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看出來不銹鋼餐具已經被腐蝕
最簡單的方法:不銹鋼餐具如果不夠光滑明亮的話就說明已經被腐蝕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鹼、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由於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而使他們的耐蝕性不同,普通不銹鋼一般不耐化學介質腐蝕,而耐酸鋼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
不銹鋼腐蝕
裸露在腐蝕環境中的金屬表面發生電化反應或化學反應,均勻受到腐蝕。不銹鋼表面鈍化膜之中耐腐蝕能力弱的部位,由於自激反應而形成點蝕反應,生成小孔,再加上有氯離子接近,形成很強的腐蝕性溶液,加速腐蝕反應的速度。還有不銹鋼內部的晶間腐蝕開裂,所有這些,對不銹鋼表面的鈍化膜都發生破壞作用。因此,對不銹鋼表面必須進行定期的清潔保養,以保持其華麗的表面及延長使用壽命。清洗不銹鋼表面時必須注意不發生表面劃傷現象,避免使用漂白成分以及研磨劑的洗滌液,鋼絲球、研磨工具等,為除掉洗滌液,洗滌完成後再用潔凈水沖洗表面。
不銹鋼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層極薄而又堅固細密的穩定的富鉻氧化膜(防護膜)。防止氧原子繼續滲入繼續氧化,而獲得抗銹蝕能力。一旦有某種原因,這種薄膜受到不斷的破壞,空氣或液體中的氧原子就會不斷地析離出來,形成疏鬆的氧化鐵,金屬表面也就受到不斷的銹蝕。
不銹鋼腐蝕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使用環境中存在氯離子
氯離子廣泛存在,比如食鹽/汗跡/海水/海風/土壤等等。不銹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所以對不銹鋼的使用環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經常擦拭,除去灰塵,保持清潔乾燥。
沒有經過固溶處理
合金元素沒有溶入基體,致使基體組織合金含量低,抗蝕性能差。
天生的晶間腐蝕
粉塵
浮鐵粉或嵌入的鐵
在任何錶面上,游離鐵都會生銹並使不銹鋼產生腐蝕
⑵ 【求助】你知道不銹鋼看金相用什麼腐蝕液嗎
奧氏體不銹鋼最好的電解腐蝕劑是10%鉻酸酐水溶液,合金太高用硝酸(濃度可調)電解腐蝕
雙相不銹鋼的多用40%KOH水溶液電解腐蝕鐵素體不銹鋼選擇比較廣
⑶ 不銹鋼如何抗晶間腐蝕
你問的問題比較籠統,從我收藏的資料里給你復制來的,你看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晶間腐蝕出現於某些特殊的合金中,通常當它們在焊接或熱處理期間加熱到其敏感溫度區時即可能會發生晶間腐蝕。晶粒間界是結晶學取向不同的晶粒間紊亂錯合的界城,因而,它們是鋼中各種溶質元素偏析或金屬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澱析出的有利區城。當諸如某些不銹鋼合金加熱到425-870℃,鉻的碳化物即會在晶粒邊界析出。導致碳化物附近出現貧鉻區同時影響晶界區的鈍化性。在特殊介質中,如硝酸或高溫水中,可能出現低鉻區的溶蝕現象。晶粒是以一種砂糖似的表面出現的。當用一取樣器擦過時,它們很容易被擦掉。不銹鋼和鎳合金的晶間腐蝕可以通過採用低碳合金、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鈦或鈮,或利用穩定化退火來使之避免。晶間腐蝕是一種有選擇性的腐蝕破壞,它與一般選擇性腐蝕不同之處在於,腐蝕的局部性是顯微尺度的,而宏觀上不一定是局部的。晶界上優先腐蝕,雖然外觀上保持著金屬光澤,但晶粒間漸漸失去聯系以致晶粒脫落。晶間腐蝕的影響因素:金屬的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含碳量愈高,愈易產生晶間腐蝕。鐵素體的存在可以防止晶間腐蝕,但晶粒度過大則會加速晶間腐蝕。焊前鋼材的受熱情況,若鋼材受過550~850℃的預熱,則易發生晶間腐蝕。焊接、使用過程中存在應力。在中等氧化性環境中易產生晶間腐蝕。為此,應選用穩定性好的低碳不銹鋼,極低含碳量和較高鈦、鈮、鉭、鋯含量的焊接材料,但該種焊縫強度低且易產生熱裂。
⑷ 不銹鋼的晶界腐蝕指什麼
也叫晶間腐蝕(intercrystalline
corrosion),即沿著晶粒邊界發生的選擇性局部腐蝕。其中,未穩定化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如302、304),晶間腐蝕比較顯著,經常發生的此類不銹鋼的焊縫腐蝕也與此密切相關。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建議你看看我給的鏈接!
http://ke..com/view/692851.htm?fr=ala0_1_1
⑸ 不銹鋼產生晶間腐蝕是晶界析出富Cr相,讓你分析相產物和形貌,請說明使用何種技術的何種功能
如要看碳化Cr析出相,制金相試樣經腐蝕後,1)在金相顯微鏡高倍下看是否能觀察到;2)用SEM或電子探針,做面掃描;3)TEM的復型技術。
⑹ 晶間腐蝕怎麼檢測
晶間腐蝕檢驗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都要按照標准進行測試的,首先需對其加工標准進行檢測,其次就是對測試材料的性能進行檢測,晶間腐蝕是材料的一種性能,那麼對於它的取樣方法和對結果的判定,我們其實就可以根據以下內容來操作:
(1)晶間腐蝕檢驗的試樣是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的,可以根據要求進行加工,因為試樣尺寸有要求,所以建議在加工試樣時就可以將試樣加工到需要要求,而不用自己再去用砂紙打磨;
(2)晶間腐蝕後有通常有兩種方法檢測,一種是彎曲法,也就是對折法,就是試樣進行晶間腐蝕檢驗後在彎曲試驗機上進行彎曲180°,用放大鏡觀察彎曲表面,根據表面是夠有裂紋來判斷是否有晶間腐蝕發生,另一種是金相法,根據晶間腐蝕後試樣進行磨拋+化學腐蝕,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腐蝕深度,通過晶間腐蝕深度來判斷是否發生晶間腐蝕;其實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有經驗的師傅還可以通過聽聲法來判斷,這個主觀影響較大,不建議使用。
(3)金相試樣橫向和縱向都是允許的,因為是判斷試樣腐蝕的深度,所以橫向還是縱向影響不大的。
晶間腐蝕檢驗的簡單檢驗方法,就是以上幾點,大家在日後的測試的時候不妨可以酌情的考慮嘗試一下,那麼大家在日後的使用時就能更好地操作和利用了
⑺ 18—8不銹鋼產生晶間腐蝕的原因和阻止方法
18-8不銹鋼產生晶間腐蝕的原因和阻止方法:
晶間腐蝕出現於某些特殊的合金中,通常當它們在焊接或熱處理期間加熱到其敏感溫度區時即可能會發生晶間腐蝕。
晶粒間界是結晶學取向不同的晶粒間紊亂錯合的界城,因而,它們是鋼中各種溶質元素偏析或金屬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澱析出的有利區城。當諸如某些不銹鋼合金加熱到425-870℃,鉻的碳化物即會在晶粒邊界析出。導致碳化物附近出現貧鉻區同時影響晶界區的鈍化性。
在特殊介質中,如硝酸或高溫水中,可能出現低鉻區的溶蝕現象。晶粒是以一種砂糖似的表面出現的。當用一取樣器擦過時,它們很容易被擦掉。不銹鋼和鎳合金的晶間腐蝕可以通過採用低碳合金、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鈦或鈮,或利用穩定化退火來使之避免。晶間腐蝕是一種有選擇性的腐蝕破壞,它與一般選擇性腐蝕不同之處在於,腐蝕的局部性是顯微尺度的,而宏觀上不一定是局部的。晶界上優先腐蝕,雖然外觀上保持著金屬光澤,但晶粒間漸漸失去聯系以致晶粒脫落。
晶間腐蝕的影響因素:金屬的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含碳量愈高,愈易產生晶間腐蝕。鐵素體的存在可以防止晶間腐蝕,但晶粒度過大則會加速晶間腐蝕。焊前鋼材的受熱情況,若鋼材受過550~850℃的預熱,則易發生晶間腐蝕。焊接、使用過程中存在應力。在中等氧化性環境中易產生晶間腐蝕。
為此,應選用穩定性好的低碳不銹鋼,極低含碳量和較高鈦、鈮、鉭、鋯含量的焊接材料,但該種焊縫強度低且易產生熱裂。
⑻ 什麼是不銹鋼的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1)晶腐試驗方法很多,採用的方法應滿足使用的溫度和介質要求。(2)選擇的不銹鋼材料是否能耐所選用的晶腐方法。(3)鋼號一致,還應分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如現在SUS316L很普遍,但只有日本,美國的316L才能通過休氏試驗。(4)如果是設計單位提出的晶腐試驗方法,則應按其要求做。(5)晶腐試驗的溶液濃度要准確,最好經過標定。(6)反應溫度和時間應嚴格控制。(7)試樣的幾何尺寸,及光潔度應嚴格控制。(...
⑼ 不銹鋼晶間腐蝕的機理是什麼
珠光體中有電極電位不同的兩個相:鐵素體及滲碳體,在酸液中,鐵素體相的電極電位較內負,成為明極而被腐蝕;容滲碳體相的電極電位較正,成為陰極而不被腐蝕。鋼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銘,就會使電極電位堤高,比如在鐵中加入大於13%的鉻後,則鐵的電極電位由-0.56伏升高至0.2伏,因此抗蝕性能顯著提高。
⑽ 大家用什麼試劑腐蝕出晶界,評定晶粒度
不銹鋼(我主要復接觸到是奧氏體型制)現在普遍使用電解腐蝕,本身就是奧氏體,直接評定,至於電解腐蝕方法針對不同材料需要調整不同電壓以及時間,GB/T 6394-2017中有具體說明,我個人推薦使用鉑電極和60%硝酸溶液電解腐蝕,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減少孿晶並且清晰顯示晶界(該方法6394中也有)