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通的鐵導不導磁,不銹鋼導磁嗎
普通的鐵導磁;奧氏體不銹鋼不導磁;馬氏體、鐵素體不銹鋼、沉澱硬化不銹鋼及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都是導磁的。
⑵ 導磁不銹鋼鍋與無磁不銹鋼鍋有什麼區別無磁不銹鋼鍋能在電磁爐上燒嗎
摘要 無磁不銹鋼鍋不能在電磁爐上燒,兩者區別: 1、工作情況不同 導磁不銹鋼以其高磁導率來加強磁感,從而大大增強渦旋電場及渦流熱功率。而無磁不銹鋼由於材料電阻率不匹配,會造成電磁爐負荷異常而啟動自動保護,不能正常工作。 2、材質不同 無磁的主要有201和304材質,帶磁的主要有430和YH21CT,430帶磁比無磁的201不銹鋼防銹稍強,其次是YH21CT,304不銹鋼為採用美國標準的一種無磁不銹鋼,為奧氏體型,中高檔蒸鍋所用。 3、使用情況不同 無磁性的不銹鋼鍋不能用於電磁爐;而添加了導磁性不銹鋼、碳鋼可以使鍋具適用於電磁爐等。
⑶ 能夠導磁的材料有哪些
導磁材料很多,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有55個元素有順磁性。
我估計你想了解的是軟磁材料,軟磁材料的基本特徵是磁導率高,磁選設備上常用的軟磁材料有工程純鐵、導磁不銹鋼和低碳鋼等等,
具體說有純鐵、純鐵(DT1)、純鐵(DT2)、純鐵(DT3)、硅鋼(熱扎)、硅鋼(冷扎晶粒取向)、45坡莫合金、78坡莫合金、超坡莫合金等等。
還有一種就是相對昂貴的超導材料,目前已發現幾十種超導金屬元素,幾千種超導合金和化合物。超導材料基本分成這兩類(超導合金和超導化合物),已被廣泛使用的有:鈮-鈦合金,超導化合物鈮三錫(Nb3Sn),釩三鎵(V3Ga),此處兩個數字3為下標。
優元選礦,至誠服務!
⑷ 不銹鋼在什麼情況下導磁與不導磁
在一般人的來觀念中,源都認為不銹鋼沒有磁性,這種觀念並不完全正確,其實最廣為大眾所使用之304不銹鋼的組織是沃斯田鐵結構,加工退火後可去磁,其它像常用來製造刀具的麻田散鐵系不銹鋼和製造流理檯面板之肥粒鐵系不銹鋼,則都是具有強磁性的。各系常用不銹鋼之磁性分類大致如下:
(1).肥粒鐵系:代表鋼種SUS430、SUS409L Þ有磁性
(2).麻田散鐵系:代表鋼種SUS420J2 Þ有磁性
(3).沃斯田鐵系:代表鋼種SUS304、SUS304L、SUS316L Þ微磁性
300系磁性之主要來源有二:即δ-ferrite的殘留和麻田散鐵相的誘發。
肥粒鐵系和麻田散鐵系的不銹鋼有磁性,退火後並無法消除磁性。加工後有磁性的沃斯田鐵系不銹鋼,在冷加工後,接著做消磁熱處理可降低或消除磁性。
全手工編入,希望採納
⑸ 不銹鋼能否導磁
個人答案: 當然能了,這不銹鋼都是鐵的合金。有鐵當然就能被磁化!只是被磁化的強弱會不一樣!
搜索到得答案: (1)只有奧氏體不銹鋼(304、316等)不會被磁化,其它的不銹鋼能被磁化,產生弱磁現象,如1Cr13等。
(2) 不銹鋼有很多種類。不能被磁化的是奧氏體不銹鋼,俗稱18-8不銹鋼。
其實理論上在磁場中任何物質都會被磁化,或多或少而已,比如磁化水。
另外物質離開磁場(去掉磁場)後,會有剩磁。奧氏體不銹鋼剩磁幾乎為0,但是普通碳素鋼卻剩磁很大。
具體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材料學,有詳細的說明。
⑹ 什麼材質不銹鋼導磁率最高
鐵素體不銹鋼導磁性最好,400系列其中就有鐵素體不銹鋼,如409、版430、443、444、439、436。碳鋼、鐵權素體型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奧氏體型不銹鋼無磁性。
不銹鋼有各種各樣的牌號,各種牌號的應用范圍和理化性能也相差甚遠,只有選擇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銹鋼從金相組織分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及雙相體不銹鋼,其中奧氏體不銹鋼屬於無磁不銹鋼,馬氏體及雙相體不銹鋼是有磁性的。
要求導磁防銹,若是家用推薦使用馬氏體不銹鋼,如410(含鉻約13%)、430(含鉻約17%),其中430含鉻量高些,防銹效果好於410的,磁性一樣的。雙相體不銹鋼主要用於化工業,價格較高,不適合民用。
⑺ 哪種不銹鋼導磁最好
鐵鈷這類金屬導磁,不銹鋼裡面同樣含有鐵,所以也是導磁的,純鎳不導磁。幾本不銹鋼裡面都有鐵,鐵元素的多少決定了導磁強弱。
不銹鋼含有鎳,鎳導
⑻ 不銹鋼的導磁性好么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認為不銹鋼是沒有磁性的,並藉助磁鐵來鑒別不銹鋼,這種方法很不科學。首先鋅合金、銅合金一般都可以仿不銹鋼的外觀顏色,也沒有磁性,容易誤認為是不銹鋼;而即使是我們目前最常使用的304鋼種,在經過冷加工後,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磁性。所以不能只憑一塊磁鐵來判斷不銹鋼的真偽。
那麼不銹鋼的磁性究竟是怎麼來的?
根據材料物理學的研究,金屬的磁性來源於電子自旋的結構,電子自旋屬於量子機械性能,既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在鐵磁性金屬中,電子會自動按照同一方向進行旋轉,而反鐵磁性金屬材料中,一些電子按照規則的模式進行,而相鄰電子則朝著相反方向或反平行自旋,但對於三角形晶格中的電子來說,由於每個三角形中的兩個電子都必須按照相同方向自旋,因此自旋結構已經不存在。
通常來說,奧氏體不銹鋼(以304為代表)是無磁性的,但是也可能帶有弱磁性,而鐵素體(主要有430、409L、439和445NF等)和馬氏體(以410為代表)一般都是帶有磁性的。
不銹鋼裡面有一些鋼種(如304等)分類為「無磁性不銹鋼」的是指其磁性指標低於某個值而已,也就是說,一般不銹鋼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磁性。
此外,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者弱磁性,而鐵素體和馬氏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出現少量的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出現弱磁性。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磁性也會越強。
想要完全消除304不銹鋼的磁性,可以通過高溫固溶處理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除磁性。
因此材料的磁性是由分子排布是否規則及電子自旋的同向性決定的,我們認為是材料的物理性能,而材料的耐腐蝕性能則是由材料的化學成分決定的,是材料的化學性能,與材料是否有磁性無關。
從不銹鋼發展前景來看,400系代替300系可謂大勢所趨。而200系材料由於廢鋼回收面臨著諸多困難,系非環保不銹鋼,如果加大該鋼種的使用,不利於整個不銹鋼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現在很多有深謀遠慮的大型企業都向200系說不,而將眼光投向了更具有發展潛力的400系不銹鋼。
⑼ 什麼鋼導磁性好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但不科學,易誤解,應迴避)兩大類。奧氏體型不銹鋼由於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鋼鐵的奧氏體組織在770攝氏度以上失去鐵磁性。不銹鋼中加入大量的合金,使部分不銹鋼的奧氏體相區擴大到室溫。這種奧氏體不銹鋼不具有鐵磁性。除此之外的其它的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等等,都具有鐵磁性。 能被吸起的是不銹鐵一般稱作Cr13,不銹鋼有1Cr18Ni9Ti和0Cr18Ni9Ti等。 人們常以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真假。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反之,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辨別方法。一般,經營不銹鋼材料已有十餘年的人都知道,依靠傳統的是否有磁性來判別不銹鋼的方法,很有可能吃虧。 據他們介紹,不銹鋼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奧氏體型和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型是有磁性。然而,也並不一定如此。如通常用作裝修管板的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性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就越大。相反,質量次一點的200系列不銹鋼,很有可能不帶磁性,由此判定它是貨真價實的不銹鋼,就大錯特錯了。 由磁鐵的特性決定的如果按原子電流解釋就是電流產生的磁場磁化別的物體磁化物體產生電場電場互相作用產生力的作用 物質大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在原子內部,電子不停地自轉,並繞原子核旋轉。電子的這兩種運動都會產生磁性。但是在大多數物質中,電子運動的方向各不相同、雜亂無章,磁效應相互抵消。因此,大多數物質在正常情況下,並不呈現磁性。鐵、鈷、鎳或鐵氧體等鐵磁類物質有所不同,它內部的電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圍內自發地排列起來,形成一個自發磁化區,這種自發磁化區就叫磁疇。鐵磁類物質磁化後,內部的磁疇整整齊齊、方向一致地排列起來,使磁性加強,就構成磁鐵了。磁鐵的吸鐵過程就是對鐵塊的磁化過程,磁化了的鐵塊和磁鐵不同極性間產生吸引力,鐵塊就牢牢地與磁鐵「粘」在一起了。我們就說磁鐵有磁性了。 磁鐵能不能吸起一個東西和被吸東西的磁導率有關,而磁導率和磁疇是相關的,自然界的各種元素中,鎳的磁導率最高,然後是鈷,再次之是鐵,其他的物質例如銅也有一定的磁導率,但是非常低,使我們感覺不到而已,不是含鐵的東西都可以被磁石吸起來,不銹鋼屬於合金即在鐵的基礎上又添加了鉻和鎳如1Cr13就是添加了Cr,310不銹鋼即Cr25Ni20Si2就添加了Cr和Ni以及Si,304不銹鋼即1Cr18Ni9Ti就添加了Cr和Ni以及Ti.......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原來的磁疇排列方式,磁導率降低,甚至於我們的手感覺不到,所以我們覺著不吸. 根據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用合金的辦法制出磁導率非常高的合金 不銹鋼以其漂亮的外觀、耐腐蝕的特性、不易損壞的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鍋碗瓢盆、城市雕塑、建築、裝修居室等使用不銹鋼的地方越來越多,但人們對不銹鋼的判別認識不深,有些顧客在買不銹鋼廚具時,拿著磁鐵在不銹鋼器皿上試來試去。認為磁鐵吸上的是不銹鐵,吸不上的是不銹鋼。看來人們對不銹鋼的認識還有誤區。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被廣泛應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都是鋼,只不過人們叫法不同。對於不銹鋼來說,不管磁鐵吸得上與否,只要符合質量標准,都是不銹鋼。因此,從治金學的角度說,根本沒有不銹鐵之說。不銹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鉻元素含量在10.5%以上的鋼就不生銹。冶煉時加入的合金元素不同,也就有了磁鐵吸得上與吸不上的區別了。不銹鋼一般是按組織結構分的,可以分為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等幾大類。如果往鋼水裡加入了不同比例的鉻鎳等,煉成的奧氏體鋼就是磁鐵吸不上的不銹鋼;如果往鋼水裡加入鉻和少量的鎳(或不加鎳),煉成的鋼就是磁鐵吸得上的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主要合金元素是鉻、鐵和碳。不銹鋼因含合金量的不同分有100多種。除了奧氏體不銹鋼都具有磁性。鎳元素在世界上儲藏量很少,價格比較昂貴。因此,鎳含量高的不銹鋼在市場上價格也較高,而且磁鐵還吸不上。其實,還有一種不銹鋼磁鐵是吸不上的。那就是高含錳少含鎳或不含鎳的不銹鋼。這種不銹鋼市場價格比含鎳高的不銹鋼每噸低1000多元。有些經銷商就是利用人們「好不銹鋼磁鐵都吸不上」的誤解,欺騙消費者,價格與高含鎳不銹鋼一樣貴。不銹鋼有100多種,特性和功能也不一樣。一般做裝飾、景觀、雕塑選用奧氏體不銹鋼。因為奧氏體不銹鋼導熱率低,用它做水壺、炒鍋、飯鍋就不合適,會浪費能源,還延長燒水做飯的時間。用鐵素體不銹鋼做炒鍋、飯鍋,不僅有優良的耐蝕性,而且其導熱性比奧氏體不銹鋼高近一半。洗衣機內桶、熱水器、洗菜盆等,只要與水接觸的器皿都應選用鐵素體不銹鋼。有人抱怨不銹鋼刀具不快,這是因為選用錯了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不能淬硬,不適合做刀具、刃具。採用馬氏體不銹鋼做的刀具可通過熱處理,如淬火、回火改變不銹鋼的硬度。 「不銹鋼」只是一種通稱,標準的名稱是「耐酸耐鹼鋼材」,不銹鋼是在普通鋼材的基礎上加入鉻、鎳等金屬元素而製成的鋼鐵產品,鎳、鉬、鈦等金屬元素含量越高,不銹鋼質量越好。傳統的鑒別方法是用磁鐵吸,磁性越小質量越好。 只含鉻不含鎳的是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不被磁鐵所吸引,用於工業及化學領域,一般家用電器如微波爐、電飯煲、電熱水器、電熱水瓶都採用鉻不銹鋼,都可以被磁鐵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