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04不綉鋼如何去除銹蝕
簡介
所有金屬都和大氣中的氧氣進行反應,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鋼上形成的氧化
鐵繼續進行氧化,使銹蝕不斷擴大,最終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屬(例如,鋅,鎳和鉻)進行電鍍來保護碳鋼表面,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這種保護僅是一種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面的鋼便開始銹蝕 鉻是使不銹鋼獲得耐蝕性的基本元素,當鋼中含鉻量達到12%左右時,鉻與腐蝕介質中的氧作用,在鋼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 自鈍化膜),可阻止鋼的基體進一步腐蝕。除鉻外,常用的合金元素還有鎳、鉬、鈦、鈮、銅、氮等,以滿足各種用途對不銹鋼組織和性能的要求。
化學成分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有些鋼的wC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才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wCr均在13%以上。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等元素。
種類
不銹鋼常按組織狀態分為:馬氏體鋼、鐵素體鋼、奧氏體鋼等。另外,可按成分分為: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和鉻錳氮不銹鋼等。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 屬於這一類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鐵素體不銹鋼因為含鉻量高,耐腐蝕性能與抗氧化性能均比較好,但機械性能與工藝性能較差,多用於受力不大的耐酸結構及作抗氧化鋼使用。這類鋼能抵抗大氣、硝酸及鹽水溶液的腐蝕,並具有高溫抗氧化性能好、熱膨脹系數小等特點,用於硝酸及食品工廠設備,也可製作在高溫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氣輪機零件等。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奧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鋼的wC<0.08%,鋼號中標記為「0」。這類鋼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鋼在室溫下呈奧氏體狀態。這類鋼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焊接性和耐蝕性能,在氧化性和還原性介質中耐蝕性均較好,用來製作耐酸設備,如耐蝕容器及設備襯里、輸送管道、耐硝酸的設備零件等。奧氏體不銹鋼一般採用固溶處理,即將鋼加熱至1050~1150℃,然後水冷,以獲得單相奧氏體組織。 3、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奧氏體和鐵素體組織各約佔一半的不銹鋼。在含C較低的情況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鋼還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與鐵素體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銹鋼的475℃脆性以及導熱系數高,具有超塑性等特點。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強度高且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有明顯提高。雙相不銹鋼具有優良的耐孔蝕性能,也是一種節鎳不銹鋼。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馬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較高,故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蝕性稍差,用於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耐蝕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彈簧、汽輪機葉片、水壓機閥等。這類鋼是在淬火、回火處理後使用的。
編輯本段二、不銹鋼歷史
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著名冶金科學家亨利·布雷爾利(Harry Brearley)於20世紀初期發明了不銹鋼。 不銹鋼的發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科學家布享利·布雷爾利受英國政府軍部兵工廠不銹鋼旗桿
委託,研究武器的改進工作。那時,士兵用的步槍槍膛極易磨損,布雷爾利想發明一種不易磨損的合金鋼。布雷爾利發明的不銹鋼於1916年取得英國專利權並開始大量生產,至此,從垃圾堆中偶然發現的不銹鋼便風靡全球,亨利·布雷爾利也被譽為「不銹鋼之父」。
編輯本段三、不銹鋼作用
不銹鋼不會產生腐蝕、點蝕、銹蝕或磨損。不銹鋼還是建築用金屬材料中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由於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所以它能使結構部件永久地保持工程設計的完整性。含鉻不銹鋼還集機械強度和高延伸性於一身,易於部件的加工製造,可滿足建築師和結構設計人員的需要不銹鋼餐盤
。
編輯本段四、不銹鋼牌號分組
沉澱硬化型不銹鋼。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為超高強度的材料在核工業、航空和航天工業中應用。 按成分可分為Cr系(400系列)、Cr-Ni系(300系列)、Cr-Mn-Ni(200系列)及析出硬化系(600系列)。 200 系列—鉻-鎳-錳 奧氏體不銹鋼 300 系列—鉻-鎳 奧氏體不銹鋼 301—延展性好,用於成型產品。也可通過機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勞強度優於304不銹鋼。 302—耐腐蝕性同304,由於含碳相對要高因而強度更好。 303—通過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較304更易切削加工。 304— 即18/8不銹鋼。GB牌號為0Cr18Ni9。 309—較之304有更好的耐溫性。 316—繼304之後,第二個得到最廣泛應用的鋼種,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制葯行業和外科手術器材,添加鉬元素使其獲得一種抗腐蝕的特殊結構。由於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蝕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鋼」來使用。SS316則通常用於核燃料回收裝置。18/10級不銹鋼通常也符合這個應用級別。[1]不銹鋼水桶
型號 321—除了因為添加了鈦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縫銹蝕的風險之外其他性能類似304。 400 系列—鐵素體和馬氏體不銹鋼。 408—耐熱性好,弱抗腐蝕性,11%的Cr,8%的Ni。 409—最廉價的型號(英美),通常用作汽車排氣管,屬鐵素體不銹鋼(鉻鋼)。 410—馬氏體(高強度鉻鋼),耐磨性好,抗腐蝕性較差。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420—「刃具級」馬氏體鋼,類似布氏高鉻鋼這種最早的不銹鋼。也用於外科手術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430—鐵素體不銹鋼,裝飾用,例如用於汽車飾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溫性和抗腐蝕性要差。 440—高強度刃具鋼,含碳稍高,經過適當的熱處理後可以獲得較高屈服強度,硬度可以達到58HRC,屬於最硬的不銹鋼之列。最常見的應用例子就是「剃須刀片」。常用型號有 三種:440A、440B、440C,另外還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熱鉻合金鋼。 600 系列—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 不銹鋼
630—最常用的沉澱硬化不銹鋼型號,通常也叫17-4;17%Cr,4%Ni。
❷ 沉澱硬化不銹鋼有什麼作用和不同點
沉澱硬化不銹鋼(precipitation 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是指在不銹鋼化學成分的基礎上添加不同類型、數量的強化元素,通過沉澱硬化過程析出不同類型和數量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和金屬間化合物,既提高鋼的強度又保持足夠的韌性的一類高強度不銹鋼,簡稱PH鋼。沉澱硬化不銹鋼根據其基體的金相組織可以分為馬氏體型、半奧氏體型和奧氏體型3類
簡介
沉澱硬化不銹鋼,在各類不銹鋼中通過單獨或復合加入硬化元素,而獲得高強度、高韌性、高耐蝕性的一類不銹鋼 。
分類
根據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所加的硬化元素而分為四大類,即:
(1)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含碳一般低0.1%。通過加入硬化元素(銅,鋁,鈦和鋁等)進行強化,以彌補強度不足。鉻含量一般高於17%,並加入適量鎳以改善耐蝕性;
(2)馬氏體時效不銹鋼,含碳不高於0.03%以保證馬氏體基體的韌性、耐蝕性、焊接性和加工性,含鉻不少12%以確保耐蝕性。另外還加入合金元素鈷,進一步改善鋼的熱處理效果;
(3)半奧氏體型,即過渡型沉澱硬化不銹鋼,含鉻不少於12%。含碳低,並且以鋁作為其主要沉澱硬化元素這類型鋼比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有更好的綜合性能;
(4)奧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是在淬火狀態和時效狀態都為穩定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含鎳(高於25%)和錳都高,含鉻高於13%,以確保良好的耐蝕性和抗氧化性通常添加鈦、鋁、釩或磷作為沉澱硬化元素,同時加人微量硼、釩、氮等元素,以獲得優良的綜合性能 。
特點
沉澱硬化不銹鋼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耐蝕性、高抗氧化性和優良的成型性、焊接性等綜合性能。
典型牌號
(1)0Cr17Ni4Cu4Nb鋼
該鋼為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Ms點約150℃,Mf點在30℃以下。馬氏體轉變完全與否受成分和冷卻方式影響。鋼中銅以極細小而分散的ε相彌散分布在基體上從而提高強度。H900處理時σb=1310MPa,σ0.2=1170MPa,δ5=10%,ψ=40%。該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耐蝕性優於一般馬氏體不銹鋼,與一般奧氏體不銹鋼相近。它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不需預熱就可以焊接並且焊後可不進行局部退火。它主要用於製造耐蝕和高強度部件如噴氣發動機壓氣機機匣及大型汽輪機末級葉片。
(2)0Cr17Ni7Al鋼
這個牌號為半奧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它是在0Cr17Ni7這一不穩定的奧氏體鋼中添加鋁,再經過馬氏體轉變和析出NiAl化合物而硬化的鋼種。在RH950處理後,σb=1580MPa,σ0.2=1470MPa,δ5=6%。該鋼在氧化性酸中耐蝕性良好,而在像硫酸、鹽酸等非氧化性酸中耐蝕性差。經A或A1750處理後的耐酸性最好。而用TH、RH、CH處理後的耐酸性變差。該鋼的焊接可採用與奧氏體不銹鋼相同的焊接工藝。若採用與母材成分相同的焊條焊接,則焊縫中將出現大量的δ鐵素體,造成焊縫韌性的下降,因而焊條中可適當的降鉻或增鎳。焊接時應採用惰性氣體保護以防焊條中鋁的氧化。為獲得良好的焊接效率,固溶退火後的焊件,最好先進行固溶處理,然後再進行調整和時效處理。該類鋼主要用於製造飛機外殼、結構件、導彈的壓力容器和構件,噴氣發動機零件、彈簧、隔膜、波紋管、天線、緊固件、測量儀表等。
(3)0Cr15Ni25Ti2MoVB鋼
該鋼為奧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亦即鐵鎳基高溫合金。鋼不僅在固溶態,而且在時效態均為穩定的奧氏體組織。-般由鋼中形成金屬間化合物來達到提高強度和改善高溫性能。在時效態σb=1035MPa,σ0.2=690MPa,δ=25%,ψ=40%。該鋼高溫強度好,使用溫度可達600~700℃。650℃以下的高溫屈服強度與室溫差不多。低溫韌性良好,但存在室溫強度低,焊接性能差等缺點 。
應用
而廣泛用於尖端工業和民用工業,例如典型的沉澱硬化不銹鋼17-4P,可用來製作在370℃以下,要求耐蝕、耐磨、高強度的結構 。
❸ 304不銹鋼酸洗後有類似油斑是什麼情況造成的求大神
內調外養的祛斑方式是科學的祛斑方式。是不傷皮膚的,自然的祛斑方式。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❹ 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17-4PH(630)鋼材車床能不能車 削切
SUS630建議選用立方氮化硼或者硬質合金刀具加工
SUS630是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較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已經被大量的推廣運用在閥門,軸類及化纖行業及具有一定耐蝕要求的高強度零部件等。
概述
SUS630不銹鋼 (日本牌號)
不銹鋼:SUS630
特性
添加銅的沉澱硬化型鋼種。用於製造軸類、汽輪機部件。
由銅、鈮/鈳構成的沉澱硬化馬氏體不銹鋼,含碳量低,抗腐蝕性和可焊性均比一般的馬氏體型不銹鋼好,與18-8型不銹鋼類似,熱處理工藝簡單,切削性好,但是較難滿足深冷加工。
金相組織:組織特徵為沉澱硬化型。
用途
用於製造耐蝕性高、強度高的零部件,如軸承類、汽輪機零件。
物理性能
化學成份
碳 C :≤0.07
硅 Si:≤1.00
錳 Mn:≤1.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鉻 Cr:15.50~17.50
鎳 Ni:3.00~5.00
銅 Cu:3.00~5.00
鈮 Nb:0.15~0.45
交貨狀態
一般以熱處理狀態交貨,其熱處理種類在合同中註明;未註明者,按不熱處理狀態交貨。
合金是沉澱、淬水、馬氏體的不銹鋼,和這個等級具有高強度、硬度和抗腐蝕等特性。經過熱處理後,產品的機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 達到高達1100-1300 mpa (160-190 ksi) 的耐壓強度。這個等級不能用於高於300℃ (570F) 或非常低的溫度下,它對大氣及稀釋酸或鹽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它的抗腐蝕 能力與304 和430 一樣。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 (MPa):
480℃時效,≥1310;
550℃時效,≥1060;
580℃時效,≥1000;
620℃時效,≥930
條件屈服強度σ0.2 (MPa):
480℃時效,≥1180;
550℃時效,≥1000;
580℃時效,≥865;
620℃時效,≥725
伸長率δ5 (%):480℃時效,≥10;550℃時效,≥12;580℃時效,≥13;620℃時效,≥16
斷面收縮率ψ (%):
480℃時效,≥40;
550℃時效,≥45;
580℃時效,≥45;
620℃時效,≥50
硬度 :固溶,≤363HB和≤38HRC;
480℃時效,≥375HB和≥40HRC;
550℃時效,≥331HB和≥35HRC;
580℃時效,≥302HB和≥31HRC;
620℃時效,≥277HB和≥28HRC
熱處理工藝
熱處理規范:
1)固溶1020~1060℃快冷;
2)480℃時效,經固溶處理後,470~490℃空冷;
3)550℃時效,經固溶處理後,540~560℃空冷;
4)580℃時效,經固溶處理後,570~590℃空冷;
5)620℃時效,經固溶處理後,610~630℃空冷。
金相組織:組織特徵為沉澱硬化型。
交貨狀態
一般以熱處理狀態交貨,其熱處理種類在合同中註明;未註明者,按不熱處理狀態交貨。
❺ 不銹鋼表面預處理有哪些方法
經水溶性工業皂鹼洗,40°C熱水洗滌5min,120°C烘乾後,再在下述溶液中於100°C浸漬2min:鹽酸200磷酸30氫氟酸10再用40°C熱水洗滌5min,40°C下乾燥30min。
❻ 沉澱硬化型不銹鋼如何消磁
這種材料是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很難消磁吧
❼ 不銹鋼能否硬化處理
不銹鋼可以硬化處理。
硬化處理不銹鋼的方法:
一.利用低壓等離子體輝光放電技術在350~450℃之間對奧氏體不銹鋼後卡進行滲氮表面強化,在壓強100~150KPa,處理60~100分鍾即可得到厚度10~30 um左右的高硬度的氮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強化層.採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及俄歇譜儀等對滲層進行結構分析表明,在處理溫度低於450℃時,滲層為單相氮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層,顯微硬度達到IOOOHV,與原基體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2~3倍。
二.利用低壓等離子體輝光放電技術在350~450℃之間對奧氏體不銹鋼後卡進行快速滲碳表面強化,在壓強100~150KPa,處理60~100分鍾即可得到厚度10~30 u m左右的高硬度的碳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強化層.採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及俄歇譜儀等對滲層進行結構分析表明,在處理溫度低於450℃時,滲層為單相碳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層,顯微硬度達到900HV,與原基體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抗咬合性能得到改善。
❽ 如何消除不銹鋼的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的消除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再結晶退火:把冷變形的金屬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後冷卻,使其發生再結晶的熱處理工藝。在生產中採用再結晶退火來消除加工產品的加工硬化,提高塑性,殘余應力也可以完全消除。在冷變形加工過程中間有時也進行再結晶退火,這是為了恢復塑性以便於繼續加工。
2.固溶退火(鉻鎳不銹鋼常用的方法): 亦即碳化物固溶退火, 一種將成品件加熱至攝氏1010度以上而脫除碳化物沉澱(即從不銹鋼固體溶液中逃逸的碳)的工藝, 此後將其迅速降溫,通常是用水淬火, 所含碳化物返回不銹鋼固體溶液中.固溶退火處理可應用於一系列的合金鋼與不銹鋼成分中. 對於300系列不銹鋼鑄件的固溶處理能產生一種沒有碳化物雜質的均一的顯微結構. 對於沉澱硬化合金鑄件及鍛件的固溶退火能產生較軟的顯微結構.
❾ 沉澱硬化不銹鋼的分類
沉澱抄硬化不銹鋼是襲其經過沉澱硬化熱處理後強度高,塑性和耐蝕性優於其他不銹鋼。
沉澱硬化不銹鋼根據其基體的金相組織可以分為馬氏體型、半奧氏體型和奧氏體型3類。
(1)馬氏體型
馬氏體型沉澱硬化不銹鋼通常是在馬氏體狀態下供應,經過簡單的時效處理進行沉澱硬化。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的性能可以通過馬氏體形成與沉澱硬化機理中的一種或兩種共同作用來獲得,它是沉澱硬化不銹鋼中應用最廣泛的鋼種。
(2)半奧氏體型
半奧氏體型不銹鋼的基體是奧氏體且含5%~20%的δ鐵素體,硬化前通過特殊熱處理,使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然後進行時效處理。半奧氏體不銹鋼可以加工成各種產品,但主要用於平軋薄板和帶材,此沉澱硬化不銹鋼在閥門產品中一般不採用。
(3)奧氏體型
奧氏體型不銹鋼是在奧氏體狀態下供應,這類鋼極少採用。
沉澱硬化(析出強化)是指金屬在過飽和固溶體中溶質原子偏聚區和(或)由之脫溶出微粒彌散分布於基體中而導致硬化的一種熱處理工藝。如奧氏體沉澱不銹鋼在固溶處理後或經冷加工後,在400~500℃或700~800℃進行沉澱硬化處理,可獲得很高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