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耐氯離子腐蝕不銹鋼
氯離子一般都是抄海水裡,所以襲要選耐海水腐蝕的鋼種,通常的18-8型奧氏體不銹鋼經驗證,耐海水腐蝕並不好。在海水環境下不銹鋼的使用,孔蝕、間隙腐蝕的局部腐蝕有時發生。對這些局部腐蝕的抑制,已知增加Cr和Mo,奧氏體系不銹鋼和雙相鋼,特別是添加N是有效果的,美國研製的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牌號我記不清了),日本研製的高N奧氏體系不銹鋼,因為316L,317L這類鋼不抗海水腐蝕!
以下鋼種供參考:
高強度耐海水腐蝕馬氏體時效不銹鋼 00Cr16Ni6Mo3Cu1N
高強度耐海水腐蝕不銹鋼 00Cr26Ni6Mo4CuTiAl
耐海水不銹鋼Yus270(20Cr-18Ni-6Mo-0.2N)
㈡ 氯離子對不銹鋼的腐蝕性
氯離子本身並抄不會與不銹鋼或其它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含有大量氯離子的水中勢必含有其它陽離子,其電導率遠高於純水。
不銹鋼在微觀狀態下並不是完全均勻的合金,其表面金屬成分在微觀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勻性,同時不可避免地含有如碳等微量雜質。這些不均勻或含有雜質的部分侵泡在高電導率溶液環境里會產生原電池反應,最終會導致點狀的腐蝕。
㈢ 不銹鋼能耐氯離子腐蝕嗎
氯離子本身並不會與不銹鋼或其它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含有大量氯離子的水中內勢必含有容其它陽離子,其電導率遠高於純水.
不銹鋼在微觀狀態下並不是完全均勻的合金,其表面金屬成分在微觀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勻性,同時不可避免地含有如碳等微量雜質.這些不均勻或含有雜質的部分侵泡在高電導率溶液環境里會產生原電池反應,最終會導致點狀的腐蝕.
㈣ 氯離子的含量在多少范圍不會對不銹鋼產生腐蝕
不銹鋼來在氯離源子環境下,氯離子含量只要小於25ppm,不銹鋼就不會發生腐蝕。氯離子含量要大於25ppm,不銹鋼就會發生應力腐蝕、孔蝕、晶間腐蝕。
氯離子廣泛存在,比如食鹽/汗跡/海水/海風/土壤等等。不銹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所以對不銹鋼的使用環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經常擦拭,除去灰塵,保持清潔乾燥。
(4)氯離子為什麼腐蝕不銹鋼擴展閱讀:
離子對不銹鋼的影響:
1、鉻的影響:
鉻是奧氏體不銹鋼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奧氏體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的獲得主要是由於在會質作用下,鉻促進了鋼的鈍化並使鋼保持穩定鈍態的結果。
2、鎳的影響:
鎳是強烈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相區的元素,為了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當鋼中含有0.1%碳和18%鉻時所需的最低鎳含量約為8%,這便是最著名18-8鉻鎳奧氏體不銹鋼的基本分,奧氏體不銹鋼中,隨著鎳含量的增加,殘余的鐵素體可完全消除,並顯著降低σ相形成的傾向。
3、鎳對性能的影響:
鎳對奧氏體不銹鋼特別是對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力學性能的影響,主要是由鎳對奧氏體穩定性的影響來決定,在鋼中可能發生馬氏體轉變的鎳含量范圍內,隨著鎳含量的增加,鋼的強度降低而塑性提高
㈤ 氯離子對不銹鋼腐蝕作用大不大
氯化納溶液對不銹鋼的腐蝕性比較強.304/316L等奧氏體不銹鋼在鹽水中的年腐蝕回率至少都有答0.05-0.5mm,且有孔蝕和應力腐蝕開裂的傾向.
蒙乃爾和鉭在濃度不大於30%或濃度100%的氯化鈉溶液中可用,但價格都很貴,特別是鉭.
㈥ 氯離子對不銹鋼的腐蝕氯離子究竟是怎麼樣對不銹鋼產生腐蝕的
氯離子在溶液中促進不銹鋼發生電化學腐蝕而腐蝕鐵
專其中反應方程式2H+-2e-=H2 Fe+2e-=Fe2+
Cl-作為導電屬物質增加內電流強度而不參與反應,所以Cl-濃度最好在0.1mol/L內較好(長期存放),如果是短期存放,Cl幾乎沒用影響。
.
㈦ 氯離子對不銹鋼腐蝕作用有多大
氯化納溶液對來不銹鋼的腐蝕性源比較強.304/316L等奧氏體不銹鋼在鹽水中的年腐蝕率至少都有0.05-0.5mm,且有孔蝕和應力腐蝕開裂的傾向.
蒙乃爾和鉭在濃度不大於30%或濃度100%的氯化鈉溶液中可用,但價格都很貴,特別是鉭.
㈧ 氯離子腐蝕不銹鋼問題
氯化納溶液對不銹鋼的腐蝕性比較強.304/316L等奧氏體不銹鋼在鹽水中的年腐蝕率至少都有0.05-0.5mm,且有孔蝕和應力腐蝕開裂的傾向.
蒙乃爾和鉭在濃度不大於30%或濃度100%的氯化鈉溶液中可用,但價格都很貴,特別是鉭.
建議用不銹鋼襯四氟或直接用非金屬材料.
㈨ 氯離子在鹼性條件下會腐蝕不銹鋼嗎
氯離子本身並不會與不銹鋼或其它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含有大量氯離子的水中勢回必含有其它陽離子,其電答導率遠高於純水.
不銹鋼在微觀狀態下並不是完全均勻的合金,其表面金屬成分在微觀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勻性,同時不可避免地含有如碳等微量雜質.這些不均勻或含有雜質的部分侵泡在高電導率溶液環境里會產生原電池反應,最終會導致點狀的腐蝕.
㈩ 氯離子如何腐蝕不銹鋼
處於鈍態的金屬仍有一定的反應能力,即鈍化膜的溶解和修復(再鈍化)處於動平衡狀態。當介質中含有活性陰離子(常見的如氯離子)時,平衡便受到破壞,溶解占優勢。其原因是氯離子能優先地有選擇地吸附在鈍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擠掉,然後和鈍化膜中的陽離子結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結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屬的特定點上生成小蝕坑(孔徑多在20~30μm),這些小蝕坑稱為孔蝕核,亦可理解為蝕孔生成的活性中心。氯離子的存在對金屬的鈍態起到直接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