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蟋蟀的住宅本來是一個小小的「簡朴」的洞穴,作者為什麼寫得如此生動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因為作者認真觀察了蟋蟀建造巢穴的過程,並且抓住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住宅的特點來內具體地描述容,描述中作者還把蟋蟀當作自己的朋友來寫,使文章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從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平時要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蟋蟀的住宅》選自《昆蟲記》,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1823-1915)。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7課、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6課,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容。
(1)亨利雅不銹鋼鏟多少錢一個擴展閱讀:
《昆蟲記》的成書過程:
法布爾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就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爾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鑒》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三年後,他又發表了關於鞘翅昆蟲變態問題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餘年資料而寫成的《昆蟲記》第一卷終於問世。
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
『貳』 求用歐 亨利式結尾的作文,是一個故事,有製造懸念的部分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他小說的結尾採取喜劇的形式,表達深刻的社會內涵、殘酷的社會現實和人性的升華,並進一步指出這種現實的不可逃避性。本文探討了歐·亨利小說中的「歐·亨利式結尾」發人深省的藝術效果在他文章中的體現和作用。
歐·亨利式結尾就是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歐·亨利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後的藤葉》等。就以他的小說《警察與贊美詩》為例來說說這種藝術。綜觀全文蘇比曾幾次惹事生非,想進監獄得以安身,可他總是「背運」。當蘇比受到贊美詩的感化,欲改邪歸正時,警察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投入了監獄。在所有人都認為蘇比將要平安度過一生之時警察出現了並將他帶上了法庭。這是典型的「歐·亨利式結尾」就猶如看見黎明的人又跌黑暗一般,讓讀者的心一揪,回味無窮,發人深省,久久難以忘懷。而歐·亨利就很好地運用了這種方法,並藉此深刻地反映社會善惡不分的現實。
「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效果並不一定只出現在小說結尾處也會在文章情節中。例如,在《警察與贊美詩》中有這樣兩個情節;有一次,蘇比想通過「調戲」一女子來達到進監獄的目的。但這貌似「文雅嫻靜」的女子卻反過來勾搭起了蘇比。又有一次蘇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顧客的傘,可這傘原本「來路不正」。「簡朴而頗討人喜歡」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顧客都給人以品格端莊的感覺,卻做了暗娼和小偷。相信讀者在讀到這個情節時都感到不可理解,但細細想來這樣的「偽君子」在現實社會中是處處存在。所謂高尚的上流社會成員都是衣冠楚楚、文雅高貴?可事實上,他們只是把卑鄙的行徑掩藏在美麗的面紗下而已。也正因為內心的骯臟,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裝點。因而表裡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歐·亨利式結尾」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每況愈下的世風。
「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效果在他的令一篇著名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中也被演繹的淋漓盡致,一對深深相愛的小夫妻德拉和吉姆為了給對方買聖誕禮物分別將自己最美麗的聖誕禮物和家傳的金錶買掉去買了配的上金錶的白金鏈子和配的上美麗頭發的梳子。愛情就在他們分別拿出禮物之時發出了萬丈光芒將讀者的眼眶濕潤。文章的最後說「他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家最最寶貴的東西。不過,讓我對現今的聰明人說最後一句話,在一切饋贈禮品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在一切饋贈又接收禮品的人當中,像他們兩個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任何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人。」簡簡單單幾句話卻又道出了「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效果的真諦,引導讀者向文章外的空間思考從而得出讀者自身的生活真諦。尋找愛人並在她曾住過的房間被她靈魂召喚,詢問房主卻又是查無此人,絕望籠罩下用和愛人相同的方式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不知道第二天房東打掃時會不會在心底浮現一點點內疚或者不安。「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效果將這篇文章的讀者拉向何為愛情,何為良心,何為生存的思考之中。《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這篇文章又藉此向讀者提出了問題。他愛她,因此盡力尋找,絕望之際就了決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生死相許在「快餐愛情」的今天是否仍然存在,是否仍能打動你已冰峰的愛情觀。良心是什麼?是誠實、守信,還是對得起自己。如果良心危機你的生存,你會選擇誰呢?店老闆選擇了生存,他並沒有錯他也是為了生存。如果他不將房子租出去,如果他不欺騙那位年輕人他要怎麼過活?年輕人的死,她愛人的死,店老闆的欺騙都是由那時的社會造成的。黑暗,混亂,漂浮,飢餓這無一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了生存只有各自為城。歐·亨利就是在借這篇文章抨擊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試圖引起人們的共鳴與思考。
為了避免多疑的讀者把這本書扔到角落裡去,我要及時爭期這不是一篇新聞報導。你不會遇到只穿襯衫的無所不曉的本市新聞版編輯,不會遇到初出茅廬、頭角峰峻的來訪記者,不會_遇到獨家新聞,不會遇到 什麼都不會遇到。 可是如果讀者能允許我把第一場的背景放在《燈塔晨報》的訪問室里,我一定投桃報李,嚴格遵守上面的諾言。 那時,我替《燈塔晨報》撰稿,頓計件工資,希望有一天能當上正式職員。不知是誰拿耙子或鏟子管我在一張堆滿交換刊物、《國會記錄》和舊資料本的長桌上清出一小塊空地來。我就在那裡工作。我在街上逛得很勤,市上見是有什麼小聲說的,大聲嚷嚷,哈哈笑的事情我都寫,我的收入卻不穩定。 有一天,特里普進來靠在我桌邊。特里普在車間幹活 我想他同圖片有些關系,因為他身上有一段製版葯品的氣味,他的手總是帶著酸類的染污
『叄』 幫我設計一個QQ名字要帶夏天的意思~
暑近心難涼
還是太俗............
提供點資料你自己想吧 這些都是描寫夏天的詩: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大堤曲
今日菖蒲花
-李賀
頻頻在星光下,簾影前
看到你蹙眉,猶帶著
唇邊一點微笑:
「總夢見是在天之涯
寬厚的胸和肩胂,多汗的……
感覺你耳後草原如海水
熟悉而淡漠的氣味」
頭發稍稍長了些,微巷
如昔日菖蒲的花蕊
雙眉依然是細小溫柔
隨時因為快樂而縐蹙
眼睛搖盪如招喚的燈火
所有想像和追尋
都在其中燃燒,焚盡
心中最後一滴幻與真
「在海角,遙遠最遙遠的
地方,春雨曾經傾斜過
喬木的新葉,和床頭鍾」
在人群當中,頻頻
以衣裳的顏色和體裁暗示
相約在木蘭酒坊
在垂楊碼頭,在桃子之後
蓮蓬以下,被單的中間
夕陽飛照大堤和彩緞
歸鳥結隊掠過你的眼
夏天已經過完了,夏天
隱入骨格碰撞的山巒
汗水匯注滾滾的河川
「然後體會分離,整個秋天
悉數屬於你,我也在港上
默默思念著,屬於你」
然後不知道為甚麼
就將所有的諾言遺忘
醒來在陌生人的鏡前
蹙眉微笑,四肢有些衰弱
「恁地惟悴只因夢中人」
1981 楊牧
八月的憂愁
黃水塘里游著白鴨,
高粱梗油青的剛高過頭,
這跳動的心怎樣安插,
田裡一窄條路,八月里這憂愁?
天是昨夜雨洗過的,山崗
照著太陽又留一片影;
羊跟著放羊的轉進村莊,
一大棵樹蔭下罩著井,又像是心!
從沒有人說過八月什麼話,
夏天過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著田壟,土牆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夢怎樣的連牽。
林徽因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解讀: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白居易《宴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高駢《山亭夏日》)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秦觀《納涼》)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陸游《幽居初夏》)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楊萬里《夏夜追涼》)
安東尼奧·馬查多〔西班牙〕
安東尼奧·馬查多(Antonio Machado, 1875-1939),二十世紀西班牙大詩人,早年在西班牙自由教育學院學習,在馬德里獲得了博士學位,曾在巴黎大學深造,他還在巴黎聽過亨利·柏格森的哲學講座,並且在以後的日子裡深受其影響。後來在索利亞長期擔任中學法文教師。離開索里亞後,他先後在巴伊薩、塞戈維亞等地任教,並在塞戈維亞創辦了「人民大學」。1927年當選為西班牙皇家語言科學院院士。共和國時期,他在馬德里卡爾德隆學院和塞萬提斯學院任教,西班牙內戰結束後,獨裁者佛朗哥奪取了政權,他不得不流亡法國,後來病逝於科利烏爾。馬查多的詩作主題為:土地、風光和祖國,早期作品有現代主義色彩,後來從單純的表現內心轉向關注外界事物的直覺型的「永恆詩歌」。他以優美的筆調描繪西班牙自然風光,又關注社會政治生活。他是西班牙著名文學流派「九八年一代」的主將,關心西班牙的命運。他的後期作品大多顯示出深邃的存在主義觀點和詩人的孤獨。馬查多的詩作語言新鮮樸素,近似易於朗誦的西班牙民歌;內涵深邃、描寫細膩,但不事雕琢。
廣場和明亮的桔子樹
廣場和明亮的桔子樹
掛著渾圓而快樂的果實。
年青學生的喧鬧
一陣陣混亂地傳出學校--
他們那清新的嗓音的快樂
充斥了廣場的蔭蔽部分的空氣。
死城角落裡的
兒童般的歡樂!
我們曾經是某種我們依然看見
穿行這些古老街道的東西!
● 鍾敲響十二次......那是一把鐵鍬
鍾敲響十二次......那是一把鐵鍬
鏟動土地十二次。
......「輪到我了!」我叫喊......沉寂
回答我:別害怕。
你永不會看見最後一滴墜落
它如今在滴漏式水鍾里顫抖著。
你將依然在這里的
海灘上睡眠很多時辰,
而你在一個清晰的早晨將會發現
你的小船系在另一條海岸上。
● 那長袍輕輕掠過疲竭的 那長袍輕輕掠過疲竭的
土地的微弱聲音!
來自古代之鍾的
那麼多的悲傷!
奄奄一息的煤
在西方冒煙......
雪一般的羅馬幽靈
四處走動點燃星星。
「打開陽台門吧。這是
讓幽靈進入的時候......
這個下午在打著盹
而鍾聲在沉睡。」
● 我的靈魂在熟睡嗎?
我的靈魂在熟睡嗎?
這些在夜裡勞作的蜂箱
停止了嗎?而思想的
水車,
它乾枯了嗎,杯子空了嗎,
轉動著嗎,僅僅攜帶著影子嗎?
不,我的靈魂並沒熟睡。
它醒著,完全醒著。
它既沒有睡覺也沒有做夢,然而卻觀察,
它清晰的眼睛睜著,
遙遠的事物,並且在
巨大的沉寂之岸傾聽。
● 雲層裂開;一道彩虹
雲層裂開;一道彩虹
如今在天上微微閃爍,
田野完全裹在
雨水和陽光的玻璃之鍾內部。
我醒來。是什麼覆蓋著
我那夢幻的魔術般的窗戶玻璃?
我的心跳
震驚而又紊亂。
開花的檸檬樹,
花園里的一排排柏樹,
藍色田野,太陽,水,彩虹!
你頭發中的水滴......!
而這一切都消失回到內部
就像風中的一個肥皂泡。
● 現在沒有關系,如果金色的酒
現在沒有關系,如果金色的酒
在你的水晶杯里豐裕地浮起,
或者如果苦澀的果汁模糊那純潔的玻璃杯......
你知道那靈魂的秘密
通道,那夢幻所行之路,
和平靜的傍晚
它們走向死亡......生命的善良而沉默的精靈
在那裡等待著你,
而有一天它們會把你帶到
一個永恆之春的花園。
參考資料:www.limitpoem.com/jx1/jx14-8.h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寫夏天的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南京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夏意——〔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空,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孟夏——〔宋〕賈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居洛初夏作——〔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隨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夏日雜題——〔宋〕陸游
午夢初回理舊琴,竹爐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蕭蕭雨,又展芭蕉數尺陰。
參考資料:http://www.artsdome.com http://fyou.blogchina.com http://www.hr60.com/ http://..com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蔡確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蔭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蘇舜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