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搜一下《硅溶膠精密鑄造的工藝》網路里有介紹(工藝介紹),你可以根據介紹配置所需的設備。
Ⅱ 不銹鋼鑄件和不銹鋼鍛件的區別
區別大了呢
鍛件、鑄件是說明了這個工件的製造方式
而不銹鋼是指他的材質
就象鑄件有灰鐵和球鐵之分
Ⅲ 不銹鋼精鑄件與不銹鋼壓鑄件有什麼區別
不銹鋼精鑄件與不銹鋼壓鑄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按出模計算,工藝上的區別在於精密鑄版造要經過蠟膜打出蠟權樣,再反復經過各種細粗沙的鋪設,然後加熱倒出蠟樣形成模腔,再倒入不銹鋼溶液,帶風干後敲破沙模取出鋼樣,這樣才能得出產品。
而不銹鋼壓鑄就相對的簡單,只要做好模具安裝在足夠噸位壓鑄的機器上,倒入不銹鋼溶液(有的可以自動上液),就可以打出產品,在其速度和精度上遠勝於精密鑄造(壓鑄可以達到0.05,精密鑄造一般是0.15,最多也就0.1),但是在模具壽命和造價方面遠遠不及其精密鑄造優勝。
所以應當根據產品的要求和產量的需求來進行選擇。
Ⅳ 不銹鋼鑄件具體用在什麼地方
大多數的使用要求是長期保持建築物的原有外貌。在確定要選用的不銹鋼類型時,主要考慮的是所要求的審美標准、所在地大氣的腐蝕性以及要採用的清理制度。
然而,其它應用越來越多的只是尋求結構的完整性或不透水性。例如,工業建築的屋頂和側牆。在這些應用中,物主的建造成本可能比審美更為重要,表面不很乾凈也可以。
在乾燥的室內環境中使用430不銹鋼效果相當好。但是,在鄉村和城市要想在戶外保持其外觀,就需經常進行清洗。在污染嚴重的工業區和沿海地區,表面會非常臟,甚至產生銹蝕。但要獲得戶外環境中的審美效果,就需採用含鎳不銹鋼。所以,304不銹鋼鑄件廣泛用於建築五金,日用五金,但在侵蝕性嚴重的工業或海洋大氣中,最好採用316不銹鋼。
現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了在結構應用中使用不銹鋼的優越性。有幾種設計准則中包括了304和316不銹鋼。因為"雙相"不銹鋼2205已把良好的耐大氣腐蝕性能和高抗拉強度及彈限強度融為一體,所以,歐洲准則中也包括了這種鋼。
產品形狀
實際上,不銹鋼是以全標準的金屬形狀和尺寸生產製造的,而且還有許多特殊形狀。最常用的產品是用薄板和帶鋼製成的,也用中厚板生產特殊產品,例如,生產熱軋結構型鋼和擠壓結構型鋼。而且還有圓型、橢圓型、方型、矩型和六角型焊管或無縫鋼管及其它形式的產品,包括型材、棒材、線材和鑄件。
Ⅳ 不銹鋼鑄件有哪些產品啊期待大家解答!
這也太多了
Ⅵ 不銹鋼鑄造工藝
不銹鋼抄鑄件鑄造工藝特點:
不銹鋼鑄件鑄造的機械性能比鑄鐵高,但其鑄造性能卻比鑄鐵差。因為不銹鋼精密鑄造的熔點較高,鋼液易氧化、鋼水的流動性差、收縮大,其體收縮率為10~14%,線收縮為1.8~2.5%。為防止鑄鋼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縮孔和縮松、裂紋及粘砂等缺陷,必須採取比鑄鐵復雜的工藝措施:
1、由於鋼液的流動性差,為防止鑄鋼件產生冷隔和澆不足,鑄鋼件的壁厚不能小於8mm;澆注系統的結構力求簡單、且截面尺寸比鑄鐵的大;採用干鑄型或熱鑄型;適當提高澆注溫度,一般為1520°~1600℃,因為澆注溫度高,鋼水的過熱度大、保持液態的時間長,流動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澆溫過高,會引起晶粒粗大、熱裂、氣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狀復雜的鑄件,其澆注溫度約為鋼的熔點溫度+150℃;大型、厚壁鑄件的澆注溫度比其熔點高出100℃左右。
2、由於不銹鋼精密鑄造的收縮大大超過鑄鐵,為防止鑄件出現縮孔、縮松缺陷,在鑄造工藝上大都採用冒口和、冷鐵和補貼等措施,以實現順序凝固。
Ⅶ 不銹鋼鑄造
為防止不銹鋼鑄造時產生白口,除從工藝上採取措施外,必須使其內壁厚不能過薄(有些容資料指出,壁厚在15mm以上時,用金屬型鑄造鑄件的轉角處都必須採用圓角。
2.由於金屬型和芯無讓性,為便於取出鑄件和抽出型,不銹鋼鑄造鑄件的鑄造斜度應比砂型鑄造件的適當大一些,一般應大30%-50%。
3.不銹鋼鑄造鑄件內壁和內肋的厚度一般應取相連外壁厚度的0.6-0.7,否則由於內壁(肋)冷得慢,在鑄件收縮時易在內外壁交接處產生裂紋。
4.由於金屬型散熱快,因此不銹鋼鑄造的最小壁厚應比砂型鑄造鑄件的要大一些,各種鑄造合金、不同大小的鑄造最小壁厚。
Ⅷ 不銹鋼鑄件的分類
按化學成分分類不銹鋼有Cr不銹鋼和Cr、Ni不銹鋼兩大類。影響不銹鋼腐蝕性能的主要是含C量和析出的碳化物,所以耐腐蝕不銹鋼含C量越低越好,通常C≤0.08%,但是,耐熱鋼的高溫力學性能則決定於其組織中穩定的碳化物沉澱相,所以耐熱鋼的含C量都較高,一般含碳量在0.20%以上。
按金相組織分類,不銹鋼分為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和雙相(在奧氏體基體中有鐵素體)不銹鋼:
(1)鐵素體不銹鋼
以鉻為主要合金元素,含Cr量一般在13%--30%之間。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介質腐蝕的能力和在高溫下耐空氣氧化能力,也可用作耐熱鋼。此種鋼的焊接性能較差。含鉻大於16%時,鑄態組織粗大,在400-525℃及550-700℃之間長期保溫,會出現「475℃」脆性相及σ相,使鋼變脆。475℃脆性與含Cr鐵素體的有序化現象有關。475℃脆性相及σ相脆性,可通過加熱到475℃以上然後快冷來改善。室溫脆性和焊後熱影響區的脆性也是鐵素體不銹鋼的基本問題之一,可採用真空精煉、加入微量元素(如硼、稀土及鈣等)或奧氏體形成元素(如Ni、 Mu、 N、 Cu等)的辦法加以改善。為了改善焊縫區與熱影響區的力學性能,通常還加入少量的Ti和Nb,以阻止熱影響區晶粒長大。常用的鐵素體鋼有ZGCr17和ZGCr28。該類鋼的沖擊韌性低,在很多場合被含高鎳的奧氏體不銹鋼所取代。含Ni量超過2%、含N量超過0.15%的鐵素體鋼有良好的沖擊性能。
(2)馬氏體不銹鋼
馬氏體不銹鋼包括馬氏體型不銹鋼和沉澱硬化型不銹鋼。在工程應用中,是以力學性能為主要目的。雖然這類鋼在大氣腐蝕和較緩和的腐蝕介質中(如水及某些有機介質)具有良好的抗腐蝕的能力,但其腐蝕性能往往不作為檢驗項目。其化學成分的范圍是:Cr13%-17%,Ni2%-6%,C≤0.06%。金相組織中主要是低碳板條狀馬氏體,因此,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強度指標是奧氏體不銹鋼的二倍以上,同時又具備良好的工藝性能,特別是焊接性能。因此在重要工程應用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鑄造不銹鋼領域內的一個重要分支。
(3)奧氏體不銹鋼
奧氏體不銹鋼可分為四組,即Cr‐Ni系;Cr‐Ni‐Mo、 Cr‐Ni‐Cu或 Cr‐Ni‐Mo‐Cu系; Cr‐Mn‐N系和 Cr‐Ni‐Mn‐N系。Cr‐Ni系以著名的「18-8」為代表。Cr‐Ni‐Mo、 Cr‐Ni‐Cu、 Cr‐Ni‐Mo‐Cu系在Cr‐Ni系的基礎上加入2%-3%的鉬和銅(或二者同時加入),以提高抗硫酸的腐蝕性,但鉬是鐵素體形成元素,為了保證奧氏體化,加鉬後含Ni量要適當增加。Cr‐Mn‐N系是節省Ni的合金。當含Cr量大於15%時,單獨加入猛並不能獲得理想的奧氏體組織,必須加入0.2%-0.3%的氮,要得到單一的奧氏體必須加入0.35%以上的氮。由於含N量過高往往使鑄件產生氣孔、疏鬆等缺陷,而加入適量的N和少量的Ni,即可得到單一奧氏體,這就出現Cr‐Ni‐Mn‐N系。當然要得到奧氏體、鐵素體復相組織,就不須加入更多的N和Ni。
(4)奧氏體—鐵素體復相不銹鋼
復相鋼的金相組織通常是含有5%-40%的鐵素體,以改善合金的焊接性,增加強度和提高抗應力腐蝕能力。例如Cr28%-Ni10%-C0.30%的高碳高鉻合金鋼,具有良好的抗硫酸腐蝕能力,可製造鑄件使用。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可控制鐵素體型鋼,有較高的強度,且在硫酸鹽中有良好的抗應力腐蝕能力,常用於石油工業的裝置。
Ⅸ 不銹鋼鑄件的介紹
不銹鋼鑄件,是用各種不銹鋼材料生產的鑄鋼件總稱,主要用於各種介質腐蝕條件下。早在1910年就已發現,鋼中的含Cr量超過12%時,就有良好的抗腐蝕和抗氧化性能。典型的不銹鋼除含Cr12%以上外,還含有一種或多種其他合金元素,如Ni 、Mo、 Cu、 Nb、 Ti 和N2等。
Ⅹ 不銹鋼精密鑄造有哪些產品
太多了,民用的有建築、裝修五金,廚具、浴具、車船用耐熱、抗腐蝕零配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