食物,人吃了對身體有害。新買的不銹鋼製品要先用醋泡一泡,大盆可以用抹布泡上醋把盆全擦一遍,讓醋水在盆表面停留五、六分鍾,使金屬氧化物和醋充分反應,之後再用食用減或洗潔...
『貳』 不銹鋼氧化層主要是什麼物質
這種氧化層膜是富鉻氧化物
『叄』 不銹鋼1Cr18Ni9Ti,加熱後氧化生成什麼物質,其性質怎樣
鑄鐵
鑄鐵不是純鐵,它是一種以Fe、C、Si為主要成分且在結晶過程中具有共 晶轉變的多元鐵基合金。化學成分一般為:C2.5%—4.0%、Si1.0%一3,0%、P0.4%~1.5%、S0.02%—02%。為了提高鑄鐵的機械性能 ,通常在鑄鐵成分中添加少量Cr、Ni、C。、Mi、等合金元素製成合金鑄鐵。
19,1鑄鐵的特點和分類
一、鑄鐵的特點
1.成分與組織特點
鑄鐵與碳鋼相比較,其化學成分中除了有較高的C、Si含量外(C2.5%~4,0%、Si1.0%一3.0%),還含有較高的雜質元素Mn、P,S,在特殊性能的合金鑄鐵中,還含有某些合金元素。所有這些元素的存在及其含量,都將直接影響鑄鐵的組織和性能。
由於鑄鐵中的碳主要是以石墨(G)形式存在的,所以鑄鐵的組織是由金屬基體和石墨所組成的。鑄鐵的金屬基體有珠光體、鐵素體和珠光 體加鐵素體三類,它們相當於鋼的組織。因此,鑄鐵的組織特點,可以看成是在鋼的基體上分布著不同形狀的石墨。
2.鑄鐵的性能特點
鑄鐵的抗拉強度、塑性和韌性要比碳鋼低。雖然鑄鐵的機械性能不如鋼,但由於石墨的存在,卻賦予鑄鐵許多為鋼所不及的性能。如良好的耐磨性、高消振性、低缺口敏感性以及優良的切削加工性能。此外 ,鑄鐵的碳含量高,其成分接近於共晶成分,因此鑄鐵的熔點低,約為1200℃左右,鐵水流動性好,由於石墨結晶時體積膨脹,所以傳送收縮率小,其鑄造性能優於鋼,因而通常採用鑄造方法製成鑄件使用,故稱之為鑄鐵。
二、鑄鐵的分類
鑄鐵的分類方法很多。根據碳存在的形式可分為三種:
1.白口鑄鐵(簡稱白口鐵)
白口鑄鐵中的碳主要以滲碳體(Cm)形式存在,斷口呈白亮色。其性能硬而脆,切削加工困難。除少數用來製造硬度高、耐磨、不需要加工的零件或表面要求硬度高、耐磨的冷硬鑄件外(如破碎機的壓板、軋輥、火車輪等 ),還可作為煉鋼原料和可鍛鑄鐵的毛坯。
2.灰口鑄鐵(簡稱灰口鐵)
灰口鑄鐵中的碳主要以片狀石墨的形式存在,斷口呈灰色。灰口鑄鐵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且價格低廉,製造方便,因而應用比較廣泛。
3.麻口鑄鐵(簡稱麻口鐵)
麻口鑄鐵中的碳既以滲碳體形式存在,又以石墨狀態存在。斷口來雜著白亮的游離滲碳體和暗灰色的石墨,故稱為麻口鐵。生產中很少用麻口鐵。
根據石墨形狀的不同,將鑄鐵分為以下四種:
(1)灰口鑄鐵,鑄鐵中的石墨形狀呈片狀。
(2)蠕墨鑄鍾持鐵中的石墨大部分為短小蠕蟲狀
(3)球墨鑄鐵(又稱瑪鐵、瑪鋼),鑄鐵中的石墨是不規則團絮狀。
(4)球墨鑄鐵:鑄鐵中的石墨呈球狀。
此外,為了獲得某些特殊性能,應使鑄鐵中的常規元素高幹規定的含量,並且加入一定的合金元素,此稱之為 特殊性能鑄鐵。例如、耐磨鑄鐵、耐熱鑄鐵和耐蝕鑄鐵等。
19,2鑄鐵的結晶
通過金屬學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鑄鐵的結晶過程和組織轉變依化學成分和鑄造工藝條件不同,可以按Fe-Fe3C系進行或者按Fe-G系進行。研究鑄鐵時為了方便起見 ,通常將這兩種狀態圖疊加在一起稱為Fe-C合金雙重狀態圖,如圖所示 。
由圖可見,亞共晶成分的發口鑄鐵(簡稱灰鑄鐵)結晶時,首先拆出的是初生奧氏體A,以後殘留下的液相再經過共晶轉變 ,變為固態。共晶轉變完畢後繼續冷卻時,還要發生碳自A中脫港析出那以後的共折轉變,完成結晶過程,形成亞共晶鑄鐵的最終紛紛通常把初生A的析出和以後共晶轉變稱為鑄鐵的一次結晶;而把凝固後進行的碳自A中的 脫溶、共析轉變稱為二次結晶。
表 灰鑄鐵的結晶過程
一次結晶決定了鑄鐵的晶粒大小、石墨形狀和分布,二次結晶決定了鑄鐵的基體組織。因此。要控制鑄鐵的組織,就必須控制這兩個結晶過程。
19.3 鑄鐵的石墨化
一,鑄鐵的石墨化過程
鑄鐵中石墨的形成過程稱為石墨化過程。鑄鐵組織形應的基本過程就是鑄鐵中石墨的形成過程。因此,了解石墨化過程的條件與影響因素對掌握鑄鐵材料的組織與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Fe-C合金雙重狀態圖,鑄鐵的石墨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液相亞共晶結晶階段。包括,從過共晶成分的液相中直接結晶出一次石墨和共晶成分的液相結晶出奧氏體加石墨由一次滲碳體和共 晶滲碳體在高溫退火時分解形成的石墨。
中間階段,即共晶轉變亞共折轉變之間階段。包括從奧氏體中直接析出二次石墨和二次滲碳體在此溫度區間分解形成的石墨。
第二階段,即共折轉變階段。包括共折轉變時,形成的共析石墨和共析滲碳體退火時分解形成的石墨。
鑄鐵石墨化過程進行的程度與鑄鐵組織的關系概括於表中
二、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
鑄鐵的組織取決於石墨化進行的程度,為了獲得所需要的組織,關鍵在於控制石墨化進行的程度。實踐證明,鑄鐵化學成分、鑄鐵結晶的的冷卻速度及鐵水的過熱和 靜置等詩多因素都影響石墨化和鑄鐵的顯微組織。
1.化學成分的影響
各元素對待鐵石墨化的影響可定性地列於表中。各元素對石墨形狀、分布的影響定性地列於表中。
由表可見,恃鐵中常見的C,Si、Mn、P、S中,C,Si是強烈促進石墨化的元素,S是強烈阻礙石墨化的元素。實際上各元素對鑄鐵的石墨化能力的影響極為復雜。其影響與各元素本身的含量以及是否與其它元素發生作用有關 ,如Ti、Zr、B、Ce、Mg等都阻礙石墨化,但若其含量極低(如B、Ce<0.01%,T<0.08%)時,它們又表現出有促進石墨化的作用。
2.冷卻速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鑄件冷卻速度趨緩慢,就越有利於按照Fe-G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充分進行石墨化;反之則有利於按照 Fe-Fe3C亞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最終獲得 白口鐵。尤其是在共析階段的石墨化,由於溫度較低,冷卻速度增大,原子擴散困難,所以通常情況下,共折階段的石墨化難以充分進行。
鑄鐵的冷卻速度是一個綜合的因素,它與澆注溫度、傳型材料的導熱能力以及鑄件的壁厚等因素有關。而且通常這些因素對兩個階段的影響基本相同。
提高澆注溫度能夠延緩鑄件的冷卻速度,這樣既促進了第一階段的石墨化,也促進了第二階段的石墨化。因此,提高澆注溫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石墨粉化 ,也可增加共析轉變。
3.鑄鐵的過熱和高溫靜置的影響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提高鐵水的過熱溫度,延長高溫靜置的時間,都會導致鑄鐵中的石墨基作組織的細化,使鑄鐵強度提高。進一步提高過熱度,鑄鐵的成核能力下降,因而使石墨形態變差,甚至出現自由滲聯體,使強度反而下降,因而存在一個『臨界溫度』。臨界溫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鐵水的化學成分及鑄件的冷卻速 度一般認為普通灰鑄鐵的臨界溫度約在1500一1550℃左右,所以總希望出鐵溫度高些。
19.4灰鑄鐵
灰鑄鐵是一種斷面是灰色,碳主要以片狀石墨形式出現,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鑄鐵。灰鑄鐵的鑄造性能、切削性、耐磨性和吸 震性都優於其它各類鑄鐵,而且生產方便、品率高、成本低。因此,在工農業生產中友鑄鐵獲得廣泛應用,在各類鑄鐵的總產量中點80%以上。
一,灰鑄鐵的牌號、化學成分反顯微組織
根據發鑄鐵分類國家標准 GB 9439一88,我國灰鑄鐵的牌號分為六級。
「HT」表示灰鐵二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大寫字母,其後數字表示抗拉強度。發鑄鐵的化學成分見表。
灰鑄鐵的顯微組織是由片狀石墨和金屬基體所組成的。金屬基體俄共析階段石墨化進行的程度不同可分為鐵素體、鐵素體-珠光體作和珠光體三種。相應有三種不同基體組織的灰鑄鐵 ,它們的顯微組織分別如圖與圖所 示。
普通灰鑄鐵的金屬基體以珠光作為主,並合有少量鐵素體;高強度鑄鐵主要是珠光作基體,屬於鐵素體基體的主要是高硅鑄鐵。
二、灰鑄鐵的性能和用途
灰鑄鐵的性能與其他學成分和組織有密切的聯系。
1.優良的鑄造性能
由於友鑄鐵的化學成分接近共晶點,所以鐵水流動性好,可以鑄造非常復雜的零件。另外,由於石墨比容較大,使鑄件凝固時的收縮量減少,可簡化工藝,減輕鑄件的應力並可得到緻密的組織。
2,優良的耐磨性和消震性
石墨本身具有潤滑作用,石墨掉落後的空洞能吸附和儲存潤滑油,使鑄件有良好的耐磨性。此外,由於鑄件中帶有硬度很高的磷共晶,又能使抗磨能力進一步提高,這對於制備活塞環、氣缸套等受摩擦零件具有重要意義。
石墨可以阻止後動的傳播,灰鑄鐵的消誇大能力是鋼的10倍,常用來製作承受振動的機床底座。
3.較低的缺口敏感性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灰鑄鐵中由於石墨的存在,相當於存在很多小的缺口時表面的缺陷、缺口等幾乎沒有敏感性,因此,表面的缺陷對鑄鐵的疲勞強度影響較小 ,但其疲勞強度比鋼要低。由於發鑄鐵中的石墨可以起斷屑作用和對刀具的潤滑起減障作用,所以其可切削加工性是優良的。
4.灰鑄鐵的機械性能
友鑄鐵的抗拉強度、塑性、韌性及彈性模量都低於碳素銹鋼,如表所示。灰鑄鐵的抗壓強度和硬度主要取決於基體組織。灰鑄鐵的抗壓強度一般比抗拉強度高出三四倍 ,這是灰鑄鐵的一種特性。因此,與其把灰鑄鐵用作抗拉零件還不如做耐壓零件更適合。這就是廣泛用作機床床身和支柱受耐壓零件的原因。
19.5 提高鑄鐵性能的途徑
一、鑄鐵石墨細倫強化——孕育處理
為了細化灰鑄鐵的組織,提高鑄鐵的機械性能,並使其均勻一致。通常在澆注前往鐵水中加和少量強烈促進石墨化的物質 ,即孕育劑)進行處理,這一處理過程稱為孕育處理。經過孕育處理的灰鑄鐵稱孕育鑄鐵。
常用的孕育劑有破鐵、硅鈣、稀土台金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含有75%Si的鐵合金。孕育劑的加入量大致在0.2%~0.5%,應視鑄件厚薄而定。孕育劑的作用是促使石里非自發形核 ,因而孕育鑄鐵的全相組織是在細密的珠光體基體上,均勻分布細小的石墨,其抗拉強度可達300一400 MPa,硬度可達HB170—270,αk可達3~8 J/cm2、延伸率達0.5%左右 ,都比普通灰鑄鐵高。
二、鑄鐵的石墨球化強化——球化處理
1.球墨鑄鐵的生產
石墨呈球狀的鑄鐵稱為球墨鑄鐵,簡稱球鐵。球鐵是用灰口成分的鐵水經球化處理和孕育處理兩製得的。
2、球鐵的組織和性能特點
球墨鑄鐵中的石墨呈球狀,它對基體的破壞作用小,基體強度利用率可達70%-90%。另外。球鐵可通過熱處理充分發揮基體的性能潛力,所以球鐵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抗拉強度最高可達150x107N/m2,延伸率可達25%。另外,它的屈強比 很高,αk可達8-15J/cm2。
3.球墨鑄鐵的牌號,化學成分和用途
根據國家標准 GB〕348--88規定,球鐵分為八個牌號,牌號中『QT』是球鐵二字漢語拼音的字頭,其後二級數字分別表示最低抗拉強度和最低延伸率。表 中列出了球鐵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球鐵具有上述優異的機械性能、有時可用它代替碳素鋼,應用於負荷較大受為復雜的零件如珠光體基的球鐵常用於製造汽車、拖拉機中的曲軸、連桿、凸輪等。還可做大型水壓機的工作缸、缸套及活塞。而鐵素作基的球鐵多用於製造受壓閥門、汽車後橋殼等。
19.6 可鍛鑄鐵
它是由白口鑄件經熱處理而得的一種高強度鑄化與灰鑄鐵相比,它具有較高的強度、塑性、韌性,而耐磨性和城探性優於普通碳素鋼,所以可部分代替碳鋼、合金鋼和有色金屬。
19.7 特殊性能鑄鐵
在普通鑄鍾基礎上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可使鑄鐵具有某種特殊性能,如耐磨性、耐熱性或腐蝕性等,從而形成一類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鑄鐵。合金鑄鐵可用來製造在高溫、高 磨擦或耐蝕條件下工作的機器零件。
一、耐磨鑄鐵
根據工作條件的不同,耐磨鑄鐵可以分為減摩鑄鐵和抗磨鑄鐵兩類。減磨鑄鐵用於製造在潤滑條件工作的零件,如機床床身、導軌和汽缸套等。這些零件要求較小的摩擦系數。抗磨 鑄鐵用來製造在於摩擦條件下工作的零件,如軋輥、球磨機磨球等。
二、耐熱鑄鐵
鑄鐵在高溫條件下工作、通常會產生氧化和生長等現象。氧凡是指鑄鐵在高溫下受氧化性氣氛的侵蝕,在鑄件表面發生的化學腐蝕的現象。由於表面形成氧化皮,減少了鑄件的有效斷面,因而降低了鑄件的承載能力。生長是指鑄鐵在高溫下反復加熱冷卻時發生的不可塑的體積長大,造成零件尺寸增大,並使機械性能降低。鑄件在高溫和負荷作用了,由於氧化和生長最終導致零件變形、翹曲、產生裂紋,甚至破裂。所以鑄鐵在高溫下抵抗破壞的能力通常指鑄鐵的抗氧化性和抗生長能力。耐熱鑄鐵是指在高溫條件下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生長性能,並能承受一定載荷的待錢。
三,耐蝕鑄鐵
普通鑄鐵的耐蝕性是很差的,這是因為鑄鐵本身是一種多相合金,在電解質中各相具有不同的電極電位,其中以石墨的電極電位最高,滲碳體次之,鐵素體最低。電位高的相是陰極,電位低的相是陽極,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微電池,於是作陽極的鐵素作不斷被消耗掉,一直深入到鑄鐵內部。
提高鑄鐵的耐蝕性的手段主要是加入人合金元素以得到有利的組織和形成良好的保護膜。鑄鐵的基作組織最好是緻密、均勻的單相組織、即A或F。中等大小又不相互連貫的石墨對耐蝕性有利。至於石墨的形狀,則以球狀或團絮狀為有利。
19.8 鑄鐵的熱處理
鑄鐵生產除適當地選擇優學成分以得到~定的組織外,熱處理也是進一步調整和改進基體組織以提高鑄鐵性能的一種重要途徑。鑄鐵的熱處理和鋼的熱處埋有相同之處 ,也有不同之處。鑄鐵的熱處理一般不能改善原始組織中石墨的形態和分布狀況。對灰口鑄鐵來說,由於片狀石墨所引起的應力集中效應是對鑄鐵性能起主導作用的困素,因此對
灰口鑄鐵施以熱處理的強化效果遠不如鋼和球鐵那樣顯著。故友口鑄鐵熱處理工藝主要為退火、正火等。對於球鐵來說,由於石墨呈球狀,對基體的割裂作用大大減輕,通過熱處理可使基作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可以顯著改善球性的機械性能。 故球鐵像鋼一樣,其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調質、多溫淬火、感應加熱淬火和表面化學熱處理等。
鑄鐵的熱處理工藝:
1.消除應力退火
由於鑄件壁厚不均勻,在加熱,冷卻及相變過程中,會產生效應力和組織應力。另外大型零件在機加工之後其內部也易殘存應力,所有這些內應力都必須消除。去應力退火通常的加熱溫度為500~550℃保溫時間為2~8h,然後爐冷(灰口鐵)或空冷(球鐵)。採用這種工藝可消除 鑄件內應力的90~95%,但鑄鐵組織不發生變化。若溫度超過550℃或保溫時間過長,反而會引起石墨化,使鑄件強度和硬度降低。
2.消除鑄件白口的高溫石墨化退火
鑄件冷卻時,表層及薄截面處,往往產生白口。白口組織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剝落。因此必須採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組織。退火工藝為:加熱到550-950℃保溫2~5 h,隨後爐冷到500—550℃再出爐空冷。在高溫保溫期間 ,游高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分解為石墨和A,在隨後護冷過程中二次滲碳體和共析滲碳體也分解,發生石墨化過程。由於滲碳體的分解,導致硬度下降,從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3.球鐵的正火
球鐵正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珠光體基體組織,並細化晶粒,均勻組織,以提高鑄件的機械性能。有時正火也是球鐵表面淬火在組織上的准備、正 火分高溫正火和低溫正火。高溫正火溫度一般不超過950~980℃,低溫正火一般加熱到共折溫度區間820~860℃。正火之後一般還需進行四人處理,以消除正火時產生的內應力。
4.球鐵的淬火及回火
為了提高球鐵的機械性能,一般鑄件加熱到Afc1以上30~50℃(Afc1代表加熱時A形成終了溫度) ,保溫後淬入油中,得到馬氏體組織。為了適當降低淬火後的殘余應力,一般淬火後應進行回火,低溫回火組織為回火馬氏作加殘留貝氏體再加球狀石墨。這種組織耐磨性好 ,用於要求高耐磨性,高強度的零件。中溫回火溫度為350—500℃回火後組織為回火屈氏體加球狀石墨,適用於要求耐磨性好、具有一定效穩定性和彈性的厚件。高溫 回火溫度為500—60D℃,回火後組織為回火索氏作加球狀石墨,具有韌性和強度結合良好的綜合性能,因此在生產中廣泛應用。
5.球鐵的多溫淬火
球鐵經等溫淬火後可以獲得高強度,同時兼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多溫淬火加熱溫度的選擇主要考慮使原始組織全部A化、不殘留F,同時也避免A晶粒長大。加熱溫度一般採用Afc1以上30~50℃,等溫處理溫度為0~350℃以保證獲得具有綜合機械性能的下貝氏體組織。稀土鎂鋁球鐵等 溫淬火後σb=1200~1400MPa,αk=3~3.6J/cm2,HRC=47~51。但應注意等溫淬火後再加一道回火工序。
6.表面淬火
為了提高某些鑄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可採用表面淬火。灰鑄鐵及球鐵鑄件均可進行表面淬火。一般採用高(中) 頻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和電接觸表面淬火。
7.化學熱處理
對於要求表面耐磨或抗氧化、耐腐蝕的鑄件,可以採用類似於鋼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如氣體軟氯化、氯化、滲硼、滲硫等處理。
http://www.pvbbs.com/hphtml/?thread-2006.html
『肆』 不銹鋼為什麼不生銹
不銹鋼是一種合金。所謂合金就是由兩種或更多種化學元素(其中至少有一種是金屬回)所組成的具有金屬答特性的特質。不銹鋼是由鐵、鉻、鎳、錳等元素組成的。這些合金元素使鋼的內部組織和性能發生了變化,在鋼的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使其能耐酸、耐鹼、抗氧化、抗腐蝕。由於不銹鋼具有優異的抗腐蝕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化工農業生產和日學生活領域。
但是,不銹鋼也並非永遠不生銹,如果長期將它放置在潮濕、鹽分多的境中,它也會生銹。但一般情況下它是不生銹的。
『伍』 304不銹鋼帶表面氧化鐵皮是什麼意思
304不銹鋼帶表面氧化鐵皮是304不銹鋼帶在加熱、熱處理或在熱狀態進行加工時形版成的一層附著在金屬表面上的權金屬氧化物.由於金屬的成分、表而溫度、加熱和冷卻制度、介質含氧量等因素的不同,氧化鐵皮的成分與結構也因之而異。一般說來,金屬的化學性質越活潑,溫度越高,金屬的氧化速度就越快。氧化時間長,則形成的氧化鐵皮厚度就越大。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各種鐵的氧化物,結構也較為疏鬆,而鋼材的軋制及鋼鐵製品的加工,多半都是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的,因此加快了鋼材的氧化速度.促進了鋼材表而氧化鐵皮的形成。 由於304不銹鋼帶的化學成分、軋制溫度、軋制後的冷卻速度及卷取溫度的不同,所以304不銹鋼帶表面上所生成的氧化鐵皮的結構、厚度、性質亦有所不同,具體地分析、研究這些特徵,對於有效地清除氧化鐵皮和控制氧化鐵皮生成有利於清除的形式都是有利的。推薦閱讀:303不銹鋼棒是普通不銹鋼嗎?
『陸』 不銹鋼也會生銹,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不銹鋼表面存積著含有其他金屬元素的粉塵或異類金屬顆粒的附 著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附著物與不銹鋼間的冷凝水,將二者連成一個 微電池,引發了電化學反應,保護膜受到破壞,稱之謂電化學腐蝕。不銹鋼,通俗地說,不銹鋼就是不容易生銹的鋼。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由於其表面上富鉻氧化膜(鈍化膜)的形成。這種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相對的。試驗表明,鋼在大氣、水等弱介質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質中。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不銹鋼的不銹機理都是因為存在Cr元素。不銹鋼耐蝕的根本原因(機理)是鈍化膜理論。所謂鈍化膜就是在不銹鋼的表面有一層以Cr2O3為主的薄膜。
『柒』 焊接不銹鋼時的黑色氧化物成分該物質附著時能否加速不銹鋼銹蝕
那層黑色物,結構疏鬆而脆,不能阻擋氧化,也不會加速氧化。但在那層黑色物質的下面,緊緊貼附於不銹鋼本體表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均勻的、深灰色的氧化層,就是這一個氧化層使得不銹鋼大大減緩了繼續氧化。
『捌』 不銹鋼之所以不生銹,裡面含有什麼元素
不銹鋼是指在空氣、水、蒸汽等弱腐蝕介質中不生銹和在酸、鹼、鹽溶液等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的鋼。其中一些在弱腐蝕介質中不生銹的鋼,不一定在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而在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的鋼,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不銹性。
不銹鋼是在碳素鋼的基礎上添加一定含量的鉻元素冶煉製成。它為什麼不生銹耐腐蝕呢?主要原因就在於鋼中含有鉻。由於鉻的影響,在腐蝕介質的作用下,鋼件表面生成一層堅固緻密的氧化物膜,稱作「鈍化膜」。這層膜極薄而透明,肉眼幾乎看不到,看到的依然是銀亮光澤的金屬表面。這層膜使金屬與外界的介質隔離,阻止金屬被進一步腐蝕;並且還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如果一旦遭到破壞,鋼中的鉻會與介質中的氧重新生成鈍化膜,繼續起保護作用。
碳素鋼與這就不一樣。在腐蝕介質的作用下,碳素鋼表面會很快生成鬆散的氧化鐵層,就是常說的銹,它不能阻止金屬與介質隔離,外界的氧原子不斷往內擴散而使鋼件繼續生銹、腐蝕,以致完全破壞。
不銹鋼能夠不生銹、耐腐蝕,所需要的最低鉻含量是多少呢?美國、歐洲標准中規定為不小於10.5%(質量分數,後同),日本工業標准規定一般不小於約11%,我國一般認為不小於12%。實際上,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對鉻元素的含量要求,取決於腐蝕介質的種類、濃度、溫度、壓力、流動速度,以及鋼中除鉻以外的其它合金元素等許多因素。
為了使不銹鋼既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力學和物理等其它性能,根據不同要求,鋼中除添加較高含量的合金元素鉻以外,還匹配添加鎳、鉬、錳、氮等其它合金元素。這樣,不僅可以改變鈍化膜的化學組成,強化它在苛刻介質中的耐腐蝕能力,而且使鋼材還能獲得足夠的強度、塑性和韌性,以及良好的工藝性能,如可焊接性、加工成型性等。
『玖』 新買的不銹鋼電水壺,燒水後壺底出現好像氧化物的東西,是什麼啊【如圖】
燒水後發現壺內底部出現斑痕一樣的東西,那是加熱水後水裡的氧化物。
至於那些像銹斑的痕跡,那是電熱管加熱SUS盤,SUS中鐵分子由於受熱而產生運動造成的。只是顏色不好看,倒不會對身體有什麽傷害。
還有那些白白的斑跡都是水加熱後的氧化物沉澱,也是沒關系的。
一般的蚊香式電熱管kettle及電熱盤式kettle,加熱後都會有這個的情況出現。
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倒是也有個辦法,就是要燒純凈水喝,斑痕就不會出現,就算出現,量也很少。
我有測量過公司有純凈水PH值是1-2,而普通自來水的PH值卻有6-7。
以上,請參考哦!
謝謝支持:)
『拾』 不銹鋼鎢極氬弧焊產生的氧化物是什麼
一般是鉻的多些,鉻在不銹鋼氧化的過程中是最先形成氧化膜來保護不受繼續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